中医健康网

冰激凌肥胖(冰激凌增肥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网红冰淇淋哪款易吃胖?实测来了

潮湿闷热的天气,来个冰淇淋或者雪糕清凉一下,简直再爽不过了!但吃了真的会长胖吗?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对包括钟薛高、大白兔在内的16款网红冷饮做了比较试验,测试发现,食用一份冷饮常需要慢跑3-5公里才能消耗掉摄入的热量。

1款样品脂肪含量标示误差很大

本次测试中,16款样品的脂肪含量实测值为3.7g/100g-23.3g/100,16款样品的脂肪实测值与营养标签标示值之比在61%-186%之间。一款标称为“索菲亚原巧 香草口味巧克力脆皮冰淇淋”的样品脂肪含量实测值为23.3g/100g,为标示值的186%,不符合国标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营养成分含量允许的误差范围要求。

16款网红冷饮样品的脂肪含量测试结果

如果按照单支/盒的脂肪含量来看,最低为1.7g,最高为25g。国标中的脂肪营养素参考值(NRV)为≤60g(可以理解为成人一日所需要的量),本次测试结果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样品,因为净含量多,如果一次食用一盒,相当于一顿饭的脂肪摄入。

食用大盒冷饮易导致糖摄入过量

从健康饮食的角度讲,过度摄入添加糖的食品,会增加龋齿风险,同时还可能带来肥胖或体重增加的风险。本次测试中,16款样品的总糖含量实测值为13.2g/100g-24.5g/100g。

如果按照单支/盒的总糖含量来看,最低为4g,最高为37.3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本次测试结果中总糖含量最高的样品,因为净含量多,如果一次食用一盒,摄入的总糖接近一天的推荐量。

食用一份冷饮常需要慢跑3-5公里才能消耗掉

本次测试中,16款样品的能量实测值介于574-1568KJ/100g之间,与营养标签标示值之比在88%-177%之间。标称为“索菲亚原巧 香草口味巧克力脆皮冰淇淋”的样品能量实测值为1524KJ/100g,为标示值的177%,不符合国标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营养成分含量允许的误差范围要求。

如果按照慢跑1公里能消化60Kcal(1Kcal相当于4.184KJ)计算,16款样品每食用一支/盒,需要慢跑1.1-7.2公里才能消耗掉,其中12款样品需要慢跑3-5公里才能消耗掉。

消费提醒:适量食用,关注成分表和配料表

消费者在选购和食用冷饮时需要注意什么?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冷饮不同类型的产品口感会有差异。雪糕和冰淇淋都有清型和组合型,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含有颗粒或块状辅料(如巧克力、饼坯)。冰淇淋按照乳脂含量差异又可以分为全乳脂、半乳脂和植脂型(主体部分乳脂质量分数分别是8%以上、大于等于2.2%、低于2.2%)。一般而言,清型雪糕和清型全乳脂冰淇淋味道更加浓纯。

消保委表示,一些冷饮为了保持质地和口感,可能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糖。可以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脂肪、能量等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即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比例),留意产品净含量,控制食用量。虽然糖不是强制标示的营养成分,但配料表中糖类的原料名称和排列位置,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标示值可以大致反映糖的含量。

配料表中列出的原料是按照所加入量递减排列,不同原料调配出来的产品即使类型相同,口感、营养、价格也会有差异,消费者可以按需选择。

另外,冷饮虽爽,还需适量食用,避免引发肠胃炎等疾病,特别是脾胃虚弱者不可贪食。不建议在正餐后立即食用冷饮,这样容易引发胃肠炎等疾病。也不建议运动后立即食用冷饮,这样可能会导致血管迅速收缩,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

新闻晨报周到记者 潘文

来源: 新闻晨报

冰淇淋3宗“罪”:发胖、上瘾、头疼

冰淇淋是舶来食品,英语Icecream,译成中文是冰奶油,但习惯译作冰淇淋,这名称很妙,既有音译近似,又属形义优雅适当,故而至今沿用不衰[1]早在古罗马帝国时代,一位皇帝因盛暑难熬,命仆人四处寻觅冰雪解暑。一个聪明的厨师从高山上取回未化的冰雪,用蜂蜜和水果搅拌起来,给皇帝驱热解渴。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了[1]。

科技一路发展,冰淇淋也一路“进化”得美味无比。现在夏天到了,天气热了,冰淇淋和雪糕开始魅力无穷起来。这些滋味柔美、口感滑腻的冷饮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冰淇淋上瘾、冰淇淋头痛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解开冰淇淋的外衣冰淇淋这么好吃,它究竟是用什么做的呢?其实,冰淇淋是一种冷冻饮品:它的主要原料是水、乳、蛋、甜味料、油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包括稳定剂、乳化剂、着色剂以及各种口味来源的香料等)[2]。其中的“乳”可以是鲜奶、奶粉、炼乳、稀奶油和乳清粉等;“蛋”可以是鲜蛋、冰蛋黄、蛋黄粉和全蛋粉。

冰淇淋的原料里最重要的是奶油,美国对于冰淇淋的规定是至少含有10%以上的奶油脂肪,好的冰淇淋可能更高[3],它们最后会成为冰淇淋中的半固体介质,产生细腻的质感。通常还会有少量的乳化剂来改善脂肪颗粒以及最后的质感。总的来说,奶油含量越多,冰淇淋就越高档、越美味。

高糖高脂肪,美味不宜多吃冰淇淋的含糖量也不低,一罐雪碧/可乐的含糖量约为12%,冰淇淋则通常为12%-18%[4][5],也就是说,它的含糖量可能比甜饮料还要高。

哦,不能忘了冰淇淋8%-16%的脂肪含量[6]。通常冰淇淋的乳脂肪含量为12%-16%,高品质的冰淇淋脂肪含量会更高,譬如哈根达斯(Haagen-Dazs)冰淇淋总油脂的质量分数一般在17%左右,最高可达21.70%[7]。而冰淇淋所含脂肪主要来自于奶油和鸡蛋,这些蛋黄脂肪和乳脂肪可能会带来部分胆固醇和部分饱和脂肪。

这些成分,意味着冰淇淋虽冰,但热量很高,若是长期大量吃冰淇淋,那你的减肥大计可能就进行得不那么顺利了。 另外,随着植物氢化油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冰淇淋也可能成为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因为为了让冰淇淋可口的同时能降低成本,目前有些产品会用“人造奶油”或“部分氢化植物油”来替代真的奶油[8]。这就将“反式脂肪酸”引入冰淇淋。反式脂肪酸对心脏健康不利,且近年来发现它促进肥胖的效果也很强呢。

冰淇淋VS毒品?美味的冰淇淋总是让你欲罢不能,吃完还想要?最新研究发现,你也许正经历一种类似毒品依赖的感觉。

日前,美国俄勒冈研究所(Oregon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人员凯尔伯格博士(Dr Kyle Burger)等将研究兴趣定格在了冰淇淋对人的影响上。他们向151名14-16岁的青少年提供哈根达斯巧克力奶昔冰淇淋,并用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这些青少年的大脑进行扫描,发现当频繁进食冰淇淋后,其脑部纹状体等与奖赏有关部位的反应性有降低的趋势,这和长期吸毒的症状类似[9]。冰淇淋难道是毒品?

凯尔伯格博士(Dr Kyle Burger)在接受采访时说:进食大量的冰淇淋,会降低大脑奖励区域的反应性,增高你“感觉吃够了”的阈值,这可能是因为大脑多巴胺受体减少,从而让他们需要吃更多的冰淇淋才能达到相同的满足感[10]。

这项研究或许在告诉我们,高脂和高糖等食物在提供高能量的同时,还有可能导致大脑奖励区域对高能量食物的反应降低,使人们要吃更多的高能量食物才能享受到同样的快感,这样也会使人们体重增加。这种频繁下调模式与那些长期吸毒的人类似,当一个人吸毒越频繁,他就需要更多的毒品来达到同样的快感。

暴食冰淇淋可致头疼炎热的天气,大口吃冰淇淋才够爽!可是,一大口下去,突然感到头开始痛了起来。难道是你张嘴的方式不对?其实,不只是冰淇淋,其他寒冷食物也一样。这是极度寒冷的食物或饮料接触舌根后发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这种症状,医学家称作“冰淇淋头疼”(ice cream headache)[11]。

这种头疼通常位于额中部,一般是快速吃下冷饮几秒后出现,30-60秒时疼痛达到顶峰,也有少数持续时间较长的病例[12];偶见食冷饮诱发癫痫的病例报道[13]。

偏头疼患者是否更容易发生冰淇淋头疼?医学界还有争议,但相比冬天,冰淇淋头疼更容易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夏天[12]。有些理论认为是大量寒冷食物致鼻窦毛细血管的快速收缩与舒张,刺激了疼痛感受器,从而引发三叉神经痛[11]。也有理论指出是低温食物致上颌部血管收缩,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将这种变化告知大脑,人体为了保证大脑血供反射性增加大脑前动脉入脑血量而发生疼痛[14]。

不管头痛的原理是什么,炎炎夏日,就算为了解暑,吃冰淇淋时也要尽量放慢速度,当心暴食冰淇淋可能引发头疼。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大量吃冷饮也会增加胃的刺激。

健康提示tips 夏日炎炎,冰激凌美味,但可不能当饭吃哦。参考文献[1] 周莉。复合乳化稳定剂在冰淇淋中的应用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SBT 10013-2008 冷冻饮品 冰淇淋[3]云无心.扎进冰激凌的内部去看看[4]范志红.零食营养评点(3):冰淇淋是不是垃圾食品?[5]赵凯,张守文,方桂珍 低热量冰淇淋的开发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3,10:104-106[6]杨玉玲,许时婴.低脂冰淇淋的性质研究. 食品科学,2005,26(9):87-92.[7]杨湘庆,沈悦玉,徐仲莉,等1冰淇淋中脂肪的的理化性质及其主要功能[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4,10 (4) :3-6。[8]王小英,顾虹,林婉君.植物油脂在冰淇淋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2003.[9]Kyle S Burger and Eric Stice. Frequent ice cream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striatal response to receipt of an ice cream–based milkshake. Am J Clin Nutr, 2012, 95: 810–7.[10]Ice cream as 'addictive as drugs' says new study. the telegraph news[11](1, 2) Joseph Hulihan. Ice cream headache. BMJ,1997, VOLUME 314, 10 , 1364[12](1, 2) 王友昌。冰淇淋性头痛七例报告。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4年第7卷第4期[13]李翠英.食用冰淇淋诱发癫痫一例报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0, 7(1)[14]五味太郎。与偏头痛相关的罕见头痛和疾病。日本医学介绍2007年第28卷第2期食在有意思微信号:foodinsight新浪微博:@阮光锋

邮箱:guangfengruan@chinafic.or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我↓↓↓

牛奶当水喝脂肪摄入过量!青少年肥胖率攀升,多少孩子吃错了?

5月是2024年中小学生健康月。当今,许多学生和家长对营养知识缺乏深入了解,过于偏爱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逐年攀升。

近日,由上海市卫健委指导,市爱卫办和市健促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年中国学生营养日上海健康大讲堂专场活动走进奉贤区古华小学,医学专家“坐堂”讲解学龄期肥胖防治中的饮食误区。

警惕食物中的“脂肪刺客”,不少有“隐身”技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汤庆娅主任医师强调,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黄金阶段,应保证一日三餐都能定时定量,让能量与营养的摄入充足而均衡。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大致分6种,分别是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能量担当,为人体提供热能,维持体温,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体力。

蛋白质和脂类是原料担当,满足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需求,并合成体内主要活性物质,如激素、抗体、酶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辅助担当,参与体内所有代谢过程,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保持内环境稳定协调的重要保证。

汤庆娅提醒,“每种营养素的摄入不足都可能会对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影响,但营养素摄入过多同样会引起肥胖、慢性病,甚至是一些肿瘤。因此,我们提倡的是均衡、充足、合理的膳食。”

如何通过合理膳食来确保这些必需营养素的摄入?汤庆娅介绍,《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图(2016)》根据平衡膳食原则将各类食物量进行转化。算盘分为6排,通过算珠的颜色和个数,从下往上依次表示每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其中谷薯类5-6份,蔬菜类4-5份,水果类3-4份,畜禽肉蛋水产品类2-3份,大豆坚果奶类2-3份,油盐类则要适量。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也很重要。从能量分配来说,建议三餐和点心分配为早餐20%、早点5%、午餐35%、午点10%、晚餐30%。”汤庆娅提醒,要警惕食物中的“脂肪刺客”,如曲奇、起酥糕点、带馅包子和饼、肉粽、巧克力、油炸薯片、花生、坚果等,瘦肉中的脂肪、奶制品、奶酪等,以及加工食品,它们中也含有大量脂肪,只是掌握了“隐身”技能。

碳水化合物和肉类功能强大,减重减他俩大错特错

如今,有减重需求的“小胖墩”越来越多,饮食是减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过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减重就应该少吃或不吃碳水化合物和肉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刘云曼中级营养介绍,从《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图(2016)》可以看到,算盘图的基底就是主食。主食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是最高效的能量供给源,是保证儿童青少年学习思考、运动锻炼的基础。同时,主食中含有的膳食纤维会产生很强的饱腹感,还能呵护肠道健康,让体重管理事半功倍。另外,主食中的维生素B族能帮助身体燃脂、代谢,加快循环。刘云曼强调,主食在儿童青少年的一日三餐中拥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能因过度减重而省略。

肉类则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不仅能帮助骨骼和肌肉生长,还能增强免疫力,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从减重角度而言,维持一定的肌肉含量能加快代谢水平,增加耗能,有利于减重。

问题来了,主食和肉类这两个常被认为是“最胖人”的食物都需要正常摄入,那儿童青少年该如何减重?

“其实,在我们医院的减重门诊,很多小朋友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减重餐可以吃得这么丰盛,完全不用担心饿肚子,甚至还吃不完,这就要归功于‘聪明饮食’。”刘云曼介绍,巧克力、薯片、冰淇淋等都是小朋友很喜欢吃的零食,但往往还没过足嘴瘾,就已经轻轻松松摄入了500大卡。如果将这些高热量零食换成主食、蔬菜、肉类等,并在烹饪时控制食用油用量,就可以吃得很丰富,在保证营养充足摄入的同时,还能控制热量,轻松减重。

“我们在门诊中也发现,有些小朋友习惯将牛奶当水喝。家长认为牛奶的营养价值高,因而也不会加以干涉,其实这样会摄入过多脂肪。”刘云曼提醒,牛奶的脂肪含量较高,一盒250毫升的牛奶中约含8克脂肪,建议每天喝300-500克牛奶即可。

中小学生健康月期间,奉贤区卫健委和奉贤区教育局联合启动“五个一”专题活动,包括科普健康讲座进校园、学校卫生人员岗位技能提升项目、学生健康干预技术推广活动等,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

文:唐闻佳 瞿乃婴

图:受访方供图

编辑: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