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人图(肥胖的人图脖子)
易胖体质,真的是自我安慰吗?
#健康科普
最近,有这样一个热门话题:
#减肥爆改的杀伤力#
让很多网友狠狠泪目了
为什么别人减肥那么容易
自己喝凉水都胖呢?
自己一定是易胖体质!
图片来源:千库网
虽说这话听着像自我安慰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
真的存在易胖体质吗?
真实的答案是:
真的存在!
↓↓↓
关于易胖体质
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肥胖症,肥胖正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健康危机。肥胖是全球第二大可预防性死因,会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图片来源:千库网
“易胖基因”确实存在
目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与肥胖相关的750余个基因座,如脂肪量、黑皮质素4受体等。
简单来说,这些基因的某些点位一旦发生了变异,会让你经常感觉饥饿,不容易吃饱,更想吃一些高脂肪、高碳水、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从而
导致代谢紊乱,体重、BMI、腰围等指标出现异常。
图片来源:千库网
基因差异不是“摆烂”借口
当然,尽管确实存在“易胖体质”的事实,但并不能成为你“摆烂”的借口。
特定基因差异可能会诱导不健康的个人食物偏好,但并不代表肥胖基因变异者一定会变胖。
图片来源:千库网
研究显示,肥胖的遗传易感性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减弱,高水平的体育活动可使常见肥胖的遗传易感性降低40%。此外,饮食习惯与基因相互作用也可以调节肥胖的易感性。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那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这样做
1.不吃油炸食物。油炸食品脂肪含量超高。
2.不喝含糖饮料。饮料中的糖分特别容易被人体吸收,产生大量的热量。
3.不要过分控制主食摄入量。
当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身体新陈代谢就会降低。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谷类食物应该在200-300克,粗细搭配。
图片来源:千库网
4.不要只吃单一的食材。饮食单一会导致身体营养素缺乏,也会影响减肥效率。
5.不要断食成瘾。轻断食可以加快瘦身速度,也会因过度饥饿导致暴饮暴食。
6.减少盐的摄入。高盐饮食可能导致身体储存过量的水分。
7.吃饭前喝水。饭前喝一杯水,可以帮助抑制食欲。(肠胃功能不佳者不建议)
图片来源:千库网
8.每天吃早餐。不吃早餐健康危害多,还会影响一天的工作生活。
9.要吃清淡的晚餐。晚餐要选择营养丰富且热量较低的食物,不要吃得太晚。
10.少吃加工食品。减重期间建议多吃不含淀粉的蔬菜、未加工的全谷物、瘦肉蛋白和健康脂肪。
迈开腿,这样做
1.不要选择单一运动项目。减肥期间的运动项目要定期调整,否则后期减肥效果就会变差。
2.不要忽视力量训练。这能刺激肌肉生长,保持旺盛的代谢水平,提高燃脂塑形速度。
图片来源:千库网
3.不要相信快速减肥。快速减肥通常是减水,减肥速度以每月2-4kg为宜。
4.不要久坐。每伏案一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可做做伸展运动或健身操。
5.采用科学的运动模式减肥。运动建议结合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和柔韧性练习。
图片来源:千库网
6.利用上下班时间、工作间隙多走多动。减少开车、坐车、坐电梯,增加走路、骑自行车、爬楼梯的机会。
7.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激素水平改变,刺激食欲。
建议易胖体质的人群
在日常生活中
应注意饮食的均衡
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
同时加强体育锻炼
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
【郑重提示:本文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
推荐阅读
最胖肚子的5个睡前习惯,你可能天天做!健康科普视频推荐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来源 |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文编 | 许雁
美编 | 许雁
校对 | 严桐桐 许雁 龙玉婷
内容审核 | 余宗蓉 黎因
声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健康证办理咨询:0771-2518092
门诊药房咨询:0771-2518795
艾滋病自愿咨询:0771-5327110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样品检测咨询:0771-2518890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周六、周日:上午8:00-11:30。
一图了解肥胖防治
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近年来,全球超重和肥胖率正快速增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肥胖有何危害?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重?
来源: 央广网
那些一胖就胖肚子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大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
很多女孩明明不算胖,但小肚子特别突出,而男的一过某个岁数,就是挺着 6 个月的啤酒肚,连全球最帅的男人小李子也难逃此劫。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无论男女,一胖都会容易胖肚子?到底该如何避免?
腰围超过这个数,你就是“腹部肥胖”了
这种肚子变胖的情况,在营养学上称为腹部肥胖(腹型肥胖)。
腹部肥胖(Abdominal obesity),又称腹型肥胖、向心性肥胖(central obesity)、躯干肥胖(truncal obesity)、中广型肥胖,俗称肚腩赘肉、啤酒肚,泛指囤积在腰间的脂肪组织,在腹部外斜肌附近尤其常见。
人体有两种脂肪。一种是皮下脂肪,我们平时用手能捏起来的“肚子一层层的游泳圈”就属于这类。还有一种是内脏脂肪,它们“隐藏”在内脏里,比如肝脏、胰脏、肠系膜等周围,外观看不出来,也摸不到。
当内脏脂肪过多时,就容易造成“四肢不胖、肚子胖”的现象,像怀了一颗大西瓜,也就是腹型肥胖。一般男性腰围≥ 90cm 、女性腰围≥ 85cm ,就属于腹部肥胖[1]。
腹部肥胖的典型表现就是肚子大,现在很多人也将它叫作“苹果型”肥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腹部肥胖的危害有多大?
需要警惕的是,腹部肥胖对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不同,它存在于腹腔内,包裹着人的脏器,如肝脏、胰腺和肾脏等。这部分脂肪起着支撑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但是内脏脂肪一样会囤积,人体的内脏脂肪囤积过多,危害远远大于皮下脂肪的过量囤积。过多的内脏脂肪会让腹部赘肉堆积,但这只是表层危害,它还会让代谢迟缓、内脏机能异常,肝功能衰退以及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大量的人群研究证据显示,腹部脂肪的增加——尤其是深藏于腹内和周围器官中的那类内脏脂肪,比如脂肪肝,就是因为腹部脂肪过多地储存在肝脏中了。腹部肥胖会增加很多慢性病的风险,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和癌症等。
这样做可以预防“长肚子”
1.关注体重和腰围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体重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衡量成人肥胖的标准, BMI 在 18.5~24 为正常;24 ≤ BMI < 28 为超重;BMI ≥ 28 则为肥胖。
光看 BMI 还不够,还要关注自己的腰围。腹型肥胖,即体重正常,内脏脂肪过多,体脂率超标。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方法是腰围,成年男性腰围≥ 90cm ,女性≥ 85cm 就属于腹型肥胖。
2.减肥要从全身做起
首先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存在什么“局部减脂”,只有全身瘦了,肚子才会瘦。
此外,束腰、保鲜膜、瘦身霜也不能减肚子!束腰是把脂肪挤压到两侧,视觉上腰确实变小了,但真的仅仅是“视觉误差”,而且戴久了还会挤压脂肪而让内脏移位,对身体的损坏极大。裹保鲜膜运动也许会让你有一点错觉,但它只是让人暂时脱水,只要一喝水体重迅速就回来了。瘦身霜是会让皮肤发热、出汗,这是对表层皮肤的刺激,影响不到内脏脂肪。
因此,想要瘦肚子,还是要从全身的减重、减肥开始。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减肥更应注意减脂
减脂并不是单纯的节食减肥,而是应该在适度减少能量摄入的基础上,尽量做好营养搭配,同时增加运动。
- 饮食方面
不要刻意节食或断食,可以适当少吃一些,比如以前很喜欢吃炸鸡、烤肉,不妨少吃点,以前每顿要吃两三个大馒头,可以少吃一个。
减少高能量的食物。比如炸鸡、五花肉、含糖饮料、糕点零食等,也要注意适当少吃。可以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优质蛋白质可以比较好地满足身体基本需求,蛋白质摄入以低脂高蛋白食物为主,比如:鸡蛋、鸡胸肉、鱼肉、牛奶等,五花肉、大肠、腰子这些就尽量少吃点。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不要每顿都吃白米饭白馒头,不妨多吃点粗粮、全谷物和薯类食物。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让你少吃,还能比较长时间的不饿,比如你平时吃两碗白米饭,不到中午就饿了,但是,也许吃一碗粗粮饭到中午都不会感觉饿,这就是膳食纤维的作用。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蔬菜和水果的膳食纤维也很丰富,还有人体需要的很多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最好能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做饭注意少油,油煎、油炸食物尽量少做少吃;吃菜也少放点辣椒酱;肉汤少喝,喝的时候可以将飘在上面的油去掉。
- 坚持运动
有氧运动是减少内脏脂肪比较有效的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健身操、跳绳等。建议一般人群每周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除了针对全身的常规运动外,可以每周安排 1~2 次腰腹训练,如平板支撑或臀桥,每个动作坚持 20 秒左右, 5 个为 1 组,每天做 3~4 组,有助于消除多余的脂肪。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0
策划制作
作者|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审核|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博士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