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诊断标准(儿童肥胖症诊断的金标准)
“一胖毁所有”,孩子的体重标准,一张表告诉你,看看是否超重
对于肥胖,不少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小孩子胖没关系,长大自然就瘦了。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青少年肥胖,不仅不好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因肥胖导致疾病住院,如此前一名11岁的小男孩,在家玩游戏时突然感到恶心、头晕,随后开始呕吐,父母连忙送去医院急诊,经检查发现,为腔隙性脑梗,且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重度脂肪肝等病症,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过度肥胖引起。
可见,肥胖并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
一、青春期肥胖,或增加中年患癌风险近日,全球顶级杂志《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了一项研究,更是把肥胖推上了舆论中心。
该研究基于以色列1967-2010年间分析的230万名青少年健康资料,并与此后的随访数据做对比,最终发现:青少年时期肥胖,可使男性中年时期发生癌症的风险上升26%,女性上升27%(除宫颈癌、乳腺癌)。
在这近230万人当中,有5.5万例已确诊癌症患者,有1.3万人因癌症去世,而确诊癌症的中位年龄,男性和女性分别是43.2岁和40岁,其中男性主要以淋巴瘤、黑色素瘤和结直肠癌发病为主,女性则是宫颈癌和乳腺癌为主。
关于肥胖为何会导致癌症的说法有很多,其中最被大众接受的便是一个理论是“慢性炎症理论”。李治中博士解释,肥胖的人,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慢性炎症。
发炎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组织受伤后,人体会自行修复,但有时候也会“修复失败”,导致炎症一直存在,便形成了慢性炎症,其背后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持续性的病毒细菌感染、或免疫细胞攻击正常组织,也有可能是因肥胖引起的系统失衡。
而多项研究都已经证实: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可明显提升癌症的发病风险,因组织被破坏的同时会刺激细胞不断分裂生长,显著提升DNA突变几率。
另外,肥胖的人,脂肪组织也是比较多的,这种组织可产生雌激素,增加女性发生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
不仅如此,除了提升癌症的发病风险,肥胖还会对孩子造成其它危害:比如高血压,当体内脂肪太多太厚,可使毛细血管扩充,血液循环量增加,心脏输出量增多,时间久了便会诱发左心肥厚,出现高血压;同时有研究发现,儿童肥胖还会提升性早熟的风险,而性早熟又会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
可见,肥胖对青少年来说,简直是百害无一利!
到底怎样才算胖呢?生活中有的人看着瘦,体重却不轻;有的人看着有点胖,体重却很轻,让人十分混乱。
其实,判断儿童体重是否超重最科学的方法,并不是看体重数字,而是通过BMI计算方法,也就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对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中的列出的6~18岁不同年龄的男女肥胖的判定标准,看是否存在超重情况。
图源央视新闻
如果测试结果为超重,那么,就要想办法及时控制体重,以免过度肥胖危害到健康。
三、如何帮助孩子保持合理的体重?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情况不容乐观,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称,目前阶段,我国年龄在6-17岁的人群超重肥胖率近20%,与10多年前相比有着大幅度的增长,严重危害到青少年的健康。所以,对于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父母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管控。
一般来说,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多与营养过度,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保持大量摄入高脂、高热量、高蛋白以及低膳食纤维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所以想要避免肥胖,可从这些因素下手。
- 1、科学饮食,限油限糖限盐
生活水平上来后,很多父母对孩子的饮食也会比较关注,各种好的补的都想给孩子吃,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营养过度而诱发肥胖。尤其是长期大量摄入汉堡、奶油蛋糕等高脂食物,碳酸饮料、甜点等高糖食物,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一旦没有及时消耗,便会转为脂肪储存在体内,最终诱发肥胖;所以,想要控制体质,科学饮食,限油限糖限盐很重要。
- 2、养成适度运动的习惯
目前,各种培训班的出现,增加了学习(久坐)的时间,压缩了休息(运动)的时间,而长期如此,也容易出现肥胖。所以,想要控制体重,除了控制饮食外,适当运动也很重要。
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积极参加锻炼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也有很大的意义,所以鼓励青少年多运动。
而对于项目的选择,小艾推荐三类运动:游泳,对脊柱骨、四肢骨的增长有很大帮助;跳跃训练,如跳起摸高,单脚跳起,可加强心血管的弹性,增强心肌活性,从而保护心血管健康,建议一天跳200次以上;还有球类运动,包括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排球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 3、保持充足睡眠
青少年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也容易导致肥胖。充足的睡眠被剥夺后,体内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容易被干扰甚至打破,当摄入的能量远大于消耗量时,便会导致肥胖。
另外,人睡着时,人体内会分泌“瘦素”,这种物质有助于抑制机体摄入食物,加大能量消耗,有助于控制体重,而睡眠不足时,“瘦素”分泌量减少,相对而言更容易出现肥胖;长期睡不够还会使生物钟功能紊乱,进一步导致机体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时间久了,可造成胰岛素敏感度下降,也容易导致肥胖,出现糖尿病。
所以,想要避免孩子肥胖,保持充足且质量良好的睡眠很重要。专家表示,晚上21:00-1:00、5:00-7:00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如果没有保证孩子在这两个时段的良好睡眠,或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黄金期。
总结:看完文章后,别再觉得小孩子胖不碍事,等一堆健康问题找上门后,你后悔都来不及!任何年龄段,都需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才是最健康的一种做法!#健康明星计划##长城心脑血管健康周##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柳叶刀>子刊:少壮不减肥,老大易患癌!》.奇点网.2020-03-11
[2]《肥胖增加10多种癌症风险!到底为什么?》.菠萝因子.2019-08-12
[3]《睡不好也会发胖?别怪我没提醒你》.生命时报.2018-08-21
[4]《孩子多胖才算胖?复旦儿科专家给出远离肥胖的方法,家长必看!》.健康时报.2020-07-22
[5]《“小胖墩”伤心更伤身?《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发布》.央视新闻.2020-10-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专家教你判断孩子是否超重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白恬)重度脂肪肝、肝纤维化2期,肌酐、尿酸异常……很难想象这些症状会出现在一个12岁的孩子身上。前段时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就接诊了这样一位肥胖患者。专家提醒,儿童、青少年肥胖不仅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还影响到身高、生长发育,应引起警惕,及早干预。
12岁的小陈(化名),177厘米的身高,体重却有79.8公斤!长得胖嘟嘟的他,无法跟同学们一起轻松跑跳。前段时间,他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疼痛等症状,家人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带他到广医三院就诊。
体检发现,年仅12岁的小陈竟存在重度脂肪肝、肝纤维化2期,空腹胰岛素高,肌酐和尿酸异常……这些问题跟“肥胖”脱不了干系。随后的三个月里,小陈在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专业营养医师的指导下坚持减重,足足瘦了21斤,脂肪肝也消失了,空腹胰岛素和尿酸都降下来了,整个人变得精神、自信、开朗起来。
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佳提醒,儿童、青少年肥胖不仅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还影响身高和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
激素紊乱
肥胖的男孩女孩都容易发育提前,发育提早一年,往往会损失5~7厘米左右的身高,成年后达不到遗传的身高。
骨龄提前
肥胖的孩子容易骨龄提前,可能会提前进入青春期,身高过早“封顶”。
缺乏维生素D
肥胖儿童体内过多的脂肪,会消耗更多的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钙沉积在干骺端,阻碍长高。
骨关节过度负重
肥胖的儿童体重超标,膝关节易负重过度,过度负重对于身高生长不利。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超重?刘佳支招,家长日常可以仔细观察,如果孩子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为超重,超过20%者可诊断为肥胖症;超过20%~29%者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来源: 广州日报
怎么判定儿童肥胖
一、儿童肥胖的原因
儿童的肥胖除了与基因有关外,最突出的原因是饮食习惯不合理。很多有儿童肥胖症的孩子都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和甜食,经常吃零食,不吃早餐。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不爱运动,经常看电视,玩手机,玩iPad等等,吃完饭后又喜欢躺着睡觉,这些都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儿童的肥胖会影响它的生长和发育,影响他的心理健康,同时还容易引起其它的并发疾病。
二、怎样判定儿童肥胖
在我国,主要按以下两种方法对儿童肥胖进行判定。
(1)标准体重法。参照我国儿童不同年龄及身高的标准体重量表,标准体重±10% 者属正常范围;实测的按身高的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20% 以上为肥胖(超过的百分数大小代表肥胖度的大小),实测的按身高的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10% 为消瘦(低于百分数的大小代表消瘦度的大小)。
(2)体格指数法。Rohler 指数= 体重(kg)/ 身高(cm3)×107。
Rohler 指数主要适用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该指数在115 ~ 140kg/cm3 为正常,140 ~ 160kg/cm3 为超重,160kg/cm3 以上为肥胖。
借助以上方法可以初步判定儿童肥胖。然而,儿童肥胖的诊断则需要到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借助必要的检查来明确。
儿童肥胖的危害
血脂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高血压:因为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血压也随之上升。
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患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免疫功能低下: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
性早熟: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
智商低:肥胖儿童的总智商低于健康儿童。
三、儿童吃太饱的危害
1、吃太饱影响发育
宝宝吃得过饱,会造成脑缺血,引起宝宝智力发育障碍,还会会导致营养过剩,营养过剩不仅导致“肥胖儿”,同样还会导致“肥胖脑”,大脑皮层的脑回变浅,使宝宝智力水平降低。
2、吃太饱容易消化不良
孩子吃太饱容易出现呕吐、便秘和腹泻。
婴幼儿的胃不像成人那样呈垂直位。如果宝宝吃得太饱,胃内食物过多,空气难以排出,所以很容易出现呕吐的症状。
四、避免儿童肥胖的对策
放慢进食速度
由于孩子吃饭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为了让孩子安心吃饭,有些家长会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好的,让孩子放慢吃饭的速度,能提高孩子对饥饿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可以避免孩子暴饮暴食而引起肥胖。所以在吃饭的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细嚼慢咽的习惯。
吃饭要定时定量
每天就餐的时间要相对的固定,不要因为忙于工作或其他,而忽略了孩子的饮食问题。就餐时间的不稳定,也容易导致孩子发胖。而且吃饭也要定量,早餐一定要让孩子吃好,午饭可以吃多一点,晚餐则要少吃。每天要保证孩子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保持饮食的均衡。如果孩子在睡前容易饿,可以让孩子喝一杯牛奶。牛奶不仅不会加重胃的负担,而且还能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
少看电视、手机,多运动
吃饭的时候,电视、手机里放的大多是卡通片,因此,为了让孩子安静、顺利地吃饭,就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喂饭,但是这样做并不好,这样很容易导致喂饭过多。另外,父母可以发现生活中,爱看电视,少运动的孩子大多比较胖。
多喝果汁和水,少喝甜饮料、少吃薯片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
肥胖的孩子大多酷爱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这些饮料含糖多、含热量高,喝多了,宝宝不发胖才怪。因此,控制宝宝喝碳酸饮料是预防小儿肥胖的重要途径。平时,妈妈应尽量用不含糖的果汁和清水来代替。在吃饭前,妈妈让孩子喝点果汁,一杯果汁进肚,小小的胃容量也就不多了。
油炸食品不容易消化,多吃容易得胃病。孩子的胃肠道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高温食品进入胃内会损伤胃黏膜而得胃炎。油脂在高温下会产生一种叫“丙烯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很难消化。多吃油炸食物的孩子会感到胸口发闷发胀,甚至恶心、呕吐,或者消化不良。个别孩子吃了油炸食物后还会连续几顿吃不下饭。在高温下,面粉中的维生素B1全被破坏掉了,所以长期吃油炸食品会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症。按照规定,一天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热能应该占全天热能总量的25%-30%。但是经常吃油炸食品的孩子,每天由脂肪提供的热能明显超过上述指标,因此很容易出现肥胖。那好了这是本期节目的全部,感谢您收看,我是小燃老师,很高兴为您服务,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