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性肥胖的判断标准(向心性肥胖的判断标准图片)
小心“一高”控不好,“三高”都来找!肥胖人群要注意这几点
初秋时节,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大,“三高”患者容易出现血压升高、血糖波动和血脂升高的情况。另外,天气转凉后,人们胃口变好,进食较多肥甘厚味,也会加剧血压、血糖、血脂异常。
“三高”的危害不能忽视
在我国,“三高”有高患病率、高危险性的特点,许多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所以放任不管,其实没有症状不代表对身体没有危害,长期“三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长期高血压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
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三大器官和全身血管,导致动脉硬化,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降低,可能引发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长期高血糖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
长期血糖过高,会使得全身血管发生病变,可能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还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异常,引发肾功能不全、失明、糖尿病足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长期高血脂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
血液里的类脂质物质增加,堆积在血管内壁,久而久之会形成血管斑块,引起血管狭窄,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后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长期高血脂可能导致缺血性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肾动脉狭窄、脂肪肝、脉管炎等并发症。
“三高”互相影响,害处叠加
“三高”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比如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可能同时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三高”之间还可能互相加重。比如糖尿病如果影响到肾脏,可能加重高血压。如果血脂增高,可能加重高血糖的病情。因此,发现患有“三高”,要针对病因进行及时控制。
减肥能逆转“三高”吗?
不一定。对于因肥胖问题引起的“三高”,可以用减肥的方法,并且减重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可能逆转“三高”。
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的“三高”人群,减重10%~15%可以明显降低甚至逆转“三高”。
超重和肥胖的“三高”人群,即便是少量减重,也会对缓解“三高”有积极作用。
减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坚持,结合合理的饮食和体育锻炼。
如果在减肥之后体重反弹,“三高”也往往会随之反弹。减肥后要注意体重的维持,避免反弹。
由于其他原因,比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三高”,减肥没有明显效果,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空腹运动,真的比饭后运动更燃脂吗?
一些研究发现,与进食后相比,空腹运动燃烧掉的脂肪更多一些,但这种方法不是人人都适合。比如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运动,糖尿病患者空腹运动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
对于“三高”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重运动的安全性,选择适合的项目和强度。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体重指数(BMI)是常用的判断肥胖的方法。我国健康成年人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为18.5~23.9kg/m2。体重指数在24~27.9kg/m2区间为超重,体重指数≥28kg/m2为肥胖。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测腰围:腰围是衡量腹部脂肪蓄积程度(即向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一般来说按照亚洲人的标准,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即为肥胖。
来源: 央视财经
小心“一高”控不好,“三高”都来找!肥胖人群要注意这几点→
初秋时节,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大,“三高”患者容易出现血压升高、血糖波动和血脂升高的情况。另外,天气转凉后,人们胃口变好,进食较多肥甘厚味,也会加剧血压、血糖、血脂异常。
“三高”的危害不能忽视
在我国,“三高”有高患病率、高危险性的特点,许多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所以放任不管,其实没有症状不代表对身体没有危害,长期“三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长期高血压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
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三大器官和全身血管,导致动脉硬化,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降低,可能引发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长期高血糖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
长期血糖过高,会使得全身血管发生病变,可能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还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异常,引发肾功能不全、失明、糖尿病足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长期高血脂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
血液里的类脂质物质增加,堆积在血管内壁,久而久之会形成血管斑块,引起血管狭窄,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后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长期高血脂可能导致缺血性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肾动脉狭窄、脂肪肝、脉管炎等并发症。
“三高”互相影响,害处叠加
“三高”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比如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可能同时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三高”之间还可能互相加重。比如糖尿病如果影响到肾脏,可能加重高血压。如果血脂增高,可能加重高血糖的病情。因此,发现患有“三高”,要针对病因进行及时控制。
减肥能逆转“三高”吗?
不一定。对于因肥胖问题引起的“三高”,可以用减肥的方法,并且减重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可能逆转“三高”。
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的“三高”人群,减重10%~15%可以明显降低甚至逆转“三高”。
超重和肥胖的“三高”人群,即便是少量减重,也会对缓解“三高”有积极作用。
减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坚持,结合合理的饮食和体育锻炼。
如果在减肥之后体重反弹,“三高”也往往会随之反弹。减肥后要注意体重的维持,避免反弹。
由于其他原因,比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三高”,减肥没有明显效果,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空腹运动,真的比饭后运动更燃脂吗?
一些研究发现,与进食后相比,空腹运动燃烧掉的脂肪更多一些,但这种方法不是人人都适合。比如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运动,糖尿病患者空腹运动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
对于“三高”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重运动的安全性,选择适合的项目和强度。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体重指数(BMI)是常用的判断肥胖的方法。我国健康成年人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为18.5~23.9kg/m2。体重指数在24~27.9kg/m2区间为超重,体重指数≥28kg/m2为肥胖。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测腰围:腰围是衡量腹部脂肪蓄积程度(即向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一般来说按照亚洲人的标准,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即为肥胖。
来源: 央视财经
如何减脂不减肌?“管住嘴迈开腿”是真理
肥胖容易引起冠心病及高血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等疾病以及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不过,减肥也要科学,有些人一味盲目节食,致使机体开始消耗蛋白质供能,导致一系列的不适,如乏力、贫血、脱发,尤其部分女性甚至发生闭经。
对此,北京市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发文指出,减肥是减脂肪,不能减肌肉。减肥和保持体重并没有捷径,“管住嘴,迈开腿 ”是真理。建议从健康饮食、吃动平衡、充足睡眠等方面入手,科学减脂。
如果是肥胖或严重肥胖的,应该就要去正规的医院(不要盲目信广告去街边的减肥商店、按摩店或美容店,更不要网店)检查,医生会根据情况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
肥胖的判断标准
北京疾控部门介绍,目前公认的判断标准为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我国的BMI分类标准:BMI(kg/m2)<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
较为简便的衡量指标是腰围(WC),测量方法: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两脚分开约25~30cm(与肩同宽),把软尺放在髂嵴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即腰部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测量的长度(在呼气末)。
腹型肥胖(向心性肥胖)判断标准为,男性腰围≥90cm(即2尺7寸),女性腰围≥85cm(即2尺5寸5)。
吃动平衡和充足睡眠
减肥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北京疾控部门建议,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控制进食总量,采用低热能、低脂肪饮食、高膳食纤维,避免摄入高糖类食物,使每日摄入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可根据不同能量需要水平的平衡膳食模式和食物量表来进行食物搭配。另外,积极运动,多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使体重逐渐减轻达到正常标准体重。
有研究显示,导致身体发胖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对此,北京疾控部门解释称,生长激素简称 HGH,是人体自行分泌的一种天然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骨骼及肌肉的生长,同时也加速体内脂肪的燃烧。HGH 只有夜间睡眠时分泌,尤其是在入睡 90 min 以后分泌量最旺盛。
人体在睡眠时,身体机能运作会趋于迟缓,但新陈代谢功能仍会持续进行,积存于体内的卡路里也能不断地燃烧,越是年轻健康的人,细胞代谢就越活泼,睡眠时消耗的能量当然就越多。(记者孙红丽)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