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人格(体格肥胖)

心理学解析 0
文章目录:

美国6名心理学家谏言:特朗普不适合当总统,因患有8种心理疾病

导读:美国选举人团投票结果出炉,“官宣”拜登成为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梦断白宫

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4日,美国选举人团举行投票,根据《美国宪法》及宪法修正案,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已获得当选美国总统所需的票数(大于270票)。这意味着,现任总统特朗普竞选连任宣告失败,就此梦断白宫。

特朗普将于2021年1月20日正式离开白宫,成为了二战以来第4位连任失败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究竟为什么会输?尤其是输给他一度看不起的“睡王”拜登?

《心理学简报》本期政治心理学专栏特邀作者科学狂人将为读者分享美国6名心理学家对特朗普先生作出的心理分析,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特朗普先生到底为什么连任失败。

#特朗普究竟败给了什么#


美国6名心理学家早在3年前就谏言:特朗普不适合当总统,因其患有8种心理疾病

在2017年,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知名心理学家John D Gartner教授为首的六名心理学家Lance Dodes,Justin Frank,Ramani Durvasula,Suzanne Lachmann和Sheldon Solomon在对特朗普先生进行了专业的心理学分析后,联名确诊了他至少患有8项心理疾病,并公开谏言:特朗普不适合当总统。

John D Gartner教授和他的著作Rocket Man: Nuclear Madness and the Mind of Donald Trump。

John D Gartner教授还在2018年公开发表著作Rocket Man: Nuclear Madness and the Mind of Donald Trump ,从专业心理学角度深度剖析了特朗普先生所表现出的心理、精神疾病。

在此,我们将为大家罗列出美国6名心理学家对特朗普先生所患8项心理疾患的研究成果。

1.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在2015年的心理学研究中,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将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定义为:一种长久性的人格疾患,患者往往会过度夸大强化自我的重要性,过度渴求别人的赞赏,缺乏同理他人行为的能力[1]。

自恋型人格障碍特征。

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群的危险性分析:

  1. 个人主义至上:只认可和自己价值观相似的观点,对自己的价值观有天生的优越感,极力排除和打压异己,不容许有不同的声音,作为领导人容易煽动极端主义(民粹主义);
  2. 认为自己很独特:在行为处事中过分关注自我价值和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在从事公共事业时缺乏公德心、同理心,不考虑除自我以外的利益分配;
  3. 过度夸大自我重要性: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可能更适合单刀匹马的单打独斗,但一旦将这样的人放在需要合作、团结的集体中,他们将引起团队内部的分裂;
  4. 需要接受过度的称赞:作为领导人可能极易出现“亲小人,远贤臣”的个人作风;
  5. 以自我为中心: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群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患者经常无意识地利用身边的人,不合理地认为自己有特殊权力或获得他人无条件顺从。这样的行为通常始于青春期,并陆续在各式各样的情境中展现;
  6. 过分注重个人形象:花很多时间思考如何获得权力、成功或提升外在形象
  7. 缺乏同理心︰不愿意认同和感受他人的情感需求;
  8. 善妒:常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嫉妒他;
  9. 傲慢:常有傲慢的行为或态度,显得自高自大;
  10. 自私: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自私,以占便宜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
2. 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在权威医学课本Psychiatry for Medical Students中,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的定义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偏执、狂妄,表现出一种持续的、长时间的疑心病,并缺乏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1]。

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大多都具备以下特征:[1]

  1. 总认为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并努力寻找导致这些危险的迹象和威胁;
  2. 习惯性地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事、人关联起来,敏感地认为别人或者环境中的一切都针对自己,和自己相关;
  3. 高度敏感,极易产生被侮辱、被触犯的感觉,并通过警惕地扫描周围环境来寻找可能证实其恐惧或偏见的线索。
3.恶性自恋(Malignant Narcissism)

基于对特朗普先生长期的观察和症状分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John D Gartner教授特别强调特朗普先生患有恶性自恋(malignant narcissism)

特朗普患恶性自恋。

在权威心理学教科书Campbells' Psychiatric Dictionary中,著名心理学家Campbells将恶性自恋(Malignant Narcissism)定义为一种心理综合症,包括自恋、反社会行为、侵略和虐待狂的极端组合[3]。

恶性自恋可能包括自恋型人格障碍以及反社会、偏执、虐待狂人格障碍的特质。 其具体表现为:

  1. 极度自恋: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自恋狂人;
  2. 偏执和侵略行为:时刻准备与人为敌的防御工事,并可随时、无预期地提高敌对程度;
  3. 反社会的虐待狂人:对破坏所参与的组织、团队、家庭的和谐和团结感到亢奋,从离间他人的不人道行为中能获得快感。

Gartner教授强调恶性自恋是一种危险的精神疾病,对社会和公众会产生危险的影响,尤其当患者从事公共事业时,这将是一场灾难。因此,Gartner教授认为特朗普先生的心理和精神状况并不具备胜任总统这一职务的能力。

4.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中,反社会人格障碍被定义为一种人格障碍,属于第二轴发育障碍/人格异常类别B,,必须超过18岁才能够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其特征是长期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常表现为道德意识或良心低落。

反社会人格障碍。

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群的危险性分析:

  1. 善于撒谎,缺乏信任感:通过一再说谎、使用化名、为自己的利益或娱乐而诈欺、欺骗、哄骗、愚弄他人;作为领导人在外交政策中可能通过欺诈、哄骗、污名化来获取更多利益,而失去基本信任感;
  2. 不能符合社会一般规范对守法的要求,表现于一再作出侵犯法律或社会规范的违法行为:作为领导人,这样的症状将直接导致滥用职权,并通过权力做出有碍社会规范的行为;不遵守国际法规和社会礼仪,特立独行,反感由他人制定规则让自己遵守;
  3. 缺乏悔恨,羞耻和内疚感:对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无动于衷,并通过虚伪的言论将自己的不良行为合理化、合法化。
  4. 长期的无责任感:表现为无法长期信守承诺完成义务;
  5. 做事冲动或不能事先计划
  6. 行事鲁莽,不在意自己及他人安危;
  7. 易怒且好攻击:表现于一再打架或攻击他人身体(所有一切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或想法);
5.认知下降(Cognitive Decline)

由于神经系统的衰退,人体会出现健忘、词汇量减少、思维分析能力下降等一系列衰老症状。认知下降多出现于老年人群中。

6.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被定义为一种精神病学诊断,被称妄想性障碍,指“抱有一个或多个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

患有妄想症的人具有以下特征:

  1. 妄想症是一种慢性和终生频发的原发性心理、精神疾病
  2. 自身经历了对自我参考的高度理解。对别人来说不重要的事件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并且围绕妄想的气氛非常紧张;
  3. 妄想的内容符合逻辑,不矛盾,具有有符合逻辑的逻辑构造,并且在妄想者思维内部能做到逻辑自洽
  4. 妄想内容和普通逻辑推理不冲突(虽然在妄想系统中逻辑是扭曲的),而且没有一般的行为异常。
7.当下享乐主义者(Present Hedonism)

在2016年布拉格的查理大学(Charles University)心理学研究人员的研究中,当下享乐主义(Present Hedonism)被定义为:当下享乐主义者只注重活在当下并寻求当下的刺激和欢愉[4]。

当下享乐主义者在思维意识层面也具有典型特征:

  1. 由于只在乎当下的心情和得失,当下享乐主义者很容易将自己陷入高风险的环境中并做出危险的、不可预判的行为;
  2. 缺乏思考和谋划未来的事情的能力;
  3. 对未来发生的结果缺乏判断力。

研究人员还指出,患有当下享乐主义的人通常具有较差的饮食选择(poor dietary choices),当下享乐主义者控制不住食量,并且经常依赖于脂肪食物、甜食和快餐[4]。反观特朗普先生,他公开承认过最爱的食品是汉堡和薯条,而且他的体重属于轻度肥胖。所以从这些细节可窥见一二,似乎可以佐证他属于当下享乐主义者。

8.轻度狂躁(Hypomania)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轻度狂躁(Hypomania)属于一种双极情II型障碍和循环性情感症,也有可能发生在分裂型情感性障碍中,是指一个人持续升高(欣快)或者急躁的心境状态以及在这个状态之下产生的相应的想法或者行为。一个人处于轻度狂躁状态时,表现为睡眠需求减少,变得非常外向、好斗并且精力充沛。

患有轻度狂躁的人通常具备以下至少四种症状:

  1. 言语过多、夸夸奇谈
  2. 思维奔逸或者感到脑子特别灵活,自己言语的速度跟不上脑子的速度;
  3. 过度膨胀的自尊感和夸张感
  4. 持续过多的鲁莽行为,尽管这些行为可能带来某些负面的后果(比如疯狂购物、冲动的性举动,不计后果的鲁莽驾驶或者不动脑筋的商业投资等);
  5. 睡眠需求减少,容易变得狂躁
  6. 注意力容易涣散,症状类似注意力缺乏多动症。
写在最后:特朗普究竟为什么败选?个人心理因素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虽然6名美国心理学家早在3年前就曾谏言特朗普的心理状况不适合担任总统一职,而如今特朗普先生败选的结果似乎印证了心理学家们的判断。综合考虑,特朗普确实因其独特的心理状况和风格引起了不少选民的反感,可能是他败选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实际上,一个人的失败通常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一个既成事实是在多方面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酿造而成的。

  • 心理学家对特朗普的诊断有违职业道德

戈德华特守则(Goldwater rule),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职业道德守则第7条第3款的通称,规定精神科医生只有在亲自诊断患者后才能得出诊断结果[3]。用以防止精神科医生违背职业操守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随意发表专业意见,除非该人同意亲自接受检查、讨论、诊断或评估潜在病情。

因此,在心理学界,在未与个人会面且未得当事人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心理诊断一直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实际上,这6位心理学家的行为违反了戈德华特守则,并且他们公开发表诊断结果的内容实际上是对潜在患者的污名化,有违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 Caligor, E; Levy, KN; Yeomans, F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diagnostic and clinical challeng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May 2015, 172 (5): 415–22.

[2] Waldinger, Robert J. (1 August 1997). Psychiatry for Medical Students. American Psychiatric. ISBN 978-0-88048-789-4.

[3] Campbell, Robert Jean (2009). Campbells' Psychiatric Dictionary (Ninth ed.).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574. ISBN 978-0-19-534159-1.

《心理学简报》原创|禁止转载

原创作者|科学狂人(《心理学简报》时评专栏Psychological Bulletin Opinions特邀作者)

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审稿|心上田 (《心理学简报》审稿人)

获取更多专业的心理学科普知识,欢迎关注@心理学简报

深度学九型人格,形态九型人格开朗型人格

快乐型的七号人格在九种人格当中,应该是最纯粹、最单一的快乐之星了,他们在玩乐、朋友们畅谈中,只是为了快乐,没有丝毫其他的目的。他们认为人在这个世界,只有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其他没有事情比自己快乐开心还要重要。在人群中,只要有七号人格者在场,你从很远的地方就会听到大家阵阵畅快的笑声,如果你置身其中的话,常常会笑到肚子痛。他们无论到哪里,都会将快乐带到哪里,最重要的是,他们并非未来让别人快乐而去中,他们主要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至于给到大家的快乐,那完全是无心为之的。

这一点与三号人格完全不同,三号如果在人群中活跃,而且带给大家快乐时,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快乐中,更加突出自己,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自己而为之。这也是很多九型人将三号与七号判断错误的主要原因。三号任何行为都带有目标,或者说有目的性,而七号却是任何行为都很少带有目的性,或者说,他们的目的只有让自己开心快乐。比如,现在很多九型研究者将马云判为七号人格,这个是错误的,马云做事情的核心动机首先就不是为了好玩,为了开心去做,这一点大家从他创业时候的VR中就可以得知,后来也不是为了开心快乐去做,因为没有看到他的开心快乐,反而看到的是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交往,这不是七号人格者所谓,而是三号人格和八号人格比较容易出现的行为。

另外,马云有一句较为经典的语言,能够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三号人格的核心思想动机。那就是“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句话是三号人格举心动念的真实反映,而七号人格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思想。因为七号人格的人内心里是没有阶层和等级的,他们不在乎别人如何对待自己,也不会因为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而在这些方面耿耿于怀。

快乐型体貌特征

身材体貌

用人人能够听懂的大白话形容七号开朗型人格的类型,一共有两种:一为嘚瑟型;二为闷骚型。

整体上,开朗型人格很少有特别肥胖者,也就是是严重的脂肪淤积型肥胖者。壮实者,或者是壮实偏胖者是有的。一般情况下,嘚瑟型的七号,多为中等身高,从整体来看,属于灵巧、灵敏,身材较好的那种,与形态性格中的J型性格者类似。他们身形轻盈,机敏灵活,直观看上去就可以知道属于外向性格。让人一眼看去就感觉到他聪明,大脑反应快,各种应变能力较好。

闷骚型七号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比较老实,言语不多,但也不会让人处于尴尬的境地。闷骚型的七号人格很多都是身材略显臃肿,或者说叫做富态。他们平时眼睛呈30°角看向正前方地面,偶有抬头平视与四周,眼神光芒锐利,但时间较短,很快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开朗型人格体貌特征

面部形态特征

开朗型人格的面部体貌特征与三号、八号几乎完全及其相似,甚至在他们开口说话之前,你改变无法辨认他们的人格型号,尤其是与八号人格的分别就更加困难。也有一部分七号人格者,因为性格方面比较执拗,性情耿直,所以,从面部特征观察,与一号完美型人格的面部特征很相近。

三号成就型人格较七号开朗型人格的面部特征,稍显靓丽一些、清亮一些,细微表情也更加发达一些,而七号开朗型人格的表情是做出来的,很多时候是过于夸张的,但细看又是发自内心,真心显现的,不像三号成就型人格完全是为了表现给外面的,内心很大程度与外在表现并不是一致的。七号开朗型人格的体貌特征介于三号成就型人格和八号领导型人格之间。

八号人格的面部虽然多数也是清爽,但多表现出来的是厚重和威严,而缺少三号的诱惑力,以及那种张扬,七号与之相比,其面部缺少了三号玫瑰般的艳丽,也不足八号人格的霸气与威严。换句话说,七号人格的人具有八号人格的容忍,也有三号人格的行动力,但这一切都需要在他们认为有一个快乐的过程或结果,他们从中能够获取最想要的开心。

最后七号人格的面部特征比一号完美型人格者多了很多内容,一号人格者看上去比较简单,直接,让你从他们的面部看不到更多的内容,而七号却不然,他们会让你看到面部神态背后一定还有很多内容,尽管你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内容,但是你知道,他们的面孔背后有着丰富的内容。

甚至,很多七号人格的人,让你看到那张脸的时候,就感觉到有太多的“喜点”,让你感觉到不由想要想,是那种开心的想笑,就像我们看到自己特别喜欢的喜剧或小品演员般开心一样。

开朗型人格体貌特征

眼部体貌

七号开朗型人格的人,绝大多数眼睛都有代表性的典型特点,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演员梁天,他的眼睛非常有特点,还有原来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喜剧演员憨豆先生等,他们的眼睛能够给到大家一点启示。

从眼神上面观察,七号开朗型人格的人,其眼神缺少一号人格的坚定、专注,也没有三号人格的明亮和闪烁,更缺少八号人格的咄咄逼人。但是却比其他型号人格的人灵动而活跃。

如果你与一号面对面交流的话,一号人格的人会坚定而专注地凝视着你,而三号会用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与你交流的内容互动,甚至表现的会与实际内容更加夸张一些。而面对八号人格者,他会表现出沉着、冷静,很多时候他的眼睛并不在关注你,而是盯着某一个地方,不时用一些表情与你所谈内容保持一致,更多时候却只有简单的“嗯”、“哦”,等你聊到他认为该中断你的话题时,会马上插入他的话题,而且是不容你继续的那种。

开朗型人格体貌特征

表现特征

七号开朗型人格的人,在意识形态中,是不能接受任何负面的情绪的,每当遇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会参加或自己去搞一些活动出来,通过活动的方式去逃避有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和不安。

开朗型人格的人,将乐观的状态保持得非常好,哪怕是在最不好的状态中,他们也能够为自己找到乐观、快乐的理由。他们紧随潮流,特别是在当下时代中,各种新鲜、奇特的产品和活动层出不穷,开朗型人格的人对这些都有强烈的尝新欲望。当然,他们绝不会只是停留在尝新的表面。比如说,各种电子产品中(包括手机、平板)的一些好玩的功能,他们会将这些功能发挥到极致。

开朗型人格体貌特征

内心情绪

开朗型人格的人,每时每刻都在寻找和创造快乐,当然,快乐就要有不断的变化,他们不喜欢周而复始的重复,也不接受一些沉闷而枯燥的事情。他们需要的是变化和新鲜感。

但是一切的认知,首先由心理觉知来决定。在我过去的认知中,认为一个单位的采购是非常枯燥的,而且里面也没有什么快乐可言,但是,在聘请我担任长期管理顾问的一家公司里面,担任采购经理的居然是一位开朗型人格的男士。

后来我找机会与他交流,寻找他在工作中的开心方向时,他眉飞色舞地告诉我,在与各种各样的供货商“过招”的时候,可以用自己想用的方法与他们用心计,然后引着对方,按照自己的思路走,最后将价格谈到自己理想中最低的价格完成采购。这个过程和结果都让这位采购经理享受着快乐。

但是在我的意识当中,我一直认为采购这个工作是枯燥无趣的,但是在这位采购经理的内心世界中,却有着太多的快乐,有着太多好玩的地方了。所以说,快乐也好,枯燥也罢,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内心认知,而绝非九型研究者自己的主观判断。

开朗型人格体貌特征

交际态度

•开朗型人格的人虽然做事也很认真,投入,但是,他们一旦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等等,他们也绝不会轻易向别人承诺什么。

承诺就意味着需要承担责任,承诺也就意味着一定要做到,但是开朗型人格的人,思维跳跃性很大,他们的注意力随着自己内心的核心动机,关注到的是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情,所以,他们也不能保证,承诺的事情到时候还能够记住。

开朗型人格体貌特征

阶层观念

在开朗型人格的意识当中,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没有上下级,没有阶级观念。所以,言语行为方面,自然也就很少忌讳话是说给谁听的,事是做给谁看的。这些,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好玩”。

所以,我们在一些本来比较严肃或正式的场合,突然有人就会说出一些与当下环境并不协调的话,或者说在大家看来并不幽默的玩笑话,让在场的多数人都感觉到有些唐突或者是尴尬。但是,在开朗型人格的人自己看来,他们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只要开心就好。

正因为如此,往往会让领导、同事,甚至是关系特别要好的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下,感受到无地自容。所以,虽然开朗型人格的人在大家看来,有着非常好的人际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也是特别“到位”,但是,往往在晋升,提薪等大的好事面前,却很少能够降临到七号开朗型人格的人头上。

开朗型人格体貌特征

自觉聪明

我曾调查过大量的七号人格者。他们几乎有一个共同特点:自己是最聪明的!这是多数七号人格者内心的自我认识。

确实,七号人格者是所有人格特征中,最聪明的,注意,我们说的是聪明,聪明与智慧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七号人格者要从聪明的层面提升到智慧的境界,还需要在修炼自我心灵方面,下一番苦工。否则,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难度还是蛮大的。

开朗型人格体貌特征

人格缺点

因为七号人格者凡事追求的是快乐、开心,所以,他们在一件事情上,很少能静下来,把它坚持做下去的。

七号开朗型人格的人,对新的事物,特别是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对环境、工作种类的改变也是充满期待的,这一点与六号忠诚型人格正好完全相反。六号是不愿意改变环境,不愿对自己已经熟悉的环境进行改变的,而七号却对改名充满期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七号人格对新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却很少能够对一件事情进行深入性的专研,也就是说他们的兴趣只限于平面化,而缺少纵深型,这一点又和五号研究型人格完全相反。五号人格的人,对事物的理论原理,形成的技术支持一定要搞清楚,如果不搞清楚,就会感到焦虑,而七号人格的人一旦需要从某个点深入研究的时候,就会变得没有耐性想办法逃避等。

关注德本书院,机会多多哦

不要小看胖子!这是歧视!

作者:Blue Health 营养师团 Isa


在往下看之前,请你想象一个场景

你在公众场所(公交车、电影院、长椅等)看到有个肥胖的人在吃饭。

你觉得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随着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对肥胖的歧视及这种歧视对肥胖人群的危害也应该逐渐被人们重视。最近,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文章说:苗条代表“积极、向上、勇于改变自己、自控力强、坚韧不拔”;而肥胖的人“懒惰、自私、贪食、自控力差”等等。

暂不提有很多人有部分基因原因、疾病原因导致的肥胖;即使确实是因为“吃得多、运动少”而导致超重或者肥胖,他/她就理所应当被歧视吗?这种歧视就能积极地刺激他们注意饮食、增加运动吗?这种“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和肥胖者作对”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

对肥胖人群的歧视(Obesity Bias 或Discrimination against obesity)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肥胖偏见(anti-fatprejudice)也已经成为了全球问题。

【在学校】

有越来越多的胖孩子被其他孩子嘲笑,而这其中很多玩笑都有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老师也会更加偏爱苗条的学生。即使在美国,肥胖孩子比普通孩子被欺负、被嘲笑的概率也高达65%。在这个信息时代,当胖孩子看了越来越多对肥胖人群的消极评论,或许会受到鼓舞改变自身状况,但一旦采取节食等方式,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也毫无利处。

【在职场】

毋须多言,职场上更加偏向于“看脸”。一项美国的研究给两批人力资源负责人看一些应聘者的简历,让他们评出自己想要录用的人。

同样的应聘者,一份简历附上照片而另一份简历不带照片。实验者发现当应聘者极具才华但附上肥胖照片时,往往不如资历平庸苗条应聘者更受青睐。在美国,肥胖人群的收入更能显现出这一现象:肥胖人群平均收入比不肥胖人群每年低19,000美元。

【法律】

国外有很多研究指出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在法律判决时产生的不公正待遇。一项调查发现,当男法官为两位女性嫌疑人(一个胖一个瘦)判刑时,胖的女性嫌疑人更容易被定性为“惯犯”。

【医疗】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医院的医学生会对肥胖病人产生了明显的歧视,有些会被嘲笑,有些会被不公平对待,易将肥胖病人转手给其他医生。在美国这个肥胖率30%的国家,这个现象已经日益增多。当然,很多医生会出于对患者健康考虑给肥胖病人一些指示(如不适合做某些手术等),但即使如此,医护人员也该在言语上注意,避免伤害到肥胖人群的心理健康。这种效果往往是双向的:在医院,肥胖的医生往往得不到病人的信任,其医嘱的执行效果也更低。

社会上的不公平待遇只是肥胖歧视导致结果的一部分。饮食障碍(Eating Disorder)是影响人们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的一种慢性病。我们平时所说的厌食症 (Anorexia Nervosa) 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致死率很高。研究发现,经常被身边的人(朋友、同学、教练等)嘲笑或批评身材的人,其饮食障碍发病率会更高。

· 我们怎么做? ·

还记得文章一开始的问题吗?发现是修正的第一步。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肥胖歧视的存在,就能够改进对待肥胖人群的态度。即使是至亲,想要提醒,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

如果你看到给肥胖人群人格定性的文章或漫画,不妨思考一下,文中对肥胖人群的定性与评价是否正确:他们真的懒惰吗?有一些减肥人群,虽然效果不显著,但还在积极认真地坚持,他们是否值得我们尊敬?在各个与人交流的场合,你是否思考过“如果我没看到他/她的样子,我的态度、谈话内容、谈话气氛是否会产生改变?”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地站在肥胖者的角度看问题,思考我们的待人接物的方式:我们都不喜欢别人指摘和评论我们身体上的弱点、也会担心这些弱点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和人脉。不管是腿短、有肚子、蝴蝶袖还是其他体态问题,别人的指指点点很难让你有积极改变的心态:有时,消极情绪渐渐滋生出来,它所产生的副作用有时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不仅没有什么激励作用,还容易导致破罐破摔,恶性循环,让他们自暴自弃地吃得更多,甚至有自卑、抑郁和饮食障碍等。

发现是努力的第一步。相信将来,也会有更多的人普及肥胖歧视这一现象,让更多的人关注它。

—— 本篇完 ——

(该文图片来自网络)

郑重声明

文章内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均受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

未经正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为任何目的使用以及向任何自然人或单位提供、复印、复制、出版或者利用本文内任何内容,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经济赔偿和其他侵权法律责任。

联系转载、约稿、投稿,请发送邮件至:

bluehealth@126.com

微信公众订阅号:Di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