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人体质(肥胖体质更容易怀孕么)
这一体质,或易致肥胖!速来自查
秋末冬初,天气干燥,人体容易被燥邪侵扰,出现舌红少津、眼干鼻燥等症状;同时由于饮食不节等原因,一些人体内湿气较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摄入的水分难以被很好地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干燥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这一时期养生既要注意润燥,也不能忽视祛痰湿。
身体里的四种“水”
中医认为,津、液、痰、湿可以简单代表人体内水液的四种状态。津、液是我们体内正常的水,可称为“好水”,湿、痰是身体受到外邪侵袭或体内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可称为“坏水”。
津: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起滋润作用,例如口水、汗液。
液:质地稍浓稠,灌注于关节、脏腑等,起濡养作用,例如关节腔里的组织液。
湿:湿性黏滞,容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痰:具有黏腻、重浊的特点,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如果在人体蓄积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会导致多种复杂疾病。
水液失常可导致多种病症
身体的津液太少,可导致湿疹、荨麻疹、呼吸道疾病、干燥综合征、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痰湿体质容易导致肥胖,可引发“三高”、心梗、脑卒中、肿瘤等疾病。“好水”太少、“坏水”过多,都容易引发健康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养治疗。
【津液少】
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脾主运化,可将津液转输至心肺;肺主通调水道,可将津液输布至全身。如果脾的运送功能出问题,会导致津液不能到达肺;同时如果肺气虚,则会影响津液输布全身。
●症状:发色枯黄、口腔溃疡、干咳、舌红少津、牙龈肿痛、眼干鼻燥、面色萎黄、容易感冒、健忘。
●调养方法
银耳百合雪梨羹:主要材料有银耳、百合、雪梨、马蹄,有养阴生津的作用。
日常锻炼:练习八段锦中“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动作,有宽胸理肺的作用。
【湿气重】
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可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脾胃虚弱,水湿代谢失常,从而形成湿气重的情况。另外久居潮湿阴冷环境,也会使湿邪侵入体内,导致脾虚湿气重。
●症状:口干不欲饮、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瘙痒、大便黏腻、关节僵直。
●调养方法
山药百合胡萝卜小米粥:有健脾养胃、清心润肺的作用。
日常需注意:饮食有节、保暖腹部、调节情绪、保证良好睡眠。
【痰湿多】
湿邪困于人体内,如不能及时排出,时间久了会化成“痰”,其致病种类繁多复杂,有“痰生百病”的说法。
●症状:口苦口臭、舌苔厚腻、唇红口疮、咽喉肿痛、困倦乏力、畏寒怕冷、夜尿增多、痛经宫寒、大便黏滞不爽。
●调养方法
陈皮薏米煮水代茶饮: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作用。
萝卜山药老鸭汤:有健脾、生津、化痰的作用。
按揉液门穴:有调节人体津液、润燥祛湿的作用。
秋冬祛湿润燥小方法
●桂花、生甘草泡水代茶饮:有祛痰湿、温脾阳、疏肝解郁的作用。
●石斛、麦冬煮水代茶饮: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日常锻炼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练习“金鸡独立”的动作,有疏通三焦、引火下行的作用。
小贴士
使用以上调养方法需注意:由于个人体质不同,还需辨证施治。
来源: 央视财经
“易胖体质”真的是天生的吗?牢记3个方法,“易胖”变“易瘦”
在如今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不少朋友看着自己走样的身材和超标的体重暗自伤神。很多“胖子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怨言: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减肥了,但却总是很难看到效果。但反观一些瘦子,无论怎么吃就是吃不胖,全然没有身材方面的烦恼……
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胖子们不免也会“垂头丧气”,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可能天生就是“易胖体质”,无论怎么减肥都不可能产生效果。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易胖体质”,难道真的是天生的吗?
我们不妨来看一组研究:
在2014年。我国科学院遗传和生物发育研究所专家们,在研究肥胖致病因素时,发现了一组特殊的“致病基因”——SLC35D3,这组基因会导致人类在基础代谢率方面出现差异,继而导致肥胖。且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67%的肥胖因素,和遗传有关。
无独有偶,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曾经分析过一千七百多名老年人从出生到当前年龄的体重变化,发现在13.8%的肥胖老人中,有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在刚出生或者幼年时期,体重水平就比同龄人更高。
以上种种,的确说明“易胖体质”存在着一定的先天因素。
但是,话不能说得太绝,虽然先天因素的确存在,但例如暴饮暴食,熬夜,缺乏饮食等众多后天因素,同样也是导致“易胖体质”存在的一部分原因。总体说来,之所以会形成“易胖体质”,其实是先天基因和后天不良生活习惯共同导致的结果。
听了这样的答案,可能不少朋友减肥的积极性都被打击了,还请不要灰心,虽然“易胖体质”存在一定的先天因素,但并不代表它无法被改变,通过后天的调整,“易胖体质”同样有机会转变成“易瘦体质”。
“易胖体质”,真的可以转变成“易瘦体质”吗?
之所以会出现“易胖体质”和一个根本的概念脱不开关系,那就是基础代谢率。
因为先天基因和后天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同人的基础代谢率是不同的,基础代谢率高的人,例如脂肪,碳水等营养元素利用率高,没有残留,自然就不会在身体里堆积,这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易瘦体质”。
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基础代谢率低,身体对脂肪,碳水等营养元素利用效率不足,导致其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储存,相比于普通人自然就属于“易胖体质”。
而基础代谢率,是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习惯调理来发生改变的,因此,想要将“易胖体质”改变成“易瘦体质”,提高自身的“基础代谢率”,并非后天不能做到的事情。
那么,从“易胖”变成“易瘦”,用哪些方法能提高基础代谢率?
以下是三个方法建议:
方法一:【有事没事多走走】
上文有提到,基础代谢率高的人,身体对脂肪和碳水的吸收利用率高。而人体对能量总体的需求是固定的。
因此,如果我们能增加身体消耗,就能有效提高身体对于脂肪和碳水的利用率,达到提高基础代谢的效果。平时没事的时候少坐下,多站起来走走,就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每日整体消耗量提升,代谢率也会因此提升,“易瘦”体质也会随之而来。
方法二:【适当进行增肌训练】
后天想要提高身体基础代谢率,增加身体消耗是最为直接的方法。
而提高身体消耗程度最高的运动,无疑就是增肌了。根据研究显示,1kg肌肉能够消耗的热量,是1kg脂肪的12倍以上。
换句话说,如果身体的肌肉占比越高,对脂肪的利用效率越高,基础代谢率提升的效果也会越好。想要变成“易瘦体质”,适当的增肌就显得很有必要:
常见的增肌方法例如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中高强度的抗阻运动,比如哑铃,拉推等,坚持锻炼,增肌效果也会非常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需量力而行,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及时停止,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大的损害。
方法三:【积极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作为三大能源之一,能够调节各个器官和组织间的运转,整体提高人体的运行效率,器官的效率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也自然会提高。
因此,积极地补充蛋白质,也是促进“易瘦体质”形成的重要方式,不仅如此,蛋白质的摄入还能够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免疫系统能力。且肌肉组织的形成,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参与,进一步促进了基础代谢率的提升。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的做法。
而蛋白质的补充来源也很简单,例如鸡蛋,牛奶,瘦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日常饮食中减少脂肪和碳水比重,增加蛋白质来源的摄入,合理规划好自己的饮食,减肥成功也自然不远。
参考资料:
[1]晁敏, 梁丰, 王尊,等. 单次高强度抗阻训练与间歇有氧运动对中年人基础代谢率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30(10):4.
[2]向丽. 让你变成易胖体质的饮食习惯[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年18期, 91页, 2020.
研究表明:肥胖和13类癌症关系密切,肥胖人群应注意3个表现
顶级医学期刊《CA》,曾经刊登过一篇关于癌症和体质的文章,文章内容表明,有一种身体“体质”,与13种癌症存在直接的致病因果关系,且这一体质,和BMI有着非常明确的关系。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也已经猜到了,和BMI有关,这一“体质”,正是肥胖。无独有偶,在CA杂志公开发表声明之后,世界癌症协会IARC也发布报告称:肥胖的确和多达13类肿瘤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足以见得肥胖对于身体健康的威胁以及癌症等相关疾病的诱导性。
肥胖体质,竟然和13种癌症密切的相关!胖子们可要注意了
在CA所发布的“体质和癌症关系“的文章中,不仅指出了BMI超标,也就是肥胖体质和13种癌症的影响,同时也分别列出了肥胖和各类癌症的诱发概率布局:
比如乳腺癌,研究显示,BMI每增加5个单位,乳腺癌的风险会增加12%左右,食管腺癌风险会增加34%,胆囊癌会增加25%,肝癌增加30%等等,总计13种。
不仅如此,《英国癌症杂志》也在研究报告中统计得出:腰围每增加11cm,因肥胖所导致的癌症风险会提高13%左右。
这一切的一切,将13种类别的癌症指向了“肥胖”这一体质,事实上,从中医的角度讲,肥胖的人也多属于痰湿体质,而痰湿体质和癌症的关系也是很紧密的。如果您没有类似的肥胖症状,值得庆幸,说明您在健康方面,已经领先了别人一步。
但说到这,可能有些有肥胖症状的朋友会不乐意:“既然肥胖和癌症的关联这么大,为啥我胖了那么久,一点生病的感觉都没有?”实际上,这并不能当做健康和安全的资本,任何疾病的产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些微小的健康症状,或许在将来都有可能铸成癌症的隐患。
对于肥胖的朋友而言也是如此,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类似症状,说明肥胖已经开始“吞噬”您的健康,减肥需要提上日程了。
日常生活中的3种情况,说明肥胖正在“吞噬”您的健康
①平白无故总会气喘
对于正常人而言,只有在剧烈运动或者紧张情绪下,才会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
而如果您在平静的心态下,或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气喘,感觉呼吸费力,说明肥胖已经开始增加身体的负荷,脂肪在体内环境蓄积过多,已经开始挤压气道部位,继而致使你呼吸不稳,容易气喘。长此以往,呼吸道和肺部受到挤压和刺激,诱发炎症,患癌的风险也会因此而提高。
②睡觉开始打鼾
如果您留意周围可以发现,经常打鼾的人,排除掉一些客观因素,多数多为肥胖体质的人群。
这是因为肥胖导致脂肪在身体里堆积过多,继而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造成了挤压,气道也会因此受到压迫,身体会本能的通过嘴巴呼吸的方式提高吸氧效率,也就形成了打呼噜的现象。
不仅如此,肥胖还会导致舌体肥厚,继而在睡眠期间堵住气管后端的大部分面积,同样也会导致打呼噜的情况频发,如果您有类似情况,基本可以“实锤”成肥胖了,还是好好减肥,维持身体健康水平为好。
③经常会感觉腹部疼痛
这一点,很多肥胖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在晚上睡觉或者刚吃完饭的时候,偶尔会突然间出现疼痛的感觉,并且伴随恶心,想吐的情况,且疼痛的区域大多在胃部上方的上腹区域。
其实这个位置是肝脏的位置,肥胖的朋友总是出现类似情况,说明肝脏已经因为脂肪超标,开始向你“报警”了,疼痛说明肝脏代谢脂肪的负担已经接近饱和,劳损过度,加之脂肪刺激,继而产生了类似的肝区疼痛现象。如果长期放置不管,任由肥胖下去,脂肪肝,甚至肝癌也会在日后存在更高的患病的风险,不得不多多注意。
说了这么多,估计不少朋友根据自己的症状对照,也已经了解到了自己病态肥胖的事实,既然发现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减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解基本的养生知识,学会健康的减肥方法,同样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一种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健康,合理的减肥?减到多少算合格?
其实看起来很困难,但其实减肥是非常简单的概念,减肥的唯一目的,不过是消耗掉身体多余的脂肪。而想要达到这个目标,从健康稳定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运动和饮食两条最为直接的途径。
先说运动。运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帮助燃烧脂肪,是健康的减肥行为无疑,因此,肥胖的朋友,适当地养成运动的习惯,对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癌症都能起到积极的效果。但切忌运动过度,反而容易损伤膝盖骨骼。
再说饮食。很多人希望通过节食来减肥,大方向是没有错的,但是节食,也要保证方式方法,在维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减少精细碳水,比如米饭面食,以及脂肪肉类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比如瘦肉,鸡蛋,牛奶等蛋白质食物比例,达成这样的饮食条件,才能称得上“健康节食”,健康减肥,还请各位能够注意。
另外,关于减肥程度的问题,有些朋友同样不是太明白,太胖不健康,太瘦也同样如此,减肥达到一定的标准才是最为合适的。
而上文所提到的BMI指标,就是大家非常不错的参考标志,一般来说体重指数在:18-23.9之间就是正常,大于24就是偏胖,大于30就是肥胖了。而BMI计算公式为: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区间,参考采取健康,合理的减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