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降低肥胖率(降低肥胖率的措施)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控制体重,你的方法用对了吗

近年来,我国肥胖症患病率不断增长,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增长,《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至17岁儿童青少年和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率分别为7.9%和3.6%。而据统计,与肥胖相关的共存疾病超过200种,涉及心血管、呼吸、消化、关节等多个人体系统。

“肥胖症有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骨关节炎、胃食管反流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刘少壮告诉记者,有的肥胖症患者还伴发精神心理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等。

你是否正在忍受肥胖并发症的困扰?酵素、抽脂、低碳水……众多的减肥方法中,有没有被你“寄予厚望”,最后却“大失所望”?肥胖“减了又来”是何原因?

1.碳水摄入不足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肥胖症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饮食、运动、睡眠、精神心理等等。

“遗传因素则是肥胖发生的内因,在饮食、运动等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肥胖。”刘少壮解释道,我国居民肥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即糖太多、油太多、静态生活太多。含糖饮料和乳饮料,以及普遍的在外就餐(食堂、外卖、餐馆)是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

“肥胖真正有害的是内脏脂肪,抽脂减去的是对人体相对有益的皮下脂肪,从减肥角度讲,抽脂减肥属于原则性错误。”刘少壮说,“在所有的饮食调整方案里,从来没有低碳水饮食的方案。碳水占人体供热比通常在50%左右,如果低到40%以下,或者不摄入碳水,会造成精神萎靡、脱发、情绪暴躁等不良反应。”

刘少壮建议,不应过分强调低碳水,而是要提倡高蛋白、高纤维、低脂低糖的营养概念。

目前,医学上主要有营养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3类方法用来解决肥胖的问题。

“营养减重强调在医学监督的基础上,使用营养调整的方式,安全有效地达到减肥的目标,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肥胖。比如对于肥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是可以通过营养调整的方式减重10%~15%,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介绍,跑步10公里消耗的热量大概相当于1个汉堡的热量,对普通人而言,“管住嘴”比“迈开腿”更高效;运动的价值是调动体内的脂肪,失去运动的配合,减重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陈伟强调,“一是要会搭配组合各种营养,既能保证营养充足和平衡,又能实现限制总能量摄入的目标;二是吃的方式要科学,比如采用减油、减盐、减糖的烹饪方式,细嚼慢咽的饮食方式等,这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有人使用减肥针进行减肥,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像利拉糖肽、司美格鲁肽等网红减肥针,都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等,起到减肥降糖的作用。”刘少壮解释道,比如司美格鲁肽在国外是用来辅助饮食调整的,且需要连续注射14~16个月才能达到减重10%的效果。很多人在使用中会自动忽略这些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用药时长等因素,而且不做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自然没有效果。

2.手术减重效果明显,但也是把双刃剑

“我当时体重111公斤,空腹血糖最高是17,最后选择做手术。术后两年,我坚持按医生的规定饮食,现在血糖基本保持在平均值以下,而且再也没用过降糖类药物。”

2016年,一名肥胖患者王伟(化名)选择用减重与代谢手术控制体重和糖尿病的发展。“控制住肥胖,很多患者的相关疾病自然就会减少。”作为主刀医生,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孟化多年来始终关注着王伟的健康状况。

手术减重的原理是什么?孟化告诉记者:“胃肠道系统具有强大的内分泌调节功能,袖状胃、胃旁路或者胃水球等手术,不仅从物理空间上减少了食物容积,更重要的是帮助胃肠道系统恢复了代谢调节功能,很多患者进行手术后,也会自觉加强心理约束。”

“在国际上,代谢手术治疗肥胖症及其并发症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是病态肥胖症长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孟化指出,减重与代谢手术可以减掉多余体重的60%~90%。

哪些人适合手术减重?“对3度肥胖或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以选择减重与代谢手术。”孟化介绍,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言,代谢手术改善率超过90%。

“但手术是把双刃剑,术后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呕吐、胃食管反流或微量元素缺乏等不良反应。”孟化说,“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术前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做获益评估,只有在手术获益更大的情况下才会建议患者采用手术的方式减重。而且在术后要进行随访和指导,以预防相关问题的发生。”

3.方法正确加长期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有的人减肥经常反弹?

“主要是减肥的方法不对。”刘少壮说,“多数人靠节食减肥,这是错误的。首先这不是可以长期坚持的方法;其次从减肥效果上看,由于人体存在能量调节机制,这种方法在造成大量肌肉流失的情况下,脂肪比例反而增高,一旦反弹会比原来还要胖。”

减肥方法需要严格遵照医生指导,无论是否手术,都需要行为方式的改变。“我们提出了体医融合的方案,包括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长期管理5个方面,是一种肥胖症综合治疗方案。”刘少壮说:“山东一名肥胖患者,手术之后配合规范的体医融合方案,从546斤减到了165斤。”

可见,减肥是一项长期工作。

“身体具有‘能量补偿’机制,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基础代谢水平,从而让运动的燃脂效果大打折扣,其中正常人群的28%和肥胖者的49%运动耗能会被抵消。”刘少壮提醒,减肥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只能被能量补偿反噬。

“‘躺瘦’真的不存在!”王伟感慨,“我的理想体重应该是70~75公斤,现在体重93公斤左右,主要是饮食上控制不住,而且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运动。一个术前体重比我高的‘胖友’和我同时做手术,他始终坚持饮食和运动调整,现在保持在63公斤左右。”

“树立正确的理念很重要。首先是自我认知要积极乐观,有明确的减肥目标。”孟化表示,当下确实存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问题,但没有健康,一切都是妄谈。

“无论采取何种减肥方法,医生也只能起辅助作用。患者应在医生的帮助下做全面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刘少壮介绍,临床经验表明,只需三个月,患者就可以建立起正确的饮食、运动和作息习惯,方法正确加长期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记者张晓华)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网评论员:降低超重肥胖率需要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阅读提示】《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发布

光明网评论员: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国民体质合格率超九成,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0%和14.6%,较2014年分别增长了2.3和4.1个百分点。成年人超重肥胖率的增长,以乡村人群超重肥胖率的快速增长为主要变化特点,且成年男性的城乡差异已不再明显,但进入老年期后,乡村老年人超重肥胖率迅速降低,城乡差异增大。

统计数据是对现象进行测量的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国民体质数据,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一个切口。如,成年人超重肥胖率的增长呈现了乡村人群超重肥胖率快速增长的特点。这也说明了,城乡间物质生活水平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

经济进步必然与科学技术进步相关联,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其中,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久坐性工作岗位的增多,是导致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增长的原因之一。同时,互联网也增添了大量的久坐性日常休闲娱乐方式。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为灵活的弹性办公机制被运用于更多领域,人们居家办公时间增长,也让久坐的几率大幅提升。

想要降低超重肥胖率,运动自然是首选。如此次公报提到的,运动增强体质作用明显,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体质合格率比不参加体育锻炼者高6.1个百分点,并呈现锻炼频率、运动强度越高,体质越好的趋势,而体质水平越高,自我报告的慢性病患病比例越低。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民众加大加强运动健身的宣传普及,仍需久久为功。

形成全民运动健身的健康生活习惯和社会氛围,仅靠知识普及还不够。相应的,保证城乡居民能够拥有足够数量的健身场地,这是促成运动增强体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配的必然要求。如此,人们想锻炼时,不用受制于场地而无处可去。在城市,高楼密布难寻合适的健身场所;在乡村,能够获得的体育健身资源更是远低于城市。社会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健身需求,人们运动健身的意愿自然不高。

基于此,《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的国民健康状况,应成为推动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照检查清单。让全社会的运动健康氛围更为浓厚,需要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支撑。降低成年人超重肥胖率,显然不仅仅是个体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数千人凌晨排队抢玩偶的道理何在

来源: 光明网

内蒙古一地小学课间延长5分钟:保护学生视力,降低近视率、肥胖率

9月2日,微信公众号“准格尔教育体育”发布消息称,近日,为践行“温暖教育 尚学准旗”的教育理念,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教育体育局经过研判,从今年秋季学期起,义务教育小学学段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提供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引导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课间时长优化调整后,小学阶段上午到校、下午放学和午休午餐时间保持不变。

据准格尔旗教育体育局方面介绍,此次延长课间时长的目的包括:一方面在于保护学生视力,降低近视率,降低肥胖率,另一方面在于愉悦师生心情,和谐师生关系,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校提供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更重要的在于落实准旗教育高质量发展“减负增效”的课改理念,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回应广大家长的关切。(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