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免疫力(肥胖免疫力低怎么办)

岭南名医 0
文章目录:

胖人抵抗力弱,患上新冠可能更易转为重症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甄晓洲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当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围绕肥胖症与减重治疗进行义诊科普,同时开展临床新进展与基础研究前沿讲座。其中,该院副院长、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陈燕铭教授现场表示,肥胖带来的危害性非常多,不仅导致多种并发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等,甚至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中山三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陈燕铭教授(右一)在义诊现场

肥胖者免疫力差,可能更容易感染

陈燕铭表示,其实在每个人的生命周期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感染病毒,看个人抵抗力强弱状态,抵抗力比较强,不易感染病毒,抵抗力比较弱的甚至还会出现重症感染病毒的情况。

“新冠病毒是一种特殊的冠状病毒。肥胖患者往往会伴随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脂代谢异常以及慢性低度炎症。以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为例,他们本身就处于在疾病状态之中,这种状态影响免疫稳态,降低身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此时比较容易感染病毒。而且此类人一旦感染新冠肺炎以后,也较容易转为重症,且容易出现病毒在体内感染扩散的情况。”陈燕铭说。

据陈燕铭介绍,目前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等期刊上披露的数据发现,肥胖病患合并感染新冠肺炎以后,其转重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死亡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人。

肥胖人群还容易被哪些疾病“盯”上?

“以前有个患者,他去哪里都要带上一个行李箱,里面放的可不是衣服,而是一台珍贵的呼吸机。”中山三院内分泌科二区主任朱延华表示,在以往的接诊案例中,常常见到肥胖人群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症,主要表现是白天乏力、嗜睡,夜间睡觉的时候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的情况,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肥胖人群颈部皮下脂肪堆积比较多,入睡后,呼吸道肌肉松弛,与脂肪一起压迫气管,减少气体的流通,从而导致呼吸暂停。

中山三院内分泌科二区主任朱延华答记者问

朱延华表示,肥胖还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等,这些都是臭名昭著的“共犯”。

其中,最受关注的还属肥胖与癌症的关系。医生介绍,目前,已经证实肥胖与至少12种癌症类型相关,其中,胖人较高的BMI与9种癌症(子宫冠状动脉、肾脏、胆囊、甲状腺、结直肠、乳腺绝经后、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呈正相关,并与从不吸烟者中的另外3种癌症(头颈部、脑和中枢神经系统、霍奇金淋巴瘤)呈正相关。

临床干预肥胖,提高患者依从性

怎么才能科学减重?陈燕铭首先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跟风减肥,减肥之前先自查体重指数(BMI),正常健康的成年人BMI应该在18.5-23.9之间;如果BMI大于24,但小于28,属于偏胖体型,可能只是看到小肚腩;如果BMI突破28,就是肥胖症。

而真正肥胖的人则需要减肥,进行科学减重有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要注意减重的速度和方式方法,如不能走极端什么也不吃,否则会出现严重的神经性厌食症;第二要注意避免体重反弹。”陈燕铭介绍,该院内分泌科将联合营养科、康复科、针灸科、中医科、心理科等建立肥胖综合管理中心,对就诊的肥胖患者进行综合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如普及肥胖危害性,干预并督促其形成科学的睡眠、饮食等行为习惯,每一个病人在干预结束后,还要追踪随访两年。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目前也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这不仅是肥胖人士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应是临床医生要去琢磨研究的方向。相信通过医患共同努力能够使更多的肥胖就诊人群受益。”陈燕铭说。

了解更多

有这种特征的肥胖很可怕!抵抗力下降就与它有关

很多人都知道肥胖无益于身体健康,但不少胖人试遍了节食、运动、减肥药之后,仍旧朝着肥胖的方向继续发展。

甚至有人感慨自己喝凉水都胖。

其实,这可能是“虚胖”,而非真正的肥胖~

虚人易虚胖

中医认为,肥胖有虚胖、实胖之分。

实胖的人,食欲好、消化好、力气大,脂肪和肌肉含量均较多,除了体型偏大一号,身体基本没啥毛病。

虚胖的人看上去营养过剩,但实际上这些营养不能被身体利用,反而呈现出体质差、易生病、容易累等能量缺乏和营养不足的表现。

那么,虚胖是怎么形成的呢?

中医认为,虚胖的出现与脾肾气虚有较大关系。

因为,气的本质是脏腑功能的体现,好比脏腑干活能力的强弱。

气虚了,脏腑干活就干得慢,体内的营养、水湿迟迟得不到代谢,这些代谢不掉的“垃圾”就变成了脂肪。

因此,虚胖的人很容易出现少吃少喝还是胖,或是无论怎么运动或者节食,都没有明显效果的情况。

具体如何辨别实胖和虚胖,不妨做做下面的自测题:

虚胖体质

1.食量不大,东西吃得并不多。

2.身体容易疲累。

3.手脚容易感觉肿胀,特别是蹲下时,觉得小腿肿胀感强烈;与上半身比较,下半身更肥胖点。

4.脸色偏白或带青,讲话虚弱无力,怕冷;不易流汗、多白痰。

5.平时很少运动,肌肉比较松垮虚浮。

6.解出的尿液颜色清淡。

7.睡觉时经常做梦。

如有3项或以上的情况符合,你就属于虚胖体质。

实胖体质

1.平时吃得比较多,很容易又感觉肚子空空。

2.容易便秘,可能一星期少于3 次。

3.外表看上去比较壮实。

4.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多浓痰、黄痰。

5.脸色较为红润。

6.小便的尿液较热,颜色浓、浊、黄、深。

7.晚上睡觉时常会做噩梦。

如有3项或以上的情况符合,你就属于实胖体质。

虚胖的问题可不小

作为肥胖的一种,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虚胖全都有。此外,虚胖者还可能会面临下面这些的问题——

01 跌倒风险大

与实胖相比,虚胖者往往会面临肌肉不足的问题。

有研究称,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风险是没有肌少症的同龄老人的3倍。

02 抗病能力下降

肌肉是人体蛋白质的“仓库”,对于虚胖者来说,肌肉的减少衰退,相当于蛋白质储存的减少。

蛋白质是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核心营养素,缺乏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更易患流感等多种急慢性传染病,抗病能力大大降低。

03 维生素缺乏

胖人会经常因为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导致身体出现不适,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叫做“隐性饥饿”。

比较常见的有——

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可能诱发冠心病、骨质疏松及癌症等慢性疾病。

缺乏维生素A:眼睛容易疲倦、干涩。

缺乏维生素B: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忧郁、神经衰弱以及记忆力衰退等。

缺乏铁或者维生素B12:会导致贫血,感到疲乏、精神差、免疫力降低等不适表现。

改变虚胖有方法

01 远离坏习惯

饮食不均衡很容易导致虚胖。

一般来说,对于有虚胖困扰的人,高盐食物、辣食、油腻的食物等,摄入过多不利于消化,还会增加脾胃负担,不建议多吃。

清淡饮食,选择低糖、低脂以及低盐的饮食,可以有效地抑制虚胖进展。

02 喝碗“瘦身汤”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建议虚胖患者可通过补脾肾的方法解决虚胖问题。

推荐大家使用“仝氏健脾瘦身汤”:取生薏米30克、茯苓9克、怀山药15克。上三味可每日煮粥,每日一次,吃半年以上。或者把上三味打成超细粉,每天开水冲服。腰酸软、性欲低下者加枸杞子15克。

03 不要过度节食

过度节食会让你身体的基础代谢降低,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法排出,不但不利于减重,反而更容易出现虚胖现象。

而且节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尤其是体内蛋白质补充不足,肌肉生长受影响,身上的肉也看起来也是松松垮垮的。

04 拒绝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会影响身体血液循环,减慢人体新陈代谢,增加人变胖的几率。

不管是虚胖还是实胖,运动都是减轻体重有效又健康的方式之一。

但虚胖体质的人并不适合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更推荐每天保持30分钟左右的轻缓运动,像快走、慢跑、瑜伽等等,达到微微出汗的标准就可以了。

编辑 / 孙超慧

来源 / 养生中国

研究发现:身材胖的人免疫力会更好!事实果真如此?让数据说话

很多人都会把胖子和“不健康”划等号,认为肥胖就是一种病,其实这种说法本身没错,肥胖的人确实比身材苗条的人要更可能患上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等心血管疾病。但肥胖也并非一无是处,有研究显示身材肥胖的人会增加对细菌的免疫机制。听到这肯定有人不敢置信,质疑有没有数据支撑?事实真相到底如何?接下来我们就一探究竟。

身材肥胖的人比瘦子更可以抵御细菌,这到底是为什么?

首先关于肥胖的人比瘦子免疫力要更好这条推论,在科学研究方面并没有数据做支撑。但是相关研究确实是存在的,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曾在《自然·通讯》期刊发表一份研究,研究显示:脂肪可以帮助身体对抗细菌感染侵袭。原因是人体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能量维持运转,而脂肪又是人体巨大的“后备仓库”,负责储存能量,为血液在血管循环流动中持续“燃烧”,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而在另一份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的学术刊物《免疫》就提到,一种名为“记忆T细胞”的免疫细胞会存储在脂肪组织中。当人体细胞遭受病原体入侵的时候,这种免疫细胞会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出来,能更快监察到病原体,并把它们消灭。除了具有监察功能,记忆T细胞还能对已经消灭的病原体打上“标记”,等到下次病菌侵入,免疫细胞能更快速对病原体发起进攻。

而体重过轻的人因为身体脂肪不足,当病原体入侵人体,脂肪细胞运输不了那么多的免疫细胞,所以当身体遭受疾病困扰、表面创伤的那时候,体重过轻的人恢复起来就会越慢,在恢复过程中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提高死亡率。

脂肪除了能增强免疫系统,还能有哪些影响?

很多人怕胖,所以经常会吃一些低脂餐,但人体每天所需营养元素都有正常标准,如果摄入过少也会引发各种问题。

存储和供给能量

小到呼吸睡觉,大到器官运转,这些都需要能量来进行维持,而脂肪就是“能量供应站”,它每天都会将人体产生的能量储存起来,然后分散给各项组织器官。除了分发能量外,我们每天摄入的饮食都会在胰岛素作用下,分解成甘油三酯然后被运输到脂肪中,这样可以避免饭后血糖不自然升高;当人处在饥饿中,甘油三酸又会重新分解,提供机体能量,这样也能预防人因血糖过低而晕倒昏厥。

保持体温、缓解外界的冲击

大家上学的时候班里肯定也有一些身材比较肥胖的同学,每次摸摸他们的肚子都觉得好软,那是因为人体脂肪可以有效保护身体内部器官,对于外界打击也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而且身材肥胖的人到了冬天也能更好的储存能量,维持体温。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肪可以将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进行消化吸收,而且脂肪中的胆固醇还是人体多重激素和维生素的原料,脂肪可以将这些脂溶性维生素收集起来,以便在需要时为身体提供所需能量。

虽然脂肪有诸多好处,但也不是脂肪越多,身体免疫力就越高

大家一般所说的体重其实是指你的体脂率,正常成年男性的体脂率为12%-20%、女性20%-30%,如果超过体脂范围则属于肥胖,反之则是过瘦,一般过高过低都对身体产生不必要影响,奥运冠军谷爱凌曾说过:“人体的美应该是一种健康美!”,所以为了维持体重,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合理饮食

人体的脂肪其实是脂和血脂的总和。血脂过高会增加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病发率,对身体有严重危害,而体脂过高则会造成肥胖,而饮食又是人体所需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所以对于脂肪的摄入大家一定要注重合理,不能盲目摄入。

二、健康运动

人每天都在运动,但要产生一定的运动结果这就需要大家制定合理有效的运动方法。比如饭后慢跑、健步走都是比较经济有效的运动方式,长时间运动30-40分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达到燃烧多余脂肪的目的。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

很多人表面上看去身体健康,体重正常,其实内里早已经被吞噬一空,这都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很多年轻人都信仰“蹦迪养生”,熬夜、抽烟、喝酒、暴饮暴食都是常有的事,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容易使身体内分泌失调,导致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甚至增大心脏病几率,所以还是推荐大家保持良好作息,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 科普:脂肪有时可助免疫.新华网.2018-01-02

2. 想减重:分清两种脂肪.健康时报网.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