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气虚肥胖(女人气虚肥胖怎么办)
肥胖的根源在于气虚,活血化瘀才是关键
所谓治标不如治本,治病要先求因,减肥亦是如此。只有找到肥胖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中医认为,肥胖是一种虚证,其根源为气虚,宋代杨仁斋就曾提过:“肥人气虚生寒。”
另外,我们还常说,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气赖血以附,血为气之母,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故要想减肥,活血化瘀是关键。
那生活中有什么好的措施有助于活血化瘀呢?一起来了解下!
肥胖根源在于气虚
有篇文章里面曾经提到肥胖是为虚证而非实证。一般来说,肥胖者多气虚、阳虚、痰湿。
宋代杨仁斋就曾提过“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的观点。转至清代,名医叶天士指出“夫肌肤柔白属气虚,外似丰溢,里真大怯,盖阳虚之体,惟多痰多湿”。
由此可见,肥胖的病理属性是本虚标实,气虚阳虚为本,多痰多湿为标,故减肥要以加法为主,补气补阳,活血化瘀是为关键。
气虚为什么会导致肥胖
所谓气虚,是人体虚证的一种。在中医中,虚证与实证相对,共有气血、血虚、阳虚、阴虚四种,各种虚证病因不同,所呈现的症状也不一样,其中气虚一般是指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中医临床上,气血的具体症状多表现为免疫力低下、身体虚弱、四肢无力、头晕、呼吸短促、运动易出汗等。
中医中,气为宏观的概念,具体还可分为肺气、肾气、肝气、脾气、卫气、营气、宗气等,这些气存在于人的五脏六腑之中,是人体内外各种活动的原始动力。
人体一旦气虚,机体脏腑功能便会减退,使得脾胃受纳运化失健,肝胆疏泄分解失职,肺不能主治节、朝百脉,肾无法藏精纳气调水。
各脏腑功能失健,所食之物便不能被有效利用,人体既未吸收到相应的营养物质,也没有将代谢的废物及垃圾排出,对于该气化的物质也未进行气化。
结果,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转化成脂肪,滋于皮下,造成肥胖。
如何快速判断气虚?
气虚除了会出现肥胖、有气无力、心虚胆小、无精打采等症,我们还可以从一个人的舌头来判断这个人是否为气虚。
如果一个人舌体胖大,舌淡红,边有齿痕,又有肥胖之症,多半可以判断其为气虚。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常说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但根据中医临床经验,很多患者都会出现气血皆不足。
中医常说:“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
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所以对于气虚者,一般要气血双补,而对气虚肥胖者,要以活血化瘀为重点。
活血化瘀是减肥关键
在中医中,减肥虽为“减”,但我们更讲究做加法,既然肥胖根源在于气虚,那么减肥就要先补气、补阳,阳气足,则气化功能增强,痰饮浊毒水饮等可自动排出体外。
早在《灵柩·卫气失常》中就曾将肥胖者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3种,其中膏型、脂型肥胖的原因在于痰湿,肉型肥胖的原因在湿热。
所谓痰湿,其实指患者身体内有痰和湿,二者相互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导致气虚,造成肥胖。
《说文解字》中说:“凝者曰脂,释者曰膏”,意思是说,凝聚在一起的肥肉叫脂,松软的肥肉叫膏,膏人就是身上的肥肉松松垮垮,所以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膏人”。
湿热,则是指身体内的湿和热相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从而造成了气虚,造成肥胖。
《灵枢·卫气失常》中说:“肉人者,上下容大。”这类胖子圆乎乎的,浑身上下,一眼望去全是肉,古人称这类人为“肉人”。
正如叶天士所说:“气虚阳虚为本,多痰多湿为标”。无论是膏型、脂型还是肉型,其减肥重点无非除湿、祛痰、清热,最终的结果便是活血化瘀。
在食疗中,活血化瘀的食疗方非常多,今天推荐大家海带绿豆汤,方便易做,亦可有效除湿、祛痰、清热,活血化瘀。
食材:海带(15g)、绿豆(15g)、甜杏仁(9g)、玫瑰花(6g)、红糖(少许)。
烹饪及食用方法:将各种食材一同入锅,加水,熬汤,最后加红糖调味,一日一次,25天左右为一个疗程。
肥胖之症,古已有之,与其他病症一样,也需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减肥效果。
尤其是依靠果蔬减肥的朋友,更需注意,寒凉食品助湿,长期如此不仅不利于减肥,还会积痰致胖,故减肥要做加法,补气补阳才是根和本。
中医专家教你快速辨别自身体质,有的放矢养生,从容预防疾病!
中医判断体质、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是有“诸内必形诸外”。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散发信息。如有健康的脏腑气血,外形必然就相对健康;如若脏腑功能、气血失调,就会通过五官、皮肤、形体、情绪等反应出来。如何捕捉生命的信息?学习“望、闻、问、切”的原理和方法,让自己和自己的生命对话。
一、望——体质总有其外在表象
1.看形体:胖多痰湿,瘦则多虚
(1)形体肥胖分两种:肌肉结实,行动灵活,体重未达到肥胖标准者,多数是平和、温热、痰湿体质,气虚不明显。慵懒、行动笨拙,沉重懒怠者,多数是痰湿间夹阳虚或气虚体质。
(2)形体消瘦,体重不达标,皮下脂肪少,基本是虚性体质。如瘦而肌肉松软,脸黄,音量小,语声低怯,以气虚体质为主;如精瘦而结实,灵活。精力充足,通常是阴虚内热体质;如形体干瘦,面色口唇发暗,皮肤干燥,舌质紫暗,多数是瘀血体质。
2.看神气:静多偏虚,钝则痰湿
无热不生烦,体内但凡有热,不论湿热、阴虚内热、阳虚上热下寒等,神容易兴奋、躁动;如果气虚、阳虚,神多偏于安静、消沉,甚至是抑郁。如痰湿多,反应会迟钝,思维动作缓慢。气郁、瘀血体质者多较易郁闷或抑郁。
3.看面色:暗多瘀血,白则虚
面色黄而无光泽、血色,多为血虚;皮肤黄而油腻,多为湿热;面色、口唇发暗,月经前或受寒、失眠时常出现黑眼圈,多是瘀血体质;面色白而缺乏血色、光泽,是阳虚。
4.看舌象:红则多热,苔厚则湿
舌体胖大,又淡又嫩,质软,是虚性体质,以阳虚、气虚多见;舌体胖大,很红,为热性体质;舌体瘦小、色淡而萎软,是气血虚征象;舌体小,色红,舌苔不多,是阴虚或内热表现;舌体颜色发紫发暗,或有瘀斑瘀点,是瘀血体质;舌体边缘经常有牙齿痕,是气虚表现。
5.看眼睛:无神则虚,混浊多湿
目光炯炯有神,是平和体质或偏于热性体质;目光无神,是虚性体质,气虚、血虚、阳虚者都可见。
眼睛巩膜上经常有脂肪沉淀,或常年有很小的血丝,看上去多混浊,多见于瘀血、痰湿和湿热体质。
二、闻
1.听声音:有无中气,最为重要
声音浅、无中气,是气虚;声音底气足,中气足,为平和体质或痰湿体质。
2.闻味道:异味较大,非热即湿
经常汗味、体味特别大,是痰湿或湿热。经常有口气,提示内热、有积滞。痰湿、湿热、阴虚内热者多易出现口气。
三、问
1.问二便:尿黄多热,便烂脾虚
经常小便很黄,是体内多热的表现;饮水后去如厕,夜尿多,是阳虚表现;精神紧张时则小便频数或经常纠结要不要去小便而心神不安者,多见于气郁、气虚的女性。
长期大便量少而干燥,见于气虚、阴虚;大便经常烂而无形,见于气虚、阳虚、痰湿;经常大便干结或黏腻、味臭,小便黄,则是典型的湿热体质;精神紧张就会大便烂者是气郁体质。
2.问情志:敏感多湿、压抑多郁
凡事思虑过多者,多为气虚、血虚、气郁体质;容易伤感悲忧者,多为气虚、阳虚;内向压抑者多是气郁;容易惊恐不安者多是阳虚、气虚。
3.问寒热:阳虚外寒,阴虚内热
畏寒怕冷、耐夏不耐冬、常年手足冰凉,尤其是冬天足冷过膝、睡不热被窝等,基本属于阳虚体质。
怕热、耐冬不耐夏、四肢温暖,尤其是夏天手脚心发热,爱喝冷饮或吹空调者,为热性体质。
冬天怕冷,夏天怕热,不耐寒热,冷则多穿,热则多喝冷饮或吹空调者,常见于气郁体质、气虚体质。
4.问汗液:汗出重要,过汗则虚
少汗或无汗者,易内生痰湿、郁热、湿热;汗出过多,白天不活动出汗,晚上入睡后出汗者,多见于气虚、阴虚体质。运动、吃热食、喝热饮、天热时,汗出较他人明显少者,常见于气郁、湿热、痰湿体质。
5.问经带:经宜规律,带忌多黄
月经量长期偏少、经期延后、色暗、痛经者一般多见于瘀血、气郁体质;月经量长期偏多、经期提前、色鲜红则以热性体质居多;月经颜色淡红,多是血虚、气虚体质。
白带长期偏多,色白,伴有易疲劳者,多是痰湿、气虚、阳虚体质;而带下色黄,外阴瘙痒者,多是湿热。
四、切
要在平静状态下切脉,以清晨为佳。
脉象有力、节奏整齐,身体状况佳,心肺功能好;脉象不易切出,若有若无者,多是虚性体质;脉象较快,表现为实热或虚热;脉象明显缓慢者,则表现为阳虚。
脉象似一根直直的琴弦,意味着肝脏功能不调,不呵护好肝脏,易形成或加重瘀血、气郁体质。
胖人多气虚 中医教你三个补气法来瘦身
气虚是中医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胖人多气虚。这可能就是很多肥胖的朋友明明吃的不多,身体却一直发胖的原因。为什么气虚的人容易胖呢?如何才能补气呢?
气虚的人,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摄入食物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会转化成脂肪,人就会发胖。
所以,肥胖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气虚,气虚也是导致脂肪肝、高血脂、中风、冠心病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补气,中医推荐以下三个方法。
方法一:清心
心虚是很多人气虚的主要原因,心虚主要是考虑的事情太多、患得患失引起的,人整天忧心忡忡,气就会运转不畅。如果能够敞开心扉,那么气也就敞开了。
所以,气虚的人要学会清心。可以采用“站桩法”来清心,每天找一个时间,静静的在一个地方站上半小时,期间什么都不要想,就能达到清心的目的。
方法二:食疗
喝粥是最好的食疗方法,因气虚而肥胖的朋友,可以选择食用“荷蒂粥”来补气。荷蒂就是荷叶的蒂,它包括荷叶的基部连同叶柄周围的部分叶片。
荷蒂有生发元气、补脾胃之气的功效。荷蒂位于荷的中间部分,它既有上面莲子心清心下火的作用,又有下面莲藕补脾养胃的作用,用它来煮粥,更能生发元气,最适合气虚的胖人食用。
方法三:艾灸
艾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每天用艾条熏炙足三里、脾腧穴、气海穴和膻中穴,这四个穴位都是补气的重要穴位,每天熏炙,补气作用显著。
此外,补气离不开合理的运动,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能加强肺部功能,让呼吸更有力,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补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