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肥胖标准(婴幼儿肥胖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一胖毁所有”,孩子的体重标准,一张表告诉你,看看是否超重
对于肥胖,不少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小孩子胖没关系,长大自然就瘦了。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青少年肥胖,不仅不好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因肥胖导致疾病住院,如此前一名11岁的小男孩,在家玩游戏时突然感到恶心、头晕,随后开始呕吐,父母连忙送去医院急诊,经检查发现,为腔隙性脑梗,且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重度脂肪肝等病症,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过度肥胖引起。
可见,肥胖并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
一、青春期肥胖,或增加中年患癌风险近日,全球顶级杂志《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了一项研究,更是把肥胖推上了舆论中心。
该研究基于以色列1967-2010年间分析的230万名青少年健康资料,并与此后的随访数据做对比,最终发现:青少年时期肥胖,可使男性中年时期发生癌症的风险上升26%,女性上升27%(除宫颈癌、乳腺癌)。
在这近230万人当中,有5.5万例已确诊癌症患者,有1.3万人因癌症去世,而确诊癌症的中位年龄,男性和女性分别是43.2岁和40岁,其中男性主要以淋巴瘤、黑色素瘤和结直肠癌发病为主,女性则是宫颈癌和乳腺癌为主。
关于肥胖为何会导致癌症的说法有很多,其中最被大众接受的便是一个理论是“慢性炎症理论”。李治中博士解释,肥胖的人,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慢性炎症。
发炎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组织受伤后,人体会自行修复,但有时候也会“修复失败”,导致炎症一直存在,便形成了慢性炎症,其背后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持续性的病毒细菌感染、或免疫细胞攻击正常组织,也有可能是因肥胖引起的系统失衡。
而多项研究都已经证实: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可明显提升癌症的发病风险,因组织被破坏的同时会刺激细胞不断分裂生长,显著提升DNA突变几率。
另外,肥胖的人,脂肪组织也是比较多的,这种组织可产生雌激素,增加女性发生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
不仅如此,除了提升癌症的发病风险,肥胖还会对孩子造成其它危害:比如高血压,当体内脂肪太多太厚,可使毛细血管扩充,血液循环量增加,心脏输出量增多,时间久了便会诱发左心肥厚,出现高血压;同时有研究发现,儿童肥胖还会提升性早熟的风险,而性早熟又会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
可见,肥胖对青少年来说,简直是百害无一利!
到底怎样才算胖呢?生活中有的人看着瘦,体重却不轻;有的人看着有点胖,体重却很轻,让人十分混乱。
其实,判断儿童体重是否超重最科学的方法,并不是看体重数字,而是通过BMI计算方法,也就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对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中的列出的6~18岁不同年龄的男女肥胖的判定标准,看是否存在超重情况。
图源央视新闻
如果测试结果为超重,那么,就要想办法及时控制体重,以免过度肥胖危害到健康。
三、如何帮助孩子保持合理的体重?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情况不容乐观,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称,目前阶段,我国年龄在6-17岁的人群超重肥胖率近20%,与10多年前相比有着大幅度的增长,严重危害到青少年的健康。所以,对于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父母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管控。
一般来说,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多与营养过度,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保持大量摄入高脂、高热量、高蛋白以及低膳食纤维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所以想要避免肥胖,可从这些因素下手。
- 1、科学饮食,限油限糖限盐
生活水平上来后,很多父母对孩子的饮食也会比较关注,各种好的补的都想给孩子吃,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营养过度而诱发肥胖。尤其是长期大量摄入汉堡、奶油蛋糕等高脂食物,碳酸饮料、甜点等高糖食物,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一旦没有及时消耗,便会转为脂肪储存在体内,最终诱发肥胖;所以,想要控制体质,科学饮食,限油限糖限盐很重要。
- 2、养成适度运动的习惯
目前,各种培训班的出现,增加了学习(久坐)的时间,压缩了休息(运动)的时间,而长期如此,也容易出现肥胖。所以,想要控制体重,除了控制饮食外,适当运动也很重要。
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积极参加锻炼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也有很大的意义,所以鼓励青少年多运动。
而对于项目的选择,小艾推荐三类运动:游泳,对脊柱骨、四肢骨的增长有很大帮助;跳跃训练,如跳起摸高,单脚跳起,可加强心血管的弹性,增强心肌活性,从而保护心血管健康,建议一天跳200次以上;还有球类运动,包括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排球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 3、保持充足睡眠
青少年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也容易导致肥胖。充足的睡眠被剥夺后,体内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容易被干扰甚至打破,当摄入的能量远大于消耗量时,便会导致肥胖。
另外,人睡着时,人体内会分泌“瘦素”,这种物质有助于抑制机体摄入食物,加大能量消耗,有助于控制体重,而睡眠不足时,“瘦素”分泌量减少,相对而言更容易出现肥胖;长期睡不够还会使生物钟功能紊乱,进一步导致机体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时间久了,可造成胰岛素敏感度下降,也容易导致肥胖,出现糖尿病。
所以,想要避免孩子肥胖,保持充足且质量良好的睡眠很重要。专家表示,晚上21:00-1:00、5:00-7:00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如果没有保证孩子在这两个时段的良好睡眠,或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黄金期。
总结:看完文章后,别再觉得小孩子胖不碍事,等一堆健康问题找上门后,你后悔都来不及!任何年龄段,都需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才是最健康的一种做法!#健康明星计划##长城心脑血管健康周##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柳叶刀>子刊:少壮不减肥,老大易患癌!》.奇点网.2020-03-11
[2]《肥胖增加10多种癌症风险!到底为什么?》.菠萝因子.2019-08-12
[3]《睡不好也会发胖?别怪我没提醒你》.生命时报.2018-08-21
[4]《孩子多胖才算胖?复旦儿科专家给出远离肥胖的方法,家长必看!》.健康时报.2020-07-22
[5]《“小胖墩”伤心更伤身?《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发布》.央视新闻.2020-10-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婴幼儿“肉肉的”更健康?看看这份体重对照表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婴幼儿“肉肉的”是健康的象征,经常听到不少家属向医生抱怨:我这孩子太瘦了。事实真的是家长认为的那样吗?2015年在对中国儿童身高体重的相关研究发现,72%的妈妈低估了自己孩子的体重。所以,这个“瘦”还真需要家长来同我们一起辨一辨。
一、辨胖瘦
在儿童营养评价中,年龄别体重和体质指数(BMI)是两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常用于营养不良及超重、肥胖的筛查。以下表格为婴幼儿体重对照表,家长们先自己查查孩子现在处在哪个位置,稍后带领大家一起进入胖瘦辩论局。
表1婴幼儿童体重对照表(男)
表2婴幼儿童体重对照表(女)
以上表格对过了吗?接下来就教大家简易的计算方法,开始孩子的胖瘦鉴定局。
(1)低体重(<均数SD):
轻度:均数-2SDs≤年龄别体重<均数SD;
中度:均数-3SD≤年龄别体重<均数-2SD;
重度:年龄别体重<均数-3SD。
(2)超重和肥胖:
身(长)高别体重>均数 2SD的儿童,则要进行体质指数(BMI)值的计算。计算体重指数的公式为: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计算结果数值在以下哪个划分区呢?
正常:15≤BMI指数<18
超重:18≤BMI指数<20;
轻度肥胖:20≤BMI指数<22;
中度肥胖:22≤BMI指数<25;
重度肥胖:BMI指数≥25。
你的孩子是胖还是瘦呢?(注:不宜将体重与身高分割,应当结合起来看。)
二、明原因
1.遗传因素
家族的遗传因素,是儿童成长体重中比较大的影响因素。双亲均肥胖的后代发生肥胖者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者,后代肥胖发生率约为40%~50%;双亲正常者,后代发生肥胖者仅10%~14%。
2.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对年龄越小的儿童越有影响。如膨化食品、煎炸类食品、含糖饮料、零食等摄入过多,饮食不均衡,脂肪摄入过多,容易导致儿童肥胖。若喂养不当,饮食习惯不良如挑食、偏食、吃零食过多等易导致体重偏轻。
3.运动因素
一般情况下,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小朋友体重指数较正常,不爱动的小朋友则比较容易出现体重偏高。
4.疾病因素
儿童在患有某些疾病时,体重会将常出现下降或者增长。通常,急性感染使体重减轻,长期慢性病则影响身高和体重的增长。
三、知危害
由于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儿童生长,营养状况较差的儿童将会直接导致儿童生长缓慢,极有可能出现身高较矮、体重较轻等现象。而体重过重,则容易出现肝功能指标的增高,超声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进一步发展易致高血压、肝功能损害等问题;此外,肥胖男童易致性发育不良或女性化,女童肥胖易致性早熟;严重肥胖者容易气促、缺氧、继发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会产生自卑、胆小、沟通障碍等心理问题。
四、如何做
1.合理喂养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肥胖儿童避免暴饮暴食、高糖、油腻饮食,避免吃夜宵、不吃早餐、进食过快等不良习惯。瘦小儿童纠正挑食、偏食、爱吃零食等不良习惯,膳食宜均衡,荤素搭配,种类齐全。
2.运动疗法
肥胖儿童应当制定良好的运动锻炼计划表,坚持有效的运动,如晨跑、散步、做操、跳绳等,每天坚持至少运动30分钟。饭后不宜立即着凳、躺沙发等,可适当参加家务或饭后散步。
3.积极治疗
严重肥胖以及低体重患儿应当及时就诊,接受相关治疗。
本文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健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你家宝宝是不是过度肥胖?对照标准来参照
现在人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所以儿童超重和肥胖开始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超重和肥胖不仅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不良影响,长此以往,等孩子成年后还会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所以父母一定要从孩子小时候抓起。
孩子肥胖的判断标准
那么孩子肥胖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一般来说,当孩子的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10%-19%为超重,超过20%以上就会被判定为肥胖。其中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孩子肥胖的信号
体重增长速度过快说明孩子要开始变胖了。正常情况下,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他的体重增长速度会变慢。比如,孩子出生后前3个月,体重增加可以达到每个月1千克;而4-6个月之间孩子体重增加为每个月0.5千克;而6个月到2岁之间的孩子体重增加大约每个月0.2千克左右;而2-3岁之间体重一共增加约2千克。 因此父母要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早期发现还能提早控制。
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1、吃得太多,动得太少
挑食和缺乏运动,这些都是造成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胖孩子食欲好,进食快,再加上现在物质丰富,家长就怕孩子没吃够,巴不得孩子多吃点,还会让孩子吃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糖果、糕点、高糖饮料等,这样孩子每日热能的摄入量就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热能就转化为脂肪积聚在体内。
2、遗传因素
大约有60%-80%的肥胖儿童有家族发病史。父母双方都肥胖者,孩子有70%-80%发生肥胖;父母一方肥胖的,孩子有40%-50%发生肥胖。在遗传的基础上,再加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又缺乏运动,孩子自然就发生肥胖了。
怎样控制孩子的体重?
控制胖孩子体重最有效措施就是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量。
1、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
孩子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大,所以,平衡膳食才能让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素,家长不能溺爱孩子,想吃啥吃啥。
2、增加运动量
其次,强调增加运动量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运动健身习惯,让胖孩子动起来,把多余的热量消耗掉,这样既能控制体重增长,又能保证孩子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营养供应,是最安全有效的控制孩子体重的方法。
最后,父母可以给孩子选择奶粉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因为胖孩子不宜摄入过多糖分,不然体重容易超过标准,孩子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高达75%,所以要尽量选择不含蔗糖的奶粉,闺蜜给我推荐的布瑞弗尼3段配方液态奶就没有添加任何蔗糖、香精,还含有调节肠道的益生元,给孩子喝的营养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