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脏器型肥胖(脏腑肥胖内脏是什么样子的)

魏向阳医生 0
文章目录:

腹型肥胖的罪魁祸首——内脏脂肪。

#肥胖# #肥胖是一种病#

有研究统计,我国腹型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

且腹型肥胖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并列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腹型肥胖诊断标准:

  • 腰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
  • 身体脂肪分布不匀称:腹部凸起。
  • BMI指数增高或升高不明显。

研究显示,90%以上的“大肚子”都是腹型肥胖者!

什么是内脏脂肪?

腹型肥胖患者脂肪不仅仅在腹部肚皮上,更多的是聚集在腹腔脏器之间,也就是内脏脂肪。

内脏脂肪主要是指围绕人腹腔脏器的脂肪和油脂。

适量的内脏脂肪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它其对人的内脏起着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作用。

但内脏脂肪过多,则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多种危害,如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紊乱、不孕不育、心脏疾病、呼吸困难、癌症甚至阿尔兹海默病等等。

引起内脏脂肪增多的原因:

  • 高热量、高脂饮食
  • 不动或少动、久坐
  • 压力过大
  • 经常熬夜

欢迎留言转发!

什么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会有哪些危害?

肥胖是全球范围的健康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肥胖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大家也都知道,肥胖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就属于肥胖。但其实,即便体重不超标,也有可能是肥胖。家庭医生在线编辑提醒,大家需要警惕腹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腰围超标,它可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不得不防。

什么叫做腹型肥胖?

肥胖有两个测算标准,首先就是大家都知道的BMI,也就是体重指数。计算方法是用体重(单位公斤)除以身高(单位米)的平方,国际上认为BMI超过25属于超重,超过30则为肥胖,对中国人而言,理想BMI应在20-22之间。

至于腹型肥胖,主要测量数据就是腰围。我国成年男性的腰围应在90厘米以内,女性腰围则不宜超过80厘米,否则即便体重不超标,也可认为是腹型肥胖。还可以计算腰臀比,男性数值大于0.9,女性数值大于0.85,也属于是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腹型肥胖患者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走在大街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个顶着大肚子的人,除了少量的孕妇以外,其实大多都是腹型肥胖的患者,或者说潜在患者。

大家都知道,肥胖是一种疾病,可带来一些列的相关并发症,严重甚至可以致死,与普通肥胖相比,腹型肥胖患者由于腹腔内脂肪含量更多,因此其危害性也会更高。

首先,腹型肥胖可以诱发脂肪肝,腹型肥胖患者会出现内脏脂肪超标的现象,这些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以肝脏为代表的器官带来损害,从而引发脂肪肝。

其次,腹型肥胖患者也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这是由内脏脂肪太多导致的新陈代谢紊乱以及脂肪肝所导致的。

此外,腹部脂肪过多还可能会压迫到肺部,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和困难的现象,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进而出现全身乏力、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高血压。

为什么现在腹型肥胖的人越来越多?总的来说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等都有关系,就目前而言,不良饮食习惯以及久坐不动都是导致腹型肥胖的原因之一,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平常一定要少吃多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要防止腰围不觉一天天增加哦~

导致内脏性肥胖的原因

人种和遗传因素

内脏脂肪的堆积与种族有一定关系,黄种人发生内脏性肥胖的概率比较高。极少数胖得离奇的人,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能量代谢失衡

吃得多或动得少或两者兼有,造成热量摄入大于热量消耗,必然会引起脂肪的储存。人体就好比一个仓库,当皮下堆满了脂肪无处可堆时,脂肪就“转移战场”,异位堆积到内脏去,变成了“违章建筑”。但也有一部分人,体重和体重指数都正常,但内脏脂肪面积大。长期静坐者需特别注意这一点。

内分泌紊乱

工作和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经常熬夜的人,会发生体内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引起内脏脂肪堆积。

扫描以上二维码,或微信关注"大众健康杂志",每日为您推送健康知识纯干货!

微信号:dazhongjiankangzazhi

【版权声明:大众健康杂志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版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