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的区别(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黄胖子、黑胖子、白胖子……肥胖还有颜色之分?
对于肥胖的分类,目前有很多标准,常见的有按照病因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按照脂肪积聚部位不同分为外周型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按照体质指数分为1度肥胖、2度肥胖和3度肥胖;按照伴发疾病分为代谢正常型肥胖和代谢异常型肥胖等,还有一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分类方法。
我国学者曾经开发出一套颇为有趣的肥胖分类方法,通过对形形色色的肥胖患者的临床观察,结合患者症状、体征、皮肤表征及代谢状态,吸取祖国传统医学的诊疗经验提出了“白、黄、红、黑”四色肥胖分类。
白胖子:又称代谢正常型肥胖,皮肤白润、光滑、弹性好,虽然体脂含量较高但分布基本正常,无明显代谢异常和炎症状态,激素水平基本正常。
黄胖子:又称低代谢性肥胖,皮肤萎黄无弹性、无光泽,多以腹型肥胖为主、内脏脂肪含量较高,代谢率及激素水平多有降低。
红胖子:又称高代谢性肥胖,多为红胖血瘀之人。血供丰富、皮肤菲薄,体表可见紫纹及毛细血管增生等,脂肪分布以内脏脂肪为主,具有较高的代谢率,激素水平也偏高。
黑胖子:又称炎症代谢性肥胖,皮肤色素沉着、黑棘皮病多见,有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率高,多伴高尿酸等炎症状态。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身边不少“胖友”脖子上有一圈洗不干净的“污垢”,这就是传说中的“黑棘皮病”,代表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无论哪种颜色的“胖友”都是不健康的。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50多万人样本研究显示,肥胖者即使进行规律体育锻炼,也无法抵消肥胖带来的害处。
无论运动水平如何,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均高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与正常体重但不运动的人相比,运动的肥胖者患高胆固醇风险大约是前者的2倍、糖尿病风险是前者4倍,高血压风险是前者5倍。若想保持健康,“胖友”减重很重要。
文:黄宇新(华东医院内分泌科医生)
图:文汇报资料照片
编辑:李晨琰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进来了解一下
//
关于肥胖,很多青年男女只关注肥胖带来身材走样的问题,而更多的中老年人已经开始承受肥胖相关的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困扰。但是努力减肥谈何容易,减重真的只是“管住嘴,迈开腿”这么简单的事情吗?有些人哭诉自己喝凉水都胖,有些年轻人看起来明明不胖却还在拼命节食,也有些人把自己的肥胖归咎于父母的遗传……肥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你又是属于哪种肥胖类型?了解这些,你才不会在减重的路上越走越艰难。
由于导致肥胖发生的原因、部位、程度不同,临床上对肥胖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以肥胖原因分类
根据肥胖发生的原因,可将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医源性肥胖等。
原发性肥胖又叫单纯性肥胖,一般与遗传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有关。而继发性肥胖(也叫获得性肥胖),则是由于某些诊断明确的疾病导致的,这些疾病包括下丘脑—垂体炎症、肿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继发性肥胖一般占总肥胖人群的1%。医源性肥胖是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因为药物和治疗方式等医疗手段而导致的肥胖。
以脂肪分布分类
根据脂肪分布的不同,肥胖还可以分为外周性肥胖(也叫均匀性肥胖、全身性肥胖等)和中心性肥胖(也叫内脏性肥胖、腹型肥胖等),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肥胖分类。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是利用人体成分检测仪器来判断是哪一种肥胖。如果脂肪均匀分布于四肢及皮下,或者下半身(臀部及大腿)脂肪较多(常见于“梨形身材”),我们称为外周性肥胖。而脂肪主要集中在躯干部、腹内,或仪器检测出内脏脂肪超标而四肢较细的“苹果型”身材,则被称为中心性肥胖。
苹果型身材常见于男性,因而也被称为男性型肥胖,但近期的研究也发现,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超过男性。
由于脂肪分布的差异,脂肪集中于腹部和内脏的中心性肥胖的危害,远大于脂肪分布于四肢或下半身的外周性肥胖。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的人群患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谢性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同时内脏脂肪的聚积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脂肪心、脂肪肾、脂肪胰等,最终使得这些内脏器官的功能出现异常。
另外,中心性肥胖也与一些妇科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有研究指出,腰臀比(更能代表中心性肥胖的特征)的升高会使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79%,使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50%。也有研究指出,由于中心性肥胖者体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浓度下降,游离雌激素水平升高,且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全身炎症反应,因而较外周性肥胖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相较于中心性肥胖,外周性肥胖者由于脂肪主要集中在大腿及臀部的皮下,因而患以上疾病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了。
其他分类方式
近几年,有科学家依据人体是否存在肥胖伴发的相关疾病,将肥胖分为代谢正常性肥胖和代谢异常性肥胖。也有专家根据个人的BMI数值大小,将肥胖分为轻、中和重度肥胖。
由于肥胖发生的原因复杂,目前临床上的干预和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不分原因的盲目减重很有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无论怎样,正确认识肥胖,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
文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营养科 秦桐
来源: 健康报
吃时容易减时难,单纯性肥胖减肥小攻略来了
现在很多人都将“减肥”挂在嘴边,“减肥大军”的队伍也随之在不断在壮大。
有些人明明不胖,却总是嚷嚷着要减到90多斤、80多斤,最后成功地将自己减成“胖家族”的一员;
有些人明明已经很胖了,却总是不以为意,认为没有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继续胡吃海喝,导致自己越来越胖,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但你们知道吗?
肥胖其实是一种病,医学上将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跟继发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主要是某些疾病或用药不当所引发的,这里占肥胖人群的2.6%。
单纯性肥胖是指排除了疾病原因而造成的肥胖,这种肥胖仅仅是由于摄入的能量过高,简单来说就是吃得多消耗的少导致的;
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单纯性肥胖占减肥人群的95%左右,意味着许多“胖家族”的成员都是「吃」胖的!
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为单纯性肥胖人群,形成单纯性肥胖的4大原因有:
1、遗传因素
基本上,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
还有一种不仅仅是基因遗传的影响,还有“遗传”了父母“错误的饮食习惯”而导致的肥胖。
2、社会环境的因素
美食往往是高油、高盐、高糖,长期吃当然会胖。
3、心理因素
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压力带来的焦虑,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
4、活动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达,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
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总结上面4点,发现无论哪一点,都是自己一口一口吃胖起来的;也就是长期摄入热能超过身体热能消耗,导致多余热能迅速转化为脂肪。
单纯性肥胖减肥指南所以在肥胖这件事上就是纠正以往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加健康饮食的摄入:
1、吃够自己的“基础代谢”
其实跟我们的七分饱相似,而吃到自己的基础代谢可以精确保证自己不吃多,也不会吃少。
2、采用中、低GI饮食代替高GI饮食
也就是用家禽肉、瘦肉代替肥肉;
用鸡蛋、牛奶、豆制品代替糖多、油大的点心,比如巧克力、奶油冰激凌、糖果。
3、保证营养的摄入
每天平均摄入12种食物,早、中、晚餐保证有蔬菜、蛋白质、主食的摄入,尤其是蛋白质;担心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以在午餐或晚餐吃蛋白粉代餐。
可以参考食谱的饮食结构吃。
蓝色食谱
黄色食谱
4、运动
步行、慢跑、有氧操、舞蹈、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爬楼梯等。
5、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营养,积极锻炼,充足的睡眠,善于调节心理压力,保持稳定情绪;不吸烟、不吸毒、不酗酒。
最后如果还不知道如何自律纠正或者不懂如何饮食的,可以来参加减肥营,有专门的营养师指导、以及五湖四海的胖友陪你一起减肥。
减肥营案例从186斤,现在153斤,减了33斤。
脂肪率从41%降到了34%,简直是开挂一样的三个月。
(减肥前数据)
(减肥后数据)
体重从186斤,到现在153斤,3个月的时间足足减了33斤;
体脂率从41%降到34%,内脏脂肪下降4.5个等级;
脂肪总共减了24.24斤,减脂率高达78.4%,减脂效果很不错!
小姐姐自己都觉得很恐怖,没想到居然可以减33斤,才三个月而已。
从聊天记录中都可以看出这位参加了三期减肥营的小姐姐非常开心[送心]。
(聊天记录)
(聊天记录)
其实倒也不用觉得恐怖,基数大的人,一个月减10斤并不奇怪。
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能不能好好坚持。这位小姐姐选择了参加减肥营,其实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减肥营
因为减肥营里不但会告诉你怎么减肥,减肥应该怎么吃怎么动。
还会在你想偷懒的时候,不断监督你在你想放弃的时候,不断鼓励你。
很多不懂如何减肥饮食的人,很多天天运动却瘦不下来的人,很多没有毅力坚持的人,你需要参与到减肥营里面进来。
好好学习,组团减肥。
THE END
我是中医邱超平医生,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