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肾虚能引起肥胖吗(肾虚引起肥胖的原因)

中医谢占国医生 0
文章目录:

肾虚,会导致肥胖吗?

肾虚会导致肥胖吗?这类人群有什么特点?

肾虚会导致肥胖吗?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其实大家在科普时候,很多人都知道脾虚会胖,肾虚会不会导致肥胖?答案是肯定的,你没有听错,一定也会导致肥胖的。而且这样的人群会有什么样的特点?

首先他的肥胖,他的舌头伸出来很胖大,而且经常会出现头晕。而且这样的人体质肥胖之后很容易疲劳,头昏头痛,手脚发凉,有的人会出现腰酸腿软。之后把他的舌头伸出来,舌体特别的胖大,而且舌苔发白、怕凉。

由于肾虚导致的肥胖和其他的肥胖症很难区分是不是?你一听说,我这脾虚肥胖和肾虚肥胖有什么鉴别吗?有点区别。脾虚肥胖更多的是乏力,而肾虚肥胖除了乏力之外,还有一个腰膝酸软疼痛,怕凉、舌苔胖大。

之后其实这里头也有一个非常好的小中药,就是真武汤,大约用五味药组成,大家也可以服用。但是有一点我要提醒各位,肾虚肥胖的人,首先这样的人减肥会很慢,你在服用譬如真武汤这样的几味小药的时候,一些温肾阳的药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体重是不会掉的。但是突然间有个指点,当你体质调好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体重掉了,而且比以前更白了。

好了肾虚性肥胖,你知道了吗?

这种胖是肾不好导致的

肥胖有可能是肾虚,中医认为肥胖的基本原因是痰、湿、滞,就是由于气虚。所以,肾气虚的女性常有发胖趋势。现代医学对发胖与肾虚关系的解释则是: 肾虚的人内分泌功能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合成)的分泌减少,基础代谢率水平降低,造成对体内卡路里消耗减少,导致发胖。

肾虚的症状

1、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记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

2、情绪不好,情绪常常难以自控,

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

3、没有自信,信心不足,工作无热情,生活无激情,没有目标与方向。

肾虚的症状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性欲望降低,性欲降低,阳萎或者是阳物举而不坚,滑精、遗精、早泄,显微镜检查可以看到精子减少或者是精子活动力降低,不育。女子子宫发育不良,例如幼稚子宫、卵巢早衰、闭经、月经不调,性欲降低,不孕等。

肾虚的症状还可能有:早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等。

容颜早衰眼袋、黑眼圈,肤色晦暗无光泽,肤质粗糙、干燥,出现皱纹,色斑,中年暗疮,肌肤缺乏弹性;嗓音逐渐粗哑,女性乳房开始下垂,腰、腹脂肪堆积;男性早秃等。

肥胖者之所以会发胖,从中医角度讲,主要还是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胖子都是潜力股。”这句话不知道宽慰了多少人,但现实是,潜力股有时候也会变成“压力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20亿成年人超重,其中6.5亿人属于肥胖。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的“导火索”。不过,今天我们不聊这些“沉重”的事情,而是换个角度:从中医的视角,来看看肥胖的根源到底在哪。胖,真的是因为你吃多了、动少了这么简单吗?

第一锅:脾虚是幕后黑手,别让你的“仓库管理员”罢工!

中医里有句话叫“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简单来说,脾就像我们身体里的“仓库管理员”,负责把你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吸收,然后转化成能量供全身使用。如果脾健运,仓库井井有条,吃多少用多少;但如果脾虚了?不好意思,食物转化不完全,直接堆成“库存”——也就是脂肪!

举个例子: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明明吃得不多,但还是胖得像个“发面包”?这就是典型的脾虚型肥胖。脾虚的人通常伴随有消化不良、胃口差、四肢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而且,脾虚型肥胖的人特别容易水肿,早上起来脸肿一圈,晚上脚踝肿一圈,堪称“24小时膨胀套餐”。

解决方案呢?中医讲“健脾化湿”,让脾重新打起精神干活。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比如红枣、山药、薏米、茯苓等等。不过,吃归吃,别指望“养生枸杞泡奶茶”这种操作能让脾恢复正常,奶茶喝多了,脾只会更累!

第二锅:肝郁气滞,脂肪的“搬运工”罢工了!

“生气一斤,长肉两斤。”这可不是玩笑话,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负责调节全身气机的流通。肝就是身体里的“总指挥官”,如果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脂肪的代谢也会跟着出问题——这些脂肪本来是要“打包发货”的,结果因为肝生闷气,全堆积在身体里,久而久之,“游泳圈”就来了。

肝郁型肥胖的人,通常是情绪化的选手:压力大、易焦虑、爱生气,心情不好就暴饮暴食,心情好了也暴饮暴食。久而久之,肝气郁结,脂肪存不住就算了,还容易引发内分泌失调。

那怎么办?中医讲“疏肝解郁”。平时可以试试喝点玫瑰花茶、菊花茶,或者多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比如练瑜伽、听音乐、撸猫狗。记住,善待你的肝,就是善待你的身材。

第三锅:痰湿内阻,脂肪的“存储罐”越堆越满!

中医里有个经典名词——“痰湿”。别被名字吓到,这不是说你喉咙里的痰,而是身体代谢废物的一种形态。痰湿就像一股“黏糊糊的能量”,一旦积聚在体内,就容易形成肥胖,尤其是那种“肚子大得像怀胎三月”的腹型肥胖。

痰湿型肥胖的人,经常有以下特点:大肚腩、四肢乏力、舌苔厚腻,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嘴巴发黏,总是口渴但又懒得喝水。痰湿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比如你爱吃火锅、烧烤、奶茶、炸鸡)、缺乏运动导致的。

要对付痰湿,中医讲究“化痰祛湿”。平时可以喝点薏米水、荷叶茶,或者吃点冬瓜、莲藕等清淡去湿的食物。当然,最重要的是,动!一动就能把痰湿“蒸发”掉,懒着不动,只能继续“黏糊糊”下去。

第四锅:肾虚,发动机不给力!

肾在中医里被称为“先天之本”,它就像身体的发动机,掌管着能量的基础代谢。一旦肾虚,基础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就会“趁虚而入”,尤其是腰腹部最容易长肉。

肾虚型肥胖的人,通常伴随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失眠多梦等症状。有些人甚至会出现脱发、头发早白、精神不振等问题。最可怕的是,肾虚型肥胖的人即使节食,也很难减下来,因为发动机不给力,油门踩不动啊!

解决办法呢?中医讲“补肾填精”。平时可以吃点黑芝麻、黑豆、核桃等补肾食物,有条件的还可以试试艾灸、泡脚等方法来调理肾气。记住,护肾就是护腰线!

中医的“减脂公式”:调和五脏,身心合一

中医认为,肥胖不仅仅是脂肪的堆积,更是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要想减肥,不能只盯着减脂,还要调理五脏六腑,恢复身体的平衡。总结一下,中医的“减脂公式”可以这样概括:

  1. 健脾化湿:让你的“仓库管理员”重新上岗。
  2. 疏肝解郁:别让肝气郁结成“脂肪快递”。
  3. 化痰祛湿:清理体内的“黏糊糊垃圾”。
  4. 补肾填精:给发动机加满油,动力十足。
最后的唠叨:减肥是个“全职工作”

减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单靠“少吃多动”就能解决的“数学题”。它是一项“全职工作”,需要你从饮食、运动、情绪管理到作息规律,全方位地调整自己。中医的智慧在于,它不仅关注你的身体,还关注你的心。很多时候,肥胖的背后,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它在告诉你,“我的某些功能出问题了!”

所以,别再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发愁了。坐下来,好好想想:你的脾虚了吗?肝郁了吗?痰湿了吗?还是肾虚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肥胖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肥胖相关数据报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