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压力性肥胖的症状(压力行肥胖)

参考消息 0
文章目录:

超重者更易产生“压力肥”

参考消息网1月19日报道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月10日报道,新研究显示,抑郁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但这种情况经常只发生在那些已经超重或肥胖的人身上。

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超重或肥胖的人来说,抑郁症状与一个月后体重增加相关,但抑郁与体重增加之间不存在一般性的联系。

有关发现是由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MRC)流行病学部门的研究人员披露的。他们研究了2000多名英国成年人的数据。这些英国成年人在新冠疫情期间的9个月里,每月都回答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心理健康——例如抑郁和焦虑,以及体重。

研究作者之一、MRC流行病学部门研究人员朱莉娅·米勒告诉《新闻周刊》的记者:“我们发现,一个人的抑郁症状评分每增加1分,他们一个月后的体重就会增加45克。”

“这可能看起来很小,但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的抑郁症状评分从5分上升到10分(相当于从‘轻度’抑郁症状上升到‘中度’),他的体重会平均增加225克。”

这种影响只出现在超重和肥胖的参与者中。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5到29.9之间即为超重,BMI超过30即为肥胖。

米勒说:“(超重)个体的抑郁症状评分每增加一个点,他们的体重平均增加52克,而对于那些肥胖的人来说,相应的体重增加幅度是71克。”

这表明,当超重或肥胖者感到抑郁时,他们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影响是参与者因抑郁而吃得更多造成的,还是抑郁推动的其他增重因素导致的。

米勒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没有考察饮食的作用。先前的证据显示,人们在情绪低落时期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而增加体重,包括饮食改变、运动减少、睡眠不足,或者因为负面情绪可能导致代谢变化,从而促进腹部脂肪沉积。根据我们的发现,我们无法判断因果关系是什么,但这些不同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是可能的。”

研究作者们希望,这些发现可以用来确保超重和肥胖人士在抑郁期间得到适当的照顾。

米勒说:“虽然体重增加相对较小,但即使是在短期内发生的微小体重变化,也可能导致长期较大的体重变化,对超重和肥胖人士来说尤其如此。BMI水平高的人发生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已经较大,所以这可能导致他们的健康进一步恶化。”

米勒说:“监控和处理超重或肥胖人士的抑郁症状将有助于防止体重进一步增加,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有益。”

(编译/朱捷)

肥胖是病!过度肥胖会引起这4大后果,医生提醒:科学减肥很重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虽然不用再担心饥饱问题,但因为碳水,脂肪摄入过多,肥胖也会随之而来。但近年来,随着肥胖人数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肥胖视为常态,认为肥胖只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健康”的生理表现。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肥胖一直都是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列为生理代谢疾病的一种,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50多种并发症与肥胖症相关,肥胖也因此一跃成为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疾病。

为什么说肥胖是病呢?还请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从疾病和肥胖的共同点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以损伤身体健康为前提进行发展的,在疾病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身体虚弱,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压力大等相关症状。

而肥胖人群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肥胖者体重较大,因此身体骨骼,器官等承受的压力大,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而过度肥胖者,无论是起身或是弯腰等行为都很难做到,因此生活自理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响。

还有例如因体型、肚腩的外形原因导致滋生自卑,社恐的情绪,增加了肥胖者的心理压力等。综上所述,疾病和肥胖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一辙,因此说它是疾病,真的一点都不假。

不仅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肥胖一直都是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表现,这也是肥胖被列为疾病范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这5种健康的负面后果,更值得各位肥胖的朋友“敲响警钟”。

长期肥胖,身体可能会承担这4大严重后果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脂肪堆积,而大量的脂肪也会长期堆积在咽喉,下颚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挤压,呼吸道也会因此变窄。

因此肥胖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情况,长期如此,呼吸道受到压迫而毛细破损,炎症的风险增加,极易引起气管炎,咽血,结节一类的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隐患】

肥胖者的脂肪大多会堆积在腹部,因此腹腔的空间会因为脂肪的挤占而变小,因此处于腹腔中的肠胃压力会增大,继而出现反酸,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消化疾病症状。

不仅如此,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肥胖者脂肪占比较大,肝脏也会因为代谢能力减弱而被脂肪浸润,增加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风险。

【内分泌紊乱】

肥胖是代谢症状的一种,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长期激素异常,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骨骼负担增加,骨病隐患提高】

因为脂肪储备增加,肥胖者的体重也很大,骨骼作为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样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膝盖,关节等部位,承受的压力和磨损更严重,出现潜在的关节炎,膝盖积液等症状的隐患也会更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脂肪游离在身体环境内,还会阻碍钙质的吸收,钙质是生成骨质,提高骨骼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肥胖者身体的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也会加速出现。

综上所述,肥胖之所以归属疾病的范畴,不仅仅是因为它和疾病的相似度,更和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脱不开关系,身体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持续恶化,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炎症,甚至是肿瘤等更严重疾病,还请肥胖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且科学的减肥,才能护佑身体健康。

对于肥胖者而言,怎样才能科学地减肥呢?

不少肥胖者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性,从而选择去减肥,但如果用错了方法,比如盲目的绝食,过量运动,或者借助减肥药,抽脂等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减脂,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想要科学减肥,还请牢记以下2点原则:

①要有坚持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起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各位有心减肥的朋友,首先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是减肥成功的基础。

②降低碳水的摄入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肉就是减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碳水才是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科学降低碳水摄入,才能真正起到减肥效果。

常见的碳水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碳水摄入,并不代表不吃碳水,可以利用“粗粮代替细粮”的方法,用升糖更低,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等来部分代替米饭,面食,通常替换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科学。

综上,肥胖真的是一种疾病,不容小觑,合理科学地减肥,才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仍需重申的是,科学减肥的前提,需要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计划和目标,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真正看到减肥成功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翟屹, 赵文华.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3.

[2]郝莉莉, 穆西珍. 关于肥胖与疾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压力太大的症状

1、眼皮跳

医学称之为眼睑痉挛,也可由压力触发。如果长期处理比较细致的工作,就容易出现这种问题。用眼较多的人每20分钟应观赏一下窗外景色,也可以闭目休息,症状就会消退。

2、爱忘事

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中的确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不过幸运的是,一旦压力消失,你的脑力还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专家称,运动使人思维敏捷,散步、爬楼梯、跳舞都能改善记忆力。

痘痘是身心压力水平的“晴雨表”。腹部、脸颊、胳膊上如果出现了红色皮疹、痘痘,就要问问自己近期的身心状态了。

压力会影响骨骼肌系统,导致肌肉发酸、收缩甚至痉挛。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510次深呼吸,轻轻按摩身体肌肉发紧的部位。如果脖子部位的肌肉中招,可试着轻轻转动颈部。

5、咬指甲

这种情形是压力诱导的心理自我保护行为。通过咬指甲满足“口欲”,让人们转移注意力。在工作时也可以用一些特殊的解压方式,比如接客户电话时,手里拿一个弹力球,一边接电话,一边揉捏、挤压。

6、肠胃不适

你是否总担心某位亲人的健康问题,而且由于过度紧张,胃里翻江倒海呢?特别是某些问题过分关注,也会让人备感压力、焦虑,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就在所难免。

7、有蛀牙

除了不讲口腔卫生外,压力也是导致蛀牙的一种方式。压力还会让人在睡梦中不时磨牙,从而使牙齿越来越脆弱。

压力过大的12种危害:

1、下巴疼

压力引起的下巴或牙齿紧闭会引起下巴疼痛及永久性关节损害,并引发牙龈退缩。同样也会引起牙齿磨损断裂。大部分存在这些问题的人都需要口腔防护器。

2、头痛

加拿大自然疗法邓医生说,“紧张性头痛是压力最普遍的表现之一。”当身体处于压力之下,上背部及颈部的肌肉就会紧张起来,便会引起头皮肌肉紧缩,进而引起头痛。焦虑同样也能产生严重的偏头痛。可以改变坐姿(尤其是在桌子前)来减轻头痛,或通过按摩及热疗法。

3、精神问题

压力会让人产生气愤情绪,甚至是失望感。邓医生说,“当事情给我们带来压力时,我们总感觉自己无力解决。进而无法做决定,产生焦虑。” 可以练瑜伽或走路来放松心情。

4、体重波动

压力能改变饮食方式,所以能引起体重变化。据华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报道,尽管压力可以让人饮食不振,但通常长期压力会导致肥胖。因为压力降低了身体新陈代谢,让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一项研究发现,暴食症通常与压力有关,尤其在女性中。压力过大会改变体内的葡萄糖代谢及胰岛素敏感度、改变饮食模式、增强吃甜品的欲望。

5、胸痛及高血压

“压力荷尔蒙能增加心脏的供血功能,引起动脉收缩,影响血液流动,增加动脉压力。”若出现胸痛及血压飙升应进行仔细检查。

6、掉发

压力能引起掉发。荷尔蒙改变强迫毛囊进入停止阶段,组织新的增长。严重的话,压力会引起秃头症。这种状况下身体的免疫系统影响毛囊,引起头发脱落。对于天生发量少的人而言,压力会加速头发脱落。掉发严重就需要看医生了。

7、降低性欲

《运动影响国际社团杂志》中的一项研究指出,压力能够减少睾丸素及其他与健康性欲有关的荷尔蒙。压力同样也能减少血液流到骨盆。邓医生说,“如果你压力太大,怀孕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瑜伽或每天冥想有助于缓解压力。

当我们压力大时,血液就会流向手脚。有时会伴随着出汗,这是身体的一种降温机制产生的。如果出汗过多,就需要看医生了,确保是否为多汗症。

9、胃病

压力会引起肠易激综合症及肠胃问题。邓医生说,“当我们有压力时,大脑就会发出释放肾上腺素及其他压力荷尔蒙的信号。”这些荷尔蒙将血液流动方向由胃肠道改到腿、胳膊及心脏,抑制了消化,引起腹部的不适感或改变排便规律。如果我们压力过大,消化功能会首先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肠胃问题,例如肠易激综合症。邓医生指出,“腹式呼吸有助于减轻压力,利于身体更好地消化食物。”

10、失眠

感到焦虑通常会引起思维过于活跃,这导致夜间无法获得好的睡眠。多伦多的家庭医师Dr. 邓医生说,“当压力过大时,即使是在该休息的时候,思维也在不停运转。”睡眠扰乱的表现是多样的:有人整天都感觉疲惫,有人无法入眠,有人早起,有人夜间醒来后很难再次入睡。若出现短期睡眠扰乱可尝试睡眠药,但若长期有问题,最好还是去看看医生。

11、感冒

长期压力会让人更易生病,压力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然而,美国心理协会的研究发现,与好朋友相处有助于缓解压力的影响,改进身体健康状况,进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

12、危害精子。

压力大对健康有诸多不利。近日,刊登在美国《赫芬顿邮报》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压力对男性精子质量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副教授帕博士及其同事对193名38至49岁的男性参试者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提取了参试男子的精液样本,并调查了参试者的“客观压力”和“主观压力”情况。“客观压力”包括会导致压力激增的各种生活大事件。“主观压力”包括参试者的个人感受。研究人员还评估了参试者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情况。结果发现,压力与精子质量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适当释放压力

遇到压力比较大的时候,要学会释放压力,做几个深呼吸,打个电话和朋友倾诉一下,泡个热水澡……,根据你当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释放压力,千万不要把压力默默往肚子里吞,这会对你的身心造成不小的伤害。

2、懂得规划时间

无论你的压力有多大,都要懂得规划自己的时间,不要让手上的事情越来越乱,越来越糟。不妨趁着睡去的十分钟或者是吃早餐的时候对每天的事情进行一个规划,这样会让你的生活充满条理和方向,压力也会有所减小。

3、学会拒绝

懂得说“不”是很多人都应该学习的,尤其是当你自己感到压力已经过大的时候,不要为了面子或者是情谊说而接受你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事情。

4、抓住重点,专注一点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压力大的时候仿佛一切都不顺利,什么问题都跑出来了。在这种时候,大家应该要学会抓住重点,也就是当前给你最大压力,最为紧急的事情。忽略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的完成当前的事情往往能够帮助你减轻压力。

5、寻求帮助,适当示弱

压力太大,忙不过来,不妨寻求一下身边朋友和同事的帮助,适当的示弱并不会给你减分,反而能够促进你与他人的关系。当然,不要随时都想着别人的帮助,要知道,他人也有自己要忙的事情,所以,对于别人伸出的援助之手,一定要心怀感恩。

6、做好充足的准备

对于给你巨大压力的事情,更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你全面的准备好了,才会问心无愧,这件事情带给你的压力也会有所减小,毕竟,你已经尽力了。

7、强大内心 自我减压

当环境给你的压力已经很大的时候,如果你的内心不够强大,那么你所承受的压力将会成倍增长,所以,我们要学会强大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把事情想得简单些,让自己放松下来,给自己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