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向心性肥胖是什么疾病(向心性肥胖是什么意思怎么减肥)

家庭实用医学 0
文章目录:

大肚腩不是可爱是可怕,不仅跟这么多病有关,还会让你变笨

如果说,什么是当代男性跨入中年的标志,那一定就是肚子了,原本可以轻松穿上的裤子,如今却活生生地被一个肚子挡住,平生看上去是穿衣显瘦,殊不知都是自己暗自吸气的无奈坚持,更可怕的是,似乎肚子也将该有的活力给阻拦了:记性越来越不好,睡眠质量也渐渐下降,就连关节都开始疼了起来......

实际上,这个凸出来的肚子,不仅仅是现代人的身材焦虑,还暗藏了许多健康危机。

你的肚子叫做向心性肥胖

对于这样的大肚腩身材,医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向心性肥胖。它和我们通常理解的肥胖并不一样,我们平时所说的肥胖主要和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体脂率有关,但是向心性肥胖的判定标准,确实腰围一般情况下,当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那么就属于中心型(向心性)肥胖。

关于这个标准,相信一定有人会辩驳:我吸腹和不吸腹,吃完饭和没有吃饭的腰围状态明显相差很大,也许我并不是向心性肥胖,别慌,既然有腰围标准,那么就一定会有规范的测量要求:必须是在空腹情况下,保持腹部放松状态,双脚分开25~30厘米,使体重均匀分配,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一般来说约为腰部目测最窄的部位)。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厘米。

在这样状态下测量出的腰围值,才能真正代表你是否属于向心性肥胖。

其实肥胖一直都和健康相挂钩,为什么在这里要单单强调向心性肥胖呢?目前多项研究表明,向心性肥胖不仅是预测中年人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腹部的肥胖还和我们的大脑萎缩息息相关。

你的大肚腩可能暗藏着这些威胁

1、心脏病

与不属于向心性肥胖的人群 相比,腰粗的胖人腰围每增加9.5厘米,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也就越高

2、高 血 压

血压对体重的变化是很敏感的体重越重,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就越大。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所以当你的肚子逐渐起来时,对血压更不能掉以轻心。

3、癌 症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直结肠癌发病的一大诱因就是肥胖。一旦我们的腹部脂肪多,肠蠕动减缓,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时间延长,肠癌的风险也就随之增高。

4、早 衰

很多人对腰围的增长完全无所谓,感觉它无非是影响穿衣服的美观,实际上,腰围日益增大,肚子大、腰围粗就是动脉硬化正在进展的一个重要指示,而动脉硬化也就预示着早衰。

如果你也有或者已经有大肚腩的潜在风险,一定要多加注意,对于你的大肚腩,最好的方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减少热量摄入,调整饮食结构,做到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增加热量消耗,中年人基础代谢随年龄增长逐步降低,可以适当通过慢跑、游泳、快走、太极拳等运动增加热量消耗。

@开封人:什么是向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提到向心性肥胖,所以这种肥胖的类型也开始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向心性肥胖,其实指的是人体内脂肪沉积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主要表现是满月面(脸部特别的大,就像圆圆的月亮)、水牛背(就是肩后部突出,背部肌肉明显突起)、腹部脂肪堆积很严重、锁骨上窝有脂肪垫、四肢相对消瘦。除此之外,向心性肥胖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亢进的症状。

  向心性肥胖主要见于以下几点:

一、垂体瘤患者会出现向心性肥胖,据相关研究表明,垂体瘤可以分泌ACTH,而这种ACTH刺激肾上腺,所以就会使糖皮质激素增多形成向心性肥胖。

二、再就是肾上腺腺瘤、腺上腺癌、肾上腺增生等疾病也会引起向心性肥胖,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过多,从而形成向心性肥胖。

三、有些向心性肥胖患者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从而引起医源性向心性肥胖。

39健康网

女子“怪病”缠身:血压居高不下,体重增长

因为高血压、肥胖、月经不调等问题,于女士(化名)这两年过得相当难熬。“明明降压药一直在吃,也采取饮食控制来进行减肥了,怎么总也看不到效果呢?”最近,于女士在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就诊,竟然被告知自己患有皮质醇增多症,所谓的高血压正是由肾上腺问题导致的。

血压居高不下 警惕肾上腺问题

于女士今年41岁,两年前发现自己血压存在异常,最高血压达到160/110毫米汞柱。为了控制血压,她每天主动服用降压药,基本可以将血压控制在140/100毫米汞柱左右,但仍时不时地感到头晕。

除了血压问题,于女士还发现自己在没有暴饮暴食的情况下,莫名增重10余斤,哪怕进行了大半年的饮食控制,体重仍然没有降低。此外,月经不调、面部长痤疮、多毛等乱七八糟的问题也一并向她扑来,弄得她情绪不振,手足无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莫非得了什么怪病?”无奈之下,于女士来到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就诊,周传礼副主任中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安排进一步检查发现,于女士患有皮质醇增多症,右肾上腺腺瘤。

“初步考虑,该患者的高血压、肥胖症状均与其肾上腺腺瘤有关。”周传礼说,经内分泌科、泌尿外科专家会诊后,为于女士进行了腹腔镜下肾上腺病损切除术。术后1天,患者即能正常下病床活动,术后4天出院。

出院后,于女士停用降压药物,血压却保持正常,体重也慢慢在下降。3个月后,于女士再到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复查,其各项激素水平均正常,血压正常,月经规律,颜面部痤疮也消失了。“多亏医生帮我揪出了‘真凶’,让我终于恢复了正常生活。”于女士说。

继发性高血压不能依赖降压药,需要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血压高无非是通过药物来控制,但为什么于女士服用降压药后却一点作用都没有呢?这就牵扯到高血压的分类问题。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周传礼介绍:“目前中国高血压患病人群大多数是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终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另外小部分的患者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这是种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于女士就是典型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表述为由“皮质醇增多症”所导致的内分泌性高血压。

周传礼解释,“内分泌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范畴,是因为一些内分泌疾病所导致的高血压,一经确诊,多可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得到根治或有效治疗。原发疾病治愈后,高血压可随之消失,免去了终生服药的痛苦。”

以于女士所患的皮质醇增多症来说,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上腺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而引起的症状,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皮肤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另类高血压”莫忽视,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据了解,内分泌性高血压范围较广,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一般不容易诊治。

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导致血压升高。

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因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所致,最主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高血压,多表现为缓慢进展的中度高血压,少数为恶性、急进性高血压病,常用的降压治疗效果欠佳。

还有垂体瘤。功能性垂体肿瘤本身可分泌过量垂体激素引起相应腺体功能亢进,血压升高。当垂体瘤增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以及颅内压升高时,也可出现血压升高。

周传礼说,就像中医院内分泌科开设了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专门针对这些内分泌高血压进行明确诊断、中西医结合施治。

首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查体,或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明确继发病因;其次,根据致病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醛固酮腺瘤、肾上腺皮质瘤引起的高血压,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瘤体来治疗,避免长期服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若是糖尿病、甲亢等引起的高血压,则可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利用中医药来调节患者体内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同时可配合贴敷、艾灸等中医特色技术,针对性地疏导补泄,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

周传礼提醒说,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是否存在内分泌性高血压的问题,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1.高血压伴经常乏力的患者;2.顽固性高血压使用3种以上降压药效果不好,或者治疗有效但使用4种以上降压药者;3.40岁以前发病的高血压患者;4.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5.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6.高血压伴肥胖者,特别是向心性肥胖者;7.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出汗、心慌、头痛的患者;8.生长发育异常合并高血压者。

徐报融媒记者

王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