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向心性肥胖能恢复吗(向心性肥胖该怎么办)

中医陈玉龙教授 0
文章目录:

腹部脂肪厚、小肚子凸出?送你一方温阳化饮,让你告别向心性肥胖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胖子,看似高大壮硕,实则是个“纸老虎”。见风就倒,遇寒就病,既怕冷又不耐热,抵抗力极差,稍稍不慎就会生病。而且浑身乏力,四肢萎软,身上没有一把力气,什么都不干还觉得自己疲惫不堪。整天懒动懒言,性格平和内向,胃口也不十分好,但体重就是不断增加,膀大腰圆不说,腹部脂肪堆积尤其快,一层摞一层,小肚子非常凸出

膀大腰圆只是虚胖

生活中,我们老百姓有个很形象的词来形容这类人——虚胖,又虚又胖,实在是很形象。对于这类“肥胖”,我通常用“温阳化饮”的方法来解决,效果非常好,今天就将这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虚胖的形成因素

中医认为脾主中州,职司气化,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若脾阳不足,脾升清无力,胃降浊无能,中焦气机升降失常,那么湿气就会滞留在脾胃,化为痰饮

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就会引起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就会引起头晕目眩,浊阴不降就会引起腹满纳差,这些清阳浊阴之物积滞于中焦,慢慢就化成了膏脂,引起我们肚腹脂肪堆积、小腹凸出;上凌心肺,就会引起呼吸急促、胸痛心悸、短气易咳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不通、痰湿淤堵,人体气血无法顺畅流通,各个脏器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机体各项功能就会下降,人体处于亚健康状况,就会出现各种“虚”症,如代谢缓慢、疲惫乏力、精神不济、免疫力低下等。所以想要摆脱这种状况,我们就要从“脾”出发,温阳化饮,打通中焦。

虚胖克星——苓桂术甘汤

而中医对于这种类型的肥胖,有一个非常好用的方子,叫作苓桂术甘汤,它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仅四味,却能补足中阳,恢复脾升胃降功能,让人体中焦气机升降恢复正常,使聚集在中焦的痰饮水湿统统走开

苓桂术甘汤组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方中茯苓甘淡性平,入心、脾、肺、肾经,既能健脾益气,帮助恢复脾主运化水湿之功,彻底断绝体内痰饮产生的根源;又能利湿化饮,让水湿从二便而下,以消除体内已经聚集的痰饮。此为治标之药,专除脾胃聚集之痰饮

方中桂枝辛甘性温,入心、肺、膀胱经,既能强壮心阳,晒干脾胃聚集之湿,帮助脾胃恢复升清降浊、调畅整体气机的功能;又能平冲降气,让该升的清阳之气上升,让该降的浊阴之气下降,避免痰饮上逆凌犯心肺、下逆影响肾脏膀胱。此为治本之药,专补脾阳,以恢复人体气机升降功能,气行湿自去

方中白术苦甘性温,入脾胃经,既能醒脾益气,帮助茯苓恢复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彻底断绝体内痰饮产生根源;又能燥湿利水,帮助桂枝恢复脾主升清之功,把脾胃之中聚集的痰饮化为身体所需津液,濡养五脏六腑;还能健脾消积,帮助消除脾胃内积滞的食物,让脾胃内痰饮积滞从大便排出。

方中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脾、肺、胃经,既能辛甘化阳,帮助桂枝温补脾阳,让中焦脾胃气机升降恢复正常;又能补中益气,帮助白术、茯苓健脾渗湿,断绝体内痰饮形成的根源;还能调和诸药,让方中诸药各自发挥功能,又让诸药互增彼此之功。

纵观全方,茯苓专攻水湿痰饮,桂枝专调气机升降,白术甘草补益中焦脾胃四药合用,生痰之源得以断绝,已生之痰得以祛除,气机升降正常则痰饮无以内停,标本兼治,则再无生痰之虞

中焦脾胃水湿痰饮化散尽,积滞痰浊排除完,腹部脂肪就会慢慢消散,水桶腰、大象腿、游泳圈的情况就会逐步改善。再加上体内气机通畅,气血化源充足,机体各个脏腑得到充足营养,体虚乏力气喘、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也会慢慢好转。

当然,不管是减肥还是治病,中医都讲究辨证。如果你确是中阳不足导致的肥胖,那么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妙用此方,相信最终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我是中医陈玉龙,如果你有肥胖相关的问题需要咨询,可以将自己的详细情况留在评论区,我会抽时间帮大家解答。#头条创作挑战赛#

专家谈肥胖:是病需就医、治疗没有“一招鲜”

肥胖问题困扰不少民众,但很多人对其认知有误解。许多人低估其对健康的严重威胁。有不少人认为,只有极度肥胖才会产生健康危害,轻度或中度肥胖无伤大雅。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教授1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肥胖是一种病,必须进行医学干预。其次,肥胖的轻重,要根据是否代谢异常来判断。第三,肥胖的治疗没有绝招,没有一招鲜,必须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

据悉,近期,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2024年世界肥胖报告》。该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33亿成年人受到超重和肥胖的威胁,高BMI(超重 肥胖)的成年人比例将从2020年的42%增加到2035年的超过54%,5岁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患病率达到39%。中国的超重或肥胖情况也不容乐观。

据悉,从科学角度来看,肥胖症其实是一种以大脑为中心,由生物、遗传、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正常情况下,大脑中的“饥饿中枢”和“饱中枢”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平衡出现异常,“饥饿中枢”的作用将明显增强,人体就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从而食欲大增,而非简单的仅靠意志力就能控制住进食的渴望。

曲伸教授表示,根据临床经验及病因,他把胖子分为红(高代谢型肥胖)、白(代谢正常型肥胖)、黑(炎症代谢型肥胖)、黄(低代谢型肥胖)四种。能吃、能喝、有高血压,一喝酒脸红红的,能喊、能叫的是“红胖子”,他们代谢旺盛,吸收非常好。“红胖子”将来最容易得高血压。“我们和美国有关机构合作研究已经证实了这类肥胖患者的存在。”他说。

黑胖子一般很有劲,像鲁智深一样,能吃能干。很多美国橄榄球运动员都是黑胖子。现在年轻的黑胖子比较多,表现为脖子发黑、女孩子月经不正常、毛发增多、肌肉多,脂肪也多。

黄胖子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一胖就胖肚子,有气无力、甲减、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代谢率降低,喝西北风也胖,一胖就出病。

代谢健康性肥胖者被称为白胖子,他们体重指数超标,但白白胖胖的,皮肤弹性好。医学名词就叫正常代谢性肥胖,就是代谢没有问题。

这四种类型肥胖患者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对黄胖子,医生会帮其提升激素水平,代谢率高了,自然而然会瘦下来了。黑胖子,减重比较难,必须降低体内的胰岛素水平。红胖子时常出现大便干燥,肠道通畅以后才能减重。而对于白胖子,一般不能轻易减重,否则会导致月经不正常、没力气,需要预防持续性发胖。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发胖,有的人怎么吃也不胖?“不同的基因构成决定了身体的代谢类型,从而影响体重。心理因素和部分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体重的增加。”曲伸教授告诉记者,有的人胰岛素水平很高,就特别爱吃。有的人感觉永远吃不饱,这和中枢调控有关。这位专家透露,其现在正在研究肥胖的中枢调控机制,并发现:每个人从出生开始,脑子就有一个“调定点”,设定该长多少体重。有的人可能注定会胖到100公斤,大脑才认为“够了”。

曲伸教授说,虽然人一辈子会长成什么体形大概率由先天决定,但是,如果有人很自律,对疾病的认识超前,或许能控制不增加到原定体重;但是如果任之为之,在原定基础上发胖,那会很严重。这位专家表示,因此,大家所说的“超级肥胖”,就是源于此。

对于更年期女性发福现象,曲伸教授直言,更年期女性最大的问题是向心性肥胖,更年期的替代治疗(常指:激素替代疗法)或是一个减重好办法。“我们说的‘替代治疗’其实很复杂,并不是单纯的雌激素替代治疗,缺钙、缺维生素D,都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他指出,“对于更年期女性,调整内分泌紊乱,获能避免体形就发生剧烈改变;开展针对性治疗,应减少其腹内脂肪和脂肪肝,肠通了、肝通了,腰围就不会增加了。”曲伸教授说。

“减重一定要从全方位出发。”曲伸教授表示,“我一直认为肥胖不能‘一招鲜’。”对于社会上流行的生酮饮食、低卡路里饮食、16 8饮食等“减肥方法”,这位专家认为,都是“赶时髦”。他直言,营养治疗是第一步。曲伸教授表示,因为肥胖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糖尿病发病率、肿瘤发病率变高令人担心。但是瘦了以后,骨质疏松引起的死亡更多,所以千万不要减重过度:该减的减,不该减的不能乱减。大规模研究发现了“U形曲线”:体重指数小于18.5的人全因死亡率,远远高于体重指数在25-30者。全因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原因导致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人口数之比。

许多肥胖症患者为了减重可能采取快速却不健康的方法,如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其实这些方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他指出,应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对症治疗,尤其肥胖症合并相关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通常伴随慢性生理或心理障碍,需要接受多学科综合护理或多种药物治疗,不单以减重为目标,还应涉及肥胖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记者陈静)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小肚腩大问题 老中医教你健康减脂

经过了前一段时间的“加强版假期”后,除了年龄,增长最快的就数腰围了。更有甚者,四肢一点肉都没增,但唯独小肚子像“吹了气”似地长。肥胖是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的现象。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导致疾病。比起在腹部、大腿、臀部及小腿的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过多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更高。迄今为止,向心性肥胖是医疗人员用来衡量慢性疾病发病率的重要指标。各个年龄段的男性和更年期之后的女性更容易形成向心性肥胖,体型会变得像一个苹果。各种健康问题接踵而至,患病的风险也开始增加。这意味着,小肚腩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少健康问题。只要腰围粗上一点点,就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中医认为,肥胖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兼杂的病证,其“实”以水湿内停、痰瘀互结为主;其“虚”以气虚阳亏为主。无论是水湿还是痰瘀,都为阴寒之性,需要阳的温化、气的推动,才能清除出体外。气虚则推动乏力,阳亏则温化无权,致使水湿痰瘀堆积体内,形成肥胖。

从中医理论来说,腹部肥胖还与脾虚有关。《黄帝内经》把这类肥胖人群叫膏人,有“纵腹垂腴,皮缓,肉不坚”的特点,意思是说弛纵的腹部,下垂的肉,肚皮很松弛,肚皮里的肉不坚硬。在脏腑之中,脾主要负责运化水湿,当脾气虚弱,水湿不能被及时运化而出现内停。而停滞的湿是一种弥散状态的邪气,瘀积久了就会凝聚形成相对粘稠的病理的邪气,中医上叫做痰,痰和湿聚在体内之后会形成痰湿蕴结的肚腩。肥人多痰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说文解字》上说:“脾主信藏志,信生于土。”“脾主信”是说脾发挥功能是有节律的。规律的运动和饮食是健脾利湿的主要方法。

一般来说,有效减肚腩的运动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饮食有节。一日三餐时间规律,饮食有度,不暴饮暴食,用坚果和种子类食物代替猪油、牛油等动物性食材,是减少腹部肥肉的明智选择。常喝减腹茶饮方:生白术5克、陈皮5克、茯苓5克、泽泻5克、大腹皮5克,水煮15—20分钟代茶饮即可。

其次是“动则生阳”。肌肉运动中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可以温煦脾阳,所以脾阳虚的人,可以适当锻炼。每天快步走:快步走或快慢交替走,每天45—60分钟,一方面可以减掉腹部脂肪,另一方面不至于让人运动过度。中强度有氧运动:虽然不建议运动过度,但是运动还是需要一定强度。比如说,多做跑步、单车、游泳等运动。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敲打带脉。肚子所在的位置为带脉与足六经的交汇处,就如同大街上的十字路口。如果路口经络不通,局部形成积水点、垃圾排不出去就会形成肥胖。通过敲打可以把积水点打通,排走垃圾。其方法是从肚脐前面横腰一周,一直到腰椎中间,敲打一周,力道要大一点,有微微的疼或者胀的感觉是最好的,每次敲打30分钟左右。对于没达到胖的程度,但是吃完饭容易胃胀、肚子胀的人,吃完饭半小时敲打带脉能消食健胃。

(作者系北京朝阳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作者:王红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