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斤肥胖女人征婚(220斤胖女人)
408斤外国女相扑手公开征婚,重金900万“找丈夫”,你心动了吗?
这世界上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世俗眼光总是以同种审美来衡量人,可是并非只有外表上的苗条漂亮才能称之为美。我们要在这个泛着浮华的社会中摘掉有色眼镜,认识到心灵的纯净与善良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人物便是一位外貌超脱大众审美范围,可是她内心勇敢真诚。她是408斤的相扑女拿出900万公开招亲,只为寻找真爱。
相扑的历史与文化很多人一听到相扑运动率先想起的便是日本,然而相扑最早是起源于我国。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兴起了相扑这项竞技体育运动,它是具有一定武术性质的,应该可以算是我们武术的一个门类。
相扑在我国古代一直流传着,即使叫法名字随着朝代更迭有所变换,但是核心的招式要领基本没有大的改动。在唐朝时期,我们与海外的来往日益加强,相扑随之也传入了日本。
看过相扑比赛的朋友肯定都对这项运动有一定的了解,它需要有极大的力量来扳倒对方的同时自己的下盘又要极度稳定,保证自己不被对手扳倒。此项运动传到日本后深受日本皇族喜爱,成为了宫廷竞赛。
之后此项运动成为了日本的国际。而到如今,相扑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竞技体育项目。但是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这位相扑女王莎拉·亚历山大竟然是英国人,能将异于自己文化的项目做好很少见也很难得。
在莎拉·亚历山大做相扑手之前,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那时的她也没有408斤这样重。并且她在婚姻里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家庭主妇,她料理家务的同时还要照顾三个孩子。
日复一日为家务琐事操劳,活动范围也只能限于家中,所以她对自己的形象越来越不顾忌。对于自己的饮食不节制,也很少去做运动,导致她的体重快速增长。莎拉·亚历山大与丈夫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糟糕,最终走向离婚。
离婚后莎拉·亚历山大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她决定要再次回归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此,莎拉·亚历山大一头扎进各种招聘之中,想要找到一份工作。可是她实在太胖了,整个人仿佛是一座庞然大物。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敢接受自己的办公区出现这样的人,所以莎拉·亚历山大在寻求工作的路上屡屡碰壁。
功夫不负有心人,意外之下莎拉·亚历山大接触到了相扑。这个运动项目简直就是为她而设计的,相扑不需要灵巧轻便,而是需要体重超过240斤,身高在175厘米以上。在这里不会有人恐惧或者冷嘲热讽肥胖者,相反的是这里极其需要身材庞大的人。
在求职经历了种种困难后,她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份绝无仅有的适合自己的工作。莎拉·亚历山大决心要把它做好,希望能在相扑上有所成就,证明自己不仅仅只是一个肥胖的家庭妇女。任何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有必胜的决心。莎拉·亚历山大虽然是一个肥胖的“怪人”,但是她有颗坚定的内心。所以她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可能。
当然,只有持久辛苦的努力才能真正走向成功。莎拉·亚历山大深知这个道理,她对于相扑来说还只是门外汉,所要面对挑战比那些有基础的专业运动员更多。但是她从来没有惧怕放弃过,在训练中一次次摔倒在一次次站起来。身上被摔出了伤,涂好药就继续拼命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漫长艰苦的训练中莎拉·亚历山大逐渐增强自己的能力,丰满自己的羽翼,到她能上场比赛时已经颇具能力。之后的各类相扑比赛莎拉·亚历山大都有精彩的表现,也拿到了不少的重量级奖项。她也实现了梦想证明了自己,荣获相扑女王这个称号就是最好的印证。
莎拉·亚历山大身上的经历简直就是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当代有不少家庭妇女在家庭中渐渐失去自我的价值,莎拉·亚历山大为这类女性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不仅如此,莎拉·亚历山大还是个身材异类的人,她所承受的冷眼目光更多,可即便如此她依旧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这点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勇敢追寻爱情当莎拉·亚历山大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后她便开始再次渴望爱情。莎拉·亚历山大是一位很优秀的女性,但她上一段婚姻却没得到善终。所以,她渴望新的爱情,想要找到一位可以接受她爱她的另一半。
然而,普罗大众在选取婚恋对象时还是会注重外在。莎拉·亚历山大体重达到408斤,又因从事相扑运动,她可以轻松将一个成年男子摔翻在地。很少有男人会愿意挑选这样的女性作为自己的妻子。
莎拉·亚历山大是绝不会放弃的那种人,她可以在工作中屡屡碰壁仍能走向成功。她坚信自己在爱情中也会峰回路转,但她不只限于等待幻想。莎拉·亚历山大做出了一件令所有人震惊的事情。她宣布以九百万彩礼为资本寻找结婚对象。从事多年相扑运动,莎拉·亚历山大有丰厚的积蓄也是可以预料的。但是她会选择用钱高调招婚,实在勇敢,我们普通人肯定是没有勇气这样做。
如今莎拉·亚历山大已经四十六岁,她依旧坚守在相扑舞台上。她想要一直在路上奔跑,不再选择懈怠的生活。但是她还没有如愿等到爱情,她倒是也没有灰心还在执著地等待着。想必那个真正爱她,不会在意她的外表,不会在意她的经历的人就在不远的未来。毕竟这般勇敢执拗的女性世间少有。
当面对人生的困境,尤其是像莎拉·亚历山大这样因外表所带来的困扰时我们常常会自卑抱怨,乃至自暴自弃。但是当外在无法改变时,我们就更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在所有的艰难险阻面前不是选择逃避而是需要迎难而上。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获取成功。
90后女孩替父拉货跑遍全国,拉横幅霸气征婚:月入2万,我养你
“我开货车养你,你给我爱情就好。”一位身材苗条、自信开朗的90后女孩指着卡车后面悬挂的横幅,对网友聊起自己的征婚宣言。
身后的卡车全长13米,装满货物的卡车就像一座小山,与瘦弱的女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征婚,大多数女子首先考虑的是男方的经济基础和赚钱的能力,而这位女子却表示“若为爱情故,万事皆可抛。”
她还自信地说自己可以开货车挣钱养男朋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她有赚钱秘笈在手?
让我们走进这位90后女孩,了解她别样的人生。
云歌对卡车情有独钟,立志要做新时代的花木兰这位美女名叫云歌,1991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
云歌父母是货车运输司机,平时陪伴她的时间很少,每次回来总是一边清洗保养卡车,一边照看她。
在云歌模糊的记忆中,卡车总是和父母联系在一起。为此,每逢父母给她买玩具,她总是要买各式各样的卡车。由于和卡车接触比较多,小云歌对卡车有着特殊的感情。
父母出差,就把她送到奶奶家里。云歌很乖,奶奶在一旁干活,她就在一旁玩她的卡车,炫彩的卡车外壳,透明的驾驶室,对她充满无限的魔力。
有一次,父亲回来又带云歌去他的货车上玩,小云歌拉着她的卡车说:“你开你的大货车,我开我的小货车,咱们比比看谁的卡车开得快。”
爸爸一下子被她这认真的表情和稚嫩的童音逗得哈哈大笑。“好好好,等你长大了,也让你开大卡车。”
也许是父亲不经意的一句话,云歌的心中从此就种下一颗长大要开大卡车的种子。
云歌上学时学过一篇课文《木兰从军》,讲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自己喜欢卡车,如果能像花木兰那样替父亲开货车,该有多好!这样既能掌握更多驾驶货车的技术,又能为家里赚取更多的钱。
再说货车运输是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为城市间输送居民生活用品,这也意味着有活干,就能多赚钱。
货车司机工资高,又喜欢货车,于是云歌就产生了做货车司机的念头,平时父亲没活开货车回来休息,她就会爬上货车,让父亲教她卡车的各种操作、了解每个操纵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对于云歌的勤学好问,父亲总是耐心地解答,有时还会给她讲一些自己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比如:货车在半路遇到故障时该怎么解决,爬坡时怎样考验自己的意志力,遇到碰瓷时怎样处理,云歌常常是听得入迷。
在云歌心中,父亲是位无所不能的超能英雄,他身上有无数个和卡车有关的有趣故事,云歌一直都听不够。
父亲不经意地说出“长大后让云歌做卡车司机”这句话就像一颗种子,慢慢地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一直长到云歌18岁。
有一天,云歌郑重其事地对爸爸说,她要陪爸爸一起去拉货,像他那样做一名长途拉货的大卡车司机。
她说父亲开车很辛苦,年龄也渐渐变老,自己要替父亲开货车赚钱养家,分担父亲的经济压力。
父亲听到她的话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了,他不同意自然有他的理由。自己大半辈子都奔波在送货的路上,知道其中有多少辛酸和苦难。
严寒酷暑,卡车断油出故障、吃饭有一顿没一顿的,有时还要熬夜赶路,这岂能是一时心血来潮,说干就干的?
女孩子瘦弱体力小,装车卸货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半路坏车修理更是困难重重。
哪个父母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这份罪。一个女孩子,家里也不需要她赚多少钱养家,找一份稳定轻松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就行。
可云歌还是软缠硬磨,她说自己就是为卡车而生,打心底喜欢开卡车。现在是开放的年代,男女各顶半边天,只要喜欢,开卡车一样能干出一个名堂来。她要替父亲开货车,做货车界的花木兰。
父亲知道云歌特别喜欢卡车,从小到大都是在玩卡车玩具,现在又想做卡车司机。孩子有梦想有追求,作为父母就应该全力支持,于是他和妻子商量一下就同意云歌做货车司机。
得到父母同意后云歌就开始行动,她去驾校学习货车驾驶技术考取A2驾照。A2考试难度还是很大的,可云歌好像就是为卡车而生,仅半年时间,她就轻松地将A2驾照拿到手。
拿到驾照后,云歌就开始跟随父亲一起跑长途,父女俩搭班,云歌特别细心,他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的生活,饭菜准备好先让父亲吃,多半路程也是她开车。
云歌主要是跑国内路线,偶尔她还会跑跑国外线路,像老挝、缅甸等国家,人们都知道跑长途累,像云歌这样一个女孩子跑国外线路则会更累,不过赚钱也最多,云歌精力旺盛,倒是很乐意跑国外。
云歌喜欢边开车边欣赏沿途不断变换的风景,看着从身边疾驰而过的风景,她心里就异常兴奋,开十多个小时的长途车竟然都感觉不到累。
行车磨难千万重,坚强铸成自信花不过,就是再感兴趣的事重复成千上万次也会感到索然无味,连续十多个小时的路途跋涉,对云歌的身体和精力都是一次大大的挑战。
像云贵川专线,光上坡路就有60多公里,开车不能分神,对耐力要求也特别高。
还有盘旋的山路,路遇私家车、人流多等拥堵的路段,都要持续地低速行驶。不能急,即使饿着肚子也得坚持住。
对云歌来说,饿肚子是小事,能安全来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云歌说:“路上遇到车出故障的情况很多,上帝不会因为你是女孩就绕你而过。”
好在她常年跑长途,也熟悉了卡车的突发情况,每次出现故障都能从容面对。
她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在贵州,已是夜里2点多,也没带水,大货车在下大坡,快到坡底时,轮子突然着火。
云歌搜遍整个驾驶室只找到一暖壶开水,拿着暖壶就向着火的地方浇过去,由于火势太猛自己又力量太小,一瓶水都没浇到燃烧的轮子上。
她只好把车开到应急车道,眼睁睁地看着燃烧的轮子。等到消防人员来到时,只有一个车头还完整保持着,后面整个挂车都被烧坏了。
这种危急的事情不止出现过一次。
有次云歌在乌鲁木齐呆两天才找到活干,签好订单准备去拉货,还专门带了个加满-35号油的小油箱。
怎料还未上路,便已出现突发情况:车子打不开火,就算用强启,还是嘟嘟地响。
根据以往开车的经验,云歌推断如果是电池用亏,使用强启可以打着火的。可这次,问题应该不在电池上。
经检查才发现,原来是加-35号油时没有清理干净,油箱底部还有少许的0号油,这才导致汽油上冻。
路途上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倔强的云歌有过恐惧,有过担心,但她没有认怂。既然已经选择货车司机这条道,再苦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
转眼间,云歌开卡车已有十年之久,现在她和父亲分开干,两人各开一辆货车,种种困难不但没有阻挡云歌前进的脚步,反而磨炼出她坚强的意志,她说:“再难的路也有尽头,再黑暗的夜也会迎来曙光。”
云歌开大卡车拉货跑遍全国各地,经历的事很多,见识也很广,她的视野和格局也因此而有很大提升。
她凭着多年积攒的开车经验,自己组建云歌车队,专门负责云贵川线路运输货物。
她粗略算一下,这十多年光驾驶行程就达240万多公里,相当于围绕地球转了30多圈。
云歌开车十来年跑遍全国,也积累很多经验。现在云歌的开车技术已远远超过了父亲,特别是倒车技术更是无人可比。
考虑到父亲年龄越来越大,云歌承担大部分跑车的业务,只要不是太忙,她就让父亲在家休息,自己去跑长途送货。
虽说辛苦,但也换来了颇为丰厚的收入,现在云歌的月收入已超过2万,可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
霸气征婚展示自信,只做卡车界的王者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云歌,感情上却诸多波折。云歌活泼开朗,自信大方,在车队还是很受男同事喜爱的。可是一提到谈情说爱,很多男孩都避而远之。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
一、云歌业务能力强,工资又高,很多男孩都自愧不如,自信心不足,当然不敢高攀她。
二、长途司机很辛苦,一年时间有三分之二是在路上度过,陪伴家人的时间非常少。
谁也不愿意找个没时间谈恋爱的人做女朋友,更别提结婚生子照顾家庭。
彼时距离云歌开卡车已过去十年,也到了结婚的年龄,可眼下还没有合适的男朋友。这下可急坏她的父母,父亲甚至后悔同意她开卡车的决定。
他们发动亲朋好友给女儿介绍对象,结果要么是男方嫌弃云歌的工作,要么是云歌看不上男方。
一段时间后,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好事总难全,云歌也想不出很好的办法。
别看云歌在外人面前有说有笑的,闲下来的时候她也暗自伤神,眼看着岁数一天天变大,她的爱情鸟还没有向她报到。
有一天,云歌忽然灵机一动,货车行驶路途远,如果在货车上拉横幅,势必会有很多人看到。说不定还能遇到投缘的人呢!
说干就干,她到广告部做了两条征婚条幅。其中一条是“我开货车养你,你给我爱情就好。”
另一条是“目前月入2万多,面包我自己买,你负责给我爱情。”
如此霸气的征婚条幅,在全国很快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云歌也瞬间成为一名网红。
作为网红的她利用闲暇时间录制日常生活视频在社交软件上播放,她没有利用流量带货,而是介绍更多的开车经验给网友,很受卡车司机的喜爱。
其中一个名叫起床困难户的短视频,记录她一个人跑长途车时,后半夜在服务区找不到停车位,疲乏困倦地把车停在路边慵懒洗漱休息,后又被叫醒起床的情形。
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就把货车司机跑长途的辛苦真实再现给网友。
还有渴望爱情而不得的无奈表达,让人看了也特别心疼:她说自己现在已经30岁,就算明年能找到对象结婚,后年生子,等到孩子20多岁想学卡车时,自己都60多岁,教不了孩子开卡车的技术。
其实爱情这种东西,不能急,只能等。缘分到了,爱情就会不期而至,与你撞个满怀。勤劳能干的云歌,一定会找到属于她的幸福。
赚钱不忘回报社会,默默奉献自己的价值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多谈恋爱的机会,云歌又开了一所专门培训卡车司机的驾校。
依靠多年的开车经验,自己还当起教练,指导学员开车。这样一来可以省去教练的工资,二来可以传授更多的干货,让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核心的技术。
不论男女,只要想学,云歌都会手把手地去耐心传授。很多学员都对侧方停车有困惑,云歌就边示范边传授停车秘诀。
此外,云歌还把学员遇到的难点,录制小视频发到社交媒体上,引起许多热爱大卡车的网友的热烈点赞,许多想学A2驾照的学员也慕名而来,现在她的学员遍及全国。
截止现在,从这里毕业的学员已有三千多人,他们拿到驾照后奔赴在全国各地,默默为我国的运输行业奉献自己光和热。
货车运输是国家经济流动的命脉,它承担着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特别是蔬菜水果的运输,对运货的时间要求也很严格。
货车司机每日凌晨三四点从农村出发运送到城市,往往都是长达十多个小时的辛苦奔波,到达地点后他们还要装卸,付出的体力和时间也比其他职业要多很多。
正是有了云歌和一大批长途运输司机,日复一日地奔赴在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上,各大城市居民的生活才得以有序地进行。
云歌不但工作敬业,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女孩,2021年7月20日,河南遭遇一场特大暴雨灾害,受灾的群众生活得不到保障,很多爱心人士前去慰问。
云歌知道后自己花钱买了一卡车矿泉水和方便面,亲自开车送到灾区。
不过,最令人想不到的是云歌是一个维护世界生态平衡的使者。
平时她也会做一些放生活动,看到集市上售卖的青蛙和海龟,她会买一些放到湖泊中。她说从自己做起,不食野生动物。保持生态平衡,让人和动物和谐相处。
我们相信这样的好姑娘,美好的爱情一定会和她不期而遇。希望她能早日找到合适的伴侣,相亲相爱,携手走向幸福的人生!
揭秘青岛征婚男女:34岁是个转折点 男1米75刚及格
34岁是个转折点
“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挑什么啊?”
“今年赶快找,不然过两年就‘贬值’了!”
“二十五还可以叫二十出头,二十六就是奔三了!”
年龄,是相亲市场绕不过去的槛儿。大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青岛市初婚登记平均年龄在27.5岁左右,此后逐年增长。到2019年,初婚登记平均年龄涨到了28.6岁,初婚年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小城镇结婚早大城市结婚晚,青岛的这一指标与英国相当,将美国甩在了身后。
尽管记者反对使用“剩男”“剩女”这样的称呼,但是必须提醒岛城的父母们:“剩”或“不剩”,28.6岁见真章。别忘了,登记结婚之前,还需要一段时间恋爱,所以适当提前督促很有必要。
在记者调查的1191位无婚史征婚者中,1187人备注了自己的年龄,平均32.42岁,其中年龄最大的58岁,年龄最小的是位20岁的姑娘,尚没有正式就业,瞧瞧人家00后都已经登上相亲舞台,80后、90后们可要当心后浪们了。
从征婚男女的年龄分布情况看,80后至95后是相亲市场的绝对主力,00后刚刚开始“崭露头角”。征婚年龄的人数最高峰出现在31岁,男女均是如此,看来古人说的三十而立,确有道理。31岁之前和31岁之后,征婚人数呈缓步下降趋势。20岁、21岁、22岁的征婚者各有1位,均为女生,可能是女生较早比男生“成熟”,但是整体上还不急,从23岁才开始逐步升温。
34岁是征婚男女的分水岭或转折点。34岁之前的征婚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可以简单理解为女追男,女的主动出击,男性则有选择权;34岁之后的征婚男性多于女性,反映出男的主动出击,女性更有选择权。
从男女不同性别的平均年龄来看,484位男性征婚者平均33.19岁,707位女征婚者平均31.89岁,男女相差1.3岁。男长女幼,是中国人婚配中的普遍逻辑。这1.3岁的男女年龄分布差,也可以理解为社会中适婚年龄差异的写照。
男1米75刚及格
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
身高,是相亲市场上紧排在年龄之后的硬杠杠。在1191位无婚史的征婚者中,1182人报告了自己的身高,占比超过99%;1113人给出了未来对象的理想身高,占比超过93%。从占比情况来看,身高这个问题,在征婚市场上绝对无法回避。
有网友说:“无论身高差距多还是少,无论是男生比女生高,还是女生比男生高,只要两个人互相看上眼,别人的眼光都不重要。”记者同意这种看法,“不喜欢,什么都很重要;真喜欢,什么都不重要”。但是记者提醒,相亲市场毕竟属于“速配”,参与者对自身条件和未来对象描述得越是精准,成功率就会越高,毕竟性格好、气质佳等描述无法直观量化判断,只能放到市场后环节、深入了解才能知晓,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相亲男女中,全部484位男性中有478人标注了自己的身高,平均177.11厘米;全部707位女性中704人标注了身高,平均身高165.72厘米。这两个数据可能比我们的日常感知要高些,妥妥的男的个高、女的腿长,或许有一点点虚报吧,倒也无伤大雅。
在对理想对象的身高要求方面,484位男性中433人给出了具体数字,平均要求身高162厘米以上;707位女性中680人给出了具体数字,平均要求身高174.5厘米以上。也就是说,男的身高175厘米、女的162厘米是及格线,不知道正在寻觅终身伴侣的先生女士们有没有“压迫感”。
在相亲女生看来,身高175厘米的男友最为理想,身高170厘米的男生也不错,分别有352位和108位女生选择了这两个身高段位;而在相亲男生看来,身高165厘米的女生和身高160厘米的女生一样受欢迎,各有213位男生选择这两个身高段位。
用一位征婚女士的话来说,身高代表第一印象,成不成看“内涵”。
女硕士求“解救”
相亲市场里,被贴上“剩男”“剩女”标签的人,其实各方面条件一点也不差,尤其是学历方面。有人说,所谓被“剩下”只是对自己的要求是啥更清楚而已。
1191位无婚史的征婚者中,去除未标注和标注不明者外,共有1148人标注了自己的学历,占比96%。其中,高中以下学历66人,占比6%;本科607人,占比53%;专科279人,占比24%;硕士180人,占比16%。硕、本、专加起来,在全部征婚者中占比达93%。另有博士15人,博士后1人。
高学历高智商,是征婚的标配。那些还没有资格谈婚论嫁的少年们,可要好好读书了。
在未来对象的学历要求方面,社会刻板印象中女性会希望未来老公学历高于自己,事实真是这样吗?自身学历专科的女性中,7%希望男方学历高于自己,而在本科、硕士女性中,无人要求男方学历必须高过自己。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必须”不代表“可以”,征婚女性标注的对方学历,一般指自己可以接受的最低学历。
女硕士是需要特别拿出来说一说的群体。网上有种段子形容女博士是“灭绝师太”,对应的女硕士就是“李莫愁”。对于这种调侃,记者表示强烈反对。从调查数据来看,专科征婚者中男女比是46%对54%,本科征婚者中男女比是38%对62%,两组数据都接近征婚性别男女比例四六开。但在硕士征婚者中,男女比例达到了惊人的25%对75%。
3:1,意味着女硕士如果想找学历相当的男硕士,竞争格外惨烈。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相当复杂,仅从年龄上分析,硕士毕业就二十六七岁,工作1年就到了青岛初婚登记平均年龄的28.6岁,女硕士大量进入相亲市场倒也顺理成章。
引用足球场上的一句话:留给女硕士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稳定”压倒一切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1191位无婚史的征婚者中,1154人填写了自身职业,占比97%。征婚者从事的职业呈百花齐放状,很难从数据上看出职业偏好。
征婚人数最多的前十大职业分别为:国企员工106人,教师97人(不限于公办教师),会计/财务人员74人,工程师38人,外企员工37人,事业单位员工37人,医疗工作者(不含护士)36人,设计师33人,自营29人,公务员27人。
对于未来对象的职业,征婚者持完全开放态度。1191人中的240人对未来对象的职业没有填写或者明确标明“不限”,占比约20%;要求未来对象工作“稳定”的有899人,占比75%。征婚中高频出现的“稳定”一词,有文章认为对于追求“稳定”的人,拥有同样的信仰和价值观不重要,互相理解对方的梦想与希望不重要,有钱有工作是对婚姻的主要诉求。
细水长流的稳定婚姻,啥时候跟追求信仰和梦想对立起来了?应该看到,“稳定”背后是父母们的期许和祝福。
征婚男女很少对理想对象的职业进行明确限定,毕竟大家都是奔着结婚来的,不想把自己的路堵死。但是仍有40多名征婚者对未来对象的职业给出了限定,按照被提及次数排序:希望对象是公务员的有19人,希望对象是事业编的有15人,希望对象是教师的有12人,希望对象是军人的有5人,希望对象是医生的有4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公务员、事业编、老师等职业在相亲市场是最抢手的,其中征婚女性最喜欢对象为公务员,征婚男性最喜欢对象为事业编。当然,这一结论数据因样本有限,仅供参考。
此外,相亲市场还有个别要求未来对象可以去某地工作,例如中国上海、美国、加拿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