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热肥胖(脾虚湿热肥胖的症状)
- 1、身材肥胖,脾胃虚弱,湿热下注,湿浊阻滞型ED,中医如何调理?
- 2、肥胖不用慌,一个中成药巧搭配 祛痰、祛湿 消脂肪,从160斤到104斤
- 3、发胖的人,多因湿重脾虚?这个非遗疗法,即做即走,很不错!
身材肥胖,脾胃虚弱,湿热下注,湿浊阻滞型ED,中医如何调理?
导语~身材肥胖,脾胃虚弱,湿热下注,湿浊阻滞型ED,中医如何调理?最近有一个年纪不大的朋友问我,我感觉我自己身体还可以怎么也会出现了望门而泄,虽然没有ED但是这样也不行呀,时间久了特别担心自己出现ED,平时也没有什么手瘾伤精的习惯,也是补了很多很多但是总是感觉越补越严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通过进一步了解这个朋友确实比较洁身自好,没什么瞎搞的行为,但是平时对于美食特别钟情,而且是一个吃货,用他的话来说喝奶茶都用桶,经常给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老板上课,感觉自己得到了肥肉体重也上来了,现在感觉低下头都不看不见自己的下肢了,因为肚子实在太大。感觉自己身上的油特别大,头发也是油。我也是想下决心减肥但是谈何容易,跑回步立马感觉气喘呼呼,真害怕彻底跑过去。最让我头疼的就是房事能力,过去还可以坚持几分钟,现在感觉到胖了以后直接直线下降。每天总是感觉阴囊特别的潮湿,总是湿漉漉的不舒服,同时大便也是黏滞不成形,用的手纸特别的多。每天晚上睡眠质量特别的差,特别容易打呼噜,鼾声特别重。观察其舌苔比较红,黄腻,脉象滑数,其辩证为湿热下注,宗筋松弛。
其实对于这个朋友来说目前是不虚,假如长时间不好必然也会造成虚。对于为什么会出现阳事不兴的情况?最主要就是因为湿热太重导致的,所谓湿就是脾虚运化功能出了问题,也就是吃得实在太多脾胃消化不了,堆积在肚子里形成湿浊形成脂肪,所谓热就是湿浊日久化热,这二者共同形成了湿热。然而湿热最容易趋下袭阴位,所以总是感觉阴囊潮湿,然而海绵体宗筋由肝所主,就会造成局部海绵体宗筋气血不纯粹从而形成瘀血,所以自然会ED。其实很多人会有一个直观的印象,那就是瘦子比较猛,胖子比较虚,其实所谓虚就是湿浊太重,消耗能量太多。所以这个时候虽然身体很虚但是不能盲目地去补,湿热下去了阳气生发了ED和望门而泄自然会好。对于这种情况可用土茯苓,川萆懈,川牛膝,赤芍,白芍,苍术,白术,黄柏,荷叶,薏苡仁。期间必然要饮食清淡坚持戒色,一个月过后湿热下去了体重减轻,久违的晨起恢复。
其实对于这个朋友来说只是单纯的湿热比较重,从来没有伤及正气或者是伤及正气比较少,所以只是清清湿热就会好。假如长时间好不了,邪气太盛必然就会伤及正气,这个时候就会是一种虚实夹杂的情况,即使对症去治疗也是好得非常慢。其实对于这种太胖导致的ED或者望门而泄即使不治只要体重下来了也会好,毕竟很多时候泄泄就是补。
肥胖不用慌,一个中成药巧搭配 祛痰、祛湿 消脂肪,从160斤到104斤
大家好,我是中医黄威。
现如今,“回头客” 往往被视为商家的 “摇钱树”。而作为一名中医医生,我是最怕 “回头客” 的。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患者们在经过治疗后,能够彻底恢复健康,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再被疾病所困扰。
所以在日常看诊时,我会非常仔细的询问患者症状,从饮食睡眠到情绪的点滴,皆不放过。因深知每一丝细节都关乎精准判断。
而帮助大家减肥也是一样的,大多数找到我的肥胖患者不是单纯的肥胖,而是身体内部出问题了。
在这些肥胖患者找到我之前,他们也是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走了不少弯路,体重不但没减,反而越来越肥。
实在是没有变得办法了,就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当然我也不能辜负了他们的这份信任。
所以,我常跟患者说,想把肥胖治好,首先要了解肥胖的根源在哪里。
中医觉得肥胖主要是脾胃出了问题。脾胃就像身体里的加工厂,要是它工作不给力,水液和食物消化不好,就会变成痰湿积在体内,人就胖了。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个中成药,是我在调理减肥的时候常常会用到的一味药。
“参苓白术丸
“参苓白术丸”—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健脾益气,渗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的肥胖患者;
这种体质的患者通常伴有肚子大、乏力、经常拉肚子等症状。
1.参苓白术丸—药方组成
整个药方主要是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组成
其中药方中人参能补元气还健脾肺,白术可燥湿健脾,茯苓能利水渗湿,它们让脾胃变好。
山药、莲子帮着止泻,砂仁化湿,桔梗帮肺排水湿。脾胃好了,痰湿没了,体重自然就降下来了。
2.知识延伸小科普
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症状加减:
参苓白术丸加荷叶、山楂。适用于脾胃虚弱兼饮食积滞之肥胖。
与苍术、黄柏配伍。适合脾虚湿盛且有湿热内蕴的肥胖者
与冬瓜皮、玉米须。针对水湿泛滥型肥胖效果较好。
(以上药物仅作为科普分享,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案例分享
记得我有一位患者李女士,身高 153,体重却高达160 斤,其体态臃肿笨重,大便溏稀,
在看诊中发现患者舌苔白腻,脉滑。因此诊断为脾虚湿盛肥胖。
于是我采用参苓白术丸为主方,其有人参、白术等补脾胃、益肺气、利水湿。
加入荷叶,荷叶升清降浊,能助脾阳升发,又可化湿降脂进行调理。
结果如何
李女士按方服用,同时配合清淡饮食,减少甜食与油腻食物摄入,坚持每日散步半小时。
3个月后,体重降了 40 斤,身体困重感减轻,继续调理,最终体重减至 104 斤且没有反弹迹象,身体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发胖的人,多因湿重脾虚?这个非遗疗法,即做即走,很不错!
“他们说我这么胖,是因为懒;中医说我这么懒,是因为湿气太重…”
所以,中医是懂安慰人的,不但如此,还懂“拯救”你。
此前,刘殿全主任曾给大家介绍过“如何拯救带脉大肚腩的方法”(点击标题查看),今天继续给大家一些减肥指导。
1
肥胖是一种病
提到肥胖,很多人却不当回事,认为它只是一种外形上的问题,是一种“懒病”。
肥胖被很多人排除在疾病的范畴之外,那它究竟算不算一种“病”呢?其实,超重和肥胖是一类复杂的慢性的代谢病,跟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都属于代谢综合征。
怎么判断是否属于肥胖呢?
1.体质指数(BMI)
是常用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体重过低:BMI<18.5
体重正常:18.5 ≤ BMI<24
超重:24≤BMI<28
偏胖:BMI≥ 28
该公式不适合用于专业运动员、老年人。
2.量腰围
男性腰围≥90厘米,
女性腰围≥85厘米,
就属于腹型肥胖了,危害更大!
但这个标准与身高有一定关系,身高太高或太矮就不准确。
2
肥胖真的湿气太重?
“肥人多湿”,不无道理。
众所周知,吃进去的东西需要脾胃来消化吸收,过量的食物摄入 不良的饮食结构,首先会引致湿气加重,继续困脾,降低脾胃运化,然后导致湿重脾虚。
但脾虚湿重又只是肥胖的一个方面,中医治疗上还会辨证分型,如分为脾虚湿阻证、胃肠湿热证、肝郁气滞证和脾肾阳虚证等。
刘殿全主任认为,综合来看,肥胖不仅仅是脾虚失其健运,致体内脂肪、痰湿郁积腹中,还是慢性炎症不断积蓄的恶性循环,治疗关键在于抗炎,消除慢性炎症,调节身体各项机能,健脾祛湿,通阳利水,使脾运化恢复,痰湿得以排泄,使其体内阴阳平衡。
刘殿全主任根据患者情况辨证施治,如药用苦温的白术和辛温的苍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特别是桂枝温中通脾阳,助膀胱之气化等。
不仅通过健脾祛湿,通阳利水,使脾运化恢复,痰湿以及水谷之精微物质输布得以正常的排泄,以使肥胖自减,而且体重减轻以后精神、食欲更佳,身体无不适感。
2
减肥试试天穴疗法
刘殿全主任是非遗项目桑氏针灸疗法的第四代传人,以华佗蟠龙针法和华佗夹脊穴为主要治疗方法,辅以“天穴”疗法,即人体的玄关暗窍天窗穴(颈上交感神经节)、天鼎穴(星状神经节)、腰俞穴(骶神经节)针刺与穴位注射,通过独特的桑氏针法,调动人体经气,让其起到自我调节从而疗愈疾病的作用。
华佗夹脊穴是刘殿全主任治疗肥胖的重要操作穴位,与背俞穴相叠,是脊神经背根和交感神经相交通的体表投影处,也就是躯体内脏反射,针刺体表却能对内脏起到刺激作用。
针刺被认为可以提高肝脏处理脂质的效率,从而减少脂质积累,改善代谢功能。
针刺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这对调节脂质代谢至关重要。
针刺潜在的抗炎作用可能在其治疗肥胖的疗效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天穴疗法,巧搭火龙灸
火龙灸也是刘殿全主任在解决肥胖问题时常用的一种外治疗法,其以“通”为主体,以火攻邪,通经和络,使气血运行,温经止痛;以“温”为载体,散滞化瘀,开通全身经络,双向调节为用,促使脾胃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逆转病理改变的目的。
采用腹部火龙灸后,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有助于药物的吸收,药物又能刺激腧穴,腧穴反过来放大药物效能,在温热刺激作用基础上药物、腧穴、经络的作用对抗炎互助加倍,减少腹部白色脂肪。
此外,刘主任还会结合每个人的体质和病因的不同,采取个性化治疗,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针灸穴位的确定、脐部火龙灸的运用等。
4
9个理由告诉你:必须重视减肥
人体脂肪分成白色、棕色两种。白色主要用来储存体内多余热量,如果在体内过多聚集就会形成肥胖;棕色则是一种天然耗能型脂肪,主要维持体温和能量。
而胖子正好是白色脂肪多。
在肥胖状态下,这些脂肪组织分泌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不仅会引起全身性的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又会进一步诱发诸多代谢性疾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1.高血脂
高血脂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进一步导致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
2.加重心脏负担
研究发现,肥胖者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比正常体重者高4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者,10年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3.II型糖尿病
从肥胖到2型糖尿病的进展一般为:肥胖→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难以控制的高血糖→糖尿病并发症。
4.癌症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专家指出,33%的癌症发生在肥胖人群中。其中,肥胖女性比肥胖男性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更高。
5.皮肤衰老
肥胖者的皮肤容易出现问题,如黑棘皮病;也容易发生皮肤感染。
6.不孕不育
据调查,BMI>25的女性因不能排卵而造成不育的概率比体重正常的女性多1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此外,肥胖会降低男性睾酮的分泌,从而降低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7.痛风
肥胖者的痛风发病率较非肥胖者高3倍。
8.脂肪肝
轻、中度的脂肪肝多数是可逆的,但重度脂肪肝会诱发脂肪性肝炎,到后期甚至会导致肝硬化。
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会导致脂肪的堆积而压迫呼吸道,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睡觉打鼾”会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任何方式的减肥都离不开生活方式的调整:
1. 饮食调理: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的平衡和多样性,适当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
2.适量运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瑜伽、太极等,帮助促进体内的气血运行,加速脂肪代谢。
3.长期坚持:中医治疗肥胖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患者要有耐心,坚持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