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误区(肥胖的两大元凶)
吃的少却还是发胖?若能避开这三个饮食误区,你可能会越吃越瘦
一,主食吃得太多了
在我们国家,越是往北,饮食中“主食”占的比重越大,包括各种面食,烙饼,饺子等,当然这些主食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较多,当然也就更容易引起肥胖。
二,油盐摄入量过高
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偏向于重口味饮食,也就是典型的“盐多、油大”。
但是长期的高盐、高油饮食,不仅会引发肥胖,还容易诱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疾病和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而且相对于南方人的清淡饮食,我们北方人会在炒菜的时候放入一些辣椒,胡椒,花椒等刺激性的调味品,这些东西会刺激我们的味蕾,让大脑产生更多的饥饿信号,不知不觉中让人吃得更多。
三,你可能吃了“假蔬菜”
生活中很多减肥的人,都会吃“蔬菜餐”,认为蔬菜类的食物是不会发胖的,这样会让很多人产生很多误区,类似于酸辣土豆丝、干锅娃娃菜、蔬菜沙拉等菜品,虽然是以蔬菜为原材料,但是在烹饪的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油脂和热量,这样就变成了碳水丰富、淀粉含量大的“假蔬菜”,吃这类食物也是会发胖的。
真正的有益蔬菜有“2多,2少”的标准:
“2多”指的是所含水分多,维生素多
“2少”指的是所含的能量少,糖分少
生活中要小心“隐形饥饿”,缺少了这两种物质,你就是易胖体质
所谓“隐形饥饿”,不是说吃的食物有多少,而是指身体中某些元素摄入的过少,有数据表明:有70%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类疾病,都是身体中缺乏某些元素所导致的。而针对减肥来说,想要加快新陈代谢,快速分解体内脂肪,轻松瘦下来,就需要我们补充两种重要的物质。
1、左旋肉碱
左旋肉碱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脂肪堆积的物质,有些人胃口大,吃的多,但是又不喜欢运动,就可以通过补充适量的左旋肉碱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当然要控制用量,正常来说,成年人摄入50-150mg,就可以满足身体需求了。
2、锌
锌是我们人体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可以帮助我们促进能量的代谢,减少体内脂肪的堆积,想要减肥的朋友可以有针对性的多吃一些含锌丰富的食物,包括蛤蜊、扇贝、生蚝等。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肥胖的8大误区,很多人被误导了
来源:【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2022年8月,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声明称,关于肥胖悖论、代谢正常的肥胖或体重正常的肥胖,我们或多或少存在认识误区。
健康时报 图
1. 肥胖是富态?错!是慢性疾病!
生活中,很多人将“肥胖”当作一种生活条件好、富态的表现,甚至把“胖”当成一种“可爱”。
世界肥胖联盟将肥胖视为慢性病,世界心脏联盟将它视为慢性状态。声明指出,肥胖有三大特性:复发性、进展性和异质性。
研究分析显示,肥胖与心血管病死亡、主动脉瓣疾病、心力衰竭(心衰)、深静脉血栓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和心房颤动等多种疾病有关。
2. 体重正常就不胖?也可能肥胖!
过去很多人认为自己胖不胖,去称一下体重就好,或者简单地算一下体重指数(BMI)就行。
但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的声明中却指出,体重正常、体重指数正常的人,也可能是肥胖!比如有些人体重正常,但仍可能存在肌肉质量减少、脂肪占比增加的肌少症,但仍可能被认为是体重指数正常。若同时存在腹型肥胖,心血管病风险更高。
腰围和腰臀比是脂肪分布和中心性肥胖的更好预测指标,与病态肥胖关系更密切。
3. 肥胖的人活得更长?不存在!
“胖子可能活得更久”“肥胖可能让人更加长寿”,这些言论并不是荒诞可笑的玩笑话,而是大名鼎鼎的“肥胖悖论”!
有很多研究显示,肥胖的人反而死亡率更低!这是因为低体重者或体重逐渐减轻者死亡率更高,这可能是由于吸烟、慢性病、肺病、癌症等疾病等混杂因素,让患者体重减轻。
所以,肥胖的人反而死亡率更低?活得更长?不存在!
4. 肥胖但身体代谢却健康?错!
很多人虽然处于肥胖状态,但却没有给他带来其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于是便将这种肥胖称为“代谢正常的肥胖”,或者是“代谢正常健康肥胖”。
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声明称,代谢正常的肥胖,纯属误导!
代谢健康肥胖是指体重指数>30,但无心脏代谢异常。基于大量研究,与瘦人相比,这些人会更快地出现心血管危险因素。
5. 肥胖是吃得多动得少?错!
很多人肥胖,仅仅是认为自己是因为“吃得多,动得少”,于是节食、运动,但往往没有什么效果。
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声明指出,很多肥胖还和激素分泌异常性或其他疾病有关。
声明指出,激素分泌异常性疾病经常与肥胖同时存在,并与心血管风险相关。50%~8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患有肥胖症,其中30%~35%患有糖耐量受损,高达95%的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这无疑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风险。
6. 肥胖不会直接导致心血管病?错!
以往认为,肥胖通过其他危险因素或其他慢性病间接增加心血管病死亡,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超重和肥胖可直接增加心血管病死亡。
肥胖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和血栓栓塞疾病,也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比如,超重/肥胖人群的总血容量和心排血量较高,导致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
7. 肥胖并不会影响心脏健康?错!
《声明》强调尤其要关注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冠心病。肥胖与心衰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常见原因。大约70%~80%的冠心病患者超重/肥胖,冠心病患者通常有多种肥胖相关的共病和不良并发症(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
8. 减肥手术降低不了并发症风险?错!
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健康饮食、常规有氧运动和阻力性运动)会带来适度的体重减轻和长期的心血管益处。药物治疗方案对部分人群有益处。
减肥手术已被证明能促进体重减轻,降低总体心血管病风险,严重肥胖的人可考虑减肥手术。
更多最新健康信息
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更多精彩文章:
女子10年间查出三种癌,如今恢复正常生活!关键在于这一点!
身体好不好?试试这几个健康自测法,很多人都做不到!
肿瘤医生提醒:这个体检项目不建议普通人轻易做
科学家研究了60万人发现:这种血型中风风险最高!哪种血型不易患病、最长寿?
参考资料:①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 joint position paper by the World Heart Federation and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Eur J Prev Cardiol. 2022 Aug 25.
编辑:鲁 洋
审稿:杨小明
本文来自【健康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肥胖的8大误区,很多人被误导了
2022年8月,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声明称,关于肥胖悖论、代谢正常的肥胖或体重正常的肥胖,我们或多或少存在认识误区。
健康时报 图
1. 肥胖是富态?错!是慢性疾病!生活中,很多人将“肥胖”当作一种生活条件好、富态的表现,甚至把“胖”当成一种“可爱”。世界肥胖联盟将肥胖视为慢性病,世界心脏联盟将它视为慢性状态。声明指出,肥胖有三大特性:复发性、进展性和异质性。研究分析显示,肥胖与心血管病死亡、主动脉瓣疾病、心力衰竭(心衰)、深静脉血栓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和心房颤动等多种疾病有关。2. 体重正常就不胖?也可能肥胖!过去很多人认为自己胖不胖,去称一下体重就好,或者简单地算一下体重指数(BMI)就行。但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的声明中却指出,体重正常、体重指数正常的人,也可能是肥胖!比如有些人体重正常,但仍可能存在肌肉质量减少、脂肪占比增加的肌少症,但仍可能被认为是体重指数正常。若同时存在腹型肥胖,心血管病风险更高。腰围和腰臀比是脂肪分布和中心性肥胖的更好预测指标,与病态肥胖关系更密切。3. 肥胖的人活得更长?不存在!“胖子可能活得更久”“肥胖可能让人更加长寿”,这些言论并不是荒诞可笑的玩笑话,而是大名鼎鼎的“肥胖悖论”!有很多研究显示,肥胖的人反而死亡率更低!这是因为低体重者或体重逐渐减轻者死亡率更高,这可能是由于吸烟、慢性病、肺病、癌症等疾病等混杂因素,让患者体重减轻。所以,肥胖的人反而死亡率更低?活得更长?不存在!4. 肥胖但身体代谢却健康?错!很多人虽然处于肥胖状态,但却没有给他带来其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于是便将这种肥胖称为“代谢正常的肥胖”,或者是“代谢正常健康肥胖”。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声明称,代谢正常的肥胖,纯属误导!代谢健康肥胖是指体重指数>30,但无心脏代谢异常。基于大量研究,与瘦人相比,这些人会更快地出现心血管危险因素。5. 肥胖是吃得多动得少?错!很多人肥胖,仅仅是认为自己是因为“吃得多,动得少”,于是节食、运动,但往往没有什么效果。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声明指出,很多肥胖还和激素分泌异常性或其他疾病有关。声明指出,激素分泌异常性疾病经常与肥胖同时存在,并与心血管风险相关。50%~8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患有肥胖症,其中30%~35%患有糖耐量受损,高达95%的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这无疑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风险。6. 肥胖不会直接导致心血管病?错!以往认为,肥胖通过其他危险因素或其他慢性病间接增加心血管病死亡,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超重和肥胖可直接增加心血管病死亡。肥胖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和血栓栓塞疾病,也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比如,超重/肥胖人群的总血容量和心排血量较高,导致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7. 肥胖并不会影响心脏健康?错!《声明》强调尤其要关注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冠心病。肥胖与心衰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常见原因。大约70%~80%的冠心病患者超重/肥胖,冠心病患者通常有多种肥胖相关的共病和不良并发症(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8. 减肥手术降低不了并发症风险?错!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健康饮食、常规有氧运动和阻力性运动)会带来适度的体重减轻和长期的心血管益处。药物治疗方案对部分人群有益处。减肥手术已被证明能促进体重减轻,降低总体心血管病风险,严重肥胖的人可考虑减肥手术。
参考资料:①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 joint position paper by the World Heart Federation and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Eur J Prev Cardiol. 2022 Aug 25.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