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型肥胖(湿气型肥胖少吃会瘦吗)
湿气重引起的肥胖,中医有什么办法
有这样一个患者,女大学生,因为肥胖的困扰来求助中医调理。
当时见症有面色发暗,四肢肥肿,有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嗳气反酸,还有气短眩晕。
舌脉是舌苔厚腻,脉细滑
配图,来源网络
了解情况就考虑用方思路了,身材肥胖的人,其四肢尤为粗胖,这个也比较常见。
中医有说肥胖多痰湿,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肥胖是代谢问题,中医上多见和脾有关系了,脾是主运化的,痰湿运化不出去会郁积在体内,这样一来引起肥胖。
同时呢,脾是主四肢的,这些痰湿郁积很容易在四肢上,所以就容易粗胖。
看表现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脉滑苔厚腻,这是典型的痰湿蕴于脾胃。四肢肥胖壅笨,这是痰湿浊邪流于四肢
知道这些情况,用方有法半夏、海藻、枳壳、莱菔子、昆布、茯苓、风化硝、杏仁、佩兰和菖蒲
患者用了之后,腹部的胀满减轻,然后继续加减用了之后,体重下来了,其它情况也没有了,四肢没有当时那么粗胖,后来因为患者要上学,告诫控制饮食外,还叮嘱用越鞠丸、逍遥丸等来善后
一起来看看这个用方有什么讲究
茯苓健脾利湿,半夏燥湿化痰,枳壳行气消痰,这里主要是温中健脾化痰湿
风朴硝软坚散结,把痰湿化开,排解出去
佩兰和菖蒲化湿
昆布和海藻消痰利水
莱菔子消痰降气
杏仁则开肺气,打通水之上源,让痰湿代谢更有动力
如此一来痰湿就得到解决,后面因为患者上学原因,告诫用理气解郁健脾来善后
中医提醒:你可能不是真的肥胖,只是湿气在你体内“作祟”
你胖么?不!你可能只是湿气重!
在减肥界有这样一种存在:明明很认真的减肥却瘦不下来!减肥方法用了很多,但是脸还是圆的,腿还是粗的!
其实这并不是胖,是贪凉、饮食不注意和休息不足导致的体内湿气重,而引起的虚胖和水肿。水肿的出现会让你的整个身材浮肿变形,原本没有多少肉肉却有的时候看上去像个胖子。
有专家表示:90%女生的肥胖,都是因为体内的体内湿气,导致水肿易胖。
中医有一种毒素叫做“湿邪”,尤其是在夏天,湿邪重的时候,它会使我们发胖,外界的水分容易进入人体,比如潮湿的天气和淋雨。如果你还经常久坐不动、熬夜、猛吹空调、爱吃冷饮,就容易让脾脏受伤。
脾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搬运工”,脾虚,体内湿气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困在你的身体里。体内湿气积聚,在腹部就造成大肚腩、在腿上就形成大象腿,你就这样“胖了”。
1、舌苔发白或发黄,舌头边缘有齿痕
舌头可以有效地反映我们最近的身体状况,所以我们可以每天早上注意舌头的颜色。健康的舌头是润泽的,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不是那样的话,表明我们的身体机能有问题。如果舌苔白厚并且滑而湿润,说明体寒,如果舌苔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湿热,体内有体内湿气的话,舌头边缘一般会有齿痕。
2、刷牙恶心、呕吐
如果每天清晨刷牙的时候容易想呕吐恶心,在嗓子里会出现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或者想要吐痰,都意味着体内有体内湿气了。
3、情绪变化大
体内湿气很重的人容易有情绪变化。如果发现最近自己的情绪变化比较大,脾气变得暴躁,动不动就想发脾气,或者很烦躁,我们就要注意了。要观察自己体内是否湿气重。脾虚的表现为火气很难自控,发火后会很自责,一旦这样就要多吃点祛湿的东西。
4、大便粘马桶
我们每天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如果大便粘在马桶上,很难冲干净,就说明我们体内湿气很严重。我们也可以观察手纸,一般情况下两张纸就够了,如果超过了,就说明体内湿气很重。同时,体内有湿气,大便会有排不净的感觉。
5、总是睡不醒
体内湿气重的人会感受到自己特别疲倦,无论怎么睡都睡不够。所以,如果早晨醒来觉得特别疲倦,总是提不起劲,就说明体内湿气重。
体内湿气不仅让你胖,还让你很难减下来,所以,在减肥这件事上大家少走点弯路,去水肿第一步就要去湿气!
下面介绍几种祛湿减肥的方法:1、运动祛湿减肥
在运动的时候,汗水会把体内的水湿带走,同时运动也消耗了体内堆积的大量脂肪,体重自然就降下来了。
2、汗蒸祛湿减肥
夏季到桑拿房待一会,走出来的时候会感觉全身通透,建议体内湿气比较大的人可以每隔半个月汗蒸一次,汗蒸可以让体内湿气化成汗水被排出来,但是经常汗蒸也对身体不好,所以要控制汗蒸的频率。
3、食疗祛湿减肥
中医常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祛湿不健脾,湿气去不完。脾主运化,脾虚无法运化,水湿就会排不出去,所以祛湿的关键是健脾。
《本草纲目》记载的千古祛湿方:
准备:赤小豆、芡实、薏苡仁、茯苓、红豆、橘皮、栀子、大麦、荞麦等9种健脾祛湿的食材,科学配伍,比单吃1种食物的排湿效果要强得多。湿气走了,那些因为湿气带来的各种问题也都会慢慢消失。
体内湿气是女人的一大天敌,中医指出,湿邪会和体外的各种邪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使人出现湿疹、多痰、虚胖、水肿等很多问题,诱发组织炎症,甚至和肿瘤有关。
但其实引发体内湿气重并非一日造成的,而是由于长期的某些不良饮食或生活习惯造成的。所以,避免体内湿气要从日常做起,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肚子大,湿必重!一张方子,排湿气,甩肥肉,值得借鉴
本文理论依据:《现代中医诊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小药医师。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湿气的事儿。
昨天,我在后天看到一位读者朋友留言,说一个20多岁的人,体重将近300斤,问我该咋办。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里同样感觉堵得慌。
对于肥胖这个事儿,我们总以为,只是患者自己一个人受到伤害。
其实,肥胖者的家属,心里头更着急。
因为很多时候,肥胖者本身,是很难观察到,或者说体认到自己的肥胖程度。毕竟,一般情况下,他看不见自己,只能看到别人。
眼不见,所以心不烦。他对自己的肥胖没有感性认识。
反倒是与患者朝夕相处的家人,他们看得最多,也就担忧最多。
现在,我想说一张配伍。我不敢说,它一定适合某个患者。我只能说,它代表了大多数肥胖患者的体质偏颇,和一般的中医调治思路。
我希望,我的解说,至少能给肥胖者,以及肥胖者的家属,带来一点慰藉。
陈皮,制半夏,茯苓,苍术,白术,枳壳,荷叶,山楂,泽泻,大黄,薏苡仁,草决明。
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
这个配伍,其实很普通。从结构来看,所有药物都是常用药,平淡无奇。中医业内人士看了,也不会觉得特别。
只不过,这个方子,有过相对广泛的临床验证。它最初曾刊载于2002年的《河南中医》上。据报道,此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中医辨证属脾虚痰浊中阻者30人,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率超过了93%。
能让人瘦成一道闪电吗?很难。但至少,可以让患者的体重,有一定的下降,身体其他方面,也有一定改善。所谓“瘦成一道闪电”,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过快降低体重,不是好事儿。
这方子,你记住,针对的是脾虚痰浊中阻型的肥胖。
此类人什么特点呢?
这就是身材肥胖,脉象滑,触摸上去,脉道里好像裹了一层胶水,脉搏打着滑就跳过去了。舌头颜色偏淡,但是舌苔白腻,厚腻,有的甚至发黄腻。这种舌脉,你记住,就是痰湿内盛的表现。脉道为痰湿所阻,舌头为痰浊所犯。
此类人,由于痰浊太盛,所以不但身体肥胖,而且头晕脑胀,脑袋发沉,不清醒,爱睡觉,总犯困。中医讲,这叫“头重如裹”。这是痰浊上犯到脑袋所致。
痰浊之邪,源于脾。脾虚失运,才有痰湿。脾,又主我们的眼睑。所以这类人的眼睑,往往浮肿。
痰浊之气,四处游荡,无处不到。痰浊溢于口,则口甜口黏口腻。痰浊蕴于胸,则胸闷。痰浊蕴于中焦,则胃胀痞满。痰浊蕴于四肢,则四肢困重,不想动。痰浊蕴于肠道,则大便不爽,甚至便秘。只不过,人家这个便秘,可能不是干燥,只是排解的过程特别费劲。
当然,我上头说这些,不见得完全同时存在于某一个人身上。一般来说,只要符合辨证标准,其他症候基本吻合,我们就考虑是脾虚痰浊中阻之症。
对这类人,我前面提到的验方,就相对适合。
这里,陈皮、半夏、茯苓,取二陈汤的意思。陈皮行气除湿,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
苍术和白术,都是苦温燥湿之品。苍术和陈皮搭配, 又有平胃散的意思。
枳壳行气散结,使得肠腑之气得以通畅。它和大黄搭配,主要目的在于通患者大便,使得痰浊之气可以通过后门排解一部分。
泽泻、薏苡仁和茯苓搭配,可以利水除湿。这就是让痰浊从小便排解出去。
荷叶这味药,可以祛浊、化湿,升脾胃清阳之气,振奋中焦气机。山楂,可以降脂化浊。草决明,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可以有效调整血脂,并且有润肠通便之能,辅助大黄来通便泄浊。
所以说,这张配伍,以健脾化湿为主,以通便泄浊为辅,层次分明,要领突出,是比较可行、严谨的组方。
这张组方的实践者,是当时北京四零二医院的杏林同仁。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可以将其保存好。应用之前,要请中医师辨证指导,看患者是否属于脾虚痰湿中阻。如果是,可以适当借鉴化裁。如果不是,就不要盲目应用。辨证要点,我前面都讲过了。
另外,就单纯性肥胖而言,患者必须结合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才能见到明显疗效。这两者,必须长期坚持,不能松懈。任何的汤药,离开了患者对生活习惯的改善,都无济于事。因此,要想真正有效地解决肥胖问题,患者必须有过人的毅力。减肥,一定是一件艰苦而漫长的事儿,几乎没有任何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