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证明怎么开(肥胖证明标准)

中国网 0
文章目录:

中考体育现场考试即将开考 考生扎堆到医院开“肥胖证明”

2024-04-12 09:15

来源:北京日报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4月中旬,北京中考体育改革后的首次现场考试将陆续开考。眼下,很多胖孩儿不是加紧备考,而是由家长带着到医院开“肥胖证明”,期望通过一纸证明免去考试的烦恼。

“医生,马上要体育中考了,我们想开个肥胖证明。”在北京儿童医院,初三男生航航走进诊室还没坐稳,妈妈就焦急地对接诊医生提出了诉求。坐在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闫洁对面的航航身高1.76米,体重114公斤,体质指数(BMI)为36.8,达到了重度肥胖标准。孩子自述,打小喜欢吃甜食、油炸食品,上初中后课业负担加重,又添了每晚写完作业吃夜宵的习惯。

“应该对孩子进行相应检查,并立即采取干预措施。”闫洁恳切地建议航航妈妈。然而,家长却连连摇头:“来不及了,干预的事儿回头再说吧,能不能先开个证明把马上要来的考试对付过去?”

家长的反应,让医生无奈。因为肥胖已明显影响到了孩子的身体健康:睡觉打呼严重,稍一运动就气喘,这说明心肺功能出了问题。同时,大体重压得孩子膝关节变形,时常腿疼,颈部也已出现了“黑棘皮”,提示着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有患糖尿病的风险。

根据改革后的中考体育现场考试方案,每名考生须从22个项目中选考4项;但是包括肥胖在内的身体发育异常的考生,只需选择1项,总成绩根据该项目成绩得分进行折算。

“为了应付考试忙着开肥胖证明,而对孩子肥胖症状不加干预,是不负责任的。”闫洁说,近两周拉着孩子到医院开肥胖证明的家长频繁出现,但是很多家长只在乎考试,对孩子的肥胖问题却不加重视。

她提醒,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女孩子还有可能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肥胖儿童也更易出现性激素分泌异常,带来性早熟、身材矮小等问题;身材肥胖还有可能对孩子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有些家长总认为给孩子减肥是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其实,任何时候开始干预都不晚。”闫洁提醒,胖孩儿要及时到医院专业科室,请医生开具“运动处方”并调整饮食,只要掌握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法,孩子在半年至一年内调整至“达标”并不难。

针对扎堆开肥胖证明的现象,本市多所中学的体育老师表示,开了证明也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教育部门会严格审核。“即便真的肥胖并开出了证明,我们也会督促孩子进行适度锻炼。毕竟,养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是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奠基。”一位体育老师说。

忙着开肥胖证明应付体育中考,“小胖墩”怎么办?| 新京报快评

某中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极限飞盘。图/新华社

“为了应付考试忙着开肥胖证明,而对孩子肥胖症状不加干预,是不负责任的。”

4月中旬,北京中考体育改革后的首次现场考试将陆续开考。据媒体报道,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闫洁说,近两周拉着孩子到医院开肥胖证明的家长频繁出现,但很多家长只在乎考试,对孩子的肥胖问题却不加重视。

无疑,这些家长就是期望通过一纸证明免去“小胖墩”的考试烦恼。根据改革后的中考体育现场考试方案,考生须从22个项目中选考4项;而包括肥胖在内的身体发育异常的考生,只需选择1项,总成绩根据该项目成绩得分进行折算。

但忙着开肥胖证明,却不重视孩子肥胖问题,显然是本末倒置了。把体育纳入中考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校、学生、家长重视体育,提升学生体质,减少“小胖墩”等问题。

如果不重视平时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把体育中考应试化,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体质。

要扭转这一应试化倾向,必须改革对体育教学的评价,要重视对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的督导,强化对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性评价,让“小胖墩”们运动起来。

允许肥胖等身体发育异常考生免考中考体育,本是出于人性化以及对体弱多病学生的公平考量。但这一免考措施,如果被个别学生和家长利用,以此为理由不参加体育锻炼,甚至托关系开免考证明,不仅有违考试公平,也消解了体育中考的初衷。

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仍是中考体育被以应试化思路对待。学校围绕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开展体育教学,学生也围绕考试来进行训练、准备,一心“免考”的学生则根本不重视体育。

据最近一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我国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人数已达3400万。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显然,这就要求把体育教学落到实处。尤其是要让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保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对于肥胖的学生来说,也要上好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不是“不考就不练”。

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重视体育统一测试,转为重视对学生平时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评价,即实行过程性评价。

为此,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市教委最近联合印发了《北京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强调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体育中考等挂钩,以防制造社会焦虑。此前,北京也明确,体育中考达到良好即满分。

这些都为改革、调整中考体育评价体系,从重视结果性评价转为进行过程性评价,打下了基础。而这也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国家政策一致。

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看,体育和劳育、美育都是适合进行过程评价的教育,重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各地都应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其关键在于,要保证过程性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对于学生的体育评价,应明确只要按学校规定上好体育课,参与规定时长的体育锻炼,并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就是满分。

监督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以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智慧体育,进行过程化管理与评价。这就能让学校和学生摆脱应试体育,真正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过程,达到强身健体的体育教学目的。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卢茜

北京中考体育现场考试将开考,“胖孩儿”扎堆开肥胖证明

本月中旬,北京中考体育改革后的首次现场考试将陆续开考。根据规定,包括肥胖在内的身体发育异常的考生,可从体育现场考试项目中选择1项参加考试,总成绩根据该项目成绩得分进行折算。近两周,北京儿童医院减重门诊接诊了多例来开肥胖证明的患儿。专家提示家长,只顾开肥胖证明应对考试,而对孩子肥胖不加干预,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医生,我们马上要体育考试了,想开个肥胖证明。”初三男生航航走进诊室还没坐稳,他的妈妈就焦急地对接诊医生提出了诉求。坐在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闫洁对面的男生身高1.76米,体重114千克,体质指数(BMI)为36.8,达到重度肥胖。患儿自述,平时喜食甜食、炸物、甜饮料,初中后课业渐重,又添了写完作业吃夜宵的习惯。

“这种情况,孩子应进行相应的检查,并马上开始干预。”闫洁恳切地建议航航妈妈。然而,患儿家长却连连摇头:“来不及了,干预的事儿回头再说吧,能不能先开个证明把马上要到的考试‘对付’过去。”

家长的反应,让医生感到无奈。因为肥胖已明显影响到了患儿的身体健康:睡觉打呼严重,稍一运动就气喘,这都说明他心肺功能出了问题。同时,大体重压得他膝关节变形,时常腿疼,颈部也已出现了“黑棘皮”,提示着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有患糖尿病的风险。

“为了应对考试现开肥胖证明,而对孩子肥胖症状不加干预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闫洁说,近两周来开肥胖证明的“胖孩儿”频繁出现,证明肥胖问题没有引起家长应有的重视。她表示,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女孩子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肥胖儿童也更易出现性激素分泌异常,带来性早熟、身材矮小等问题。身材肥胖还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并使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肝损害等风险增加。

“任何时候开始干预都不晚。”有些家长总认为给孩子减肥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挑战。医生表示,只要掌握科学健康管理方式,孩子在半年至一年内调整至“达标”并不难。闫洁提醒,“胖孩”要及时到医院专业科室遵医嘱调整饮食和开具“运动处方”。

此外,本市多所中学体育老师表示,开具了肥胖证明的学生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教育系统会对相关的证明进行严格审核。“家长和学生不要有侥幸心理。即便开出了肥胖证明,我们也会督促‘胖孩’进行适度锻炼。毕竟,养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是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奠基。”一位体育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