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肥胖(艾灸对肥胖人有哪些好处)
小腹肥胖很让人头痛,艾灸这个穴位让你做个苗条人
小腹肥胖是件很让人头痛的事,不仅仅体重超标的人会有,就连一些明眼上看着很苗条的人也会有。
造成腹部肥胖的原因有很多,不规律的作息导致的内分泌失调,高热量食品、久坐不动等等。
排除生活习惯外,从中医角度来说,腹部肥胖往往是人体一条特殊的经脉“带脉”堵塞所造成的。
带脉,人体奇经八脉之一,位于腰腹之间、人体唯一横向运行的脉络。“带脉”中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为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
一、带脉有何用?
1、中医认为带脉“总束诸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三阴 、三阳以及阴阳二蹻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有很多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腹部、腰部的赘肉越来越多,那就是“带脉”约束力不够强了,就好像我们的腰带坏了,没有办法扎紧裤腰一样。
2、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
3、带脉位于中下焦之处,下面就是生殖系统所处的位置,因此带脉影响孕育。
二、带脉为什么不通?
1
寒湿入体
带脉不通多因寒湿入体所致。寒则凝、凝则瘀、瘀则堵,久之,带脉就不通了。
2
肝郁脾虚
带脉不通亦与肝郁脾虚有关。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不畅、经常熬夜会导致肝郁,长期思虑过多、缺乏运动、贪食寒凉会导致脾虚,二者都会导致带脉不通。
人体其他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只有带脉左右横向环绕,把所有循行于腰腹的纵向经脉都系住。因此,一旦带脉堵塞,腰腹经络都会在其与带脉的交叉点堵塞。经络瘀堵,气血运行就不通畅,腰腹部就会感觉寒凉(加之腹部是六条阴经汇聚之处,容易寒凝瘀滞),就本能地需要借助外在力量(脂肪)来保暖。
就这样,脂肪一点一点地聚集,天长日久,聚沙成塔,腰腹部就肥胖起来。所以,要想消除腰腹赘肉,首先得防寒保暖,以防带脉瘀堵。
三、艾灸如何疏通带脉?
艾草素有“养生仙草”的美名,是罕见的能通十二经的药草,中医多部典籍都对其赞誉有加。韩国古医书《东医宝鉴》(朝鲜民族古代药学史上的巨著)也对艾草推崇备至,认为艾草可治诸多久治不愈的疾病,可治腹痛、赤痢和白痢,可治因五脏痔漏导致的流血、生疮,另外还可以祛风寒、促妊娠、助生肌。
艾草具有“释放热量大,燃烧时间长”的特点,艾灸时可以长时间高效率地刺激穴位,有效温经通络、祛寒除湿、活血化瘀、散结消症。带脉位于六条阴经汇聚的腰腹部,天生容易寒凝瘀滞,艾草乃纯阳之物,非常适合寒湿体质,《黄帝内经》曰: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所以,当人体被寒湿侵袭,以致内在阳气不足时,就必须借助外在力量补充,而艾灸则是当之无愧的不二之选。
艾灸取穴:简单地说,只要是平时系皮带的那一圈(带脉所在位置)都需要艾灸。其中有3个穴位: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可以重灸,因为这3个穴位在胆经上,肝胆互为表里,刺激这3个穴位,可以疏肝利胆,帮助胆经排毒,可有效祛除面部色斑。此外,肝郁脾虚者,可加灸太冲穴和足三里穴,也有助于稳固带脉。
四、敲带脉
除了艾灸以外,敲带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方法也较简单,躺在床上,轻捶自己左右的腰部,100次以上就可以。月经期间和孕期都不要捶。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经常推敲保养带脉,好处多多。
一是有利于脂肪的代谢,减少赘肉的产生,尤其是对于腹部及腰部两侧赘肉的减肥更是有奇效。
二是可以增加肠道蠕动,对于便秘的人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三是可以让经络气血运行加快,有调经止带及疏肝行滞的作用,可消除诸经在此处的血淤积热,对于腰部冰凉而常常感觉酸疼、痛经以及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都有帮助。
除此之外,由于“带脉”上的三个穴位“带脉”(与经同名也叫“带脉”)、五枢、维道,又全都压在胆经上,所以敲击“带脉”又有同于敲打胆经,能够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经常敲打还可以祛除脸上的痘痘和痘印。
肚子肉多,原来是这里堵了!灸一灸就通了!
腹部的肉肉好恼人啊,不知不觉又长了好多;虽然控制了饮食,肉肉还是层出不穷,甚至出现“游泳圈”!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体重超标的人会有随身携带“游泳圈”的烦恼,就连一些明明看上去很苗条的人也会有小肚子凸出“疑似怀孕”的困惑。
腹部“游泳圈”,正是中医学“带脉”所绕之处。腹部肥胖往往是由带脉堵塞造成的。
一、带脉是什么?
所谓“带脉”,指的是位于腰腹之间、人体唯一横向运行的脉络。“带脉”中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为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
作为奇经八脉之一的“带脉”,就像人体自身配备的一条腰带,主要功能是“约束诸经”,加强人体其他的上下纵向的经脉之间的联系。
带脉与女性月经有密切关系,是专管调理月经及妇科各器官功能的重要经络,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
二、带脉为什么易堵塞?
腰腹是人体的带脉区,而带脉区又是人体微循环最薄弱的地方。带脉一旦堵塞,会造成身体多条经络都堵在腰腹处,很容易造成脂肪与毒素的堆积。带脉不通则是由于寒湿体质或者身体受到寒凉引起。
三、带脉堵塞有什么危害?
1腹部带脉不通,导致小肚肥胖
带脉堵塞,力量不够,约束不了腰腹部赘肉的生长。就好像腰带坏了,没有办法扎紧裤腰一样,赘肉自然就长出来啦!想要跟小腹上多余的肉肉说拜拜,首先就得让“带脉”变得通畅。
2妇科病都发生在带脉以下
中医把妇科病叫做“带下病”,几乎所有的妇科病都发生在带脉以下,大名鼎鼎的神医扁鹊就是位妇科专家呢。
带下病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有性生活的女性90%都或多或少有带下病,也就是西医所谓的各种炎症,包括盆腔炎、宫颈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
四、如何有效保护带脉?
预防腹部带脉不通,注意腹部保温,少穿低腰裤、露腰装,以免造成“带脉”瘀堵。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腹部为阴,所有阴经都要经过腹部,如胆经、肾经、脾经等。如果腹部着凉,很容易就会让带脉变得瘀堵起来,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腹部“保温”,不要让腹部着凉。
五、敲带脉的功效
中医认为,经常推敲保养带脉,好处多多。
1.消除腹部游泳圈,腰腹部的赘肉和带脉有密切关系。想要让堵塞的“带脉”恢复通畅,跟肚子上的赘肉说拜拜,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推敲带脉所在的位置。
敲带脉可以加快经络气血的运行,有利于脂肪的代谢,减少赘肉的产生,尤其是对于腹部及腰部两侧赘肉的减肥更是有奇效。
2.调理月经、治疗妇科病,通过调理带脉来治疗妇科病,是古时的常用之法。调理带脉有调经止带疏肝行滞的作用,对痛经以及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都有帮助。
3.增加肠道蠕动,提高排毒能力,是治疗便秘的妙方。对便秘型肥胖的人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4.加快经络气血的运行,消除诸经在带脉处的血淤积热。
5.强壮肾脏,缓解腰部冰凉、酸疼。
6.是治疗各种疝气疾患的必选经脉。
7.除痘痘、减淡痘印,具有美容功效。
8.很自然减少食欲,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
六、如何敲带脉?
敲打带脉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如何正确地敲打带脉呢?赶快试试吧。
带脉的位置
从肚脐往腰两边,腋下中线,与肚脐两边的交汇处。可重点敲击带脉的核心穴位:带脉穴。
敲打要领
平躺在床上,两手握空拳,来回敲打带脉(即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由轻到重,频度要快。100-300次即可。
注意事项
●敲带脉下手不可太重,坐着也可以敲击。需长期坚持。
●无需特意节食、锻炼或者忌口,但是以清淡饮食为宜。
●100-300下需要的时间并不长,几分钟就可以搞定。躺着敲的时候,胳膊肘支在床上,不会觉得很酸。敲打的难度系数是很低的。
禁忌:孕妇不能敲带脉。
七、如何艾灸带脉?
正确的小腹减肥方法是:
先调理宫寒,重新找回身体“小太阳”,让肚子暖起来,子宫不冷了,然后多余脂肪自然就跑了。
宫寒克星——“艾灸”,是用点燃艾条之后熏灸相应的穴位,将热力渗透到经络里面,之后药效沿着经络游走,从而调理身体。《黄帝内经》:“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可见艾灸非常适宜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是治疗宫寒的最佳方式。
能艾灸的穴位关元穴
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
气海穴
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坚持按摩、艾灸肾俞穴,可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腹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腹部为阴,所有的阴经都要经过腹部,如胆经、肾经、脾经等。
如果腹部着凉,很容易就会让带脉瘀堵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条阴经的於堵,小腹胖只是它的外在表现,破坏性更大的部分还是我们看不见的——经脉於堵给健康到来的危害。
所以,这里要对急于换装的爱美女性提醒侠,如果不想小肚子长赘肉,就要别急着变身了。
推敲带脉,减肥、排毒、养颜
想要跟肚子上的肉肉说拜拜,让堵塞的“带脉”恢复通畅,这里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经常推敲带脉所在的位置,推敲 艾灸,效果会更好哦。
减肥何须饿肚子,艾灸让你健康瘦
夏天悄然而至,很多人开始节食减肥。然而,这种减肥方法不仅会经历饿肚子的痛苦过程,结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那么什么是肥胖,怎样健康减肥呢,快来一起看看吧。
肥胖是指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人体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的疾病。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不伴有明显神经或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临床上最为常见;后者常继发于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或与遗传、药物有关。肥胖容易合并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各种感染性疾病。
肥胖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当摄入过多、运动过少,就会导致热量在体内蓄积,形成脂肪,堆积在身体里,从而导致肥胖。同时,遗传、社会、心理因素也被认为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
中医里有很多关于肥胖的论述,认为其发生常与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安逸少动、情志不舒、先天禀赋等因素有关,与胃、肠、脾、肾关系密切,其功能的失调导致痰湿浊脂滞留。
穴位保健
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阴经穴为主,取中脘、天枢、曲池、阴陵泉、丰隆穴,施以艾灸或推拿手法以祛湿化痰消脂、通经活络,达减肥之目的。
操作方法
艾灸: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腧穴,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潮红为度,勿烫伤。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
中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特定穴: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功效:健脾利湿。
曲池
定位: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屈肘成直角,肘弯横纹尽头处即为此穴。
特定穴:大肠经之合穴。
功效:通利肠腑,降浊消脂。
天枢
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特定穴:大肠之募穴。
功效:疏导阳明经气,通调肠胃。
阴陵泉
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特定穴:脾经合穴。
功效:健脾祛湿。
丰隆
定位: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
特定穴:胃经络穴。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消脂。
注意事项
1.减肥必须要结合日常生活习惯的调理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少吃高热量食物,坚持运动;
2.饮食要清淡,生活作息规律;
3.艾灸前可以先喝一杯温水,艾灸后不要吹空调,避免凉气入体;
4.病理性肥胖是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应当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