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激素引起的肥胖怎么解决(激素引起的肥胖会瘦吗)

功能性训练师Chris 0
文章目录:

两招教你改变激素型肥胖!调理好激素才能让减肥事半功倍

说到激素型肥胖,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激素型肥胖,所以别人激素正常就不胖,这么说有一定的道理,那么真正的激素型肥胖是什么样的呢?

什么叫做激素型肥胖

激素型肥胖也叫激素分泌紊乱型肥胖,这种肥胖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看看你们有没有中招?

  1. 吃的感觉不多,但腰围一直在变粗

如果你的腹部在一定年纪之前大部分时间里保持平坦,但是有一天,突然间出现了腰部的赘肉,这很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功能紊乱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饮食摄入的高糖精细碳水过多,胰岛素抵抗增强,会容易让身体更容易堆积脂肪。

  1. 压力增大,情绪不稳定

年纪不断的增大,人体内的性激素分泌水平有涨落不定,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情绪会很容易波动,这样会导致上腹部堆积大量顽固的脂肪,由于女性更年期的存在,雌激素波动会更加频繁,会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情绪障碍和腰腹部肥胖!

压力增加还会皮质醇分泌的增加,而导致腹部脂肪增多的另一个参与者是皮质醇,它通常被称为应激激素。当你感到极度焦虑时,皮质醇分泌量就会增加,进而导致体重增加,大量的压力和极度焦虑会使身体进入“生存”模式,即增加皮质醇的分泌量,向身体发出存储更多脂肪的信号。皮质醇储存脂肪的受体更多的在腹部上,所以会导致腰腹肥胖!

  1. 对糖的渴望更大

当我们的胰岛素由于饮食习惯,导致胰岛素抵抗后,会对其他重要的激素有继发效应。比如对瘦素产生连锁反应。瘦素主要可以在你吃饱了的时候向身体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胰岛素水平升高最终会导致瘦素水平也升高。不过瘦素水平的升高也不代表你更有可能停止吃饭。长期持续升高的瘦素水平会导致瘦素受体功能障碍。不再向大脑发送停止进食的信号,饥饿素水平直线上升,从而更想吃甜的!

如何重置大脑的激素水平

由于大脑对于激素的调控以及敏感度出现了问题,确实可以导致身体的肥胖,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重置大脑的激素水平,我们使用的方式无需吃药无需打针,呼吸法和水断食!

呼吸法调整皮质醇的分泌水平

在压力大和情绪波动很大的时候,体内的皮质醇分泌会急剧上升,此时血糖升高,更容易囤积脂肪,而通过呼吸法来激活身体的副交感神经,降低皮质醇的水平,从而不再容易堆积脂肪。

使用方式:

腹式呼吸,吸气4秒,呼气8秒。

适用人群:

压力大,情绪波动大,有小肚子,容易犯困感到劳累的人群。

呼吸法可以很好的调整身体的状态从而达到降低皮质醇水平的效果!从而减少肥胖的概率。

水断食调整瘦素和饥饿素的水平

饥饿素和瘦素敏感度改变后,大脑难以接受停止进食的信号,从而更想吃东西,导致肥胖。而水断食的方法可以很好调节瘦素和饥饿素的敏感度。

使用方法:

晚上6点以前吃完晚餐,6点以后到第2天下午1点前,只喝水不吃饭,在下午1点后开始午餐。

频率一周最多2次,每次使用要隔2天以上。

适用人群:

较为肥胖,食欲旺盛,常规手段减脂效果差。

另外饮食和锻炼到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饮食中加入大量的蔬菜、瘦肉蛋白、复合碳水化合物和健康的脂肪。这些食物不仅饱腹感强,能抑制饥饿感,还能提供合适的营养物质,以避免与年龄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和肌肉流失。

增加运动量可以更好的保存肌肉,提高基础代谢,并且消耗多余的热量,造成热量缺口,从而达到减脂的效果!

祝大家减脂成功!真正的大师永远都怀着一颗学徒的心,我是Chris,关注我的人身材都变好了!

激素引发肥胖?!错怪它了

当医生告诉你需要服用某种激素才能治病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完了,吃了激素肯定会变胖”?

其实,这是很多人对激素认识的误区,谈激素色变,下意识地抵触所有激素类药物。但事实上,激素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只是一种化学信息物质,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激素不等于“激肥素”

激素原本的意思是“奋起活动”,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它的职责类似于化学实验的催化剂,主要作用就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让体内的各个器官可以正常工作。人体内有上百种激素,每种激素“各司其职”,调节人体的生长、代谢、发育和繁殖等生理活动,可以说,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它。激素是一个大家族,其中被人们熟知的有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等。

激素作为一种高效活性物质,对人体非常重要,在人体内要保持合适的含量,任何一种激素过多或过少都可能让人出现各种疾病。比如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和身体的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儿童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会引起肢端肥大症,但缺少了又会导致发育迟缓,严重时还会导致侏儒症。

如果某种激素分泌异常,就需要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促使它达到平衡。这种补充往往是按照生理剂量计算的,目的是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例如,发育迟缓应用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用甲状腺素,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更年期症状和高雄激素血症应用雌激素、孕激素等,这些并不会引起肥胖。

可以说,大多数激素都与胖瘦无关,不要再让它们背“锅”啦!

被冤屈的两个“激素小伙伴”

为什么会流传激素让人变胖的说法呢?这还得从糖皮质激素说起。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且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等多种作用,可以预防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对任何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几乎都有效。

在紧急或危重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往往作为首选被应用于临床。2003 年 SARS 疫情期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也确实产生了许多不良反应,发胖就是其中之一,且还会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病、多毛、痤疮、骨质疏松、感染和神经精神异常等。

患者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加剧四肢皮下脂肪的分解,但分解出的脂肪并不会马上消失,而是分布在面部、胸口、后背和臀部,导致患者常常看起来虎背熊腰,形成“满月脸”。不仅如此,糖皮质激素还会影响胃部的消化功能,从而使人吃得更多,进而导致发胖。

一般来说,短时间服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并不会出现上述代谢异常。而且,就算出现肥胖,通常患者在停药后也可以慢慢恢复正常,不用过度担心。

避孕药

一直以来,很多女性担心口服避孕药内含的激素会引起发胖,事实果真如此吗?

女性常用的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而成的,其避孕效果是所有避孕方法里最高的,只要严格用药,几乎有接近100%的避孕成功率。长期临床实践和观察研究发现,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高效避孕的同时还有许多额外的健康获益,包括规律月经、缓解痛经、改善痤疮,改善经前综合征,改善皮肤,抗雄激素表现,减少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风险等。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避孕原理以抑制排卵为主,口服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使得血液中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量均减少,抑制卵泡生长,从而抑制卵巢排卵,使人体不能受孕。同时,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中的孕激素还会抑制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导致宫颈黏液增稠,子宫内膜变薄,使子宫内膜不易于受精卵着床。从原理上看,无论是雌激素还是孕激素,都不会让人发胖。

美国的科研人员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把服用避孕药6个月的女性和不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进行比较,发现两组人群在体重增加和减少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

在她们的身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都很稳定, 脂肪的分布部位也没有明显变化。这项研究的结论表明口服避孕药不会引起女性身体发胖和脂肪重新分配。

实际上,由于避孕药普遍具有抗雄激素作用,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水钠潴留的表现,但长期应用,由于雄激素受到抑制,大多都有一定减轻体重的作用。

激素中也有“肥胖抵抗者”

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衰竭,体内雌激素水平会出现断崖式下降,会导致体内多个器官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脂质代谢也会随之发生异常。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相较于育龄期女性,更年期女性更容易发胖,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可见,绝经后女性发胖的根源是雌激素缺乏及其缺乏所致的肌少症和体脂的重新分布。

秉承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要想中老年不发胖,想要生活有品质,更年期女性可以及时进行绝经激素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这样才能真正控制住体重的增长。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做好综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绝经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综述

激素并不可怕!人体内有两百多种激素,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们却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上,正是靠着它们既各自为战,又协同作战,人类才拥有了健康的身体。

资料:科普中国

编辑:翁羽

男子为治病使用激素导致肥胖 病愈后却更胖 医生提醒:肥胖还需积极就医干预

“我吃饭、活动都很注意,为什么还在持续地变胖?这两个月又胖了10多斤!”老金慕名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肥胖专病门诊,满怀困惑。 原来老金自己也是一名内科医生,4年前查出患有成人Still病,一种少见的风湿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激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副作用,包括激素导致的“药源性肥胖”。所幸经过仁济医院南院风湿科4年多的规律治疗,病情控制稳定,终于可以采用小剂量免疫抑制药物替代激素治疗。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激素停用后,体重却依然在不断增长,血压、血糖也像进入了“牛市”,一路走高,服药也很难控制。尽管他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然而情况愈加严重,白天总是昏昏欲睡,走路步伐稍快就会气喘吁吁,睡觉呼声震天让家人身心饱受困扰。 仁济医院南院肥胖症MDT团队接诊后,一致认为老金“胖”得确实很蹊跷,基于老金复杂的风湿病病史,以及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团队敏锐地发现老金的胖并不是“躺吃”而来的单纯性肥胖,可能是病理性肥胖,病理状态不解除,减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肥胖症MDT团队采用标准化肥胖临床诊疗路径,通过细致问诊,排除了肥胖症常见的病因,怀疑可能是由于垂体疾病导致的,便邀请垂体疾病MDT团队会诊。结合专科化验和检查,发现造成老金肥胖的“元凶”果然是颅内生长隐匿的垂体肿瘤,肿瘤不断分泌一种名叫ACTH的激素,作用于全身,导致老金出现了一系列症状。 病因查清了,治疗又是一个新的难题。老金的颅内肿瘤,理论上只要转入神经外科做手术将肿瘤去除就能解决问题了。但是两个难题摆在老金和团队的面前:第一,老金的风湿疾病稳定,可能是因为肿瘤分泌的激素替代了原来服用的激素药片,要是手术切除了肿瘤,他所患的成人Still病会不会复发或者恶化?第二,老金的肥胖已经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包括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高血压、高血糖,同时肿瘤导致的高皮质醇血症状态增加手术后感染、血栓等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围绕这样的疑难特殊患者,如何进行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以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为此,仁济医院南院肥胖症MDT团队、垂体疾病MDT团队及风湿病MDT团队,三大“天团”一起开展病例讨论,围绕老金的手术方案、围手术期内分泌管理、围手术期风湿疾病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制订综合管理计划。科室间打破壁垒,通力协作,为老金实施了精密的颅内微创手术。随后,团队密切的围术期监测和管理使老金快速恢复,各项内分泌激素和生化指标明显改善,血压、血糖恢复正常,术后1月体重就下降了整整10公斤。 老金激动地表示,我是一名行医几十年的医生,这次以患者的身份住院,我切实感受到仁济医院南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仁心”,体会到多学科间精诚合作的“妙手回春”,这段就医经历也给我的行医理念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仁济医院南院内分泌科执行主任胡耀敏指出,老金是幸运的,因为他是一名医生,特别关注自己打呼、憋闷、白天嗜睡等症状,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其实,这一系列症状是由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的,很多胖友都深受其害,有些病情较重的患者会在睡眠中呼吸停止,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所以肥胖问题不可忽视,需要积极干预治疗。而肥胖症MDT团队的建立,正是通过明确肥胖病因、评估全身代谢情况、系统筛查肥胖相关并发疾病,帮助患友制定个性化科学减重策略,进行综合性医学管理。

专家提醒,减肥并不只是靠“节食 运动”,弄清楚肥胖的病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减重。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吕春璐 通讯员杨嘉麟 编辑:山巍 责任编辑:金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