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比糖尿病(比糖尿病严重的是什么)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人很胖,有些却很瘦?你知道答案么?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人很胖,有些却很瘦?你知道答案么?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代谢异常,而代谢异常直接影响人的胖瘦。在我们印象中,糖尿病人普遍都是偏瘦,但是也存在不少糖尿病患者异常肥胖。为什么同样是糖尿病,有些病人很胖,有些却很瘦呢?
一、为什么糖尿病人普遍偏瘦?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开始说起,之所以会患上糖尿病,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胰岛细胞功能下降或者丧失,分泌出的胰岛素不足,血液中的糖分无法进入人体细胞之中,为细胞所使用,导致血液中糖分含量超标,诱发糖尿病。
同时,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分无法被充分利用,导致人体正常的能量需求无法满足,人体只能通过分解脂肪来补充每日能量需求。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糖尿病人往往都会很消瘦,而且越来越瘦。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不少糖尿病人非但不瘦,反而还会比以前更胖,有些还会有明显的将军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为什么有些糖尿病人反而胖了?
现代医学发现: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仅仅具有调控血糖水平的功能,它能作用于人体全身的器官,来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其中也包括我们的脂肪代谢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
简单来说,在我们机体正常的情况下,也就是胰岛素分泌的量足够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人体血液中进入了大量糖分,胰岛素除了促进细胞更多地消耗糖分之外,还会将剩余的血糖转化为脂肪。
脂肪生成后,主要被储存在人体的肝脏以及肠道,这也就解释了为啥肥胖的人会伴有脂肪性肝病发生以及肚子特别大的情况。
喜欢吃糖的同学注意一下,别再说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胖了!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么解释也只能说明正常人发胖的原因,并不是解释糖尿病人为啥会发胖,因为前面不是说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吗?
的确!胰岛素分泌不足肯定是无法完成“血糖到脂肪”的转化过程的。但是,医学研究发现,胰岛素分泌不足只发生在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身上,还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发生之前,甚至在他们患病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胰岛素分泌的量是比正常值还要高的。
但是他们的细胞却对胰岛素不敏感了,也就是说细胞不让糖分进入,医学上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胰岛素抵抗”。
这种现象发生后,就会出现一个很尴尬的状况,血液中充斥着大量的糖分,细胞不让糖分进去,胰岛素只能把这些糖分全部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
所以这类糖尿病人会胖起来,而且他们的胖不是全身均匀的胖,他们要么是肚子特别大,要么就是向心性肥胖。
三、为什么说肥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加危险
很多人习惯了糖尿病人的“瘦”,因此觉得瘦才是糖尿病发生的征兆,忽视了肥胖的风险。
实际上,相对于瘦而言,肥胖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更加凶险!
因为肥胖型糖尿病人如果去医院检查血脂,往往是处于高血脂的状态,而且比较难控制。如果合并高血糖,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造成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保持正常的体重也是治疗的重要指标。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过胖,或者体重下滑很快、身体消瘦,不排除糖尿病已经对你的身体开始了大肆侵害,你可能需要提高警惕并及时前往医院检查确诊。
另外还想提醒大家,糖尿病早已不是老年病了,很多年轻人也有这种症状了,大家一定要密切关注身体异样,做好健康管理。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会慢慢毁掉肾脏!若有这5种早期症状,及早干预还能逆转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不是死于超高的血糖,而是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其他器官病变。
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还会演变成尿毒症,造成糖友死亡。
不过,好在该病变进程较缓,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以下5种症状,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若出现,务必及早干预,还来得及。
糖尿病是怎么把肾脏毁掉的?
在了解5种早期症状之前,我们先了解糖尿病是如何伤害肾脏的。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量变:出现了蛋白尿
我们的肾脏像一台清除代谢废物、毒物的过滤机器。
当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身体会刺激肾脏,让其过滤更多的血液,好让一部分血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不过,这就像是让一个滤水器超强度工作,过滤效果会慢慢变差,像蛋白质这样的有用物质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2)质变:肾功能开始下降
肾脏过滤速度变慢,直接导致大量血糖堆积在肾脏血管中,造成血管损伤,肾功能下降。临床上,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小于60,基本可以判断为肾功能下降。
这5个症状,提醒你务必要开始关注肾脏健康
(1)腰酸、腰痛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负担过重,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疼的感觉。
(2)出现尿蛋白或尿液中泡沫增多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有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而尿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常会漂浮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
(3)下肢、眼睑水肿
肾功能受损,身体里的水、钠无法排出,只好积聚在身体内。
如下肢、眼睑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浮肿。
(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后,体内堆积的尿素、肝酐等代谢物只好堆积在体表,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5)血压升高
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二者互为因果。
这5件事做好,肾脏健康不恶化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
(2)挑选安全的降糖药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以及胰岛素都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已经出现蛋白尿的糖友,只要肾小球的滤过率大于45,也是可以使用二甲双胍的。
(3)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血压高的糖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这两种药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的,能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
(4)避免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适量补充建议以好消化的白肉为主。
(5)定期检查微量蛋白尿
2型糖友在确诊后要立即筛查是否出现肾脏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筛查。筛查频率为1年1次。筛查内容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
当尿蛋白呈阴性时,再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全球有4.2亿多人患糖尿病,关于糖尿病,你得知道这些
【全球有4.2亿多人患糖尿病,关于糖尿病,你得知道这些】糖尿病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怎么做才能远离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应对并发症?戳图了解为了自己和亲人的健康,转发提醒!世界糖尿病日 @世界卫生组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