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煎饼糖尿病(小米面煎饼糖尿病人能吃吗)
吃小米煎饼也能得糖尿病?10个人里就有1人患糖尿病
鲁中网-鲁中晨报11月14日讯(记者 任灵芝通讯员 孙建博)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的人口比例为10%,也就是说10个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医生介绍,除了遗传因素外,很多人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不到位,导致饮食不注意,加大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今天,记者在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外科病房见到一位患糖尿病的六旬老太,其并发症已非常严重,“来医院的时候,她的足部严重溃烂不能走路,很多医院建议截肢,我们给予了手术治疗,现在效果比较明显。”外科主任贺延武介绍。
记者了解到,糖尿病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遗传方面,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有糖尿病;排除遗传原因,现在40岁左右患有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贺延武说,有的人得了一场感冒就患上了糖尿病,这属于病毒破坏了胰岛细胞导致;也有的人吃了某些药物后破坏了胰岛细胞患上了糖尿病。“除了这些原因外,营养过剩、运动(劳动)过少,体内的糖分得不到消化,导致的糖尿病人越来越多。”贺延武曾经接诊过一名病人,这名年过五旬的男子自述,在体检时发现血糖高之后,特意改变了饮食,“他说自己不吃糖,平时的主食以米饭、小米煎饼为主,可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这是为何?据医生介绍,很多人对什么是糖尿病、怎么引发糖尿病认识不到位,在饮食上就进行了错误的选择,“人体内的糖分是由淀粉转化而来的,大米和小米的淀粉含量很高,经常食用又不加强锻炼,体内糖分消耗不掉就容易患上糖尿病。”由此可见,预防糖尿病首先要提高认识。
“简单来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据医生介绍,生活中要控制饮食不要吃太饱、控制淀粉类食物的摄入,要定期运动消耗体内的能量和糖分。“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在使用胰岛素的时候一定不要过量,过量会引起低血糖导致死亡。目前,治疗糖尿病比较安全没有负作用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治疗,我们医院已经为100余名患者实施了手术,效果都很不错。”
最新研究说,主食这么吃防病还长寿
【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原创内容 欢迎转发】
从2017年开始,直到2018年,如果说有什么最热闹的营养话题,当然就是「要不要吃主食」这个问题了。
很多人听到「碳水化合物让人胖」、「碳水化合物让人傻」、「吃主食是慢性自杀」之类说法,甚至一些微信圈子的文章中还列举了大批研究,证明不吃主食,换成大量脂肪,不仅会神奇瘦身,更能控制血脂,治好糖尿病,等等。
于是,很多人满怀信心地开始「新生活」了。或者自己制定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食谱,每天鸡蛋 肉 坚果 豆腐,要么购买有人推销的各种生酮产品和代餐粉,银子是没少花,仪式感也挺强。
一位朋友告诉我,她原本靠健康饮食和运动的方法减肥成功,体重已经在正常范围里,腰腹有马甲线,身材凸凹有致。但为了追求骨感,她在2018年4月底开始在医生指导下生酮减肥,一个月减了6斤。然而,她明显感觉到身体比以前松弛了,体型还不如从前理想。此后,她的饮食还是非常节制,但明显感觉饿的时候有低血糖症状,身体会发抖,这是血糖控制能力下降的表现。她的食欲控制也发生了紊乱,看见什么都想吃,一吃就停不住,不吃够就心慌,只有吃撑了才觉得安心。
到了2018年的11月,也就是减肥成功后6个月,她已经反弹了十多斤,而且胖在腰腹部位。
她意识到自己走了弯路,才体会到以前的方法才是正途,重新开始营养平衡的饮食和运动。她的情绪逐渐改善,身材也慢慢回到了以前的紧实状态。
其实,对于我们这个自古以来讲「五谷为养」的民族,不吃面包饼干蛋糕还能忍,但成年累月不吃米饭米粥米粉米线,不吃面条包子饺子馒头馅饼馄饨煎饼,不吃小米玉米大麦燕麦荞麦藜麦,甚至不吃土豆红薯山药芋头荸荠藕,不吃各种水果……这种生活,你能忍多久呢?
但是,一旦你停下这种吃法,就会飞快反弹。除非你大量运动加上限制饮食。那岂不是回到传统减肥方法的路上了么?关键是,饮食如此艰忍,体重却不仅不下降还要经常反弹,脾气变得暴躁,情绪变得沮丧,幸福感荡然无存,而长回来的肥肉还特别钟情于腰腹部位……
所以,我经常对减肥者说:
但是,也有一些中年男士说:自从不吃主食,我觉得脑子清醒多了。原来饭后总是困倦不堪,现在不困了。
其实,这并不是碳水化合物的错,而是过多精白淀粉的错,是餐后血糖过高,距离糖尿病越来越近的指征。我建议很多人吃部分五谷杂粮做主食,而且先吃蔬菜和部分肉蛋,后开始吃主食。饭后适当散散步。这些措施就足以让绝大多数人餐后不再困倦,而无需彻底断掉所有五谷杂粮。
到底要不要吃碳水?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为了幸福、健康和长寿,当然是要吃的。
就在2018年,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的一项大型研究有力地证明,碳水化合物占食物总能量的比例过低,可能会增加全因死亡率,换句大白话说,就是低碳水饮食会缩短寿命。每顿一小碗饭的主食食量,正在最合适的范围当中。
不过,还有很多人问:不是说多吃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会增加糖尿病风险么?
没错。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到底要从什么食物来获得碳水化合物。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五谷为养」,是不是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为养?当然不是。
刚进入2019年,《柳叶刀》杂志就刊登了一篇最新系统综述和汇总研究,用极为权威的数据告诉我们:来自全谷杂豆的膳食纤维,能帮助人们降低全因死亡率,帮助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换句话说,足够的膳食纤维有利健康长寿,而这些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正是我们的祖先奉为主食的五谷杂粮。
这项研究汇总了全球研究者的185项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受访者总数接近1.35亿人年,以及各国的58项食物膳食纤维与健康的临床试验,总受试者多达4635名,可以说是至今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研究分析。
结果证实,
其实这个研究结果并非新鲜,因为此前就有发表于高质量医学杂志上的多项汇总分析证实,增加全谷杂豆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风险。只是这次的研究分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比如说,2016年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就汇总了45项相关研究,证明和不吃全谷杂粮食物的人相比,
- 只要每天吃90克全谷杂粮食物(两片全麦面包和一碗早餐燕麦片),就能把心脑血管病整体危险降低22%,冠心病的风险降低19%,中风的危险降低12%。
- 如果每天能摄入210~225克全谷杂粮,全因死亡率会降低17%,糖尿病死亡风险降低51%,癌症危险降低15%,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2%,感染性疾病降低26%。
研究者认为,如果是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天然谷物豆类,那么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略高的饮食方式不仅无害健康,反而具有重要的健康价值。如果把碳水化合物视为敌人,就意味着把来自谷物和杂豆的膳食纤维拒之门外,反而不利于健康长寿。
换句话说,碳水化合物的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全谷杂豆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和精白淀粉、精制糖混为一谈。这个论断,其实在4年前就有大批学者提出来了,也被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了。
我一直都推荐人们用全谷杂豆来部分替代精白米面,因为我研究营养食谱多年,深知如果没有足够的全谷杂豆,仅仅靠蔬菜水果,一天的膳食纤维根本没法凑够数。
我也力图用营养食谱来证明,每天吃至少90克全谷杂豆并不难。很多人恐惧全谷杂粮的理由,是它们「不好煮」、「坚硬伤胃」。
不过我相信,对防病和长寿起到决定作用的,不仅仅是全谷杂豆中的膳食纤维,以及其中的优质碳水化合物,还在于其中伴随存在的各种营养保健成分。
吃全谷杂豆,和吃同样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大米白面相比,能得到几倍到十几倍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钾、镁、铁等营养成分,以及多种植物化学物。
《柳叶刀》上这项最新研究也证明,全谷杂豆的防病和长寿作用,和血糖指数值的关系并不那么大。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糖尿病,完全可以放心把杂粮豆子烹调得柔软顺口,即便被煮软,即便打成糊糊,好消化了,大部分健康好处仍然在,只要吃到足够的全谷杂豆,就会有所裨益。
在新年到来之时,建议您送给自己一份健康的礼物——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吃50~150克全谷杂豆。如果你还没有养成这个好习惯,不妨以不加糖的八宝粥作为起点,赶紧吃起来吧!
欢迎关注:头条号【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第一时间get最实用的营养干货,和家人一起吃出健康。
范志红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这四类食物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加餐,这三类食物最好不要吃
今天,咱们聊聊糖尿病患者睡前加餐的话题。
糖友选择吃什么,吃多少,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又能不饿呢?
四种情况需要睡前加餐
1.晚餐控制饮食后,比如减少主食、控制总热量,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2.注射胰岛素的糖友,有意识将晚餐的三分之一食物改在睡前吃,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3.运动锻炼后,加速了胃的排空,消耗了更多的能量,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4.测睡前血糖低于5.6mmol/L,需要加餐预防夜间低血糖。
三类食物不适合睡前加餐
1. 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比如馒头、面条、稀饭、面包、藕粉等精制的主食,是较快的能量来源,并且刺激胰岛素分泌,少吃没有饱腹感,多吃能快速地升高血糖,不建议吃。
2. 油炸、油酥等加工类食物
比如油饼、麻花、桃酥、月饼、蛋糕、沙琪玛等,因为增加了脂肪的摄入,不利于减脂。
3. 含糖量高的食物
比如葡萄干、桂圆、巧克力、果脯等。
这四类食物适合睡前加餐
1.乳类及其制品
首先牛奶、酸奶、豆奶等乳类的升糖指数低。相比小麦粉面条的血糖指数是81,大米粥69,大米糯米粥65,小米粥61。
乳类及其制品都是低升糖指数食物,比如牛奶是27,酸奶(加糖)是48,低脂奶粉11.9;即便是加糖和巧克力的牛奶,升糖指数是34,也远比号称养胃的小米粥(61)低得多。
酸奶中的蛋白质、乳酸能延缓胃排空,有明显的饱腹感。既能控制睡前的饥饿感、又能控制餐后以及空腹血糖。
另外,从总热量的角度看,喝起来甜甜的加糖酸奶(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12克)相比吃起来不甜的馒头(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49.8克)远远低得多。当然,如果能自制酸奶,少加点糖,或者买含甜味剂的酸奶(标注阿斯巴甜等等),血糖反应会更低。
所以,相比吃稀饭、面条,一袋酸奶,或者半盒牛奶,是睡前消灭饥饿感的最佳选择。
2.豆类及其制品
豆浆、豆腐脑、豆腐干、豆腐卷都是低升糖食物。比如豆浆每100克中含蛋白质1.8克,碳水化合物1.1克;每100克豆腐干含蛋白质16.2克,碳水化合物11.5克。
有一位糖友,经常卤制五香豆腐干,晚上锻炼后,饿了就吃上2块,血糖控制稳稳的。
在南方,各种豆腐制品更是多种多样,糖友在网上查找制作方法,也非常方便。提醒一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减少豆类食品的摄入。
3.蛋类以及制品
临睡前如果有饥饿感,蒸一碗鸡蛋羹,里面随口味加一点菠菜、胡萝卜粒等蔬菜;或者直接煮一个茶鸡蛋,都是不错的选择。
茶鸡蛋加工制作非常简单,稍微用心一下,就能很好地控制饥饿感。远远比家里有什么吃什么,经常剩什么吃什么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4. 粗加工的混合餐或少量低糖水果
如果家里实在凑巧没有上面所说的牛奶、鸡蛋、豆类,那么简单粗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混合少量蔬菜、干果也是一种选择,比如:
- 半个煎饼、全麦面包、燕麦片(轻煮),搭配天然的干果类,比如杏仁、花生(10粒之内);
- 或者半个包子、3个水饺等;
- 半个苹果、1个小香蕉(控制在100克之内)。
总热量控制在100~150千卡之内,既保证混合餐升糖指数低,也控制了总热量,解决了饥饿感。
上述食材,糖尿病患者应家中常备。
作者:牟利宁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护师济南营养学会秘书长山东省首届健康大使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