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穿刺(糖尿病肾病穿刺质控要求)
关于肾穿刺,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肾穿刺是协助判断肾病病理类型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很多肾病患者闻肾穿刺色变,一想到“穿刺”就觉得要开刀,要流血,甚至会让本来就受伤的肾脏雪上加霜。今天,我们用一篇文章把肾穿刺说清楚,消除大家的疑虑!
肾穿刺其实没你想得那么可怕!肾穿刺的过程其实很简单:趴在床上,超声定位,消毒皮肤,打一针局麻药,听医生的指令屏住呼吸,穿刺,恢复正常呼吸,按压穿刺点贴好辅料,操作结束。
肾穿刺用的针非常细,穿刺完也不用缝针、拆线。穿刺过程只需几秒钟,整个操作也只需要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
所以,肾穿刺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可怕。
所有的肾病患者都必须进行肾穿刺吗?原则上来讲,只有当肾穿刺活检的结果可能会对治疗及预后造成影响的时候,医生才会决定做肾活检。例如,一位患糖尿病多年的患者出现了肾损害,如果其临床病史和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糖尿病肾病,就不需要再做肾穿刺去证实这个诊断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高血压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符合高血压肾病的诊断,就不需要再做肾穿刺了;对于原因不明的肾衰竭患者,如果肾脏已经出现明显萎缩,肾衰竭已经无法逆转,这个时候做肾穿刺意义不大,而且穿刺出血的风险很高,就不需要做肾穿刺了。
很多肾病患者都担心原本就坏了的肾,经过肾穿刺会雪上加霜。
肾穿刺虽然是一项有创性检查,但只要规范操作,对肾脏和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小的。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腰痛、血尿等,在术后一周内基本都可以缓解或消失,像严重大出血、继发感染或损伤其他脏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很低的。
此外,很多患者还会担心肾穿刺会对自己已经受损的肾脏造成不良影响。事实上,正常成年人一个肾脏大概有100万个肾小球,肾穿刺只会取出其中10~30个肾单位,对肾功能不会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不必过分担心肾穿刺会损伤肾脏。
哪肾脏病患者应该做肾穿刺病理检查?
双侧弥漫肾实质疾病诊断不清,治疗方案难定,患者又无禁忌证时,均应进行肾穿刺病理检查。
常见肾脏病的肾穿刺病理检查指征简述如下: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诊断后可先治疗,如果治疗2~3个月仍未见缓解,即应做肾穿刺病理检査,看是否临床误诊。
②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检查对本病确诊及治疗方案制定都十分重:要,而且本病重,进展快,治疗稍晚即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因此,疑诊本病就应立即做肾穿刺,越早越好。
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可由至少5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引起,它们的治疗方案及疗效也十分不同,因此进行肾穿刺病理检查很必要,以免盲目应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对长期治疗无效或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更应进行肾穿刺活检。
④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穿刺活检能确定肾炎病理类型,并了解疾病严重程度,故应做肾穿刺病理检查。
⑤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呈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表现者,未必都是: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有时很难鉴别,鉴别困难时须做肾穿刺病理检查。
⑥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如狼疮肾炎及紫癫性肾等,肾脏病理资料对明确疾病诊断及分型、评估病情及追踪病情变化很有价值,故应进行肾穿刺。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明确时,不一定需要做肾穿刺,但是临床诊断欠清时,仍应做肾穿刺病理检查,以确诊或除外。
⑦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Alport综合征及良性家族性血尿等,肾穿刺电镜病理检查对诊断意义重大,故需要进行肾穿刺。
⑧高血压肾硬化症:
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不一定需要做肾穿刺。但是临床诊断欠清时,仍应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病理资料对其确诊或排除有很大帮助。
⑨肾小管间质肾炎:
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慢性肾小管间质肾数,确诊都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故临床疑诊就应及时做肾穿刺病理检查。
⑩急性肾小管坏死:
临床典型病例诊断无疑时,不必做肾穿刺。临床表第现不典型诊断难定时,则应及时做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或排除。
需要强调的是,某些重症肾脏病(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重症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好转后,均应重复肾穿刺,以了解病理组织学变化,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某些慢性肾脏病(如狼疮肾炎、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疾病进程中,病理类型可能发生转换而影响治疗疗效和预后,这些患者也应重复肾穿刺。
什么是肾穿刺
今天接诊了一位患者,劳累之后出现了双下肢水肿,在当地医院做尿常规检查示:蛋白尿( ),血尿( ),肌酐239umol/L,当地医院的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患者来到我们医院之后,复查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 ).血尿( ),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68mg/24h,肌酐肌酐360umol/L,我们在评估完该患者的基本病情之后,决定给予行“肾穿刺”检查明确诊断。当患者听到要给他做“肾穿刺”,非常紧张,担心这种有创检查损害自己的肾脏。在我们医生的一番耐心解释下他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肾穿刺”,最终答应了做这项检查。
下肢水肿的的患者
一、什么是肾穿刺
肾穿刺,也叫肾活检,全称经皮肾穿刺活检术。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即我们俗称所说的“腰子”,在腰的后部,形状似蚕豆,红褐色,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和自己的拳头大小相似),其主要作用主要是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通过尿的生成,维持水的平衡、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血压、促进红细胞生成、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等,其结构复杂,担负多种功能,得了慢性肾脏病之后,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的有血尿、蛋白尿、水肿、肾功能不全等临床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导致肾脏损害的病因复杂多样,因不同病因的肾脏病的治疗方案又完全不同,所以为了明确患者的病因及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常常通过肾穿刺活检的手段取一小段肾组织的标本,经过病理检查最后明确诊断。因此,肾活检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通过肾穿刺活检,可帮助临床医生制订正确的诊疗计划。
肾活检
在穿刺之前医生会详细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在无明显绝对禁忌症时,才考虑给患者做肾穿刺活检,基本的流程就是医生明确肾穿刺的适应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肾活检的必要性及安全性,简要告知操作过程,训练患者俯卧位吸气末屏气和卧床排尿,告知患者术前12-24小时内排便,并消除其顾虑,争取最佳配合,书面签字同意,同时详问病史,尤其注意出血病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心肺功能,肾功能,B超测定双肾大小,位置及活动度,积极有效控制高血压,完善实验室检查尤其是出凝血指标。女性患者尽量避开月经期。
为了增强肾穿刺活检的安全性,目前肾穿刺主要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临床采用负压吸引穿刺法或Tru-Cut活检针穿刺法。手术创伤小,肾活检术后卧床24小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3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肾活检
二、肾穿刺有哪些禁忌症
(1)绝对禁忌证:①明显出血倾向;②不配合操作者;③固缩肾、小肾和孤立肾;④肾脏血管管瘤、海绵肾或多囊肾。
当患者有以上绝对禁忌证时,为了避免给患者带来伤害,临床医生从医学角度来讲,是不会考虑给患者行肾穿刺活检的,治疗方案也会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
(2)相对禁忌证:①活动性肾盂肾炎;②肾脏异位或游走;③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④过度肥胖;⑤高度腹水;⑥其他:剧烈咳嗽、腹痛及腹泻。严重贫血、心功能不全、妊娠或高龄。
当患者有以上相对禁忌证时,临床医生会综合评估病情,并积极控制上述病情,如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待病情稳定后则其再次行肾穿刺检查。
肾活检
三、肾穿刺的意义是什么?
前已述及,肾脏因其结构复杂,得了慢性肾脏病之后,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的有血尿、蛋白尿、水肿、肾功能不全等临床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导致肾脏损害的病因复杂多样,因不同病因的肾脏病的治疗方案又完全不同,所以为了明确患者的病因及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常常通过肾穿刺活检的手段取一小段肾组织的标本,经过病理检查最后明确诊断。因此,肾活检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通过肾穿刺活检,可帮助临床医生制订正确的诊疗计划。
对肾移植患者肾穿刺可以确定排斥反应的有无、类型及严重程度,并对移植肾的急性肾小管坏死、环孢素中毒、复发和再发性肾小球肾炎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除此之外,在肾脏病的不同发展时期其组织病理的改变也不一致。比如,同样为IgA肾病,可以在病理上表现为从接近正常的肾组织到多数肾小球硬化的几乎所有发展阶段。所以了解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对临床医生判断病情,治疗疾病和估计预后都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可以说,肾脏病理检查的开展是肾脏病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当前,肾脏病理检查结果已经成为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概括起来,肾穿刺检查的临床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诊断:通过肾穿刺活检术可以使超过1/3的患者的临床诊断得到修正。
(2)指导治疗:通过肾穿刺活检术可以使将近1/3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得到修改。
(3)估计预后:通过肾穿刺活检术可以更为准确地评价肾脏病患者的预后。
另外,有时为了了解治疗的效果或了解病理进展情况(如狼疮性肾炎)还需要进行重复肾脏病理检查。
四、肾脏病的常见病理类型有哪些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5年制定的肾小球疾病病理学分类标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如下。
(1) 肾小球轻微病变(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
(2) 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病变(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3)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1)膜性肾病。
2)增生性肾炎: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③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④新月体性和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3)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4) 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病理类型
膜性肾病病理类型
除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外,临床还有大量继发性的肾脏损害。如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乙肝相关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都有特殊的病理改变。
肾内科医生根据不同的病理改变,结合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