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牙周病(糖尿病和牙周病的区别)
躺枪吗?No,牙周病与糖尿病“相爱相杀”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都不够重视口腔健康,对于糖尿病与牙周炎相关性的认知程度较差,甚至没有相关知识。大多数患者无法做到每年定期进行口腔检査、维护,无法有效使用牙线、牙缝刷等工具进行口腔卫生的维护,这直接导致牙周炎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死亡率仅次于肿瘤以及心血管病。2010年我国疾病监测数据显示,18岁及以上居民患有糖尿病的人数保守估计已达9000万。糖尿病患者长期存在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其各种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牙周组织的慢性损害,最终引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有何相关性?
一方面,糖尿病可以促进牙周疾病的进展,加速牙周组织的破坏。临床上我们常常可以发现II型糖尿病的患者若合并患有牙周炎,其牙周组织炎症程度较一般患者更为严重且不易控制,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龈反复肿胀、出血、多发性牙周脓肿,牙槽骨破坏,牙齿松动移位和脱落。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牙周炎的风险比非糖尿病人群增加了2-3倍,且血糖控制的水平与牙周炎的炎症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另一方面,中重度牙周炎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有学者发现,若中重度牙周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会显著影响患者的血糖代谢控制。有学者进行了不同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疗效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血糖控制在较理想范围的糖尿病患者,其牙周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血糖控制较差者。
糖尿病为什么会影响牙周病的进展过程?
首先,患有重度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其多形核中性白细胞趋化性会显著降低,正常细胞胞内的杀伤作用受损,黏附因子数量下降。这些免疫系统缺陷导致机体不得不先应对糖尿病的攻击,暂缓对牙周病的防御,从而使得牙周炎症加重。
其次,糖尿病会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导致牙周组织的伤口愈合能力受损。
再者,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游离的单核细胞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尤其是牙龈部位)会产生过度炎症应答,产生大量炎性介质和促炎细胞因子。简而言之,就是糖尿病患者的牙龈更易发生炎症。
牙周病如何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呢?
牙周炎和糖尿病的共性是都会产生大量炎性介质。牙周炎症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引起,这将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有效的牙周炎症治疗有助于恢复胰岛素敏感性,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同时牙周炎产生的微生物及其产物,不仅仅局限于牙周组织,还会扩散至整个机体,引发菌血症或内毒素血症,造成全身高炎状态,血浆炎症标志物激增。这会对糖尿病患者造成重大的潜在危害。
糖尿病健康宣教中应将口腔保健列入,促使广大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得牙周病在疾病早期阶段就能得到有效治疗,最终改善患者的口腔与全身健康。
【专家介绍】董家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科)
(文字整理:新民晚报记者 潘嘉毅)
糖尿病牙周病,这两种疾病互为高危因素!预防戳→
糖尿病是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上海市公惠医院方面表示,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口腔疾病被认为是糖尿病的第一症状,其中糖尿病老年患者牙周病症状发生的概率可达到普通患者基数的3倍之高。
牙周病患者常常表现为牙龈充血发红,易肿胀出血,可反复发生牙周脓肿和牙齿咀嚼无力、咬合不适等。不少市民因为害怕牙龈出血,不敢刷牙,从而造成牙周的食物嵌塞加重或菌斑的进一步堆积,导致牙周炎症的加速发展,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目前研究证实
牙周病和糖尿病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关系,而且两种疾病的发生也有可能互为高危因素。
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有何相关性,
牙周炎又是如何影响糖尿病的?
从发病机制上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近些年研究表明,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会升高,而这些炎症因子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
糖尿病又是怎么影响牙周炎的呢?
在长期高血糖作用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组织抗感染能力减弱、伤口愈合能力下降。而且,糖尿病患者的糖化末端产物升高,刺激炎症细胞因子产生,这些炎症介质又能激活破骨细胞和胶原酶,加重牙槽骨及牙周软组织破坏程度。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如何积极预防呢?
一、保持血糖正常稳定是关键。糖尿病老年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并按时服药。
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年二次口腔检查,每年至少洗牙一次;关注口腔黏膜变化,若口腔内有两周以上不愈合的溃疡、白色或红色斑块以及出现了龋齿、牙龈出血、冷热痛或咀嚼时牙痛等,及时就医诊治。
三、掌握科学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饭后及时漱口的好习惯,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选用刷头小、刷毛软的牙刷,避免使用硬毛牙刷损伤牙龈。
四、正确处理塞牙问题。进入老年期,牙缝隙逐渐变大,塞牙时须立即刷牙、漱口或使用牙线。牙缝较宽者,推荐使用牙间隙刷。切勿使用牙签剔除嵌塞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错误的使用方式会让牙缝间隙越来越大。
五、佩戴活动假牙应及时清洁。睡前应取下义齿泡在义齿清洁液里,以减少致病菌和污渍蓄积,减少口腔患病风险。
六、合理饮食,健康生活。及时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提高机体抵抗力。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记者:罗欣悦
资料:上海市公惠医院
编辑:叶苹
可能你还想看
▶感觉凉嗖嗖的?没错!今日气温创今年下半年新低!后续气温是 ↑ 还是 ↓ ……
▶绿色海洋即将变身,来闸北公园看看“换秋装”前的“显眼包”!
▶“即秀即买”“音乐疗愈”……上海时尚周末焕新回归!快来感受“潮in周末”
糖尿病↔牙周病,这两种疾病互为高危因素!预防戳→
糖尿病是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上海市公惠医院方面表示,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口腔疾病被认为是糖尿病的第一症状,其中糖尿病老年患者牙周病症状发生的概率可达到普通患者基数的3倍之高。
牙周病患者常常表现为牙龈充血发红,易肿胀出血,可反复发生牙周脓肿和牙齿咀嚼无力、咬合不适等。不少市民因为害怕牙龈出血,不敢刷牙,从而造成牙周的食物嵌塞加重或菌斑的进一步堆积,导致牙周炎症的加速发展,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目前研究证实牙周病和糖尿病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关系,而且两种疾病的发生也有可能互为高危因素。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有何相关性,
牙周炎又是如何影响糖尿病的?
从发病机制上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近些年研究表明,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会升高,而这些炎症因子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
糖尿病又是怎么影响牙周炎的呢?
在长期高血糖作用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组织抗感染能力减弱、伤口愈合能力下降。而且,糖尿病患者的糖化末端产物升高,刺激炎症细胞因子产生,这些炎症介质又能激活破骨细胞和胶原酶,加重牙槽骨及牙周软组织破坏程度。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如何积极预防呢?
一、保持血糖正常稳定是关键。糖尿病老年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并按时服药。
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年二次口腔检查,每年至少洗牙一次;关注口腔黏膜变化,若口腔内有两周以上不愈合的溃疡、白色或红色斑块以及出现了龋齿、牙龈出血、冷热痛或咀嚼时牙痛等,及时就医诊治。
三、掌握科学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饭后及时漱口的好习惯,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选用刷头小、刷毛软的牙刷,避免使用硬毛牙刷损伤牙龈。
四、正确处理塞牙问题。进入老年期,牙缝隙逐渐变大,塞牙时须立即刷牙、漱口或使用牙线。牙缝较宽者,推荐使用牙间隙刷。切勿使用牙签剔除嵌塞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错误的使用方式会让牙缝间隙越来越大。
五、佩戴活动假牙应及时清洁。睡前应取下义齿泡在义齿清洁液里,以减少致病菌和污渍蓄积,减少口腔患病风险。
六、合理饮食,健康生活。及时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提高机体抵抗力。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