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贴糖尿病(脚底贴糖尿病膏有用吗)
降糖足贴糖友能用吗?各种足贴糖友该怎么用?
降糖足贴糖友能用吗?各种足贴糖友该怎么用?
首先,千万不要相信“降糖足贴”!
前些年网络上大肆宣传的“降糖足贴”“化糖贴”,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纯粹是忽悠,非但不能降糖,还会导致皮肤严重过敏,足部变红、脱皮、瘙痒。若是继发伤口感染、迁延不愈,可能导致截肢、全身中毒,甚至送命。
多少年来,临床上太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正规治疗最靠谱!反复强调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并驾齐驱,一个也不能少。
在此,我们要向这一经典理论的创始人向红丁教授致敬!千万不要以为足底贴上足贴,就能把血糖降下来。这种事,反正我不信!
其次,要问一下脚丫子的意见!
糖尿病病友的双脚比普通人脆弱、娇嫩,皮肤感觉不灵敏,血液供应比较差,很容易受伤。糖友日常自我检查双脚,会大大减少或避免因糖尿病引起的足部问题。
如果脚丫发紫、畸形、胼胝(俗称“老茧”)、足癣或者肿胀,甚至脚背、脚趾缝间、脚底、脚后跟等处皮肤皲裂、发生破溃、出血或者渗液,出现以上任何情况,都不能使用足贴。
有的老年病友视力差,反应迟钝,生活无法自理,需要请家人照料,即使足部自查没有问题,也不要考虑使用足贴。
再者,若是实在想用,请按说明书规范操作。
足贴仅供外用,若有皮肤过敏、伤口、湿疹、斑疹部位勿用。
睡前先温水泡脚;洗完脚后用吸水毛巾擦干,保持足部温暖干爽。
使用足贴不宜超过8小时,晨起必须撕掉足贴,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扯破皮肤,继发感染。
要保持足贴的完整性,不能扯破足贴,避免那些粘液渗漏。
去除足贴后,尚需用纸巾或暖湿毛巾擦拭脚底黏贴处。
请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要怕麻烦!
周斌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有话说:
作为内分泌科医生,我们根本不会建议糖友使用足贴来作为日常保健,因为完全没必要啊!
搞得不好还会出纰漏,自讨苦吃!
想想司机老江的例子吧。
糖友一定要管理好糖尿病,悉心呵护自己的双脚。
若想尝试一些新鲜玩意儿,请先咨询医务人员的专业建议,千万不要道听途说,自己瞎倒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糖尿病足的症状是什么?脚上出现这几个异常,请直面事实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很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糖尿病足出现,那么对于患者的足部健康是造成很大威胁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因为糖尿病足都截肢了。那么糖尿病足会出现什么症状表现会让我们提前发现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表现:
第一隐形阶段:这个时候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主要就是因为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 皮肤浮肿,腿脚麻木的感觉,同时还有可能会痛,特别是到晚上的时候,会痛的更加厉害。
第二初期阶段:这个时候的患者会出现脚底还有脚背出现水泡,患者会出现 烫伤还有鸡眼等症状,同时患者还很有可能发生浅表性损伤等。
第三中期阶段:这个阶段的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同时,感染的情况会加深,这个时候的患者皮下组织会损伤,同时还会发生炎症,如果没有办法及时把症状控制住,感染会继续蔓延,伤口会变的更加的严重。
第四重度阶段:这个时候的患者感染已经是非常严重了,已经有脓性物质了,坏死的组织变多,最后有可能导致大脓腔的形成。脚指出现坏死。
糖尿病足的症状以上大家都有所了解了,想要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我们在生活中就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那我们要怎样预防呢?
1、控制好糖尿病的病情:要控制患者的血糖,使得血糖的值稳定,同时也要控制血压、血脂等正常。
2、注意下肢的血压循环:注意脚的保暖性,下肢的血压要充足。要注意的是,抽烟是会导致血管收缩的,导致下肢坏死。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积极戒烟才是关键。
3、脚受伤要及时治疗:如果发生的溃疡比较严重,要做好清创的同时还要进行治疗,帮助伤口愈合。
4、不要使用热水袋:因为糖尿病的人患病的时间比较长,身体的感知能力是下降的,没有办法感知到水的温度,很有可能被烫伤到的。
5、要注意足部的卫生工作:要保护好自己的脚,要干净,可以经常用温水泡一下脚,洗脚了之后,可以用植物油按摩一下。不要穿不合脚的鞋子,鞋里面也要注意干净,以免把皮肤磨破了。
6、及时把脚指甲修剪掉:要及时修剪自己的脚指甲,时刻观察自己的脚有没有病变,如果发生病变,就要及时去看医生。
7、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冬天,要注意脚的保暖。
8、不要用烈性的消毒水:有损皮肤的胶布不要贴在自己的脚上,在平时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脚有损伤。有脚癣的人一定要彻底的把病菌消灭掉。
9、选择合适的鞋袜:要穿舒服的鞋袜,鞋子的透气性摇号。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尖头鞋等,不要光脚或者是穿拖鞋出门。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老糖友”贴暖宝宝御寒致足部溃烂,专家提醒:谨防低温烫伤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7日讯(记者张剑 通讯员刘姗姗)晚上睡觉总是感觉脚冷,73岁的宋奶奶干脆贴暖宝宝取暖,结果一觉醒来脚被烫出大水泡,想着过年又不愿去医院,拖了几天后出现严重溃烂,险些截肢。记者从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了解到,春节期间内分泌科每天都会接诊糖尿病足的患者,主要与过节期间饮食不注意导致血糖“失控”,以及取暖不当有关。
家住汉口的宋奶奶今年73岁,患有糖尿病十多年,血糖控制得时好时坏。春节前,武汉持续低温天气,因为晚上睡觉总是感觉脚冷,宋奶奶就贴了两张暖宝宝在脚上,当时感觉温度也不是很高,迷迷糊糊就睡着了。次日早上一觉醒来,她发现暖宝宝还贴在脚上,撕下来一看,脚背被烫出一个长约5厘米的大水泡,她却没有感觉,就自行在家里把水泡挑破,简单消了一下毒。
春节期间,聚餐、零食不断,宋奶奶心存侥幸,认为放纵几顿没关系,一时也没管住嘴,在家大吃大喝了几天。后来,她发现烫伤的位置一直没有愈合,还开始溃烂、流脓,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经过医生诊断,确诊为糖尿病足,血糖高达24mol/L。由于感染严重,不及时控制感染,可能造成截肢的严重后果。为了保住患者的脚,内分泌科糖尿病足诊疗专区的医护团队为其制定了全面系统的治疗和护理方案,积极给予降糖、抗感染、伤口护理等治疗。
该院内分泌科主任王中京介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过年也是一个“坎”,患者很容易出现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然后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或者加重并发症的情况。虽然像暖宝宝、热水袋的温度并不算太高,但如果皮肤长时间直接接触,也有发生低温烫伤的风险。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都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末梢比较迟钝,对刺激不敏感,很容易在“浑然不知”中烫伤。
专家提醒,在寒冷的冬季,糖友最好不要长时间使用暖宝宝、热水袋及电热取暖器等取暖物品,以免发生低温烫伤,引发糖尿病足。若需要用热水袋,注意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宜过久,更不要直接接触皮肤,最好在中间垫上毛巾等,取暖物品不要长时间放在身体同一个位置。
在节假日期间,糖友更应注意多监测血糖,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按时吃药,适当运动,随时观察脚部皮肤的状况。一旦出现烫伤,哪怕只是一个小水泡,也不要自行挑破,应及时到医院处理,避免造成感染等严重后果。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