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图片卡通(糖尿病图片卡通图片大全)

糖护士Dnurse 0
文章目录:

漫画:“外卖侠”胰岛素是如何降血糖的?看了这篇就清楚了

话说上一期,

细胞们陷入了饥饿的危机,

链接:谁在操控我的血糖?高血糖秘密大曝光

......

请记住:

胰岛素是机体自身分泌的唯一的降糖激素,当存在自身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时,使用外源胰岛素是对自身胰岛素不足的补充,缺多少就补多少,并不存在上瘾之说。

早期打胰岛素,并不代表病情恶化,这有利于糖脂代谢恢复正常,改善胰岛素抵抗,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因此,该出手时就出手!

本内容转载自:糖尿病网

柳河医院消化内科应用远程培训开展糖尿病护理技术学习

利用优质医疗资源 稳步提升诊疗水平

为提高专科护士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能力,保障医疗安全、医疗质量,进一步强化我院临床护理技能,充分利用好我院的远程医疗平台,近日,我院护理部组织消化内分泌科全体护士,在我院远程会诊中心进行关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远程医学教育学习。

此次课程,由长春市中日联谊医院的内分泌科护士长、糖尿病专科护士长李芳芳主讲,从糖尿病的释义和最新护理成果讲起,结合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糖尿病具体案例和卡通教学视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药物、自我血糖监测、运动及糖尿病的误区与教育。

远程视频会诊和培训主要是借助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专家“现场”与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面对面”交流,开展疑难病症会诊、医技知识培训。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时间金钱,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效能。使病人既享受到了省级、国家级专家的问诊服务,又节省了医疗成本。

今后,我院将继续从病人的切身利益出发,一如既往的努力把远程会诊和培训工作做好,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提升我院诊疗水平,落实“大病不出县”和“优质护理”的服务承诺。

柳河县卫生计生局

减肥者口中的碳水,到底是个啥?

减肥的人经常会说碳水、蛋白、脂肪,但是可能有些人都搞不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碳水、蛋白都是个啥?是圆是扁?

其实,碳水化合物(即碳水)、蛋白质、脂肪就是为我们身体提供能量、营养的三大营养素。

肚子饿的时候,为什么吃了饭、菜、肉,就会觉得饱了、恢复力气了,就是因为这些食物里面的三大营养素在人体内被消化释放出了能量。

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碳水化合物~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叫做糖,可不是你印象里甜甜的糖~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C)、氢(H)、氧(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因分子式中氢(H)和氧(O)的比例恰好与水(H₂O)相同为2:1而得名。

当然,并不是所有符合这个元素比例的分子都是碳水化合物,所以后来又给它起了“糖”这个名字,不过“碳水化合物”这个名字也没有被抛弃。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就是单糖,比如葡萄糖和果糖,蜂蜜中就含有大量的果糖。

单糖还原后的产物就是糖醇,比如甘露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糖醇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所以常用于糖尿病人的膳食。

当两个单糖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双糖,比如蔗糖就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结合而成的,常见的白砂糖的成分其实就是蔗糖。

当3个以上10个以下的单糖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寡糖,又称低聚糖,是不是顿时感觉高大上了。海藻糖、低聚果糖、异麦芽低聚糖都是此类。

当10个以上的单糖聚在一起,我们叫它多糖,包括淀粉,存在于谷类、根茎类的食物中;非淀粉类多糖如纤维素、果胶等。这一类通常都没有甜味,但也是“糖”。

而我们常说的膳食纤维,就是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抗性淀粉、抗性低聚糖等等。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不管是双糖、寡糖还是多糖,最终都会被分解转化成为葡萄糖,从而被吸收进入血液,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糖。

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葡萄糖进入细胞,作为燃料为我们提供能量。多余的葡萄糖则会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或转化为脂肪。膳食纤维不能被消化,会进入大肠被细菌分解发酵,促进肠道健康。

碳水化合物有什么作用?

1.供能

在我们的饮食结构中,通常50%以上的膳食能量都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可以产生4千卡的能量,跟蛋白质相当。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平均也有2千卡/克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应可以节约蛋白质,机体不需要通过糖原异生作用产生葡萄糖,不需要动用蛋白质来供能。

2.细胞成分

每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如糖脂是神经组织与细胞的结构成分之一;糖蛋白是构成软骨、骨骼和眼球的角膜、玻璃体的组成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细胞中核酸的成分。

另外,人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如抗体、酶和技术的组成成分也需要碳水化合物参与。

3.调节血糖

合理的碳水化合物结构是血糖调节的关键,食物中消化快的淀粉、糖等成分可以很快在小肠吸收升高血糖。而抗性淀粉、纤维素等膳食纤维则在大肠发酵吸收,对血糖的应答影响缓慢而平缓;同时还起着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如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还能改变肠内微生物菌群的构成与代谢,诱导益生菌大量繁殖。

碳水化合物该怎么吃?

一般粮谷类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60%~80%,薯类含量为15%~29%,豆类为40%~60%。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占总能量的50%~65%。推荐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参考资料 |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J].糖尿病杂志,2016,8(9):525-535.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63-86.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