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眼发虚(糖尿病眼发虚怎么治疗)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如果你的脚和眼出现这些症状,并发症要来了!

好多糖尿病患者只注意血糖有没有降下去,吃饭吃的合格不合格。却没有注意观察自己的脚或者眼睛。好多患者的脚受了小伤,比如被暖水袋,或者暖宝宝低温烫伤了,或者小石子进鞋里了,鞋子不合适挤脚了,却没有意识到。

为什么要关注自己的脚呢?因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个可怕的并发症。而因为糖尿病可以引起下肢动脉病变和神经病变,使糖尿病人的下肢感觉减退、麻木,生活中足部受伤或有细微伤口都不易察觉。有的人剪脚趾甲的时候,不小心剪破皮肤也可能不知道。

那好多人会觉得小题大做。不就是个小伤口吗?不至于。可是你知道糖尿病人的伤口极易感染吗?如果不及时处理,是极有可能演变为糖尿病足的。糖尿病足是可怕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的患者占非外伤性截肢患者近1/2的比率。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截肢是不可避免的!

眼睛更是难以觉察。眼睛的病变一般不容易表现出来,但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眼睛模糊,眼部感觉异常,畏光流泪,痒,异物感,充血,新生物等,尤其是患病超过5-10年的病人,应该去医院检查。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最高,危害也最严重。而且一旦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意味着全身各脏器都已发生微血管病变。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激光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了眼底出血和视网膜脱落,便难以逆转!最终导致失明!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1.足部干燥

患者会感觉足部皮肤干燥,可有瘙痒,也可出现毳毛脱落,光滑、水肿,下肢及足部变小。

2.皮肤温度下降

患者可感到肢端发凉,用手背碰触足背表面温度下降。

3.脚部异常感(穿袜感)

患者常有双足穿袜套感觉,麻木。肢端感觉迟钝消失。即用稍尖锐物品碰触下肢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如果出现皮色改变,说明症状已经加重了!

4.脚趾增厚、变形

脚趾变形、增厚、易脆、脱落。也可见跖趾关节弯曲,

5.疼痛感

少数也有患处针刺样,烧灼样疼痛,较严重者有刀割样疼痛。长时间走路后,会出现双腿疼痛以至于难以继续行走。

当上述症状出现后,就要注意啦!这有可能是糖尿病足!

检验方法:

患者仰卧在床,当抬高下肢时,发现足部皮肤苍白,放下来或坐位下垂时,足部皮肤为紫红色。用手从上往下触摸,会发现温度逐渐减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

注意:

糖尿病人应该多泡脚,水位最好没过脚踝,水温不超过38℃。鞋子要选择圆头,宽松舒适的。避免皮肤受伤,有创口及时消毒处理。平时可以多进行一些小腿及足部的运动,如踮脚尖,提脚儿跟,蹲起等,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但不宜做激烈运动,因为高强度,撞击性的运动会导致眼底出血,加速视网膜的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不可忽视,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身体的状态,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耽误病情!运动应选择适宜强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过于激烈!

得了糖尿病视力却不行了?专家:患者应定期查看眼底及时发现干预“糖网”

“为什么我明明得的是糖尿病,但是视力却越来越不行了?”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主任童晓维提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没有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病变会导致视力损伤和失明无法恢复。

30岁的李女士患有糖尿病,怀孕期间出现视力严重下降,生完孩子几乎失明了。孩子嗷嗷待哺,自己却什么都看不见,李女士陷入了严重抑郁中。事实上,临床经常遇到40岁至50岁甚至30岁以下的患者因不重视糖尿病并发症,错过治疗时机、继而失明,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增加了难以承受的负担。

童晓维说,糖尿病眼病是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糖网”。所谓“糖网”,即糖尿病使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从而变得脆弱,容易渗漏、出血,形成病变。专家介绍: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糖网”患者。血糖控制不好、伴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已出现糖尿病性肾脏并发症的患者都是“糖网”高危人群。此外,“糖网”发生和糖尿病的病程时间有密切关系,患糖尿病时间越长,发生概率越大。

“糖网”可怕之处在于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尽管出现眼底出血,但只要没有波及黄斑,视力可能依然不受影响,极易被忽视。然而,一旦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病情往往已经相当严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严重者可致盲,且病程不可逆。为此,糖尿病患者应当形成定期检查眼底习惯。当出现视物模糊、视物变形、重影、黑影遮挡等时,就应高度警惕。

记者获悉,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已在全市5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商务楼宇开展视觉健康智能管理中心(简称VIMC)试点,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服务,实现以人工智能技术缓解城区、郊区人群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该创新模式解决方案正在向长三角区域推广,并在全国树立标杆。

所谓VIMC,是以智慧化、标准化、一站式服务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赋能,聚焦重点眼病实施动态连续的视觉健康分级分类管理。该模式可全面提升医防融合、全程连续、精准高效的视觉健康管理效能,保障居民视觉健康。

未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将持续建设专业化眼底疾病诊疗系统和便捷化诊疗模式,为更多眼病患者带来光明希望;同时打造更多VIMC便民应用场景,让市民在地铁、公园等公共场所享受到便捷的眼底筛查服务。

内图说明:上海市眼防中心当日举办科普活动。

来源:作者:顾泳

糖尿病出现视力模糊是怎么回事?

造成糖尿病眼睛模糊的原因是由于糖代谢紊乱,从而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系统的损害,最终导致视网膜一系列病理改变。出现糖尿病眼睛模糊的症状,视网膜毛细血管的主要病理改变有血管舒缩调节功能失常,血管周细胞凋亡和血管基底膜增厚。另外,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等因素,会加重视网膜组织的缺氧,也是引发糖尿病眼病的主要原因。

众多周知,糖尿病可以引发很多并发症,表现在眼部的疾病也有很多,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青光眼等。而在这些并发症的前期,可能会出现糖尿病眼睛模糊的症状。由糖尿病引起的眼睛模糊,与血糖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会影响到眼前后节、眼外肌、视神经等多种眼部结构,糖尿病眼睛模糊还可能会引发比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等。

所以如果有糖尿病合并视物模糊的情况,建议复查血糖及眼科进一步检查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