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营养棒(糖尿病营养液)

中国新闻网 0
文章目录:

营养代餐干预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实验启动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李亚南)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版数据显示,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达4.25亿,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为1.14亿。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雁团队近日宣布,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合作进行的营养代餐干预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实验正式启动。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雁表示,中国是全球糖尿病医疗负担最严重的十个国家之一。科学节食是目前国际上最有效的改善代谢、延长寿命的方式,已在多种动物上得以验证。

陈雁称已带领团队完成一项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上进行间歇性使用营养代餐节食来干预糖尿病进程并恢复胰岛β细胞的实验。

通过一系列实验对比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上间歇性应用营养代餐棒,有助恢复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被破坏的胰岛β细胞、增加β细胞数量,并且发现有改善脂肪肝和改变肠道菌群的效果。这对糖尿病整体防治来说,干预效果要好于普通饮食节食效果。

陈雁介绍说,这个实验最大的收获,是一周只需要2天进行节食和食用代餐棒,其他5天一日三餐可以正常饮食,保持如此规律之后进行监测,实验数据依然较好,而且对于2型糖尿病的干预效果要好于1型糖尿病。此次和东方医院内分泌合作进行临床试验,就是希望在权威医疗机构的指导下,让糖耐量受损志愿者可以尝试进行间歇性营养代餐干预,帮助内分泌医生进行营养干预效果监测。(完)

糖尿病人适合主食系列二:堪称营养黄金的藜麦

#健康好物大赏#

适合于糖尿病人的主食,除了上一期介绍的青稞,其实藜麦也是非常棒的主食选择。

藜麦,有营养黄金,粮食之母的美誉。之所以营养界赋予藜麦这么高的称谓是有道理的,就光说蛋白质吧,藜麦其蛋白质含量平均在20%,而且必需氨基酸齐全,尤其是绝大多数粮食都缺乏的赖氨酸,藜麦含量极高,几乎可以与牛肉蛋白媲美

此外,藜麦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皂甙物、甾醇以及黄酮类物质,膳食纤维丰富,不会造成血糖快速升高。

藜麦 因为品种的不同,颜色也有不同,最常见的是白色藜麦,就是乳白色那种,另外也还有红色藜麦、紫色藜麦以及黑色藜麦等等。颗粒小小的,类似高粱米,非常容易烹饪。

藜麦最初产自南美洲的高海拔地区,早在6000多年的印第安人就对藜麦赋予粮食之母的称号,20世纪初开始在欧美地区盛行,因为它高蛋白、高纤维素、低淀粉、低脂肪,尤其备受健身爱好者、素食主义者以及健康达人们的追捧。也因此用于搭配各种料理,比如直接做饭、或是搭配沙拉等;如今还开发出各种的营养健康小吃,比如藜麦酸奶、藜麦能量棒、藜麦燕麦片等等。

同样也因为属于粗加工,因此完整的保留了所有营养素,甚至富含丰富的酶。所以也有很多健康人士喜欢将藜麦用水泡发几个小时,待其发出富有生命的小芽后再烹调吃。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可以尝试替代白米白面。虽然相较于一般主食来说,藜麦的价格是稍微贵了一点,但其营养价值确实物超所值。可以用于搭配煮饭、或是晚餐搭配蔬果做个轻食沙拉,简单方便、营养还全面。

分享几种我自己常吃的做法:

1、藜麦鲜虾沙拉

食材:藜麦50克、基围虾10~15只、小番茄适量、坚果一小把、芝麻菜适量、亚麻籽油或紫苏籽油适量、黑胡椒碎少许、柠檬半个、海盐或喜马拉雅矿盐少许。

做法

  • 将藜麦洗净后隔水上锅蒸15分钟左右(如果你时间充裕,也可以泡4~6小时发芽后蒸熟);
  • 基围虾开水汆汤熟,剥壳、去头、去除虾线;
  • 小番茄洗净后切两半,然后将所有食材放入碗中;
  • 加入适量盐、黑胡椒碎、紫苏籽油、柠檬汁调成酱汁,淋入食材搅拌均匀即可,一道开胃又低脂的藜麦沙拉就完成了。

2、椰香藜麦饭

食材:椰子油2勺、藜麦、大米,刚开始尝试藜麦的朋友可以是2:8的比例,根据自己的程度再逐渐调整。

做法

就跟平日煮饭一样,混合的藜麦与大米淘洗干净后倒入2勺椰子油,搅拌均匀,电饭锅直接煮熟即可。

出锅后的米饭浓郁的椰子香味,色泽也更有光泽。

3、杂菜藜麦饭团

食材:三色藜麦150克、大米150克、椰子油适量、盐、肉松适量、玉米粒、青椒粒、松子仁等自家有的现成材料都可以。

做法

  • 藜麦混合大米先电饭锅煮熟;
  • 稍待冷却时,加入适量盐和椰子油一起混合拌匀;
  • 玉米粒与青椒稍微翻炒熟;
  • 混合好所有食材后,取适量在手掌摊平,中间放入肉松,然后再包起来,捏成饭团即可。

不同做法的藜麦,口感也有不同,各种都尝试一下,看看自己最爱哪一款吧。

适合糖尿病吃的5种零食,不升血糖,营养还不低,糖友可以适量吃

无糖酸奶应该可以喝吧?”老张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每次看到别人吃零食,他都只能默默吞口水。有一天,他去参加一个病友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话题自然就转到吃的上面。有人就说:“我可太馋零食了,可是这糖尿病,吃啥都怕血糖升高。”

老张也跟着叹气:“是啊,我现在都不敢随便吃。”

这时候,有个年轻的病友突然说:“其实有不少适合我们糖尿病吃的零食呢,不但不会升高血糖,而且营养很高。”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

老张眼睛一亮:“真的吗?那你快说说。”

那个年轻病友笑了笑说:“比如说,我听说无糖的酸奶应该可以喝吧?”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个话题很有趣,都想知道还有哪些这样的零食。

5种饱腹,不易升糖的零食,每个糖友都该知道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吃什么既能饱腹又不会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动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今天医生就来给各位糖友介绍5种很不错的零食。

柚子

先说说柚子吧,《糖尿病护理》杂志有个研究说呢,柚子里有柚皮苷这种生物活性的成分,这些成分啊,对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有帮助了。

柚子的升糖指数挺低的,差不多就在25上下。

糖友吃柚子的时候呢,既能尝到它那酸甜可口的味道,又不用害怕血糖一下子就升得很高。再说了,柚子里水分纤维可不少呢,稍微吃点就会觉得挺饱的。

核桃

核桃对糖友来说也是个挺好的选择呢。

《营养学杂志》上说,核桃里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这些营养成分可多了。虽然核桃也有一定热量,但是它消化吸收起来比较慢。

100克核桃就能给咱提供不少能量和营养

糖友要是适量吃几个核桃啊,在两餐之间吃的话,既能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又能防止因为太饿了就猛吃,从而避免血糖波动。

原味坚果

原味坚果当零食可太棒啦。就像杏仁、巴旦木之类的原味坚果,里面有好多优质脂肪、蛋白质还有膳食纤维呢。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研究发现,坚果里的膳食纤维能让碳水化合物吸收得慢一些,这样血糖就能稳定住。

原味坚果吃起来又香又脆,抓一小把吃下去就感觉挺饱的了。不过呢,坚果的热量可不低,咱们糖友们可得注意着点儿,不能吃太多啊。

无糖酸奶

无糖酸奶呀,好多糖友都晓得这是适合自己吃的东西呢。

从那些医学研究来看哈,无糖酸奶里的益生菌能帮忙调节肠道菌群。这肠道菌群要是平衡了呀,对控制血糖可有积极的影响嘞。

无糖酸奶里蛋白质可丰富了,在胃里待的时间长,所以吃了之后能让人有饱腹感。糖友们在吃早餐的时候,搭配点儿水果或者坚果一起吃,那可真是既营养又健康呢。

原味豆浆

豆浆里头有好多植物蛋白呢,它的升糖指数特别低。

《中国食物成分表》里的数据就显示啊,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对身体代谢可有帮助了。糖友早上要是喝上一杯原味豆浆,既能补充补充能量,又不用担心血糖会升高,还能挺长时间不觉得饿呢。

了解了这5种饱腹且不易升糖的零食后,糖友们在选择零食时可算是有了方向。但这还不够,在挑选零食这件事上,还有许多关键的注意事项需要知晓。下面就来详细讲讲糖尿病患者选零食的关键注意事项,这些可都是糖友们需要重视的哦。

糖尿病患者选零食的关键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首先啊,看食品标签可太重要了。

就像《糖尿病护理杂志》说的那样,很多时候呢,食品标签就像是一个揭露秘密的小能手。咱得格外留意糖分和脂肪的含量。 你看啊,有些零食瞅着好像挺健康的,可等你一看标签,哟,糖分说不定比咱心里想的高多了。还有些零食啊,上面写着“低糖”,但没准儿脂肪含量挺高的呢。

要是脂肪吃太多了,血糖可就不好控制了,还可能让咱体重往上长,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不是啥好事儿呀。

食用量的控制也千万不能大意。

哪怕是低糖低脂的零食,也得适量地吃才行。《美国医学会杂志》做过研究呢,就算是那些对血糖影响不大的食物,要是吃太多了,也会让血糖起波动的。

就拿上文中提到的坚果来说吧,好多糖友都晓得坚果是比较健康的零食,它有很多优质脂肪、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可是坚果的热量高得很啊,要是不停地抓着吃,那摄入的热量肯定就超了,血糖也会跟着往上跑嘞。

还有呢,得把整体的饮食计划考虑进去,要保证营养均衡。

《临床营养学杂志》可强调过这事儿。咱们每天吃的东西就像个大拼图似的,主食、蔬菜、肉蛋奶、水果,还有零食,每个部分都得搭配得刚刚好。

要是正餐里已经吃进去不少碳水化合物了,那挑零食的时候,就可以选那些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多的。这样一来,整个饮食结构才健康,血糖也就能稳稳当当的,不会乱蹦跶啦。

最后,注意加餐时间也是关键。

一般来说,在两餐之间或者午饭和晚饭之间加餐比较合适。这就像给身体一个小缓冲,不让它太饿,也避免血糖忽高忽低。

《内分泌学杂志》的研究发现,合适的加餐时间能够让身体更好地调节血糖水平。比如说,如果距离正餐时间太近吃零食,那可能正餐就吃不下了,或者会造成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

总结:

糖尿病患者挑零食的时候啊,心里得一直记着控制血糖这个事儿呢。虽说咱刚刚提到的那些零食都还算健康,可也不能可着劲儿吃,没个节制。另外啊,还得把自己的身体情况、运动量还有整个的饮食计划都考虑进去,这样才能把零食摄入量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文献来源:

[1]《糖尿病前期饮食干预的研究进展》,吴根丽;沈艳;黄安莉,2024-10-20

[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孙青,2024-09-21

#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