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喝酒抢救(糖尿病喝酒抢救方法)
糖尿病患者喝酒引发中风 休假医生紧急赶回医院参与抢救
图为邱先生监护室里举手致谢医护人员
图为朋友圈热传救人画面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郑晶晶通讯员马遥遥)长假期间,一张脑中风病人术后次日在监护室里举双手感谢医生、为医生点赞的照片,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医护朋友圈里热传。原来,53岁的黄陂糖尿病患者邱先生国庆节当天在酒后突发中风,检查发现其左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随时有生命危险,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神经内科专家中止休假火速赶到医院为其取出血栓、打通闭塞血管,病人转危为安,行动未受影响。
黄陂邱先生有30年吸烟史,几年前查出患2型糖尿病后,生活上注意了很多。10月1日中午,邱先生家来了客人,他没有管住嘴,喝了二两白酒。下午2点多,他右侧肢体突然无法动弹,说话吐词不清,家人迅速拨打120将他送到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卒中中心,经诊断情况十分危险,需进行急诊手术。当天,神经内科熊维副主任医师正在休假中,带孩子在外面玩,接到科室电话后,他火速开车赶往医院。急诊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经过1个多小时的取栓手术,熊维和同事们成功取出了血栓,打通了闭塞的血管,病人转危为安。当他和同事们走出介入室脱下铅衣时,里面的手术服已被汗水浸湿透了。
次日,躺在神经内科监护室的邱先生康复情况良好,恢复了意识,虽还不能说话,但右手已能活动。在了解到医务人员惊心动魄的抢救过程后,邱先生非常感动,举起双手向医务人员致谢,为他们点赞。日前,他顺利康复出院,已可以自己行走,“多亏了这么好的医护团队,他们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昨日,邱先生的家人感激地表示。
神经内科经屏主任告诉记者,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是目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病。每到节假日,脑卒中患者发病率就会上升,许多患者本身就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过节期间太过放纵,熬夜打牌,玩得太嗨等,容易导致发病。今年国庆假,该院两个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就比平时增加了2成。
经屏主任提醒,秋天早晚温差大,是脑卒中的多发季。近年来该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不少三四十岁的人也因脑中风被送医救治。
健康|男子年前宴会突然倒地,原来是糖尿病空腹饮酒惹的祸
案例:年前聚会多
李先生酒桌上突然晕倒
春节前,公司年会、朋友聚会多。每到这个时候,因为喝酒而引发的意外时有发生。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诊了一位因空腹大量饮酒,引起“酒精性低血糖”,差点出大事的患者。
前几天,家住广州荔湾的李先生和好友们聚会,还没动筷子就和好友们连干了好几杯白酒,觥筹交错间,李先生出现头晕、心慌、手抖,继而瘫倒在地上,还出现全身大汗淋漓。
众同伴急忙拨打“120”叫来救护车送医。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并化验证实,李先生不是醉酒,而是空腹大量饮酒引起的低血糖,出现“酒精性低血糖”。
经过抢救,数小时后李先生神志恢复。李先生是糖尿病患者,本就不适宜饮酒,医生告诉他,如果那天再晚些送来,低血糖过久将会导致脑组织不可逆转的损害,严重的话可能变成植物人甚至死亡。
空腹大量饮酒,容易引起“酒精性低血糖”
为什么糖友空腹饮酒会出现低血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莹解释,人在饥饿及空腹状态下,机体主要通过糖异生途径以及肝糖原分解来提供葡萄糖,以维持自身血糖的正常。空腹喝酒,酒中的乙醇会抑制体内糖异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空腹大量饮酒,当体内有限的肝糖原储备被完全耗竭以后,就会发生低血糖。
此外,乙醇还会抑制或延迟低血糖时升糖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的释放,这也是导致空腹喝酒低血糖的一个原因。不仅如此,乙醇还可增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增加餐后低血糖发生的危险。
“虽然,酒精性低血糖在糖尿病人群身上较为常见。”张莹主任提醒,“但正常人群如果空腹大量饮酒也会出现这种疾病。”
注意这三点,避免出现酒后低血糖
张莹主任提醒,限制饮酒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肝功不良者)最好不要饮酒,如果实在推脱不掉,糖尿病患者饮酒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要避免空腹饮酒,特别是在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时,在饮酒前可进食适量碳水化合物。
2. 饮酒量要适度,不能酗酒。长期酗酒会损害肝脏功能,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以及中枢神经损害。所谓“适量”是指一周内不超过2 个“酒精单位”。1个“酒精单位”为:啤酒360ml,或葡萄酒150ml,或白酒45ml。
3. 及时救治。需要强调的是,酒精性低血糖的表现常常被醉酒反应掩盖,不易与醉酒区别。要想减轻或避免酒精性低血糖所带来的风险,除了限制饮酒之外,关键是要具有这样一个常识:酒后意识不清,不能仅仅想到醉酒,还要注意排除酒精性低血糖,这时应迅速补充糖份,如进食糖水,及时缓解低血糖症状,避免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威胁生命。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春节假期亲友相聚,医生提醒:喝酒时注意三点
春节期间合家欢
亲友相聚少不了推杯换盏
小酌虽怡情,若畅饮无度
极有可能会乐极生悲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抢救室在除夕当天就接诊了近二十位患者,年初一的早晨,抢救室已经人满为患,不得不额外增加床位。
送来的患者中,有饮食过度导致胃穿孔、过度兴奋熬夜引起房颤和癫痫的、糖尿病控制不佳出现昏迷等等,多数都为“假日病”,其中,因为饮酒过量导致酒精中毒乃至意外死亡的患者相对较多。
过年聚会喝酒本是件高兴的事情,每年却仍然有很多人因为饮酒过量住进急诊病房。
医生提醒
1、不要空腹喝酒。很多饭局刚开桌喜欢“先干三杯”,这样做是不可取的,胃在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酒精进入到胃会刺激胃壁,极易引发胃炎,严重还会导致吐血。一定要先吃东西再喝酒,或者在喝酒前先喝一杯牛奶/酸奶,或者解酒糖/药之类的是最好的,可以减缓酒精吸收过程。
2. 喝酒不要太快。喝酒太快,酒精会迅速进入血液流遍全身,肝脏如果代谢不过来,可能会影响脑功能,人可能出现短时间内记忆力下降、容易兴奋、口齿不清、动作不协调,严重甚至会出现昏迷。
3.饮酒要适量。避免过度饮酒、酗酒,杜绝劝酒陋习。喝得太多容易导致酒精中毒,尤其是一些患有心脑血管、消化道、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过量饮酒后,如果发生呕吐,呕吐物处理不当导致误吸,极有可能会猝死。醉酒者在饭局结束后,如果独自回家,也有在路上冻死或者意外摔伤摔死的风险。
转自: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来源: 江苏城市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