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肚皮斑(糖尿病肚子上有红点咋回事)
糖友们一定要注意,小腿上出现这种斑,当心糖尿病并发症!
上周我的一个患者给我发消息说,他的一个亲戚得糖尿病2年了,一直在吃药控制,但是最近发现自己的小腿上,出现很多褐色斑块,还伴有皮肤干燥、脱屑,偶尔会有下肢麻木、发凉的感觉。问我是不是病情恶化了,或者得了并发症。
经过仔细的询问以及查看了患者发过来的图片,确定这位患小腿上出现的褐色斑点就是——胫前糖斑。
这位患者的症状,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且已并发“血瘀证”。消渴病多因阴虚燥热,耗伤津液,致血行不畅,久而成瘀。胫前糖斑乃血瘀于肌表之征,下肢麻木、发凉则因气血不达四末,加之血瘀阻络所致。
根据这位患者的情况给他开了些活血化瘀、温阳通络的药材,让他先吃一周看看效果。
什么是胫前糖斑?
胫前糖斑:双小腿胫前区域可见,斑块初起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暗红色丘疹,边界清楚,约0.5~1.2cm大小,部分可伴有小水疱或紫斑。随时间推移,病变中心出现痂皮,剥脱后可见浅表糜烂,最终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表皮萎缩伴色素沉着斑;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不随血糖波动而变化。
从中医角度来看,糖尿病胫前糖斑的形成与局部气血失和、凝滞不通、肌肤失养密切相关。糖尿病病程较长,患者多存在气虚、血虚或阳虚的体质基础,加之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导致微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影响皮肤的营养供应和修复能力。气血瘀滞、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在局部积聚,形成色素沉着斑。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可损伤周围神经,导致下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溃疡、坏疽,甚至截肢。
糖尿病足:胫前糖斑若进一步发展,皮肤破损后难以愈合,易继发感染,形成糖尿病足,治疗困难,预后不佳。
如何自我调护?
1、保护皮肤:避免外伤及虫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促进循环:经常活动下肢,避免长时间站立不动,配合局部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3、控制血糖:积极治疗并控制糖尿病,保持血糖稳定,延缓微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的进展。
4、饮食调养:少吃油腻食物,拒绝油炸、烧烤等高热量食物,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我是中医内分泌科程井军主任,擅长治疗糖尿病足、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肿瘤等疑难杂症。
糖尿病友这部位长斑:是血糖失控的表现,要注意
有糖友咨询,言语中透露出焦虑和不安。她告诉我,最近几个月小腿上长了不少棕褐色的斑,虽然不疼不痒,但十分影响美观。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她甚至不敢再穿裙子,生怕别人注意到这些斑点。她问我,年纪轻轻怎么就长斑了?是不是色斑?
通过她的详细描述和发来的照片,我初步判断这些斑点并非普通的色斑,而是糖尿病人独有的“糖斑”。糖斑,也被称为“胫前糖斑”,主要表现为小腿前侧的一些不规则的棕色、褐色或黑色的斑块。这些斑块在早期通常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或有暗红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逐渐变大、颜色变深,最终可能发展为直径约一厘米的斑块。尽管这些斑块一般不会引起疼痛或发痒等症状,但它们却是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一种表现,因此也被称为糖尿病性皮肤斑。
出现糖斑:主要是皮肤病变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糖斑呢?这主要是由于持续的高血糖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影响了皮肤的血液循环。当皮肤细胞供血不足和营养不良时,就容易形成这些斑块。糖斑最容易出现在小腿前面的皮肤上,因为这个部位的皮肤皮下脂肪含量较少,皮肤较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而且,这个部位的皮肤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如磕碰等,一旦受伤就容易形成斑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发现小腿前面出现了棕褐色的斑块,那么很可能意味着近几个月来血糖有所升高。即使自测的空腹或餐后血糖都达标,也可能在餐后一小时等其他时间段出现过高血糖。因此,建议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更全面地了解近几个月来的血糖控制情况。
面对糖斑,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血糖。这是处理糖斑最根本的方法。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以及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以减少糖斑的形成和发展。一旦血糖控制住了,糖斑通常会得到改善。
其次,如果实在担心糖斑的影响,可以找医生开一些皮肤软膏来保湿、淡化色斑并促进皮肤修复。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以服用一些改善微循环或营养神经的药物来辅助治疗。但请注意,这些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防晒等皮肤保养措施也非常重要。一旦出现糖斑,不仅意味着血糖升高了,还说明皮肤已经出现了病变。此时,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伤害,因此应特别注意皮肤清洁、保湿和防晒工作。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可以降低皮肤病变的风险。
除了糖斑,高血糖还会引起这些问题
除了糖斑之外,高血糖还会对皮肤造成其他影响。例如,皮肤瘙痒加重、出汗异常、手脚麻木针刺感以及小伤口长时间不愈合等都是血糖升高的征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皮肤信号:
1. 皮肤瘙痒加重,夜间更明显:夏季本来皮肤不缺水,但如果还是感觉皮肤干燥起皮、经常痒,特别是夜间瘙痒加重,那么很可能是高血糖造成的。因为高血糖会伤害皮肤毛细血管,导致汗液减少、皮肤干燥,进而引发瘙痒。同时,高血糖还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造成感觉异常。
2. 出汗异常:夏天本来出汗多,但不少糖尿病患者会发现自己出汗更多,甚至开着空调也会满身大汗;或者出现后背出汗、前胸不出汗;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汗等异常情况。这很可能是血糖升高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负责调节汗液分泌的神经功能紊乱后,会导致汗液分泌异常。
3. 手脚麻木针刺感: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不少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手脚发麻、发木的情况,像是穿了一双厚袜子、戴了一副厚手套一样。还有的会感觉像针扎、火烧、蚂蚁爬等异常的感觉。这可能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血液循环差以及手脚血液供应不足所致。
4. 小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普通人不小心磕伤了皮肤,三五天就会愈合。但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的小伤口一星期还没愈合,那么很可能是血糖升高了。高血糖会降低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导致磕碰后伤口不易愈合;即使愈合了也可能会形成很明显的疤痕。
总之,腿上长斑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健康信号。通过了解糖斑的成因和应对措施以及关注其他皮肤信号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并保护皮肤健康。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那些正在为腿上长斑而烦恼的糖尿病患者们。
小腿上出现这种斑,预示糖尿病并发症已经出现,千万要提高警惕!
文|小李
编辑|大冰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
王叔已经五十多岁了,一直很健康。
最近,他开始发现自己的腿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斑点,而且这些斑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他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只是年纪大了,皮肤出现了一些问题。
然而,王叔的女儿非常关心他的健康,注意到了这些斑点的变化。
她决定带他去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以确保他的身体健康没有大问题。
在医院里,医生仔细观察了他的腿部斑点,并进行了一些血液检查。最终得出结论,是糖尿病搞的鬼。
糖尿病这个话题可是让人头痛的存在啊!
但是别担心,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帮你预防糖尿病。
首先,饮食是关键!我们应该尽量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比如甜点、薯条、炸鸡等。
我知道这些美食诱惑真是难以抗拒,但是要牢记,它们可是糖尿病的帮凶哦!
相反,我们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健康蛋白质,这样有利于控制血糖。
其次,保持适量的体重也是很重要的!糖尿病与超重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想预防糖尿病,那就得努力控制体重,进行适度的运动。
可以把健身当作追求健康和减肥的游戏,那样会更有趣哦!
另外,说到运动,我真的不得不再次提到它的重要性。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消耗多余的血糖,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
带上好朋友一起去打篮球、跳舞或者骑自行车,这样不仅锻炼身体,还可以享受社交的乐趣。
最后,别忘了生活中的小习惯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比如,戒烟,限制饮酒。
总结一下,预防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保持适量的体重、进行适度运动以及调整生活习惯。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到你,让我们一起远离糖尿病,享受美好的生活吧!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产生不足或效果不佳引起的疾病。
胰岛素是我们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它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当我们的身体无法正常产生或使用胰岛素时,血糖就会升高。
那么,长斑和血糖的关系在哪里呢?当我们身体的血糖水平过高时,一些特殊的细胞,比如血管内皮细胞,就会受到损害。
这些受损的细胞可能会导致血管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一些不良的皮肤反应。
我来解释一下具体的过程。想象一下,你的血糖长期维持在高水平,就像是在你的血管中不断倒进了一大堆糖果。
这些糖果遇到了血管内皮细胞,它们嘴馋地迅速吃掉了这些糖果。然而,血管内皮细胞吃糖吃多了会发胖,变得懒散不起来了。
当它们不够灵活时,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也会受到影响。这就像堵塞了一个小路一样,后面的车辆流动不畅,容易发生交通堵塞现象。
当血液流动受阻时,一些皮肤细胞可能会因为缺乏营养和氧气而受到损害。
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暗淡、色素沉着的斑点的原因。
这些斑点可能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例如面部、手臂、腿部等等。
所以,糖尿病引起长斑的原因其实是糖尿病导致血管受伤,影响了皮肤细胞的正常功能。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解释,实际上,糖尿病引起的长斑可能还和其他因素,比如遗传、免疫系统、激素等有关。
老年人为什么需要格外警惕糖尿病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包括胰岛素的分泌能力。
再加上老年人整体饮食习惯可能不太规律,偏高糖、高脂肪的饮食就更加容易造成血糖升高的问题。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及时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早发现糖尿病的征兆。
一旦发现血糖异常,要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合理服用药物。
总之,老年人可千万要时刻警惕糖尿病!记住,要控制糖尿病,就得从嘴开始。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