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熏蒸与糖尿病(糖尿病熏蒸要注意啥)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中药熏蒸有什么禁忌?

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是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临床的自先秦就有记载,后世不乏其术。到清代,中药熏蒸趋于成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亦有相应发展,逐渐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疾病的诸多方面。

中药熏蒸使用后有什么好处?

1、中药熏蒸可防治腿脚麻木。中药熏蒸可激活腿部神经末梢,疏通腿部经络,消除腿脚麻木,并可防治手脚冰凉。

2、中药熏蒸可防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熏蒸能促使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排出骨关节风湿,长期熏蒸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理疗效果。

3、中药熏蒸对神经衰弱和失眠的好处。每天中药熏蒸,可使神经系统得到强制锻炼,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防治失眠。

4、中药熏蒸可防治高血压。中药熏蒸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清除血管壁上的血脂,排出血管垃圾,增强血管弹性,促使血流通畅,从而使血压平稳。

5、中药熏蒸可防治糖尿病。坚持中药熏蒸可调节内分泌,使胰岛细胞康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6、中药熏蒸身体局部,能对妇科病、前列腺、痔疮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7、中药熏蒸对腿脚肿痛、酸软无力具有很好的恢复作用。

8、经常使用中药熏蒸,可保持经络通畅、消除疲劳、预防感冒、强身健体、抗衰防老。

中药熏蒸有什么禁忌症?

1、高血压、心脏病、急性脑出血、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等患者不可中药熏蒸;

2、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过度疲劳不可中药熏蒸;

3、妇女妊娠及月经期不宜中药熏蒸;

4、急性传染病不宜中药熏蒸不宜中药熏蒸;

5、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不宜中药熏蒸;

6、对药物过敏者不宜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中药熏蒸过程中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胸闷、气促、心跳加快等不适,严防出汗虚脱或头晕,若有不适,立即停止熏蒸;

2、中药熏蒸温度以38℃~42℃为宜;

3、中药熏蒸时间每次不宜超过半小时;

4、中药熏蒸治疗过程中应适当饮水;

5、老人和儿童应有专人陪护;

6、冬季熏蒸后走出室外应注意保暖。

推进藏医养生保健 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2019年9月新进熏蒸仪器

藏医熏蒸疗法的原理

精选生长于海拔3800米高寒地带的三十多种药物提取物制成药包,用煮沸后产生的蒸气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所熏部位,迅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解毒化淤、洁肤美容,能通络人体十二经脉、营阴阳、行血气,达到祛症、养生、治病的效果。

藏医熏蒸疗法的好处

1、藏药熏蒸养生对神经衰弱和失眠的好处。每天藏药熏蒸可使神经系统得到强制锻炼,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并通过睡眠效果,长期坚持可以恢复到正常。2、藏药熏蒸养生可防治高血压。藏药熏蒸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清除血管壁上的血脂,排出血管垃圾,增强血管弹性,促使血流通畅,从而使血压平稳。

3、藏药熏蒸养生可防治风湿性关节炎。藏药熏蒸能促使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排出关节风湿,长期熏蒸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理疗效果。

4、藏药熏蒸养生可防治腿脚麻木。藏药熏蒸可激活腿部神经末梢疏通腿部经络,消除腿脚木。

5、藏药熏蒸养生可防治糖尿病。坚持藏药熏蒸可调节内分泌,使胰岛细胞康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6、藏药熏蒸养生的减肥效应。用藏药对人体进行全方位的熏蒸,全身毛孔扩张,排出皮下多余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7、藏药熏蒸养生起到美容的作用。使用藏药熏蒸可排出体内各脏腑毒素,清除皮下黑色素,能改善皮肤色素沉着,美白淡斑。

8、藏药熏蒸养生局部,对妇科病、前列腺、痔疮等都有很好的防治用。

9、藏药熏蒸养生对腿脚肿痛、酸软无力具有很好的恢复作用。

10、经常使用藏药熏蒸,可保持经络通畅、消除疲劳、防止感冒、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注意事项

熏蒸完后不要洗澡不要吹空调不要喝凉水,因为熏蒸后,我们的毛孔是处于打开的状态,等于说是完全解除了外界,所以如果熏蒸完洗澡,第一把残留在体表的药性给冲洗掉了没办法继续作用于人体,第二洗澡吹空调喝冷水,在人体毛孔打开的状态下,都容易给人体造成寒气与湿气,这样熏蒸保健的效果就达不到了反而给身体带来其他疾病。

哪些人不适合熏蒸

一般人群都适合熏蒸的,但是要注意的是饭后不能马上熏蒸,因为胃里有食物需要消化,熏蒸是加快血液的循环,导致停留在胃里的血液减少,那么胃的消化功能就会减弱,长久就会造成消化不良。熏蒸虽然是现在很普及养生保健方式,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宜熏蒸。首先就是孕妇、产妇和有月事在身的妇女,其次是有传染病或是开放性伤口的患者,熏蒸是利用高温打开皮肤的毛孔,药效进入到体内发挥作用,这样不利于开放性伤口的愈合;最后是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例如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心脏功能不全、慢性肺心病、心绞痛等不宜熏蒸。

“封”趣黄金周|适合糖尿病人的秋季养生保健方法

封面新闻记者 邱添

国庆遇上中秋,肥美的大闸蟹遇上可口的月饼,但对于“糖友”来说,这个节也是纠结的开始,看着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自己却不敢轻易尝试。不管是莲蓉蛋黄还是水果馅儿的月饼,都万变却不离其宗,无论是哪一种都属于高糖分、高油脂、高热量的存在,从其成分表中就不难看出,的确是糖尿病患者的“大雷区”。

“封”趣黄金周的第六天,我们邀请到了彭州市中医医院内科六病区主任刘晓宏,听她介绍糖尿病患者在秋季的养生方法。

月饼大闸蟹不宜多食

刘晓宏表示,糖尿病人和儿童不宜过量食用月饼,月饼含糖量一般都比较高,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确实损害。另外儿童脾胃比较脆弱,食用月饼过量或造成食欲不振甚至不能进食。成年人过量食用月饼也会对肠胃造成较大负担。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不超过半块月饼,儿童和老人酌情削减月饼不宜久存,以免油脂氧化,馅料腐败变质。

按照传统观点,大闸蟹也是属于“肥甘厚味”之一,不论是糖尿病还是其他慢性病,都应少吃为宜。中医认为蟹性寒,故在煮食螃蟹时,宜加入一些紫苏叶、鲜生姜,以解蟹毒,减其寒性。痛风患者食用时也应自我节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

另外,螃蟹最好不要与柿子同食。因为柿子的鞣质与螃蟹蛋白质相结合容易沉淀,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质,会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导致吃的人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

糖尿病的中医保健方法

中医药在糖尿病的防治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辨证论治是中医疾病诊治的基础。国家出版有糖尿病中医药防治指南,针对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都有详细的综合方案。除了大众常规了解的中药汤剂治疗之外,还有许多的中医特色疗法对糖尿病的防治是有很大益处的,比如:针刺、灸法、中药泡脚或熏药、耳针或耳穴埋豆、穴位贴敷等等。举个例子,糖尿病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有蚂蚁爬的感觉,考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选择中药泡脚或熏药的方法,结合针灸治疗。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考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使用穴位贴敷、局部熏蒸的方法治疗。

刘晓宏介绍,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枸杞山药汤”,该药膳主要食材是枸杞和山药。做法简单易上手,60克山药洗净去皮,5克枸杞洗净,共煮汤服用。具体用法是每天1-2次,佐餐的时候食用,可以连续服用3-4周。该药膳具有很好的益气养阴、滋补肝肾的功效,特别是山药,中医认为,山药性甘平、无毒,补脾益肾,止泻敛汗,是很好的进步“食物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