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糖尿病值(糖尿病的男女发病率)
糖尿病并发症 男女各不同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袁戈恒
糖友的困扰,主要来自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所带来的威胁。近日欧洲糖尿病年会上有专家指出,男女糖友患上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并不相同。
法国一项队列研究对14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糖肾在男性中进展更快,更易进入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的终末期阶段。据分析是由于男女激素在糖肾病情进展中的作用不同:女性雌二醇可通过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来抑制糖肾的发展,而男性睾酮的作用则相反。不过,一旦进入肾病终末期,无论是接受肾移植还是透析治疗,女性都将承受更高的死亡风险。
在心肌梗死或心绞痛方面,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关于男女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存在差异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袁戈恒分析,其大致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男性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更多;2.男性通常在社会工作中感受到较大的压力;3.在血脂异常方面男性也比女性更加普遍。
一项荟萃了1966~2013年期间发表的涉及77万人研究的数据显示,女性得了糖尿病后,卒中风险上升128%,男性卒中风险也有所上升,但低于女性,为83%。
由于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以及用药等因素,糖友容易合并骨质疏松症。由于雌激素有利于保护骨骼硬度,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迅速降低,这就增加了女糖友的患病风险。
在心理方面,有很多研究表明,相比于男性,女性糖友合并抑郁症的风险更高。虽然其因果关系尚不能定论,但有综述分析这可能与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及药物不良反应、对疾病产生恐惧等因素有关,而这些现象通常在女性身上更常见。
由于男女糖友合并疾病存在差异,因此不同性别人群应分别更有针对地检查和调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有研究提示,除了年龄超过40岁、经济收入低、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这些共同因素外,女性糖尿病还与高血压、高腰臀比及心理问题相关,男性则与吸烟、低胆固醇水平相关。因此袁戈恒介绍,女糖友需要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心理状态的评估,另外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绝经都是独有的糖尿病危险因素,因此还要注意雌激素水平。男性则主要需戒烟限酒,睾酮水平低的男性也要积极改善体内性激素水平。虽然男女在某些方面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平日都要注重全面的养护,比如三餐要准时且营养均衡,每周都要进行3~5次30分钟至1小时的锻炼。只有改善好生活方式才能控制好血糖,并有效地控制并发症。
肥胖致病男女各不同 女性肥胖易患糖尿病
肥胖会导致一些致命疾病,但英国科学家们发现,它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因性别而异。
英国牛津大学塞西莉亚·琳德格林团队对英国生物样本库中的22.8万名女性和19.5万名男性的基因数据展开分析,结果发现,全球2/3的非传染性致命疾病与肥胖有关,因肥胖而加剧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冠心病、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肝病和肾衰竭等。其中,与男性相比,肥胖女性患Ⅱ型糖尿病风险更高;而肥胖男性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肾病的风险比女性更大。该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权威遗传学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上。
报告的主要作者詹尼·塞欣说:“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可能会因肥胖患上不同的疾病。该研究将促进公共卫生战略的调整,并有利于人们分性别制定不同的预防策略。”
来源: 中国妇女报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想要长寿,请记住4个数字,别不放心上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且是一种让人提心吊胆的慢性病,现代的慢性病有很多,但像糖尿病这样让人小心对待的没有几个,主要就是怕血糖波动大,引起较多的并发症。说到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真是每一个都比较严重,如果不积极地进行治疗,对生命产生的威胁还是很大的。
国内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基本上都是死于并发症,而且可能不止一个并发症,当多个并发症一起找上糖尿病患者时,带给糖尿病患者的损害也就会加大,治疗难度也会有所增加,也就导致病死率增加,因此,很多人在提到糖尿病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患上糖尿病想长寿并不容易。
其实,糖尿病患者想要长寿,也没有那么难,重点还是需要看个人,掌握了方法,坚持的去做,合理的控制血糖,与长寿的距离也没有那么的远。有研究表示,糖尿病人想长寿,需要记住4个数字。
研究到底是咋说的?此项研究被发表在了《JAMA Network Open》上,研究共征集了421个2型糖尿病患者,在这421个人种,有194个女性,平均年龄在65.6岁,在研究中分别对各个参与者,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进行一些资料填写,主要是为了保证研究的数据准确性。
在研究分析中,也是考虑到了参与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和民族,还有教育程度、吸烟经历,以及确诊糖尿病的时长,是否伴随心脑血管疾病,都会考虑在其中。
然后根据年龄、性别进行了样本分组,最后再去分析所有参与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体重这几项指标,根据整体的分析过后,发现这4项指标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可帮助糖尿病患者延长10年的寿命。
从而得出结论,糖尿病患者想要长寿,就得要记住4个数字,重点就在于4项指标,不知道在日常中,糖友们有没有关注过。
到底是哪4个数字?糖化蛋白:在此项研究中,发现糖化的水平,能达到合理的水平,可帮助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寿命,至少3年以上,且研究中特别指出,糖化水平起始时越高,后面降得越明显,寿命延长也会更多一点。
来源:JAMA Network Open
建议糖化蛋白的水平,控制在7%-8%会更有利于延长寿命,研究中特别做了研究对比,主要就是进行了分组对比,一组是强化血糖组,另一组就是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之后,发现糖化蛋白水平低于6%,与水平在7-8%之间的死亡风险会更高,也就是糖化水平并不是说降得越低就越好。
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若是能够降低到114.1汞柱毫米,寿命可延长1.9年,不过在研究中也发现,血压受到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些调整,不建议高于140汞柱毫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女性的数据对比中,水平在59毫克/每升,可增加的寿命为0.9年,相比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寿命延长还是比较明显的。
来源:JAMA Network Open
体重:研究中给出的建议,是看BMI值,如果BMI值保持在24.3左右,寿命可延长3.9年,在研究中,还列出了BMI值居于28.6和33,寿命也是可以延长,只是没有24.3的人群,延长的期限长,一个是2.9年,另一个则是2年。
总结一下,此研究研究的起始水平值都是相对较高的,也就是说从高水平降到低水平,寿命延长的时间也会更长,就比如说血压,一开始血压水平是超出160的,当降到120以内时,寿命就得以延长。其它指标亦是如此,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各项指标时,都要积极地去进行干预。且一开始水平高,也别过于紧张,平稳地去干预,对延长寿命就会有好处。
腿脚伤口不易愈合
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腿脚上的伤口很长时间都没有愈合,甚至还有流脓的情况,要引起关注,可能是血糖升高,引起了并发症糖尿病足,才会影响到伤口的预后速度,还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睡觉时,老是手脚麻木
睡得好好的,突然被手脚麻木给弄醒,还不止一次,出现此种情况,可不能掉以轻心,有可能是血糖身高,刺激到了神经,再加上手脚的供血和供氧出现问题,就更加容易出现手脚麻木的现象。
糖尿病患者怕血糖升高,同时,也怕其它指标升高,因此,糖尿病人想要长寿,不但要关注血糖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和体重,也都是要兼顾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稳定血糖和保护血管,寿命也能因此而延长。
参考资料:
1. 《Potential Gains in Life Expectancy Associated With Achieving Treatment Goals in US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JAMA Network Open·2022.4.18
2. 《糖尿病出现这6大表现,证明糖尿病并发症出现,血糖控制不好》·科普中国·2020.7.3
3. 《血糖稳不稳,睡觉便知道!睡觉出现3个异常,或是高血糖作怪》·健康界·2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