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腿积水(糖尿病腿积水最怕三个东西)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下肢水肿,不一定是糖尿病肾病,可能与这些疾病有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在肆虐,糖友仍需继续自主自律地管理好糖尿病。感染、水肿、视力下降、疼痛等问题仍困扰着糖友,很多糖友认为下肢浮肿等同于糖尿病肾病。

其实,水肿是指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不只糖尿病肾病,还有其他疾病也会引起下肢浮肿,唯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处理。

与糖尿病本身病情有关的水肿,常见于以下几种。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肾脏病变,一方面是由于尿蛋白的大量漏出,另一方面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轻者表现为颜面浮肿,重者表现为双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

建议查: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等,积极治疗。

2.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很多糖友都知道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其实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下肢微循环障碍,容易导致静脉高压的发生,也会导致下肢水肿。

建议:常规筛查筛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等。

3.糖尿病合并心脏病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当合并心脏病变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心力衰竭时,导致体内水钠滞留而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在出现这种下肢水肿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胸闷、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建议查:心脏彩超、心电图、脑钠肽、心肌酶谱、心机损伤标志物等。

4.糖尿病合并下肢静脉病变

很多糖友知道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不仅包括下肢动脉病变,还包括慢性下肢静脉病变。

慢性下肢静脉病变是指静脉系统出现任何形态学和功能异常的一组综合症候群,同样可导致下肢不适症状、下肢与足部的皮肤溃疡。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或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时,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也容易出现下肢水肿。

建议:常规筛查下肢血管B超、踝肱指数等。

其他疾病

1.甲减

当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即甲减时,除了出现嗜睡、怕冷、便秘、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等甲减症状,还会出现下肢的黏液性水肿。

建议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超。

2.肝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严重肝脏病变,造成低蛋白血症和门脉高压,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及循环障碍,以腹水为特征的可凹性体液潴留和水肿状态,也可出现下肢浮肿。

建议查:肝功能、肝炎全套、肿瘤标志物、腹部B超、腹部CT等。

3.结缔组织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

建议查:免疫相关指标。

药物相关

部分药物也可引起水肿,如降压的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等,有些首次使用胰岛素且剂量偏大的也可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引起下肢水肿。

糖尿病患者水肿不一定是糖尿病肾病,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很多,也不要自行服用利尿剂,建议你尽快至医院就诊,勿自行耽误病情,也不要妄自猜测、恐慌,应正确诊治,正确应对“糖尿病之肿”。

作者:沐欣欣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致尿液回流、肾积水?

鸿陆健康(微信公众号:LUFC168)

临床医师、国家公共营养师、催乳师、科普作者。专注于慢性病调理及孕产妇、婴幼儿日常调理,如需咨询请联系作者。

58岁李先生患有糖尿病,平日小便速度变慢,偶有夜尿,近日检查时发现左肾疑似囊肿。在进行泌尿道超声波检查时,发现左侧肾严重积水、膀胱壁呈不规则蜂窝状,且膀胱内有多颗结石,最大直径约2公分。医师说,李先生左肾肿胀是由于积水,积水是因输尿管逆流,而推测起因可能是糖尿病所致。

糖尿病会伤害人体神经、易引起“神经性膀胱”。当膀胱失去收缩力、没有足够力量将小便排净时,遗尿会增加,泌尿道就容易感染,也增加结石风险;一旦结石发生、引起小便阻塞,遗尿又会再增加,周而复始,结石越滚越大。

如患者同时有前列腺肥大的问题也会影响排尿,临床上也常见因前列腺肥大而阻塞尿道,导致小便变慢,膀胱逐渐失去代偿功能的情况。前列腺肥大的男性之中,有40%-50%同时合并膀胱结石。

除了前列腺肥大、神经性膀胱可能会诱发膀胱结石,群众若有膀胱憩室、膀胱膨出、曾做过膀胱手术也须多加留意。此外,喝水少、憋尿的人也都是容易感染结石的族群。


75%的膀胱结石患者是因小便滞留膀胱而得病,最有效避免结石的策略就是多喝水,水分可稀释尿液中所有的成分。膀胱结石还会引起膀胱慢性发炎,长期下来可能会导致膀胱癌。因此小便有任何症状,包括血尿、频尿、解不干净便须留意。

鸿陆健康(微信公众号:LUFC168)

临床医师、国家公共营养师、催乳师、科普作者。专注于慢性病调理及孕产妇、婴幼儿日常调理,如需咨询请联系作者。

持续降雨,糖友们小心了

眼下我省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

多地连续降雨,

很多朋友的出行带来一定到影响,

另外,在这样的天气下,

糖友们也需要特别注意!

为此,我们采访了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邢玉微医生。

嘉|宾|介|绍

邢玉微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与代谢专业在读博士

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

石家庄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多次担任石家庄国际糖尿病论坛翻译

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连续阴雨天气,糖友注意哪些问题?

1、糖友应该避免各种形式的损伤,比如抓伤、碰伤、摩擦伤等。因为糖友常常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导致各种足部末梢的温度觉、痛觉等感觉消失,一旦受伤,难以自知,是糖尿病皮肤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甚至会面临截肢的风险。

2、暴雨导致天气潮湿,应将药物放在加盖的玻璃瓶内保存,贵重的药品还应在瓶内放置干燥剂。已经受潮变色的药物不建议糖友继续服用,因为药品受潮后药效会受到极大影响。

雨天,糖友如何运动?

下雨天,糖友们不适合户外运动,可以选择在室内运动。

1、太极拳、八段锦、广播体操等有氧运动

2、仰卧屈膝

舒展平躺在床上或垫子上,将两臂自然伸直并放于身体两旁。随后两腿抬起、屈膝,用手于膝盖处抱住双腿,尽量往下牵拉。

3、抗衡运动

将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足并立使上体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15秒左右,做3~5次。

4、坐椅运动

屈肘两手扶上臂将背部挺直,椅上坐、立反复进行,做多久依自己体力而定。

5、触摸脚尖

坐在床上或垫子上,把两腿伸直并且尽量向两侧分开,同时上肢缓慢屈向右侧,将两手尽可能触摸右脚尖,呼气,还原后改为左侧,动作相同。

6、踮脚尖

将手扶在椅背上,踮脚尖,即左右交替提足跟,持续10~15分钟。

温馨提醒

另外还是提醒糖友,雨天积水多时,尽量不要出门,如果出门最好穿上雨鞋,以保持足部干燥,回家要及时洗脚并检查足部,如果发现水疱、溃疡不适时,最好找医护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处理,而不要盲目用针挑,以免加重破损。要加强血糖监测,注意血糖仪试纸防潮。

作者 | 张慢 封面图来源千库网

编辑 | 丽辉

河北综合广播

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