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洞(糖尿病虫子)
小鸡眼烂成“大窟窿”还诱发败血症 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清洗检查双脚
杭州日报讯 “太感谢了,多亏了你们,我又可以走路了!”这两天,住在市老年病医院慢性创面诊治中心的皇甫大伯出院了,离开医院前,他激动地握着副主任医师吕华瑶的手。因为脚上的鸡眼破溃感染,他险些因败血症丢掉性命。
鸡眼发红破溃引发败血症
今年56岁的皇甫大伯,很早就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平时,他虽然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但血糖控制得时好时坏并没在意。
今年9月,因为走路多,皇甫大伯脚底板原本就有的鸡眼开始发红破溃。“一开始,我没当回事情,用碘酒消了毒。几天后,这个鸡眼就烂成了一个洞,整只脚到小腿部位,都红肿得厉害没法行走,还出现了怕冷、发高烧的症状。”
家属赶紧把皇甫大伯送到市老年病医院就诊,医生一查,发现他血糖很高,细菌进入血液后,诱发了败血症,医院慢创中心团队立即对皇甫大伯进行救治。经过全身抗炎,控制血糖,足部创面进行清创换药、切开引流,后期修复手术等治疗,皇甫大伯的创面终于好转愈合。
老百姓常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其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哪怕一个小小的鸡眼,或是剪指甲不慎,都可能引起大问题,甚至要面临截趾、截肢及生命威胁。”吕华瑶说,糖尿病会引起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血供异常、痛觉减退,加上高血糖,一旦脚上有破口,就可能发生严重感染。
每天用温水清洗双脚并检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糖尿病足发生率约占住院糖尿病人的14%,需要截肢的约占5%到10%。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一定要细心呵护双脚,每天用温水清洗,并检查是否有伤口,存在伤口、鸡眼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就诊、及时处理。
在控制好血糖的情况下,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吕华瑶提醒,重点在三个方面:
定期检查足部,若有皮肤干裂、湿冷、水肿、肤色变暗、感觉缺失、趾甲变形或局部红肿痛热等症状,表示已经出现了足部病变,必需尽早到医院就诊。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洗脚,但洗脚前,一定要先由正常人的手或温度计试水温,因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经病变或手部感觉减退,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使劲用力搓脚。洗脚后要用软干的毛巾将脚擦干,并一定要擦干趾缝之间的水渍。
选择合适的鞋袜,软皮皮鞋、运动鞋是最理想的鞋子。鞋型宜选择方头,要保证鞋较足略宽、透气且有一定的抗击外力的作用。袜子应选择棉质地和羊毛质地为好,既吸汗又透气。袜子不宜太大,别穿有松紧带的袜子。
55岁男子角膜破了个洞 竟是糖尿病惹的祸
(记者徐睿捷,通讯员 彭锦云 吴淑娟)
55岁的张先生不慎右眼溅入铁屑,在当地医院取出了异物后,右眼还是疼痛难忍,经检查发现,本应该愈合的角膜伤口居然破了个“洞”,而罪魁祸首居然是糖尿病。
家住孝感的张先生有着10余年的糖尿病病史。据张先生介绍,因身体比较硬朗,便没有将糖尿病放在心上,降糖药物也是想起来就吃,因而血糖控制得比较糟糕。三个月前,张先生在干活时右眼不小心溅入了铁屑碎片,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医生为其取出铁屑碎片,其眼部疼痛有所缓解。哪知,出院后,张先生右眼开始刺痛,而且视力越来越差,右眼完全看不清,前往当地医院复查,张先生的右眼角膜穿孔了。由于当地医院条件有限,张先生便前往武汉爱尔眼科汉阳医院就诊。
经该院眼表及角膜病科牛晓光主任仔细检查,张先生右眼视力仅为0.06,右眼球充血严重,中央角膜可见一约1mm圆形穿孔,角膜基质水肿、混浊,被诊断为角膜穿孔,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眼部的异物都已经取出来了,也谨遵医嘱进行复查和使用药物治疗了,怎么还会角膜穿孔呢?
牛晓光主任推断,角膜异物取出术后角膜创面愈合不佳是造成张先生角膜穿孔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张先生角膜创面愈合慢的原因,可能与其糖尿病有关。张先生有10余年的糖尿病病史,且平日血糖控制欠佳,此前取出眼内铁屑后,角膜还存在一定创伤,而高血糖可导致伤口愈合延长,同时微环境富含营养,细胞噬菌能力下降,自净能力差导致炎症反应重,时间一长形成了溃疡,造成了角膜穿孔。
随即,牛晓光主任为张先生进行了右眼角膜穿孔修补联合羊膜移植成形术,手术非常成功,张先生的眼部疼痛状况有所缓解,视力也有提升。不过,牛主任再三提醒,虽然张先生目前的情况稳定,但出院后需要多加防护,并严格控制血糖,预防眼部再次感染。
牛晓光主任介绍,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约有1.164亿人,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市民比较熟悉的主要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但实际上由糖尿病引起的角膜疾病也比较常见,高达7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角膜疾病。糖尿病可影响角膜组织的所有层,最重要的是影响角膜上皮异常,如浅表性点状角膜炎、伤口愈合延迟、复发性角膜糜烂、难以愈合的溃疡、角膜上皮屏障功能下降引起的角膜水肿等。
武汉爱尔眼科汉阳医院眼表及角膜病科牛晓光主任提醒,糖尿病与一些眼部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预防眼病首先还是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除了日常严格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外,还应定期做眼部检查,一旦出现看视物模糊、视物有重影或者视物遮挡感等异常症状,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发生眼部病变。
71岁糖尿病人因高血糖,脚部出现“肉洞”,可治愈吗?
71岁的蒋阿姨患糖尿病已经13年了,3年前因出现“右下肢皮肤破溃”在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住院治疗,经清创、换药后,创面基本愈合出院。
2个多月前,蒋阿姨又因血糖控制不良,半月前右下肢皮肤红肿、多处破溃,疼痛感强烈来瑞京治疗。蒋阿姨说:“右边小腿无缘无故出现疼痛、肿胀,有好几个破溃处,实在是因为疼痛难忍,溃烂的伤口在逐渐变大,还向外流着黄色液体,不能正常行走,我这才来到医院寻求帮助。”
门诊医生检查足部症状时,看到蒋阿姨右脚小腿处至少有7、8个伤口,立马将其收治入院治疗。
住院后,糖尿病足病科医生团队立马组织讨论、分析,根据检查单评估蒋阿姨的血糖控制、下肢血管、下肢神经、营养等情况,并结合国际伤口治疗师给予的治疗建议后,决定降糖、抗生素抗感染、配合以清创、换药治疗。
71岁的蒋阿姨患糖尿病已经13年了,3年前因出现“右下肢皮肤破溃”在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住院治疗,经清创、换药后,创面基本愈合出院。
2个多月前,蒋阿姨又因血糖控制不良,半月前右下肢皮肤红肿、多处破溃,疼痛感强烈来瑞京治疗。蒋阿姨说:“右边小腿无缘无故出现疼痛、肿胀,有好几个破溃处,实在是因为疼痛难忍,溃烂的伤口在逐渐变大,还向外流着黄色液体,不能正常行走,我这才来到医院寻求帮助。”
门诊医生检查足部症状时,看到蒋阿姨右脚小腿处至少有7、8个伤口,立马将其收治入院治疗。
住院后,糖尿病足病科医生团队立马组织讨论、分析,根据检查单评估蒋阿姨的血糖控制、下肢血管、下肢神经、营养等情况,并结合国际伤口治疗师给予的治疗建议后,决定降糖、抗生素抗感染、配合以清创、换药治疗。
治疗中
住院时,在主管医生抗炎、控糖,以及伤口治疗师予以新型敷料换药,双管齐下、悉心医治十多天后,蒋阿姨伤口感染得到控制,脚部伤口逐渐好转,长出了新的肉芽组织。期间,共同照护团队的卫教师还经常到病房为她讲解糖尿病足病的预防知识,告诉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如控制血糖、温水洗脚,日常检查足病,以及脚部有溃烂时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到院治疗等等。
出院后,糖尿病足病团队的伤口治疗师专门为蒋阿姨进行跟踪换药,经过一个半月的精心护理,蒋阿姨血糖控制稳定,伤口最终痊愈,蒋阿姨开心地说:“谢谢瑞京团队的精心治疗,我的脚总算保住了!”
治疗后
糖足知识链接
糖尿病足部前兆的信号
01
间歇性跛行:就是有时走着走着突然感到下肢疼痛难忍,以至不得不一瘸一拐地走路。主要是因为下肢缺血,致使肌肉血供不足所致。
02
足部畸形:下肢端肌肉萎缩,屈肌跟伸肌的牵引张力平衡会失去正常,导致骨头下陷,趾间部位的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鸡爪趾等足部畸形。
03
皮肤症状:皮肤干燥,弹力变差,皮温降低,色素沉着,下肢末端动脉的搏动变弱或消失。血管狭窄的地方,还可闻及杂音。此外,当患者病情严重的时候,患者还会出现坏疽症状。
糖尿病足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
控制血糖:积极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严格控制在7%左右,同时尽可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营养支持:血糖、血压、血脂及白蛋白的个体化控制目标要达成并保持体重目标值,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药物治疗
通过生物制剂或者是生长因子类的药物,可以治疗该病所致的溃疡,促进90%的神经性溃疡愈合。
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主要方法包括经皮穿刺动脉内成形术,或在球囊扩张的基础上进行支架成形术等。
血管旁路手术:适用于不能进行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且远端流出道通畅的严重缺血性溃疡患者。
截肢术: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小范围截肢术(如截趾术)和大范围截肢术(如踝以上小腿截肢术)。
清创术及植皮术: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全身情况较好时,适当进行清创术或植皮术,可有效去除坏死组织,尽早封闭创面,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住院时,在主管医生抗炎、控糖,以及伤口治疗师予以新型敷料换药,双管齐下、悉心医治十多天后,蒋阿姨伤口感染得到控制,脚部伤口逐渐好转,长出了新的肉芽组织。期间,共同照护团队的卫教师还经常到病房为她讲解糖尿病足病的预防知识,告诉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如控制血糖、温水洗脚,日常检查足病,以及脚部有溃烂时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到院治疗等等。
出院后,糖尿病足病团队的伤口治疗师专门为蒋阿姨进行跟踪换药,经过一个半月的精心护理,蒋阿姨血糖控制稳定,伤口最终痊愈,蒋阿姨开心地说:“谢谢瑞京团队的精心治疗,我的脚总算保住了!”
糖足知识链接
糖尿病足部前兆的信号
01
间歇性跛行:就是有时走着走着突然感到下肢疼痛难忍,以至不得不一瘸一拐地走路。主要是因为下肢缺血,致使肌肉血供不足所致。
02
足部畸形:下肢端肌肉萎缩,屈肌跟伸肌的牵引张力平衡会失去正常,导致骨头下陷,趾间部位的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鸡爪趾等足部畸形。
03
皮肤症状:皮肤干燥,弹力变差,皮温降低,色素沉着,下肢末端动脉的搏动变弱或消失。血管狭窄的地方,还可闻及杂音。此外,当患者病情严重的时候,患者还会出现坏疽症状。
糖尿病足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
控制血糖:积极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严格控制在7%左右,同时尽可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营养支持:血糖、血压、血脂及白蛋白的个体化控制目标要达成并保持体重目标值,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药物治疗
通过生物制剂或者是生长因子类的药物,可以治疗该病所致的溃疡,促进90%的神经性溃疡愈合。
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主要方法包括经皮穿刺动脉内成形术,或在球囊扩张的基础上进行支架成形术等。
血管旁路手术:适用于不能进行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且远端流出道通畅的严重缺血性溃疡患者。
截肢术: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小范围截肢术(如截趾术)和大范围截肢术(如踝以上小腿截肢术)。
清创术及植皮术: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全身情况较好时,适当进行清创术或植皮术,可有效去除坏死组织,尽早封闭创面,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