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只运动(糖尿病可以只靠运动降血糖吗)

药师方健 0
文章目录:

有氧运动是“天然胰岛素”,能帮助糖友控制血糖平稳,远离并发症

糖尿病在近些年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药物治疗、血糖监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经过多个方面治疗和干预以保障患者血糖的稳定。其中,适当的有规律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一,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迈开腿”。有些轻症糖尿病患者甚至无需用药,只依靠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便可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即便已经采用药物治疗患者,运动疗法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天然胰岛素“。

糖尿病最有效的运动是什么?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们通过正常呼吸、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各种轻、中等强度的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健身操、广场舞、瑜伽、慢跑、爬山等,这些有氧运动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及糖,有利于降糖、调脂、降血压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增加体质和心理健康,是防治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快走是最常见的适宜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

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做无氧运动?我们都知道,常见的无氧运动包括快跑、举重、投掷、跳高、拔河等,是指人们在“缺氧”状态下的高速剧烈运动。缺氧状态下,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减少,无氧酵解增加,导致体内乳酸产生、积聚过多,常常产生肌肉疲劳酸痛,甚至引发乳酸性酸中毒。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或少做无氧运动

华山医院通过研究650名糖尿病患者有氧运动与血糖控制的关系发现,有氧运动明显降低血糖波动及尿白蛋白,但是一半左右糖尿病患者没有达到有氧运动,可能运动持续的时间没有超过十分钟。因此,要鼓励糖尿病患者迈开腿,尽可能达到每天走路10000步。

此外,糖尿病患者要按照自己的健康状况确定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一般微量出汗就已达到有氧运动。研究证明,经常适度运动者的膝关节炎发生率明显低于不运动或少运动者,但要注意少做或避免上下楼梯或登高运动,特别要注意下楼梯容易损伤膝关节。

糖尿病最有效的运动是有氧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健身操、广场舞、瑜伽、慢跑、爬山等。快走是最常见的适宜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

#清风计划# #健康真相馆# @头条健康 @健康真相官

患有糖尿病,不能盲目运动,牢记这5点或能稳定血糖,不妨试试

想要控制血糖,单纯依靠降糖药物行不行?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疾病后,首先会咨询医生的问题。

在他们看来,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指数超标,只需要药物控制即可。

殊不知,血糖指数的波动,受到了多个方面的影响,这包括了作息习惯、生活习惯、饮食等等。

降糖药物的确是能发挥出功效,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是,糖尿病患者却不能只依赖药物控制,而是需要进行综合性治疗。

除了控制全天热量摄入之外,患者还应当积极、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这既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还能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缓解胰岛素抵抗。

不过,这并不代表患者能盲目运动,事实上糖尿病患者也有许多运动事项需要注意!

1、选择运动时间: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的不单单是高血糖,更是因用药不当、营养不足或过度运动造成的低血糖。

在临床看来,糖尿病低血糖远要比高血糖危险的多,在严重情况下,患者甚至是可能会休克、死亡。

因此,糖友运动需要把握时间,最好是在进食后的1小时左右,开始进行舒缓的体育锻炼,切忌在服药后或空腹运动,以免造成低血糖出现;

2、选择运动方式: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段、身体素质都不相同,所以能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也都不相同,患者应当视个人情况而定,并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

比如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差的糖尿病患者,舒缓的有氧活动就能起到控血糖的作用,这包括了散步、快步走、太极拳等等;

3、循序渐进:有部分患者为了能让体重迅速下降、血糖稳定在正常状态,随意给自己增加了运动量,甚至是已经到了过度运动的地步。

然而,在临床看来,如果自己体重基数较大,其实并不适合剧烈的体育活动,这往往会增加下肢关节的负担,容易造成关节损伤,还会增加低血糖出现的几率。

因此,糖友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当注意循序渐进,随着身体的适应程度逐渐增加运动量;

4、运动装备的选择: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合并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增加自身患糖尿病足的几率。

为了保护自己的足部,避免下肢受到损伤,患者在运动前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装备。

比如选择舒适透气的鞋袜、购买质量较好的运动鞋、选择大一号的鞋子,以免造成足部不必要的损伤;

5、注意运动安全:糖尿病患者运动没有错,但是要以自身安全为前提的条件下开始锻炼,不要将自己放在危险的环境中。

在选择锻炼场地时,最好避开车水马龙的公路、避免在恶劣天气锻炼。

特别是目前已经进入了冬季,由于气候较为寒冷、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所以大家应当随着天气增加或减少衣物,尽量在太阳升起之后再出门运动。

最后还要强调的一点是,糖尿病患者运动虽然有一定益处,但也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锻炼。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又或者是血糖控制不稳定、低血糖反复出现,为了健康着想,应当避免进行大量的体育活动。

来源: 医说健康

糖尿病患者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但是几个禁忌要注意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的提高,患有各种疾病的人数也在不断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国则成为了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接受治疗之外,还需要通过日常中的饮食控制和锻炼来控制血糖,运动不仅能够减肥,还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而在运动中消耗的糖分能够很好的被身体利用,增强患者的体质。

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这几个禁忌。

高强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确实能够非常有效的让身体中的糖分被消耗掉,但是在长期高强度的运动中会让身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甚至会引起昏厥、糖尿病酮酸症等症状,危及患者的生命。选择适度的运动强度来帮助平衡身体内的血糖。

清晨锻炼

很多人认为清晨的时候空气清新,人体精神状态也很好,很适合运动。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夜过后,人体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和水分,起床运动会给人体带来负担,引发低血糖,而且医学统计表明,清晨不仅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间,也是猝死最多的时刻,发病率占61.3%。

走石子路

大家都觉得脚底有很多穴位,走石子路可以按摩脚底的穴位活络筋骨。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走石子路对糖尿病患者非常不好,容易形成糖尿病足,另外,冰凉的石子会让足部的血管收缩,不利于病情的改善。

晚上十点之后,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静,人体正在为睡眠做准备,而在这个时候运动的话,会让身体处于亢奋状态,影响睡眠和血糖、血压的平稳。

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可以有效的帮助平衡体内的血糖,但是做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做好运动前的准备,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把握好运动的时间,最好在运动的时候有人在身边陪护。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