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融酸(糖尿病酸中毒怎么治疗方案)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两类糖友容易泛酸

来源:人民健康网

60岁的王先生已有20年的糖尿病病史。近半年他经常有泛酸、呃逆、口苦的症状。他一直以为是胃病犯了,并未在意,这次到内分泌科常规检查时,医生看了看他的“将军肚”和血糖监测情况提醒他,其实这些症状可能和肥胖以及血糖控制不佳有关。

泛酸,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下降,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尤其是胃酸、胆汁反流进入食管,患者可能还伴有口苦、上腹胀、上腹痛、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虽然正常人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反流症状,但时间短暂,且不会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反应。而随着反流次数和程度的逐渐加重,就可能造成食管黏膜病理性损伤,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肥胖和糖尿病关系密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超过半数。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与胃酸反流症状密切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腹部肥胖会增加腹内压和胃食管压力梯度,从而导致反流。从中医角度,泛酸源于胃失和降,浊气上逆。肥胖者多为多湿多痰之体,易出现痰阻中焦,胃气上逆。

另一方面,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友容易出现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性胃轻瘫”。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有一半以上的糖友存在胃肠运动障碍。随着血糖水平的增高,胃动力紊乱,胃排空延迟。高血糖会抑制迷走神经活动,也可能导致胃轻瘫的发生。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泛酸、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时,胃镜检查排除胃溃疡、胃部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后,应考虑糖尿病性胃轻瘫。

泛酸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等)、促胃肠动力药物(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营养神经药物等。既然肥胖和血糖控制差的糖友容易泛酸,那么糖友在平时就必须要同时注意体重及血糖的控制;少食多餐,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尤其是腰围,积极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才能减轻泛酸的症状。

此外,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加班熬夜,因为压力应激及神经紧张也会造成胃酸不正常分泌;注意胃部保暖,寒冷的空气容易使胃部的血管痉挛、收缩。

今天的糖尿病人有一半合并高尿酸,为什么甜总是伴着酸?

今天的门诊,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进行尿酸宣教很多次了,看一看病人资料,才发现今日复查的糖尿病人中,高尿酸的病人居然达到了一半,而且还有2个急性痛风的患者。

问起发病诱因,痛风的患者叹气,这不是要参加升学宴吗?这几天都在赶场喝酒呢!

痛风的诱因与饮酒和大量进食含嘌呤高的食物有关,但是它和糖尿病的关系也非常密切,糖尿病人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更容易出现痛风。

尿酸是体内的一种重要物质,可以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够延长细胞生存,保护DNA。尿酸太低会导致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但是高水平的尿酸则会导致痛风,并且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

  • 糖尿病患者存在的高胰岛素血症有关,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肾脏近曲小管的钠氢交换,阴离子包括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泄减少。
  • 2型糖尿病经常使用的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可影响肾脏的功能,减少尿酸的排泄量。二甲双胍则使人体内的乳酸堆积,使乳酸与尿酸竞争排泄路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
  •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而尿酸有抗氧化作用,为保护机体,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来保护机体免受有害的氧化自由基的损害。
  • 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损害或者合并高血压时,动脉硬化会导致肾小球缺氧,乳酸生成增加,与尿酸竞争排泄路径,而是血尿酸增高。
  • 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有效肾单位减少,尿酸从肾小球滤过减少,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形成。

高尿酸血症还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伴发。

全球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都在逐年上升,中国也是如此,2010年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和沿海地区的高尿酸血症高达23.5%,研究发现,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患病率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明显升高。因此高尿酸血症是预测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尿酸升高可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那么降尿酸治疗能够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相应的改善,也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并发症。

综上所述:

为了避免尿酸增高甚至痛风,除了常规的避免饮酒,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等外,糖尿病人还要尽力降低体重,保持血糖的平稳,减少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慢性肾衰等的出现。发现尿酸增高与服用降糖药物关系密切时,可以改变治疗方案。

#你好,秋分#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并点赞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如果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请转发给他们,这是对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关爱。

糖尿病人“酸到中毒”,咋回事?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

我国约有 1.14 亿糖尿病患者

这意味着大约每 10 个成年人中

就有 1 个糖尿病患者

面对糖尿病患者

医生常告诫

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甜

而是长期高血糖

所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和合并症

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就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

1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人体维持正常运转需要能量

而血糖就是供能原料之一

血糖被细胞摄取的过程

就像“点外卖”

胰岛素充当“外卖小哥”

将“外卖食品(血糖)”

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

完成分解供能

当胰岛素无法正常运送血糖时

(糖尿病患者)

人体就需要代谢其他的营养物质

进行供能——脂肪一般首当其冲

大量的脂肪加速分解后

会产生酮体

(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酸)

它们都是酸性物质

大量积聚在体内

又无法及时被代谢排出

即发生酸中毒 进而引起脱水

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昏迷

严重者危及生命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01感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常见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急性感染、糖尿病足感染等等。

02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或者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过度饮酒等等。

03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的减量:胰岛素缺乏时机体通过代谢脂肪供能从而生成大量酮体,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不足,因此Ⅰ型糖尿病患者中断、减量胰岛素治疗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Ⅱ型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合并暴饮暴食、感染等诱因也会加剧酮症酸中毒发病机率。

04应激状态:如急性心肌梗死、卒中、手术、创伤、精神紧张、妊娠和分娩等应激状态下体内相关升糖激素大量分泌会导致血糖急速升高。

3

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积极控糖,合理糖尿病膳食,规律用药,不擅自减药或者停药。

★ 动态测糖,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当出现血糖值波动或者过高时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 预防感染,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谨慎可能发生的肺部、胃肠道感染,尤其是糖尿病足患者要预防和控制皮肤、软组织感染。

//

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糖尿病#一旦沾上

便需要终身干预控糖

只要严格控糖、合理饮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可以积极预防的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控糖!

控糖!!

控糖!!!

点击下方图片,

参与健康中国行动知行大赛

↓↓↓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来源:武汉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