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葛根糖尿病(糖尿病人喝葛根粉血糖会高吗)
糖尿病,葛根配一物熬粥,血糖值从16降至8!
行医40多年,我和糖尿病交手了40余年。看诊结束,我都会跟患者分享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知识,也会讲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提升患者的信心。
最近,收到粉丝提问:彭院长,糖尿病反反复复,你这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没有?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无论你有血糖波动、手脚麻木、视力减退、皮肤瘙痒,还是口渴多饮问题,接下来推荐的这个食疗方,堪称“战斗力爆表”。食材仅需葛根和粳米。
制作方法简便,先将葛根切片,经水磨后澄取淀粉,再把粳米浸泡一宿,然后与葛根粉一同放入砂锅内,加入500毫升水,文火慢煮,直至粥稠就可以用了。
这碗粥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之功效,尤其适用于阴虚火旺型糖尿病患者。
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口干舌燥、饮水不止,心中烦热且容易发怒,脾气急躁,食量增大却容易饥饿,大便干结难解,尿液颜色深黄,舌红且津液稀少,舌苔黄而干燥,脉象滑数。
患者李先生,48岁,近半年来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明显加重,身体逐渐消瘦,且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无力,夜间盗汗,睡眠质量差。
经检查,血糖值高达1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也远超正常范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肾阴亏虚之象。
肾阴不足,则虚火内生,上扰心神导致心烦失眠。虚火灼津,就会表现出口渴多饮的症状。
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肾阴亏虚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阴虚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之征。
以六味地黄丸合消渴方加减治疗,并以上述推荐的食疗粥辅助治疗。
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山药健脾益阴,此三味补药以固本。
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牡丹皮清泻肝火,这三味泻药以防滋补之品过于滋腻。
再加入天花粉、葛根生津止渴,黄连清热泻火。
患者服药10剂后,反馈口渴症状有所缓解,夜间盗汗减少,睡眠稍有改善。
继续原方加减服用两个疗程后,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明显减轻,体重趋于稳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也得到了改善。
复查血糖,已降至8mmol/L 左右。此后,患者坚持适度运动与饮食控制,并配合服用中药丸剂巩固疗效。血糖一直稳定在正常状态。
我国科学家发现:“葛根芩连汤”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治疗2型糖尿病
新华网北京10月6日电 在国家973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项目支持下,我国科学家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糖尿病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中药复方“葛根芩连汤”具有明确的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而这种疗效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从而为解释中药复方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链。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中医院仝小林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赵立平团队通力合作进行了这一研究。题为“一种中药复方改善糖尿病过程中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特征”的论文,3日在线发表在微生物生态学旗舰刊物《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上。
近几年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原本用于治疗腹泻的张仲景《伤寒论》经方“葛根芩连汤”具有显著降糖效果,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
科学家们对187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葛根芩连汤”不同剂量组的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价。菌群研究表明,安慰剂组和低剂量组在12周时间里肠道菌群结构基本原地踏步,没有显著变化,临床症状也没有改善。随着“葛根芩连汤”剂量提高,受试者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开始治疗前的菌群结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临床疗效越来越好,提示菌群变化可能是糖尿病改善的原因之一。
人体内有两个基因组:人基因组和肠道内数千种共生微生物组成的“元基因组”,两个基因组相互协调,保证人体健康。科学家对受试者治疗前后粪便样品中细菌的DNA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从4000多种细菌中找到了与糖尿病改善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具体细菌种类。特别是一种拉丁文叫做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的细菌在用药后显著升高,且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药量越大,这种菌的数量升得越高,血糖控制越好。
长期专注于肠道菌群与代谢病研究的赵立平,今年2月被选为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他说:“这是一种具有消炎作用的、可产生丁酸盐的有益菌。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可人工培养的细菌有望成为糖尿病人使用的益生菌。这项研究也为优化中药配方提供了新靶标和技术方法,对中医药现代化有启示作用。”
“这是国际上第一个研究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和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效果关系的临床试验,既证实了一种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也提供了西方医学可以接受的一种机理解释。”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研究联盟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说。
新研究发现吃葛根或能刮油!中医专家提醒:有些人不适合
近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杂志刊发的一项新研究给人以惊喜:一种源自中药葛根的成分——葛根素,它就像一个“指挥官”,能够调控大脑来减少油脂吸收,让小鼠在摄入高脂饮食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苗条”。
此前有研究证实,肠道油脂吸收受到大脑的直接调控。上述论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当这条“脑肠轴”通道受到抑制时,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变短,导致吸收表面积缩小,随之油脂吸收减少,未被吸收的油脂会从粪便中排出。此外,他们还筛选出中药单体葛根素(源于中药葛根),可抑制此“脑肠轴”的一群特定神经元,从而实现排油。
中药专家表示,葛根也称野葛,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外感热病的治疗。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发现,葛根中的活性物质有促进代谢、降糖调脂的作用,不过,其是否能成为“减肥神器”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在古代,医家多用葛根芩连汤、玉泉丸、玉液汤等方剂治疗消渴(糖尿病)。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多项研究发现,葛根富含黄酮类、三萜类、皂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糖、调脂、抗炎、抗氧化、降压等功效。另外,从葛根提取到的活性物质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等多重途径,调节患者体内相关糖、脂代谢因子水平;葛根素中富含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促进体内脂肪代谢的作用,有助缓解患者身体肥胖、倦怠乏力、口干口渴等症状。
专家指出,葛根是我国卫健委发布的药食两用品种,味甘生津,营养丰富。日常饮食中,葛根既可泡水代茶饮,也可炖汤煮粥。例如,取葛根15克,洗净切成薄片,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后即可饮用;或与排骨、山药、姜片等一起炖煮,做成美味的山药葛根排骨汤;或与粳米一起煮成粥,有一定清热、生津、止渴的效果。
“需注意,葛根味甘性凉,更适合阴虚燥热、口干口渴的人群;不宜过量服用或久服,否则可能引起腹痛、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或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低血压、低血糖、体寒湿重、葛根过敏者不宜食用。”专家提醒,另外,虽然研究提示葛根素具有一定的减肥作用,但不能完全依靠它来实现减肥目标,还需结合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才能长期管理好体重。
转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来源: 人民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