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上眼了(糖尿病上眼睛怎么办)

扬子晚报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伤眼 这些都是常见情况

扬子晚报网1月25日讯(通讯员 卞兰华 崔玉艳 记者 杨彦) 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病房里有一半多的病人合并有糖尿病,并且眼部并发症已经到了需要手术干预的程度。糖尿病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该如何预防、治疗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大医院眼科张瑞主治医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视力下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常发生在40岁以上且患糖尿病时间较长的患者。患了糖尿病,早期多无临床症状,到了中晚期病变会累及眼部黄斑或屈光间质时就会出现视力急剧下降。

张瑞主治医师介绍,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要是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医生解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因为微动脉瘤引起眼底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决于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性,以及糖尿病患病时间的长短。糖尿病病程15年以上,70%以上的病人会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另外,1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2型糖尿病要早并且病情更严重一些。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早期筛查,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或大片视网膜无灌注区需要行局部或全视网膜光凝。对于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建议至少一年一次散瞳详尽检查眼底,并且保存眼底资料,随诊观察;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诊时间需要缩短或者谨遵医嘱。

白内障症状:眼前有黑点

代谢性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常见原因,与晶状体的代谢有关。代谢性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相比,发病率、进展快、易成熟。52岁的李阿姨是个老糖友了,最近视力下降特别明显,视物呈双影,已经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医生诊断为糖尿病性白内障。

张瑞主治医师介绍,在临床上单纯的糖尿病性白内障较少见,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早期,部分患者经过血糖的调整,白内障可以逆转。但是糖尿病病情未控制可加速白内障的进展,促进晶体的混浊,引起视力急剧下降。特别是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在明显影响视力时需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

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前尽可能采用多种手段评估眼底情况。如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术后会出现视力欠佳的情况,所以术后需进行眼底检查处理眼底相关合并症。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症状:眼痛、畏光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继发于眼底缺血的眼科疾病,属于难治性青光眼,表现为患眼红痛、畏光、视力低下。部分患者由于眼底广泛视网膜缺血情况未予有效处理,引起虹膜新生血管出现、眼压升高,患者视力会出现急剧下降,眼部疼痛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较差。

张瑞主治医师提醒,如果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早期处理,防止病变继续进展。如果病变进展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不仅眼部视功能无法维持,而且眼部胀痛不适症状明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而医生能够采取的有效手段又非常有限,因此还是建议患者应定期或谨遵医嘱到眼科随诊,避免眼部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目前眼部的激光和各种手术治疗已能挽救大多数及时就诊的患者的视力,医生建议对于确诊糖尿病且病程较长的患者平时应密切关注血糖的变化该定期到眼科就诊,尤其是眼底的检查,早期处理和干预相关并发症,防止视力的急剧下降或严重合并症的出现。

当心糖尿病伤眼 你的眼睛“年检”了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英文名是diabetic retinopathy,简称DR。 它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哪些因素易出现视网膜病变?

(1)血糖控制不佳。

(2)高血压。

(3)血脂紊乱。

(4)肥胖。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定期随访与专科治疗,可以使90%的患者避免严重视力下降。

视网膜病变如何防治?

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原则上应当首先将血糖、血脂、血压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控制良好,对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和减轻病情是有益的。

药物治疗

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除严格控制糖尿病外,可采用药物辅助治疗。

激光治疗

激光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原则上对于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做局部激光治疗;对于已是严重的增殖前期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必须即刻进行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如新生血管引起的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玻璃体增殖条带引起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

多吃明目食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保证每天总热量不超标的前提下,可以多吃一些明目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牛奶、南瓜、番茄、瘦肉、鸡蛋、枸杞子、荠菜、芥菜等。

避免剧烈运动

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一般应以散步、打太极拳、练八段锦、做瑜伽等轻度的肢体活动较为适宜。既可以起到运动调节血糖及全身状况的作用,又不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加重。

特别强调

没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 患者应该每年做1次眼科检查。

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根据眼科医师建议缩短检查间隔。一般来说,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半年散瞳检查一次眼底,血糖控制不稳定的,则三个月检查一次。如果是术后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缩短复查时间。

患了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患病时间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有关,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

伤心、伤肾又伤眼 糖尿病患者应掌握这些知识

文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陈燕燕

“熊猫医学漫画”供稿

(责编:赵鹏、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