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瘙痒药膏(糖尿病瘙痒药膏有用吗)
糖尿病皮肤瘙痒,咋用中药治?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以皮肤瘙痒为主,或伴有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及继发湿疹样和苔藓样变等,亦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在西医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糖尿病皮肤瘙痒可分为局限性瘙痒和全身性瘙痒。局限性皮肤瘙痒常属于中医的“阴痒”、“肛门作痒”等,全身性皮肤瘙痒可归为中医“风瘙痒”、“痒风”等范畴;若抓破皮肤,血痕累累,则称为“血风疮”。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以血瘀风动为标,以肝、脾、肾亏虚为本,临床治疗时大致分成五种证型。
风热郁滞肌肤证
突起风团、丘疹、瘙痒、灼热等,周身皮肤瘙痒剧烈,病情缠绵,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治法:解表清热,消风止痒。方药:乌蛇祛风汤加减。
血热动风证
手足瘼癃,皮肤掀红瘙痒,剧者搔破后可有血痕,受热痒增,遇冷痒减,伴有口干、心烦,夏季高发,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药:止痒熄风汤加减。
阴虚血燥证
皮肤干涩,瘙痒,抓痕,血痕满布,舌红,苔薄或少,脉弦细。治法:养血润燥,消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下焦湿热证
小便淋漓灼痛,皮肤瘙痒,好发于下身,舌红,苔白腻或薄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血内阻证
局部出现青紫肿块、疼痛拒按,皮肤瘙痒剧烈,抓破后乌血流溢,皮疹呈暗红色,散布全身,或凝聚结块,或融合成片,舌质暗,苔薄,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消风止痒。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链接:外治瘙痒亦有方
穴位注射:对外阴瘙痒者,可取会阴、血海(双侧)、肝俞(双侧),用异丙嗪做穴位封闭。
苦参酒外洗:苦参、百部、野菊花、凤眼草、樟脑,将前四味药装入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000mL泡7天后去渣,然后加樟脑溶化后备用。用毛笔外涂瘙痒处。若女性外阴瘙痒,可用苦参、蛇床子、石榴皮、明矾水煎后洗患处。
文/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徐丽梅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
糖友皮肤瘙痒先测血糖,防痒试试7个食疗方,建议慎用一种药膏
糖尿病皮肤病变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发病率高达30%。
糖友皮肤瘙痒有原因一是,由于糖友长期高血糖,导致皮肤干燥、弹性差使其保湿功能降低,屏障功能破坏,瘙痒阈值降低,增加发生瘙痒的可能。
二是,不明原因的躯干瘙痒,可能是糖尿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神经损害之前,机体内炎性细胞因子会升高,导致皮肤瘙痒。
三是,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有时会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皮肤瘙痒症。此时,患者应及时于与医生沟通,寻找替代药物。此外,外周血管受损,肾脏或肝脏功能衰竭等也可能引起瘙痒症状。
糖友出现皮肤瘙痒,首先应测血糖高血糖会改变皮肤的状况,为细菌和真菌的滋生提供温床,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皮肤感染等并发症。
尤其是当糖友血糖控制欠佳时,患者的皮肤黏膜常处于慢性脱水、缺氧和营养不良的状态,比普通人体表更干燥,而且,糖友的皮肤弹性减退、表皮纤薄,汗液减少,导致皮肤过度干燥而瘙痒,皮肤再生能力与抗感染的屏障作用均降低,易出现各种感染,尤其是真菌的感染。
糖友出现皮肤瘙痒,首先要检测血糖,控糖达标。
糖友护理皮肤记4点那么,对于糖尿病皮肤病患者来说,日常要怎样护理自己的皮肤呢?
1、糖尿病患者洗澡不用太勤、水温不宜太高
避免洗澡过频、水过热,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秋冬更替至春节这段时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周洗澡一、两次即可。
洗澡时避免搓洗,忌用碱性浴皂,水温37℃~40℃为宜,因过热的水能使皮肤失去天然水分,导致皮肤干燥。沐浴后擦干皮肤,立即涂上护肤品,避免使用劣质香水或保湿剂。
洗澡过于频繁会破坏表皮具有保护防御功能的皮脂层,皮肤会越发地干燥,反而加重搔痒症状。过度的清洗会影响正常皮脂的保护作用,使皮肤过于干燥,导致症状加重,清洁时应使用中性清洁用品,避免使用肥皂清洗皮肤,以免造成过度刺激。
2、在平时,糖友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饮食
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忌烟、酒、浓茶及咖啡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会刺激到病发部位。
3、日常也适宜穿全棉内衣、内裤
纤维或者是混纺的毛巾、袜子、内衣裤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4、特别提醒,如果皮肤已经出现破损,糖友一定不能用含激素(通用名带“松”的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的外用药进行涂抹。
可选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进行消炎杀菌,或用维生素E软膏、鱼肝油软膏等来修复皮肤。
糖友皮肤瘙痒推荐七种食疗方法猪皮汤:
将新鲜猪皮刮除皮下脂肪层,加黄芪、怀山、太子参,加水煲汤饮用。
黄芪淮山苡米粥:
准备黄芪30克、怀山60克、苡米30克,加水适量,共煮粥食用。
菠菜银耳汤:
准备鲜菠菜200克(切碎)、银耳15克(水发去根),加水煮汤食用。
枸杞子炖兔肉:
准备枸杞子30克、兔肉250克,加水适量炖汤。
白鸽山药玉竹汤:
准备白鸽1只、山药30克、玉竹15克,同煮肉烂后可食用。
荷叶泥鳅汤:
准备泥鳅10条、干荷叶60克,煲汤服用。各类鱼汤均可服用。
黑豆桑椹汤:
准备黑豆30克、桑椹子30克,洗净后加水小火慢炖1小时即可食用。
冬季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怎么办?中医教你这样应对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22日讯(通讯员 卓莉莉 魏雪乔 王小运 全媒体记者 徐媛)天气寒冷、气候干燥,“皮肤瘙痒症”常常在这个时候攻击糖尿病患者,顽固的瘙痒让患者心烦气躁、寝食难安,进而导致焦虑失眠及血糖波动;还有些患者因为过度抓挠,导致皮肤破损与继发感染。皮肤瘙痒虽然不会致命,但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血糖控制影响颇大。那么,中医如何看待和治疗这种皮肤瘙痒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专家详细介绍了中医对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的治疗方法。
从生活方式来看,中医提倡饮食清淡,应尽量避免饮酒、辛辣食物等。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低升糖指数的水果等。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豆类等,有助于皮肤的修复。
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健康。运动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出汗,以免皮肤瘙痒加重。推荐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轻度运动,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气血流通。
瘙痒有时是一种自觉症状,其发作及轻重程度与患者的精神、情绪密切相关。心情舒畅可以促进身体的内分泌平衡,有利于减轻皮肤瘙痒的症状。瘙痒发作时还可采用移情法、音乐疗法等转移注意力,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和朋友多交流、参加社交活动等缓解情绪压力。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衣,避免过度清洁及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和化妆品。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 避免过度揉搓皮肤。平时可在皮肤上涂抹维生素E或甘油等没有刺激性的油膏,以保持皮肤的滋润。
敏感体质人群注意避免接触常见的过敏原,如海鲜、花粉、尘螨等。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遇到皮肤瘙痒问题时,不仅要关注血糖的控制,还应考虑整体生活方式的调整,采用中医药和外治疗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改善皮肤状况,缓解及治疗皮肤瘙痒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
1.中药泡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煎汤泡洗患处,可起到消炎止痒的作用。如用苦参、黄柏等中药煎汤泡洗,适用于湿热型皮肤瘙痒。
2.中药熏蒸,利用中药煎汤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患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熏蒸时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水温以37~40℃为宜,时间20~30分钟,严防烫伤。
3.中药药膏涂擦,根据病情选择中药制成药膏外涂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药效,起消炎止痒的作用。如用黄连膏外涂能清热解毒止痒,适用于湿热型皮肤瘙痒。
4.穴位按摩、针灸疗法,平素可选择血海、风市、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丰隆、中渚、内关等穴位按揉点穴,也可选择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