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和汽水糖尿病(糖尿病人喝汽水之后血糖高)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碳酸饮料多喝无益 这4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由于碳酸饮料中富含二氧化碳,可在炎热的夏季带走体内热量,起到降温作用。但是,如果经常饮用这些碳酸饮料,反而会给身体增加很多威胁。

科学选购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分为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和其它型等几大类,国家标准《碳酸饮料(汽水)》(GB/T10792-2008)中规定果汁型碳酸饮料中果汁含量必须大于2.5%,二氧化碳气容量(20℃)不低于1.5倍。碳酸饮料一旦开封后,二氧化碳会逸出而影响饮料口感,消费者应根据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包装产品。

碳酸饮料不可过度饮用

儿童和青少年是碳酸饮料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由于碳酸饮料一般含有约10%左右的糖分,热量高,经常喝容易造成肥胖,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因此,切不可过度偏好碳酸饮料,尤其是对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应尽量少饮用碳酸饮料。

易越喝越渴

有专家指出,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等物质,没有一样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这些成分在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的水分,而且可乐含有的咖啡因也有利尿作用,会促进水分排出,所以喝碳酸饮料,就会越喝越觉得渴。

易造成肥胖

碳酸饮料一般含有约10%左右的糖分,一小瓶热量就达到一二百千卡,经常喝容易使人发胖。如果想喝碳酸饮料,怕影响肥胖不想加糖汽水或者饮料。推荐选择一些无糖、零卡碳酸饮料。

增加糖尿病的发生几率

碳酸饮料当中含糖量较高,另外常喝碳酸饮料容易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这都是诱发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所以常喝碳酸饮料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损伤牙齿

软饮料显然已成为造成龋牙的最重要的饮食来源之一。软饮料中的酸性物质及有酸性糖类副产品会软化牙釉质,对牙齿龋洞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如果牙釉质软化,再加上不正确刷牙、磨牙等陋习,会导致牙齿损坏。

影响消化

碳酸饮料喝得太多对肠胃非但没有好处,而且还会大大影响消化。因为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抑制饮料中细菌的同时,对人体内的有益菌也会产生抑制作用,所以消化系统就会受到破坏。特别是年轻人,一下喝太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引起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引发胃肠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您本身患有胃溃疡、胃糜烂等疾病,二氧化碳还会增强对于胃部的刺激,甚至容易导致胃穿孔的发生,请各位知悉。

导致骨质疏松

专家指出,饮用可乐等含磷酸盐的饮料,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碳酸饮料的成分,尤其是可乐,大部分都含有磷酸。通常人们都不会在意,但这种磷酸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骨骼,常喝碳酸饮料骨骼健康就会受到威胁。

量磷酸的摄入就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一旦钙缺失,对于处在生长过程中的青少年身体发育损害非常大,缺钙无疑意味着骨骼发育缓慢、骨质疏松,所以有资料显示,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

易导致肾结石

钙是结石的主要成分。在饮用了过多含咖啡因的碳酸饮料后,小便中的钙含量便大幅度增加,使他们更容易产生结石。如果服用的咖啡因更多,那么危险就更大。人体内镁和柠檬酸盐原本是可以帮助人预防肾结石的形成的,可是饮用了含咖啡因的饮料后,将这些也排出体外,使得患结石病的危险大大提高了。

对于神经系统有不良作用

有些碳酸饮料中还额外添加了咖啡因,饮用后容易使人开心兴奋,甚至导致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的发生,另外也会降低睡眠质量。

下面4种人更要慎重饮用碳酸饮料!

1、糖尿病患者

因为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要禁喝,避免加重病情。

2、孕妇

一方面,孕妇在怀孕的期间很容易缺钙,可乐中含有磷酸,容易抢走人体的钙质、加重体内的钙流失,这样对胎儿的发育不好;另一方面,碳酸饮料里面含有色素、防腐剂、过量的糖分,容易造成孕妇的血糖过高,很可能造成流产。所以,孕妇喝碳酸饮料要慎重。

3、月经期间的女性

在汽水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同体内铁制产生化学反应,使人体内铁质难以吸收。

4、绝经期的女性

在绝经期的女性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分泌不足,易导致骨质疏松,所以此时期的女性不宜喝碳酸饮料,避免对骨骼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碳酸饮料当水喝 长沙女子血糖“爆表”险丧命

红网时刻4月4日讯(记者 卢欣 通讯员 汤丰宁 符晴)今年21岁的黄英(化名)近两年酷爱喝碳酸饮料,每天2-3瓶500ML的饮料不在话下,尤其是天气炎热时更是把饮料当水喝。一个星期前,黄英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三天后,突发呼吸困难、气促、意识障碍,被家人紧急送到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科,经检查,黄英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高钾血症。

据了解,黄英是一名甜食爱好者,特别喜欢喝可乐等碳酸饮料,两三年来几乎平均每天2-3瓶。“最近一段时间,我一天到晚总感觉口很干,喝完饮料就觉得舒服多了。”黄英告诉记者,一个星期前,她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原本以为是感冒,没特别在意,休息一下就可以缓解,没想到三天后突发呼吸困难、气促、意识障碍,被家人紧急送到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抢救。患者入院后,医生检查后发现其血糖“爆表”,数值高35.0mmol/L,已经是正常人的4倍多(正常人随机测血糖在7.8mmol/L以下)。尿常规检查显示“尿糖” 3,快速血酮6.76mmol/L,比正常人高出了20倍(正常人血酮0.03-0.3 mmol/L),血钾9.61 mmol/L(正常人血钾3.5~5.3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性的酮症酸中毒,同时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受损和心功能不全等症状,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抢救。医生对患者立即进行了紧急降糖、纠酸、补液扩容,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疗等处理,经医护人员2天的全力抢救,患者才逐步恢复意识,5天后病情才趋于平稳,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高血糖危象之一,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或作用明显减弱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龙勇介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疲乏无力、视力模糊、呼吸大且深等,呼气中有烂苹果的味道,还有不明原因的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有血糖明显升高、代谢性酸中毒、尿糖及尿酮体呈阳性表现,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特点为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如果抢救不及时,随时会夺走患者生命。

龙勇介绍,近几年来医院已收治过多例酮症酸中毒患者,且趋于年轻化,这类糖尿病患者往往认为自己还年轻,在生活中并未加以重视,经常暴饮暴食、饮食不当(过量或不足、食品过甜、酗酒等),还时常熬夜,这些都可能成为酮症酸中毒的诱因。“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喝饮料,市场上售卖的饮料几乎不含任何蛋白质,糖分却很高,不仅影响食欲,长时间饮用还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或肥胖,容易引发糖尿病。”龙主任提醒,市民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摄入,切忌以饮料代替水喝,多吃点高纤维素的食物和蔬菜,增加日常的运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另外,对于本身有糖尿病的市民一定要注意调整作息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方面以清淡为宜,不能喝任何含糖饮料,适当锻炼,控制好血糖,有效预防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平常用药需谨遵医嘱,切不能擅自更改药物,更不能自行断药。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上述类似的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专家:过量饮用饮料 青少年痛风、2型糖尿病升高

中新网广州3月30日电 (蔡敏婕)青少年日常饮用饮料已成为常态。“专家解读青少年饮料与健康”活动30日在广州举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卓勤在活动上表示,儿童青少年全天添加糖(主要来自饮料和零食)摄入量应少于膳食总能量摄入的10%,最好少于5%,关注青少年膳食营养问题迫在眉睫。

日常生活中,常见青少年手捧汽水、奶茶之类饮料,尤其夏天更是饮用量很大,有的一天数瓶,几乎成瘾,而这些饮料大多含糖。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饮食选择琳琅满目,时有青少年因饮食不当送院救治的新闻出现。

“1瓶500毫升的饮料约含糖50克,2016年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未成年人的每日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蒋卓勤称。

“大家可能都知道糖与肥胖的关系,酒与痛风的关系,但说到饮料和痛风的关系,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广东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黄闰月分析称,临床上高尿酸血症和蛋白尿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出现高尿酸的青少年,如没有出现尿蛋白和关节疼痛的症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以及坚持多运动、多出汗,劳逸结合来进行调养。

“肥胖是青少年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子,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研究显示,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2%,能量消耗减少、体重增多和中心性肥胖都增加了患病风险。”面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生李晨钟建议,肥胖的孩子应减少热量摄入,以增强抵抗力,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使血糖、尿糖能够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均衡营养是青少年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的基础。蒋卓勤介绍,中国膳食新版指南中特别提到,青少年的一日三餐应包括适量的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豆类坚果,以及充足的奶制品。

“要每天吃早餐,保证早餐的营养充足,早餐应包括谷薯类、禽畜肉蛋类、奶类或豆类及其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三餐不能用糕点、甜食或零食代替。”蒋卓勤表示,拒绝一切的饮料,如牛奶、果汁等,这是不理智也不可取的,他建议家长也应为孩子尽量选择无咖啡因、无化学合成色素、不含激素、少添加剂的饮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