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脑细胞(糖尿病脑细胞葡萄糖摄取受影响吗)

新华网 0
文章目录: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这三大危险因素是导致脑中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秋冬换季是脑卒中的高发时段,哪些疾病可导致脑卒中?脑卒中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年轻人不用担心?定期输液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是真的吗?针对网友热议的话题,新华网近日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缪中荣。

1

新华网

什么是脑卒中?哪些疾病可导致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大脑能够运转主要是因为脑细胞在发挥作用,而这些脑细胞是要靠脑血管来供应能量。脑中风实际上是脑血管出了问题,导致脑细胞能量不足,大脑的功能就会出现问题。脑中风分为两大类,一是脑梗死,一是脑出血。脑梗死是脑血管堵塞,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无论脑血管是堵塞还是破裂,都会对脑细胞造成很严重的损伤。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这三大危险因素是导致脑中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三高控制不好发展到最后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长期的抽烟、喝酒,也是造成脑中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年龄等。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越高。还有遗传因素,父母亲有这方面的问题,子女出现问题的概率就比较大。

怎么判断是脑卒中前兆还是其它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会出现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不利索等症状,或者一侧的胳膊腿麻木无力,看东西发黑重影,走路时跑偏,站不住突然晕倒等。

脑中风发作时往往有一些先兆。缺血性脑卒中会出现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不利索等症状,或者一侧的胳膊腿麻木无力,看东西发黑重影,走路时跑偏,站不住突然晕倒等。对于脑出血来说,比如脑袋里长的一个血管瘤破了,会突然剧烈的头痛,伴有脖子僵硬、呕吐。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预示着有可能得了脑中风。

当突发病时,如何迅速处理?

首先要拨打急救电话120或就近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去治疗。

首先,第一时间什么药都不能吃。因为脑中风分为出血和缺血,如果是脑出血,病人吃两片抗血小板的药物会增加出血,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还有一些人吃救命的中药,买很贵的药丸放在家,一出现脑中风症状就吃药,如果病人发病昏迷,这些药会造成窒息。我之前遇到一个老太太,当她发现老伴的一只手耷拉下来胳膊也举不高时,认为老伴得了脑中风。这时她喂了两片氯吡格雷莹(抗血小板的药物),接着给他十个手指针刺放血,看着老伴有所好转便认为自己的处理方法正确。之后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脑血管狭窄需要做手术。其实一旦发现身边的人出现这样的情况,她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另外,放血疗法也是非常错误的,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影响后面的治疗。比如我们给一个病人做手术,要做静脉溶栓,一看四个指头全在放血,这时就无法将溶栓药物静脉输入,输入后会造成致命性的出血,这就耽误了正确的治疗方法。所以如果有脑中风症状,首先要拨打急救电话120或就近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去治疗。

定期输液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是真的吗?

2

缪中荣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输液不会预防脑中风的发作。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输液不会预防脑中风的发作。还有一个类似的误区是一些人认为脑中风发作一次后,吃了药病就好了。其实脑中风有很高的复发率,比如脑血管会长动脉瘤,长血管瘤,这些鼓起的泡会破,25%的人在第一次破裂时就会失去生命。很多人不知道,医治后觉得病好了,但其实隐藏了很大的隐患,第二次破裂后会有50%的人失去生命,所以它是一个复发率很高的疾病。大家需要到医院去找发病原因,像血压控制不好、抽烟喝酒、脑血管狭窄等。一定要找出原因,把原因去除,之后可能就不再发作了。第二个误区是很多人对终生服药很敏感。假如你动脉硬化比较重了,不终生服药病就很有可能会再次发作。但总有一些人认为终生吃药有副作用,对于个体来说药肯定有副作用,但是获得的好处比副作用大的多。还有一些人到了一定年龄患了高血压糖尿病,控制比较好但从没有查过心脑血管是否有问题。我们在网上会看到有些人突然猝死的新闻,这肯定是心脑血管有问题。所以年龄大的有高危因素的人一定要去医院做一个心脑血管的全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容易长血管瘤,更应该做个头部的核磁共振检查,如果符合手术的标准,做完手术后就可以预防脑出血。

脑卒中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年轻人不用担心?

有些年轻人熬夜加班加点、不分白天黑夜地看手机,也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等其他的一些疾病的高发。

有一个不可控的危险因素是年龄问题。现在年轻人脑卒中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平时去体检发现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年轻人更加不注重危险因素的控制,有些孩子肥胖会引发脑中风的发作,有些年轻人熬夜加班加点、不分白天黑夜地看手机,也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等其他的一些疾病的高发。还有一些是小孩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病。还有一些不明原因的,像孩子小时候脑血管就开始堵。这些孩子从小就开始偏瘫,如果年龄大一点就会脑出血,这种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做一些搭桥手术还是比较好的。

秋冬换季是脑卒中高发期,如何做好预防?

有规律的运动是预防脑中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一,如果有心脑血管病史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因为天气寒冷血管会收缩,血管狭窄再收缩就容易出问题。第二,控制好血压。因为季节变化血压有可能会波动。第三,多吃点蔬菜水果。中国人卒中高发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少吃蔬菜水果。第四,适当的运动。有些人一到冬天就不爱运动了。其实不运动也是导致脑中风高发的一个原因。尽量天暖和的时候出去运动,有规律的运动是预防脑中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失眠症,糖尿病的“难兄难弟”

来源: 39健康网发表于 2015-02-09

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怕的并发症亦随之悄悄来临。糖尿病并发症,可上至头顶下至足底:抑郁、自律神经失调、神经障碍(手脚麻痹、知觉麻痹)、脑血栓、脑梗死、白内障等等。因此,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一环。

糖尿病何以让人“睡不着”

糖尿病患者大多数伴有睡眠障碍,两者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糖尿病患者夜尿频多、皮肤瘙痒、肢体神经疼痛等问题可影响睡眠质量。另外,胰岛素本身也是调节睡眠-觉醒系统的神经递质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水平的异常也是引起失眠症的原因之一。根据科学研究证实,睡眠时间过短可能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干扰神经激素系统平衡,产生胰岛素抵抗状态,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因此,糖尿病和失眠症密切相关。

糖尿病所致失眠症的中医病机

中医认为,糖尿病隶属于“消渴”范畴,“消渴”的病因病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脏腑柔弱或后天失养、嗜食肥甘、感受外邪、情志内伤、劳逸失度、气滞血瘀等。首先强调先天肾精不足,阴精亏虚,或阴损及阳,而致肾气、肾阳不足,津液不能气化,直输膀胱,而致小便量多,浑浊如膏,尿有甜味;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肌肤,则形体消瘦虚弱。糖尿病伴发失眠症多因肾阴不足,心火独亢,心肾不交,治疗应注重补肾宁心,交通心肾。

乌灵胶囊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肾阴不足、心血亏虚、络脉瘀阻型失眠症,对糖尿病引起的失眠症也具有较好疗效。它的主要成分是乌灵菌粉,据现代药理学研究,乌灵菌一方面能使大脑摄取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数量增加,增强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使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合成增加,同时还能提高大脑皮层γ-氨基丁酸受体的结合活性;另一方面又能增加大脑能量储备,减少能量消耗,对损伤的脑细胞有保护作用。因而,乌灵胶囊有一定的中枢镇静作用,能够改善大脑的能量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康复,具有健脑和护脑功能。糖尿病伴失眠症患者酌情服用乌灵胶囊,可有效缓解失眠的痛苦。(指导专家:陆伟珍 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名医大讲堂今天开讲啦:糖尿病并发症怎么预防?

今天

近200个人

在成都传媒大厦9楼

进行了一场

“甜”蜜之约

❤️❤️❤️

糖友在现场

这是糖友家成立以来的

第一次线下活动

糖友排队等候中

除了免费查血糖

糖友接受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友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当然,还有糖友们最期待的环节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黄斌

为大家带来的健康知识讲座

📚

讲座围绕着糖尿病并发症这一主题展开。黄斌说,糖尿病之所以可怕,不仅仅是因为它会伴随患者终身,更是由于多种的合并并发症。

黄斌教授讲课

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很多,影响着糖友的全身,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每个地方都有可能受到损伤。

脑细胞功能障碍

糖尿病病人患老年痴呆的很多,而且早期很难发现。

牙齿松动、牙龈红肿

心肌梗塞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塞常常是无痛的,因此很难被发现。因此,糖友应该定期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如果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就要及时治疗。

肺结核

由于生活的改善,肺结核的发病率较以前有所降低,但糖尿病很容易合并肺结核。

男性勃起障碍

目前,糖尿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年人患病,ED成了大问题。如果男性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勃起障碍,及时治疗,就可以恢复性功能。

糖尿病足

黄斌介绍,许多糖友最害怕的就是糖尿病足。患了这种病非常痛苦,严重时需要截指。

糖友认真做笔记

以上提到的病症,仅仅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小部分。除了这些慢病并发症,还有急性的糖尿病并发症,例如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等,死亡率非常高。黄斌说,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和管不住嘴、随意停药、不坚持查血糖等等相关。

在讲座中,黄斌指导糖友们如何辨别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学习自我发现的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许多并发症是可以治愈的。

接下来,在问答环节中,黄斌对现场糖友们提出的治疗、生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糖友提问

如果您不想错过这些机会

↓↓↓

听专家讲座、免费做检测、和糖友交流等等

请继续关注糖友家

参与我们的活动😁

一个小提醒

下一次活动时间是

2月27日

主讲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内分泌科

田浩明教授

不在现场的糖友

通过以下方式加入我们

第一时间获得糖友家的最新消息!

加入糖友家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请在对话框内输入关键词“糖尿病圈”

系统将自动回复你添加方式

按指示进入群内,与医生在线交流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记者:王柳

本文摄影:郭敬之

本文编辑: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