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部病变(糖尿病眼部病变图片)
医生提醒:需重视糖尿病引起眼部病变
新华社重庆7月27日电(记者李松)糖尿病眼部病变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病程较长,容易被患者忽视。医生提醒,糖尿病眼病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做眼部检查,不要因疏忽而贻误治疗时机。
最近重庆一位69岁的市民邓先生左眼视力急剧下降,在专业眼科机构检查发现,这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通过眼底检查,这名患者是左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黄斑水肿,需要对症治疗。”重庆爱尔眼科总院医生谢军威介绍,糖尿病患者随着病龄增加,常会伴生眼部病变,如白内障、屈光改变、视神经病变、眼外肌麻痹、视网膜病变等,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严重,延误治疗可致盲。
那如何防治糖尿病眼病呢?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除了日常严格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外,还应定期做眼部检查,一旦出现看视物模糊、视物有重影或者视物遮挡感等异常症状,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发生了病变。
“虽然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致盲率高,但如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多数患者还是可以控制病情,实现正常生活。”谢军威说。
医生提醒:需重视糖尿病引起眼部病变
新华社重庆7月27日电(记者李松)糖尿病眼部病变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病程较长,容易被患者忽视。医生提醒,糖尿病眼病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做眼部检查,不要因疏忽而贻误治疗时机。
最近重庆一位69岁的市民邓先生左眼视力急剧下降,在专业眼科机构检查发现,这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通过眼底检查,这名患者是左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黄斑水肿,需要对症治疗。”重庆爱尔眼科总院医生谢军威介绍,糖尿病患者随着病龄增加,常会伴生眼部病变,如白内障、屈光改变、视神经病变、眼外肌麻痹、视网膜病变等,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严重,延误治疗可致盲。
那如何防治糖尿病眼病呢?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除了日常严格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外,还应定期做眼部检查,一旦出现看视物模糊、视物有重影或者视物遮挡感等异常症状,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发生了病变。
“虽然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致盲率高,但如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多数患者还是可以控制病情,实现正常生活。”谢军威说。
眼睛出现这几个症状要当心糖尿病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不仅是心灵,身体上有什么问题、出现什么疾病都会在眼睛上反映出来的。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眼睛一旦出现这4大症状,说明眼部并发症来了!据了解,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99%的1型和60%的2型糖尿病人在患病10年左右,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视力下降
视力下降有时候并不是由于看书看电脑所引起的,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视觉神经都会受到损坏,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发生眼底血管病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患者的视网膜出现问题,严重的可以致使视网膜脱落,造成视力下降。
瞳孔变小
瞳孔变小与糖尿病患者的植物神经有关系,当植物神经受到损伤时,患者的瞳孔功能会受到影响。而糖友的瞳孔比一般人的要小,患者在进行眼部检查时使用的扩瞳剂效果不好,就使患者放大瞳孔的能力也比较差。
白内障
白内障是糖友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它的产生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身体里面血液的葡萄糖成分都比较高,致使眼睛里面的糖代谢受到阻碍,生成了一种叫做山梨醇的物质,堆积在晶体里面,使晶体混浊,形成了白内障。
近视
近视是视力下降的一种,但产生的原因有所不同。由于糖尿病人体内有大量堆积的糖分,而这些糖分只有通过尿液才能排出体外,另外患者又喜欢喝水,导致血压渗透压下降而随之下降的还有房水的渗透压,这样就使患者的晶状体变厚,形成了近视。
视线模糊、眼睛易疲劳
国外某眼科医学博士指出,糖尿病会对人体的视觉产生影响,血液中的葡萄糖值含量异常上升会导致眼球歪斜,进入眼睛的光线也会因此发生曲折,而视力减退、视线模糊等现象都与之存在关联,长时间的慢性视线模糊,很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病?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除此之外,血压、血脂的控制和监测也不要忘记。
定期做眼底检查,监测眼压。1型糖尿病人应在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人则应从发现糖尿病起,每年检查一次。糖尿病人一旦发生眼部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治疗建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控制。
饮食要清淡,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比如胡萝卜,可以有效补充眼部所需营养,保护视力,预防眼病的发生。糖友们平日还可以多食用枇杷、橙子、白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水果。
最后一点很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脑力劳动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等造成的视疲劳,从而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另外,糖友务必戒烟戒酒!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