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备塘(糖尿病的后备军是指什么人群)

中国经济网 0
文章目录:

糖友外出带五件宝

专家小传

向红丁,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中央文明办及卫计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

对于普通人来说,出门记住“伸手要钱(身、手、钥、钱)”这4个字就可以了,也就是说需要随身携带身份证、手机、钥匙和钱包这4件东西。但糖友作为一个特殊人群,除了这4件物品,还有5件更加重要的“宝贝”,出门一定要带好。

1. 卡片。糖友出门时一定要随身携带一张自制的糖尿病卡,卡中写明自己姓名、住址、住宅电话或亲属联系方式、所患糖尿病类型、正在使用的降糖药物名称及胰岛素种类等详细信息,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医生可以及时施治。

2. 水。糖友平时就应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如果需要出门,切记随身携带水杯或矿泉水,尤其是远离城镇时。不仅口渴时要饮水,不渴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也应补充水分,以防脱水,甚至发生高渗性昏迷。

3. 零食。可在平时常穿的大衣或裤子口袋内备几块水果糖、巧克力等零食,当因不能按时吃饭或过度运动而出现饥饿、头晕、出冷汗、四肢发软、心跳加快等低血糖反应时,可以救急。

4. 血糖仪。糖友出差或旅游一定要携带平常使用的血糖仪以及配套的试纸,不论外出时间长短,都要按平时的规律来监测血糖,绝不能随意中断测定。

5. 药物。凡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友,应随身携带正在使用的药物,即使出差时间很短也不能中止治疗。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的糖友要带好足够的胰岛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友如果携带胰岛素上飞机,一定提前请医生开好相关证明,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提示:“新”“老”糖友家中常备的 9 个“秘密武器”

常言道:有备无患。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提醒众多糖友。因为,家中备有这些物品,您会很省心,特别是遇到一些情况发生时,可以明显减少经济损失,挽救生命。当然,根据病情不同,所需要备用的物品种类也有所不同。今天小结 9 个“常备武器”,为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治疗及日常保健中提个醒~

1. 糖类所有的糖友家中一定要备有一些糖类食品或饮料,如水果糖、果汁、饼干、点心、可乐等。这里所说的点心和饼干之类,不是无糖的,也不是木糖醇的,而必须是含糖的。那么,糖友们就会问糖尿病也可以吃甜的?是的,必须是甜的,这是为了万一在家发生低血糖。因为严重的低血糖如果纠正不及时,会在短时间内发生生命危险。发生低血糖时,立即食用糖类可以迅速纠正低血糖。这些糖类要放在家中固定的位置,家人皆知,取用方便。2. 血糖仪建议糖友,人人拥有自己的血糖仪。血糖仪的价格贵贱不一,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糖友要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定时监测血糖,及时了解血糖的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自己选择饮食的种类和数量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特别是在身体发生不适,如心慌、头晕、感冒、腹泻、糖尿病足等情况时,监测血糖对病情的评估和饮食、治疗的调整,意义更大。自己监测的血糖要记录到血糖记录本上(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智能软件,记录功能更加便捷),到医院复查时携带,供医生参考。

3. 消毒物品

如测血糖和注射胰岛素时,消毒用的酒精,浓度是 75%,最好是小包装的,因为这些消毒物品也是有使用期限的。一般在医院里,75%的酒精消毒液的使用期限是 72 小时(3天),超过 72 小时即使没有用完也不能继续使用。

酒精容易挥发,时间越久,挥发的越多,消毒效果越差。甚至反复使用,容易污染。所以,在家里最好使用独立包装的酒精消毒棉片,既能保证消毒效果,又预防感染,保证安全。

医用棉签也是这个道理,一定选择小包装,最好是独立包装。在医院,医用棉签打开后的使用期限是 24 小时。

另外,糖友在家、工作或出门在外,难免发生小的创伤,如被刀伤、碰伤、擦伤、脚磨伤等,由于血糖高,伤口特别容易感染,此时,如果用家中备有的碘伏消毒棉签及时消毒,小的伤口用创可贴、略大的伤口用无菌敷贴外敷,就可以避免到医院处理的麻烦,防止因为延误消毒处理发生感染的情况,既节省时间,又节省费用。

当然,对于较为严重的感染或较大的、较深、较脏的伤口,必须及时到医院处理,遵医嘱用药,甚至有可能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等。

4. 体重计

体重与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前期或新发的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肥胖。减肥几乎是所有医生对肥胖糖友的建议,也是众多糖友自己的愿望。

定期监测体重,能够及时了解体重的变化,指导下一步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对于病史较长、病情较重的糖友,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排除主动减肥的情况),提示病情有加重或恶化的迹象,如胰岛素严重不足时,即使大量进食,体重也有减无增。此时,糖友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5. 血压计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每天监测血压 1~2 次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解血压的情况,为医生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以及是否服用或停用某种降压药提供参考。特别是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时,及时监测血压,可根据血压情况决定卧床休息、口服降压药物还是去医院检查,都是非常重要的。

6. 工具书糖尿病是一种必须要学习的疾病,谁学习谁受益,早学早受益。市面上有关糖尿病的书籍五花八门,没有一定医学常识的糖友,根本分不清良莠,一旦选择错误,就有可能走入误区,一直坚持错误的做法,直到遇到专业人员指正或出现问题到医院方知。也有的糖友到网上查询,网上对同一问题的说法各异,甚至相互矛盾,难以辨别正误。

早学习 早受益

所以,建议糖友选择来自临床一线专家编写的书籍,因为是专业人员所写,所以更接地气,更正确。有了自己的工具书,哪里不明白就拿出来看看,避免走弯路。

7. 厨房秤

临床发现,很多糖友对于食物的量,如一两、二两或者一斤很难想象和估量,特别是对于初发糖尿病的患者,要想通过控制饮食,减少热量的摄入,就非常困难。如果家里有一个厨房秤,无疑是帮助大家掌握饮食治疗的好帮手。再也不用为多吃还是少吃了而担忧,尽管刚用的时候有点麻烦,时间久了,用的次数多了,就会记在心中。

8. 冷藏盒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最好备用一个冷藏盒,由于胰岛素需要低温冷藏,温度过高会影响药物的生物活性而降低药效,所以,夏季外出或到温度较高的地方旅游或出差时,要提前准备足够的胰岛素并置于冷藏盒中,以保证治疗效果。9. 其他生活“小物”有个卷尺,经常测量自己的腰围,了解肥胖的程度或减肥效果;购买糖尿病专用的袜子,防止糖尿病足;少量的无糖食品,作为加餐;小药盒防止漏服药物;体温计,怀疑发烧时了解体温的变化,发热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刻度的水杯,保证每天的饮水量;固定使用自己的碗盘,量化每次的就餐量;一根跳绳、一副哑铃,以及防止足部受伤的不漏脚趾的鞋子等等。以上种种,对于多数糖友,都是很有帮助的。

内容来源: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护师 胡新林

(人卫健康)

糖尿病居家备六宝,从头呵护到脚!(来自台湾的控糖技能)

居家必备产品从头呵护到脚11.血糖机

自我监测血糖,可以很快知道自己血糖值。若製作个人的血糖/饮食纪录表,做为调整饮食份量和胰岛素剂量的依据。

台大医院糖尿病卫教中心护理师王秋香表示,採血量愈少的血糖机,扎起来愈不痛;手稳定度差的人,则适用大视窗的血糖机。

使用时该注意下列事项:试纸不要过期、血量要足够、採血处消毒后,等酒精乾了再採血、定期校正仪器。

22.血压计

维持良好血压控制,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眼底血管病变等併发症。量血压前,应坐下来安静10分鐘,建议每天可以量一次,轮流挑早、中、晚不同时段测量。

33.太阳眼镜

过度曝晒阳光,会恶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止阳光的紫外线辐射伤害眼睛,建议戴含100%UVA和100%UVB的良质太阳眼镜,可以看镜片上是否有UV400的标签。

44.牙线

糖尿病可能促使牙周病恶化,每次进食后最好刷牙或漱口,并用牙线剔除牙缝残留的食物,减少牙周病的发生。叁餐饭后记得清洗假牙。

55.润肤乳液

由于血管病变加上老化,造成糖尿人皮肤变薄、皮脂腺减少,容易乾燥、搔痒、落屑和脱皮。

若经医师诊断,排除过敏、细菌感染等致病塬因后,平日洗完澡后,用毛巾擦乾身体,涂抹乳液润滑患部,尤其是足部及脚跟,但不宜用在脚趾间。

76.合脚鞋袜

穿着舒适合脚的鞋子和柔软吸汗的袜子。袜子可选择浅色棉质的运动袜,车缝线较细,双层厚底为佳。市面的糖尿病专用袜,特色在于没有鬆紧带、没有接缝,不会对皮肤造成压迫,但价格不菲,约500~800元,有时不易买到。

每天检查足部一次,看看是否有红肿、抓伤、鸡眼等现象。预防甲沟炎,趾甲不可修剪太短,边缘应直线修剪,并用钝头挫刀磨光两侧边缘。

选鞋注意事项:

1.尽量选在傍晚买鞋。

2.大脚趾跖趾关节的位置要刚好位于鞋子内侧最宽的部位。

3.鞋子的宽度要适合脚的宽度。

4.鞋头与最长的脚趾之间至少留有1.2公分的距离。

5.鞋跟不宜高过一英吋(2.4公分)。

6.鞋背的高度要适中,以防止对脚趾与脚背造成不正常压迫。

7.穿上鞋子并试走5分鐘。

关注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改变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