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象腿(糖尿病人大腿细怎么让粗起来)
男子自疗糖尿病10年,双腿肿成“大象腿”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江荣 记者 王晓宇)连云港的张先生10年前患上糖尿病,他不听医嘱,坚持在家注射胰岛素,还私自加量,结果病症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双腿肿成了“大象腿”。无奈之下,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患上糖尿病肾病,所幸,经过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情况得以好转。
△医院供图
不久前,50多岁的张先生总感觉自己身体疲乏,每天早上起床时双腿肿得很厉害,“得赶紧去医院看看呀,你看这腿肿的跟‘大象腿’一样,别是糖尿病引起的毛病?”“没什么好看的,天天花那么多钱打胰岛素不会有问题的!”
原来,10年前,张先生被确诊患上了糖尿病,听别人说糖尿病打胰岛素效果好,又不伤肝肾,于是张先生选择相信“别人”,不听医嘱,硬是将医生开的药换成了“贵的”胰岛素,自己在家注射,连续注射了10年胰岛素并自行加量,现在每天已经要用70多个单位的量。张先生认为只要打了胰岛素就万无一失了。
连续10年没有就医指导用药,也没有监测自己的血糖,张先生的双腿越来越肿,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他去了当地医院,结果检查发现自己竟然得了糖尿病肾病。张先生吓得立即赶到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内分泌科主任徐宁看到体型肥胖,双下肢水肿的张先生后,知道情况不妙,立即安排他住院进一步检查。病房里,张先生夫妻二人表情凝重,神情紧张,内分泌科住院医生询问具体情况后,安排了相关检查并安抚了他们。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存在胰岛素抵抗……看到张先生的各项检查指标情况,徐宁表示,每个糖尿病病人,年龄不一样,体型不一样,并发症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一样,最怕像张先生这种患者,不相信医生说的,得不到对症治疗。
针对张先生的情况,科室专家组立即定制了一套新的方案:胰岛素全部停掉,改成降糖,同时给予可以减轻体重、保护肾脏的口服药治疗,至于糖尿病肾病,也进行针对性治疗。
住院6天,张先生的血糖得以控制,腿也不肿了,顺利出院。一个月后,张先生复诊,体重减了14斤,血糖监测都在正常范围内,复查尿蛋白比住院时明显下降。
张先生的妻子拉着徐宁的手不停感谢,徐宁叮嘱张先生以后一定要定期复诊,糖尿病肾病要长期治疗,必须按时遵医嘱服药。张先生表示,自己再也不敢道听途说了,以后一定老老实实听医生话,配合医生精准治疗。
六旬糖友双下肢肿成“大象腿”,医生将淋巴管“改道”连接静脉成功消肿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刘姗姗
六旬“糖友”双下肢水肿多年,近一个月来肿胀严重成“大象腿”,检查发现竟是双下肢淋巴管回流障碍。武汉市中心医院糖尿病足专病中心的内分泌科、创伤外科专家协作,在40倍显微镜下巧妙地将0.2毫米的淋巴管“改道”,与相邻的细小静脉连接起来,重建淋巴回流通路,帮助患者摆脱了“大象腿”的困扰。
创伤外科专家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武汉市中心医院供图)
张女士(化姓)今年60岁,因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站立行走。10年前,她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长期服用利尿消肿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水肿并没有明显改善。两年前,她又查出糖尿病,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前段时间,她的双下肢水肿明显加重,肿得像“大象腿”一样,伴有口干、多饮、多尿、四肢麻木乏力等症状,为求进一步诊治,家人带她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糖尿病足专病中心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明确患者为双下肢淋巴水肿,淋巴回流障碍,同时合并有糖尿病。为从根本上改善淋巴水肿的问题,经过内分泌科、创伤外科等多学科会诊讨论后,决定为患者实施了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为淋巴回流开通“新路”。
术中,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郭清皓团队在40倍显微镜下小心解剖分离,游离细如发丝的淋巴管和临近的细小静脉。由于淋巴管壁薄如蝉翼,稍有不慎就容易损伤,如此精细的手术操作犹如在发丝上“绣花”。经过4个小时的精细操作,专家团队成功将多根直径0.2毫米的淋巴管与相邻的细小静脉精细吻合,重新建立淋巴回流通路,让淋巴液得以进入静脉回流。术后,经过专业的淋巴引流疗法和康复运动,张女士原本肿胀发硬的下肢皮肤逐渐变软,淋巴水肿明显减退,已顺利出院。
专家介绍,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的局部水肿,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淋巴水肿通常为淋巴管发育异常所致,此类患者较少。继发性淋巴水肿通常是因为感染、损伤、手术、恶性肿瘤、放疗、丝虫病等原因造成的淋巴管阻塞。
该院糖尿病足专病中心、内分泌科王中京主任介绍,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除了少数原因外,大多与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有关,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等。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时,除了积极治疗糖尿病外,还需寻找下肢水肿的原因,以便对症治疗。
专家提醒,淋巴水肿是呈进行性进展,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肿胀疼痛,皮肤增厚,肢体变粗形成“象皮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还可继发感染,从而导致皮肤出现破溃的现象。一旦肢体出现紧绷感、长时间肿胀等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筛查和治疗。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内分泌健康群。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简说内分泌 | 糖友腿如“大象腿”,是什么样的病?
64岁的糖尿病患者钱伯,中风后出现行动不便,平时喜欢久坐久卧,不愿运动,172cm的身高,体重达到了101.8kg,BMI:34.4kg/m,属于肥胖症。近20余天出现右下肢小腿处疱疹,伴皮肤破溃,双下肢重度水肿,双下肢肿胀紧绷感明细,导致钱伯行动更加受限制。遂至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是一种淋巴液回流障碍的疾病,诊断为——“象皮腿”,也和肥胖、糖尿病有关。
01 什么是“象皮腿”?
“象皮腿”即下肢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液回流障碍所引起的局限性软组织非凹陷性水肿, 并以质地坚硬与表皮增生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干燥、粗糙、坚韧如象皮,因而被形象地称为“象皮腿”。
02 “象皮腿”的分类
临床上将其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淋巴水肿:主要是淋巴系统先天发育异常所致。
(2)继发性淋巴水肿:多由其他疾病引起,如慢性丹毒、淋巴管及淋巴结炎、淋巴结摘除、恶性肿瘤压迫、丝虫病、静脉曲张等。
03 哪些因素容易诱发“象皮腿”?
感染:感染既是淋巴水肿的直接原因,也是发生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
肥胖:肥胖是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会导致皮下淋巴液储存增加,增加淋巴回流负担,从而易出现淋巴水肿。
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直接压迫或远处转移导致淋巴液回流不畅出现淋巴水肿。肢体创伤或损伤:创伤后容易引起伤口感染,从而导致淋巴结出现肿大。
04 得了“象皮腿”应如何治疗
1.西医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减重和锻炼、药物改善循环、合并感染时抗感染治疗、烘绑疗法、手法引流、复合理疗、间隙气压治疗、激光治疗等。手术治疗是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的补充治疗。
2.中医治疗:主要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
“象皮腿”属于中医“大脚风”“脚气”“象皮肿”等范畴,多因湿热之邪侵淫肌表,流注四肢,或脾虚水停,遏阻气机,致使气血滞塞不通,水津外溢而发。
中医内治疗法主要是应用活血、消肿的中药制剂。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辨证论治,将活血利水法同益气养血、养阴清热、温阳化湿、化痰通络、疏肝健脾等法巧妙地结合应用,调整脏腑阴阳,达到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
中医外治法主要有外敷疗法、熏洗疗法、艾灸疗法、推拿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等。
除了中西医治疗,日常护理也十分重要!
1、建议患者平素适当抬高双下肢10-15度促进淋巴回流。
2、日常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
3、患肢皮肤保持清洁,适当涂抹润肤乳,防止皮肤干燥、破损。
4、正确使用弹力绷带或穿戴弹力袜。
5、勤修剪指甲,避免甲沟炎。
经过系统的诊疗,钱伯的“象皮腿”考虑和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肥胖相关,经过调整了具有减重效果的降糖药物、抗感染及中医内外治法联合治疗,钱伯的皮肤破溃痊愈了,双下肢水肿也完全消失!
简说内分泌 | 除了吃药,糖友还可试用下中医特色疗法!
简说内分泌 | 糖友胃口不好,中药调治稳血糖
简说内分泌 | 糖友头晕震颤,除了检查脑神经还要考虑这个病!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采用中医药辨证和中药烫熨、熏洗、针刺、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对以下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患者四肢未梢麻痹、疼痛,灼热等感觉异常。
➤对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及早期糖尿病,配合中医治疗,保护胰岛功能,强化控制血糖。
➤糖尿病胃肠病变,中医药治疗改善患者长期便秘、腹胀。
➤ 对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痛风性关节炎,采用中药内服和梅花针治疗,减轻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糖尿病足,采用中西医外治保守治疗,减少截肢风险。
➤糖尿病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见腰背及双下肢疼痛乏力等。
其它诊治疾病: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状腺炎、甲亢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肥胖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特发性水肿、高泌乳素血症等。
刘振杰 主任医师
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肠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痛风、多囊卵巢、甲状腺炎等内分泌病代谢疾病。
朱樱 护士
世界中联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的饮食指导。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 朱樱
执行编辑:刘 佳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