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少咸(糖尿病不能吃太咸)
糖尿病人少吃甜,咸的也不能“放开了吃”
吃糖会升高血糖,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咸饼干、咸面包、咸点心吃起来味道是咸的,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饼干、面包、点心里面虽然不含糖,但是主要成分还是淀粉,淀粉在体内经酶水解依然可以转化成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此外,吃咸吃多了,中老年人容易患高血压,这也是糖尿病的危险独立因子。
作者: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教授 蔡东联 齐阳
编辑:熊恕
患上糖尿病还可吃咸鸭蛋吗?如果实在想吃,每次吃多少算合适?
咸鸭蛋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调剂美食,糖尿病人能吃吗?当然能,要知道糖尿病人需要控制饮食没错,但并不是限制吃什么或是不吃什么,需要控制的是从食物中摄入的总热量,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提供的热量多少不一样,通过合理的搭配保证总热量不超量,有什么不可以吃的呢?
之所以糖尿病人对咸鸭蛋能不能吃有担心,大多是考虑到蛋黄流油,含有的胆固醇等脂肪太多,吃了会升高血脂,可能对血糖也会有影响。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导致了糖尿病人不只是对咸鸭蛋,还有鸡蛋、肉类食物等也不敢吃。
糖尿病人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注重对血脂的控制是必须,但人体中血脂大部分由自身合成,比如胆固醇,只有20%直接来源于食物,而且人体有自我保护机制,当食物中含有的胆固醇含量较多时,吸收率会下降,简单地说就是当吸收够20%的胆固醇后,食物中过多的胆固醇再被吸收的就非常少了。因此,糖尿病人之所以血脂容易升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糖脂代谢出现了障碍所致,所以糖尿病人适量地吃咸鸭蛋、鸡蛋、肉类等等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多少就是适量呢?
比如说每天一颗煮鸡蛋,2两瘦肉应当是标配,对确保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均衡是有益的。但对于咸鸭蛋,从营养成分上来说与鸡蛋没多大差别,但因为是用盐腌制过的,其中增大了大量的盐,这些盐才是糖尿病患者所要担心的。
因为盐是导致血压升高最危险的因素之一,而糖尿病人对血压的控制要求很严格,要求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而一颗咸鸭蛋中所含的盐差不多占到全天盐摄入量的一半多,想想看,吃了一颗咸鸭蛋,其它食物中几乎不能再放盐,你会愿意吗?
所以,糖尿病人想吃咸鸭蛋,就少吃点吧,每天四分之一是可以的,好在咸鸭蛋只是作为一种调剂食品,四分之一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你说是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雷区:别再被咸味和无糖食品骗了
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中,存在着不少似是而非的观念。其中,“咸味食品和无糖食品无需控制”这一想法颇具代表性。不少患者觉得,只要食物不甜,或者打着“无糖”旗号,就能敞开肚皮吃。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咱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
一、咸味食品暗藏“糖弹”
乍一看,咸味食品和糖似乎沾不上边。可要是仔细探究它们的成分与对身体的影响,就会发现其中另有乾坤。
许多常见的咸味加工食品,像是薯片、咸味饼干、方便面等,虽然味道是咸的,但其主要原料大多是谷物,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以咸味饼干为例,主要成分是小麦粉,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消化分解为葡萄糖,进而导致血糖升高。而且,为了提升口感,这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会添加大量油脂。高油脂摄入不仅会使热量超标,还可能影响体内脂肪代谢,间接干扰血糖的稳定控制。
再说说腌制食品,像咸菜、咸鱼等。它们不仅盐分极高,还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长期大量食用,除了会因高盐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外,其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也会对血糖产生不良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本就脆弱的身体机能,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二、无糖食品并非“自由通行证”
随着糖尿病群体的日益庞大,无糖食品市场愈发火热。但“无糖”二字,可不能成为糖尿病患者放纵饮食的理由。
依据国家标准,无糖食品指的是每100克或100毫升中糖含量不超过0.5克的食品。这并不意味着无糖食品完全不含可转化为糖的成分。许多无糖食品为了保证口感,会添加淀粉、糊精这类碳水化合物。比如无糖汤圆、无糖糕点,它们主要由糯米粉或面粉制成,食用后,这些碳水化合物会在体内被淀粉酶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此外,部分无糖食品会添加代糖来增添甜味。虽然代糖的热量通常比普通糖类低,不会像蔗糖那样迅速升高血糖,但如果大量食用含有代糖的食品,也可能会对血糖产生间接影响。而且,代糖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味觉和代谢信号,干扰正常的饮食调节机制,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其他高热量食物。
更为关键的是,不少无糖食品为了提升口感,会加入大量油脂。长期过量食用,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引发体重增加。而肥胖恰恰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大敌,它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血糖控制变得难上加难。
三、科学把控饮食,守护健康防线
糖尿病患者对咸味食品和无糖食品必须加以控制。在选择食物时,一定要养成查看食品标签的习惯,仔细了解食品的成分、碳水化合物含量、热量以及糖分含量等信息。
日常饮食应遵循营养均衡的原则,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同时合理搭配粗细粮。即便是咸味食品和无糖食品,也应将其纳入每日的饮食计划中,严格控制食用量。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绝非简单的“甜与不甜”“咸与不咸”的问题。每一次的食物选择,都关乎血糖的稳定与身体的健康。唯有科学认识、合理控制,才能更好地与糖尿病“和谐共处”,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