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止饿(糖尿病人饿时吃什么最好?)
糖尿病人动不动就饿?医生提醒:做到4点,远离饥饿,血糖平稳
有些患了糖尿病的人经常喊饿,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糖尿病人动不动就饿和血糖的控制有关,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饮食方面入手。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医生的看法,希望糖友朋友们重视起来。医生提醒:做到4点,远离饥饿,血糖平稳。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过程中,由于要限制饮食摄入,不能像得病之前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总会感到饿,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饥饿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会出现饥饿症状,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进入组织细胞供应能量需求,人体缺乏能量供应,大脑就会发出饥饿信号,从而就会产生饥饿感。可是进食并不能改善饥饿感,再次摄食获取的葡萄糖由于胰岛素无法有效发挥作用,饥饿感并不能得到改善。
糖尿病患者要应对高血糖导致的饥饿,需要控制血糖,如通过药物、运动、合理饮食等多种方法来控制血糖,病情得到改善,饥饿感也会随之减轻。
糖尿病患者要限制能量摄入
得了糖尿病,需要限制每日能量摄入,因为能量摄入超标会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病情。一些糖友由于以前吃得过多,现在需要限制能量摄入,从而会感到饥饿,但糖友需要明白,限制饮食是为了将病情控制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而且糖友慢慢的能够适应这种饮食改变。但能量限制并不是越低越好,每位糖友要根据自身情况计算出自己每日所需的能量。每个人每日所需总热量是不同的,要根据个人的劳动强度和体型肥胖来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所需热量(千卡/千克)*标准体重(千克)。
采取具体饮食措施
1、选择低能量高容积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的是能量摄入,那么可以在总的能量限制下,多选择能量密度低的食物,那么就可以增加可以吃的食物数量,从而缓解饥饿。如能量较低的蔬菜有西红柿、黄瓜、白菜、豆芽等。
2、少食多餐
糖尿病患者通过少食多餐,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如减少血糖波动,预防低血糖,减少饥饿感。当糖尿病患者感到饥饿,或者血糖较低的时候,通过适当进食,可以缓解饥饿,并能有效预防低血糖。少食多餐是将正餐匀出一定量作为加餐,这样正餐的能量摄入会减少,便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按照膳食平衡原则,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为:早餐占1/5,午餐占2/5,晚餐占2/5;或者早中晚三餐各占1/3。如果要分餐的话,可以每日吃5~6顿,从三餐中分出25~50克主食,放在上午10点、下午3点左右以及睡前作为加餐。
3、粗细粮混吃
粗粮比细粮更抗饿,是因为粗粮富含膳食纤维,高膳食纤维食物具有能量密度低、胃排空慢的特点,容易产生饱腹感。
4、细嚼慢咽
有研究发现,吃饭细嚼慢咽可以帮助改善饥饿感,而且饱腹感出现的时间更长,不容易饥饿。细嚼慢咽会减少一餐中的能量摄入,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建议每口饭咀嚼30次。
以上给朋友们讲了糖尿病人动不动就饿的原因,原来是血糖控制不好导致的结果,因此糖友们限制能量摄入是很关键的。而且具体的措施有“少食多餐、选择低能量高容积的食物、粗细糖混吃、细嚼慢咽”,医生提醒那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只有做到这4点,才会让您远离饥饿,血糖平稳就容易做到了。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什么有的糖尿病患者动不动就感觉饿?教你4招轻松解决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的过程中,经常会有饥饿的感觉,感觉饿又不能多吃,真真带给人很多烦恼。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得不解决这个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为什么有的糖尿病患者经常会感觉饥饿。
为什么有的糖尿病患者会经常感觉到饥饿呢?
1、病情控制不好
糖尿病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分别是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减少。当血糖过高的时候,血液中的葡萄糖就没有办法满足能量供应,人体缺乏能量供应就会感觉到饥饿。
2、饮食控制过度
糖尿病患者为了能够让血糖更加平稳,在饮食上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很多食物是不能吃或者不能多吃的。如果饮食控制过度,不该吃的东西没有吃,该吃的东西也不吃,这样就免不了时时刻刻会有饥饿感了。
3、药物方面影响
有些患者服用的降糖药物容易导致低血糖,而低血糖出现的时候人就会产生饥饿的感觉。尤其是一些磺脲类的降糖药,如果真的饿的难以忍受,就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看该如何调整用药。
糖尿病患者经常感觉饥饿应该如何解决呢?
1、计算能量所需
虽然很多食物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或者不能多吃,但是也是存在很多能吃的食物的,这些食物完全能够满足糖尿病患者日常能量所需。想要解决饥饿的问题,就要计算出一天能量所需,合理的分配给三餐,不能饥一顿饱一顿,更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餐。能量摄取不够,不仅会感觉到饥饿,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到血糖的控制。
2、安排加餐
如果糖尿病患者总是感觉非常的饥饿,可以在两餐之中安排一顿小小的加餐。加餐的食物需要注意,一定要是饱腹感比较强的,对血糖影响不大的食物,比如说一些坚果,或者吃点黄瓜、西红柿。不能觉得是加餐就没有关系而吃些不可以吃的食物,这样就跟加餐的目的产生冲突了。
3、适当的增添粗粮
粗粮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更具有饱腹感。这种食物能量密度低,胃排空比较慢,不会动不动的就感觉到饿。而且多吃粗粮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也是有帮助的,不过不要光吃粗粮不吃细粮,最好的比例是四六分。
4、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如果是因为服用降糖药物而导致的经常有饥饿感,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让糖尿病患者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医院向医生反映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调整用药,注意一定要听医生的话,不要自己就把药物更改了,不然不仅解决不了饥饿的问题,还会导致血糖产生较大的波动,不利于身体健康。
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饥饿的感觉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最好能够找到背后的原因,然后加以解决。不要给控制血糖留有隐患,也不要影响到生活的质量,让糖尿病患者感觉不舒服。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糖尿病患者饿了怎么办?6个技巧帮你“赶跑”饥饿感,血糖也不升
现在糖尿病比较常见,很多人被检查出糖尿病后,就开始控制饮食了,就算有时候感觉到饿了也不敢加餐,生怕一吃东西就会使血糖升高。但是,你知道吗?如果糖尿病人饿了不及时吃东西,可能会出现低血糖,严重的会加重病情。
那么,糖尿病人如果饿了,该怎么解决呢?记住以下几个技巧,可以帮你“赶跑”饥饿感,血糖也不升。
1、少食多餐
糖尿病人每餐不能吃太多食物,因为吃得过饱,可能导致血糖迅速升高,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应该要坚持少食多餐。每天可以吃4-5餐,但是不能吃夜宵。
2、 适量增加一些粗粮
现在很多人的主食都是以精米、精面为主,但是这样的食物进食多了,也容易引起血糖波动。所以,平时的主食中可以适量增加一些粗粮,因为粗粮中有很多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还不增加胰岛的负担,不会升高血糖。粗粮的品种比较多,比如玉米、糙米、小米、豆类,还有燕麦。
如果糖尿病患者感到饿了,可以适当吃些燕麦麸皮。燕麦麸皮有着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于需要控制饮食的糖尿病人来说,燕麦麸皮可以帮助守护健康。
燕麦麸皮富含的膳食纤维有助调节食物在胃中的消化速度,从而让血糖的上升变得温和而有序。同时,它富含的β-葡聚糖等成分,可以帮助糖尿病人稳定血糖。燕麦麸皮既搭配牛奶或酸奶可制作出营养丰富的早餐;也可以作为晚餐的替代品,与蔬菜、肉类等食材共同食用。
3、加餐可以吃几块粗粮饼干
糖尿病人不适合一次吃太多,所以,在两餐之间可以适量加餐。因为正确加餐可以让人体保持足够的能量,赶跑饥饿感,有助于血糖稳定。
建议糖尿病人加餐时,可以选择吃几块苦荞酥粗粮饼干。当然,也可以在吃早餐时用苦荞酥粗粮饼干搭配一杯牛奶或豆浆,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还能够为身体提供所需营养。
4、尽量别碰垃圾食品
不管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平时都应该要少碰垃圾食品,根据有关实验证明,每周吃2次垃圾食品的人,不仅体重会增加,而且胰岛素的抵抗性也会提高,容易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如很多年轻人喜欢吃的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洋快餐,这些食品中反式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所以,如果经常吃这些食物,容易加重糖尿病病情。
5、荤素搭配要合理
不管身体健康状态如何,每天的饮食中都应该要注意营养均衡,尤其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更要重视荤素搭配合理。糖尿病人的荤菜可以多选择鸡胸肉、鱼、虾肉,还有去皮鸡腿肉,也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
同时,糖尿病人还要多吃蔬菜,比如西红柿、黄瓜、芹菜、大白菜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如果感觉到饿了,吃主食之前多吃一些蔬菜,可以提高人的饱腹感,还可以预防餐后血糖升高。当然,蔬菜尽量凉拌着吃,口感好,而且还最大化保证了里面的营养成分。
6、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如果你每次吃饭时都是狼吞虎咽,那么大脑接收“饱”的信号就会慢一些,这时候就可能吃下很多的食物,对控制血糖不利。
而吃饭时细嚼慢咽,可以让饱腹感持续时间更长,不至于会让你很快产生饥饿感,可以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摄入量,这个习惯可以说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养成的好习惯。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