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麦当劳圆筒糖尿病(麦当劳有没有糖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终于找到糖尿病的元凶了,医生说,这三种食物,再好吃也最好别碰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1.1亿,高居全世界的首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升高,说到这,很多人会问,中国的糖尿病人数为什么这么高?

除了因为中国是人口大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饮食。

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这种慢性病开始找上越来越多的人。

那么,究竟哪些饮食习惯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呢?

第一,碳酸饮料,正在吞噬着年轻人的健康,事实上,这并非危言耸听,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人有长期喝碳酸饮料的习惯,很多人,甚至把碳酸饮料当成白开水来喝,但是每天进食这么多的高糖,很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从而诱发2型糖尿病,现在,在我们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20-30这个年龄段的比比皆是,这在过去是很罕见的。

第二,高脂肪食物,如今,各种快餐充斥在我们的世界里,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各种油炸鸡腿,还有各式各样的小摊提供的油条,油饼,这还不包括平时家中的大鱼大肉,但是这么吃,不仅容易诱发肥胖,还很容易导致糖尿病。

第三,高热量食物,人们对甜味的感觉更好,所以现实生活里,各种甜食也充斥在我们的世界里,各种糕点,奶油,糖,冰激淋等等,这么多的甜食其实也会升高你的血糖。

人们难以拒绝美食的诱惑,却不知,只有粗茶淡饭对身体才是最好的,一种饮食习惯一旦形成了,再想改变其实很难,而一种好的饮食习惯,要想坚持,其实很难,不要小看糖尿病,它是导致眼睛,神经,血管,肾脏并发症的罪魁祸首。

转自:搜狐健康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太可怕,血糖值高得爆表,患者竟浑然不知

作者:超级丁医生

昨夜,一位新入院的患者血糖值竟然爆表,让值班的医务人员忙碌了大半夜,后来总算稳定了。

早晨查房,患者还一脸的懵逼,一副无辜的样子让人又好笑,又好气。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了。

现在的人缺少的不是钱,而是健康的理念。有时候明明知道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健康不利,但还是我行我素。

就如同这位,才三十多岁,生意做得很大,经常熬夜、应酬、抽烟、喝酒。您跟他聊健康宣教,他还满不在乎,手里的电话接个不停,没事儿。

现在用健康换钱,将来用钱换健康。您,是这样的人吗?

这位患者,虽然没有其他的伴随症状,但如此高的血糖,很容易发生一些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等。

如果这位爆表哥出生在1921年之前,估计是凶多吉少了,那时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症死亡率高达70%左右。为啥?因为胰岛素还没有问世。

还记得在30年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糖尿病都是一个令老百姓感到陌生的疾病。

改革开放初期,这个在中国患病率不到1%的疾病,在很多人的眼中,可能还被误认为是因为“吃糖过多”而导致的。

近三四十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7年的10.4% ,因为人口基数大,患病人数多,中国已经超过印度跃升为世界第一的糖尿病大国。中国糖尿病患者达到了1.3亿,而且血糖偏高等糖尿病后备军接近4亿。

这一庞大数字让人咂舌,我们是否也在其中?又是否能够独善其身?要知道糖尿病患者寿命比正常人缩短十年,大都因为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

究其原因,无非是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在过去解决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含糖饮料、食品可能是许多老百姓连听都没有听过的奢饰品。

再看看现在,孩子们抱着各种含糖饮料,吃着零食,窝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地看上大半天的电视。

到了上学阶段,学校门前的小摊贩,正用各种烤串吸引着大批中小学生的味蕾。参加工作以后,大家忙于工作,用鸡腿汉堡等快餐打发自己的一餐,或者常常出入高档酒店开会、吃自助,将满桌的美味佳肴统统收入囊中。

加上现在工作环境和交通工具的变化,久坐群体的形成,这都使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愈发呈现年轻化态势。

更恐怖的是——

尽管当下已经被大家戏称为“大糖盛世”,但截至2018年,我国所有糖尿病患者中仅45.4%的人已知自己患有糖尿病,31.2%的人正在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仅有12.9%的人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说了这么多,先来了解一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具有典型症状(即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再重复检测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哪些人更容易患糖尿病呢

1、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

2、过度肥胖:尤其腹型肥胖的中老年人;

3、长期缺少体力活动,年纪在40岁以上;

4、习惯不良,喜欢吃肉、吸烟、喝酒者;

5、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者;

6、高龄孕妇、分娩过巨大儿的产妇。

如何预防糖尿病

1、饭量一定要算计

过度肥胖的人减掉5%的体重就能将糖尿病发病率降低70%。计算一下每日的摄入量,看看自己该少吃多少。

2、以步代车更健康

据研究发现,每天走30分钟的路,糖尿病患病风险减低80%。血糖偏高者多走路,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减少40%。因为走路增加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量,让胰岛素的利用效率更高。

3、挑选燕麦有学问

多吃全谷物食品能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燕麦就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燕麦食品成分表里有玉米甜味剂、玉米糖浆、葡萄糖、果糖、高果糖糖浆、转化糖、麦芽糖、糖蜜和蔗糖中的3种,请不要购买。

4、垃圾食品不要碰

如果你经常光顾麦当劳、肯德基,糖尿病也会“光顾”你。科学家跟踪调查发现,每周吃两次垃圾食品的人,体重不但增加了4.5公斤左右,胰岛素抵抗性也提高2倍,这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险因素。就算你的体重保持正常,垃圾食品中反式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也会提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5、素食多吃好处多

肉可以用来打打牙祭,不能每天都吃。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对37000名妇女调查后发现,每周吃肉超过5次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9%。

6、舒缓身心帮大忙

压力之下,血糖也会升高。简单的放松运动就能平稳血糖。做做瑜伽,散散步;接电话前深呼吸3次,多进行户外活动,周末生活尽量安排丰富一些。

7、睡眠长短有讲究

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风险加倍。每天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风险增加3倍。睡得太多或太少都会干扰与血糖相关的激素。

8、定期检测血糖值

许多糖尿病症状都是“隐性”的。45岁以上的人,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高血压、高胆固醇的人都应该尽快每半年检查一下血糖。

这些食物可以导致血糖升高

1、如果本身就是高血压患者,一定避免吃含糖类食物。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大米、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多吃杂粮。

2、过于甜口的水果血糖高的患者也是不能吃的,因为里面的含糖量比较高,例如:苹果、梨、桃、哈密瓜、葡萄。

3、当然还有一些干果,他们经过太阳的烘焙,都浓缩到了一起,例如:蜜枣、杏干、柿饼、葡萄干、桂圆等,这些都是不能吃的。

4、血糖高不能吃的零食:糖果、罐头、冰激凌、甜面包、甜糕点、蜂蜜、蜜饯、巧克力、汽水、果酱以及各种甜饮料、口服液、果汁等。

5、血糖高不能吃的动物脂肪:内脏如肝、脑、腰、心等。猪油、牛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

吃什么可以降低血糖

1、燕麦

燕麦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很高。燕麦中的B族维生素、尼克酸、叶酸、泛酸都比较丰富,特别是维生素E,每100克燕麦粉中高达15毫克。此外其所含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全面,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均居首位。

2、紫菜

紫菜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明显降低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一般可用紫菜做汤、羹。

3、洋葱

洋葱含有气味物质硫醇、二硫化物、三硫化物、多种氨基酸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抗炎、平喘等,还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洋葱可生食或炒食。

4、大蒜

大蒜含有多种含硫挥发性化合物、硫代亚磺酸酯类、甙类、多糖、脂类等化合物。大蒜具有良好的杀菌、抗病毒、抗炎、消肿瘤、降血脂、保护血管、保肝等作用。近年来发现,大蒜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可作为糖尿病病人的食疗方。大蒜可生食,也可煮食、煨食,或作配料。

5、黑木耳

黑木耳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动物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

6、魔芋

魔芋是一种低热能、高纤维素食物。因其分子量大,粘性高,在肠道内排泄缓慢,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升高。魔芋中所含的葡萄甘露聚糖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较好的效果。又因为它吸水性强,含热能低,既能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又能减轻体重,所以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一旦有下面这些症状要警惕血糖高了

1、经常性饥饿,食量增大

饥饿的感觉刺激大脑,于是就顺其自然的增加食量,但是病患不会因为食量增加饥饿感就得到缓解。所以我们看到的糖尿病患者经常把零食挂在嘴边,时刻保持进食的状态。

2、经常上厕所,喝水量增加

在初期,患者经常上厕所,这是因为患者的肾起到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我们平常所说的尿频也是一个表现。排出的尿太多,身体机能就会缺水,缺水就要补水,喝的水越多排的尿也越多,循环往复,体内的代谢系统就越来越不行。

3、肢体麻木

早期的糖尿病病人四肢容易麻木,并且伴随着不自觉的发抖,脑袋也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摆动等。身体也经常出现突然的阵痛感,包括神经炎肩痛关节痛。运动神经也会慢慢的麻木,失去知觉,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不愿意运动,而经常不运动的人就容易患上糖尿病。

4、身体消瘦,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在初期一方面身体对食物的需求量增大,一方面身体又会消瘦,实际上,病患的身体因为无法储存血糖,没有吸收到体内,因此出现吃多排多消耗过多,且得不到补充,所以体重下降,形体就变得消瘦。

5、视力模糊

早期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视力变差,眼睛看不清楚的症状。例如,这类患者长时间的保持蹲着或者坐着的姿势,再站起来的时候会出现短暂的眼前发黑,脑袋晕眩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糖尿病患者饿了怎么办?6个技巧帮你“赶跑”饥饿感,血糖也不升

现在糖尿病比较常见,很多人被检查出糖尿病后,就开始控制饮食了,就算有时候感觉到饿了也不敢加餐,生怕一吃东西就会使血糖升高。但是,你知道吗?如果糖尿病人饿了不及时吃东西,可能会出现低血糖,严重的会加重病情。

那么,糖尿病人如果饿了,该怎么解决呢?记住以下几个技巧,可以帮你“赶跑”饥饿感,血糖也不升。

1、少食多餐

糖尿病人每餐不能吃太多食物,因为吃得过饱,可能导致血糖迅速升高,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应该要坚持少食多餐。每天可以吃4-5餐,但是不能吃夜宵。

2、 适量增加一些粗粮

现在很多人的主食都是以精米、精面为主,但是这样的食物进食多了,也容易引起血糖波动。所以,平时的主食中可以适量增加一些粗粮,因为粗粮中有很多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还不增加胰岛的负担,不会升高血糖。粗粮的品种比较多,比如玉米、糙米、小米、豆类,还有燕麦。

如果糖尿病患者感到饿了,可以适当吃些燕麦麸皮。燕麦麸皮有着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于需要控制饮食的糖尿病人来说,燕麦麸皮可以帮助守护健康。

燕麦麸皮富含的膳食纤维有助调节食物在胃中的消化速度,从而让血糖的上升变得温和而有序。同时,它富含的β-葡聚糖等成分,可以帮助糖尿病人稳定血糖。燕麦麸皮既搭配牛奶或酸奶可制作出营养丰富的早餐;也可以作为晚餐的替代品,与蔬菜、肉类等食材共同食用。

3、加餐可以吃几块粗粮饼干

糖尿病人不适合一次吃太多,所以,在两餐之间可以适量加餐。因为正确加餐可以让人体保持足够的能量,赶跑饥饿感,有助于血糖稳定。

建议糖尿病人加餐时,可以选择吃几块苦荞酥粗粮饼干。当然,也可以在吃早餐时用苦荞酥粗粮饼干搭配一杯牛奶或豆浆,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还能够为身体提供所需营养。

4、尽量别碰垃圾食品

不管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平时都应该要少碰垃圾食品,根据有关实验证明,每周吃2次垃圾食品的人,不仅体重会增加,而且胰岛素的抵抗性也会提高,容易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如很多年轻人喜欢吃的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洋快餐,这些食品中反式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所以,如果经常吃这些食物,容易加重糖尿病病情。

5、荤素搭配要合理

不管身体健康状态如何,每天的饮食中都应该要注意营养均衡,尤其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更要重视荤素搭配合理。糖尿病人的荤菜可以多选择鸡胸肉、鱼、虾肉,还有去皮鸡腿肉,也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

同时,糖尿病人还要多吃蔬菜,比如西红柿、黄瓜、芹菜、大白菜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如果感觉到饿了,吃主食之前多吃一些蔬菜,可以提高人的饱腹感,还可以预防餐后血糖升高。当然,蔬菜尽量凉拌着吃,口感好,而且还最大化保证了里面的营养成分。

6、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如果你每次吃饭时都是狼吞虎咽,那么大脑接收“饱”的信号就会慢一些,这时候就可能吃下很多的食物,对控制血糖不利。

而吃饭时细嚼慢咽,可以让饱腹感持续时间更长,不至于会让你很快产生饥饿感,可以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摄入量,这个习惯可以说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养成的好习惯。

注:图片来自网络